浅谈煤矿开采沉陷防治和控制的技术

来源 :中国科技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5971442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煤炭的开发为国家经济快速持续发展提供了基本保证,然而煤炭的大规模开采对矿山及其周围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日益突出,开采沉陷造成的矿区环境灾害主要有土地塌陷或积水,农田减产或绝产、道路塌陷、房屋变形破坏等,这都是开采引起的岩层移动,是造成矿区塌陷灾害和区域变形的根源,有效控制和减轻地面塌陷程度是解决此问题的根本之路。
  [关键词]沉陷防治 沉陷技术
  中图分类号:TD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3-0318-01
  一.沉陷的防治技术途径
  沉陷破壞的防治技术途径可以从两方面考虑;(1)对开采沉陷的控制,即通过合理选择采矿方法和工艺、合理布置开采工作面、采取井下充填法、覆岩离层带空间充填等措施,来减少地表下沉,控制地表下沉速度和范围,达到保护地表和地面建、构筑物与耕地的目的。(2)开采沉陷破坏的恢复和整治,运用土地复垦技术和建筑物抗采动变形技术,对开采沉陷破坏的土地进行整治和利用。
  1.全部充填开采
  在煤炭采出后顶板尚未冒落之前,用固体材料对采空区进行密实充填,使顶板岩层仅产生少量下沉,以减少地表的下沉和变形,达到保护地面建、构筑物或农田的目的。其中水沙充填是充填采煤法中减少地表下沉效果作好的方法,其次是风力充填和矸石自溜充填。但充填采矿法需要专门的充填设备和设施,还需要有充足的充填材料。矿井初期投资大,吨煤成本相应的增加。
  2.条带开采
  根据煤层和上覆岩层组合条件,按一定的采留比,在被开采的煤层中采出一条,保留一条。由于条带开采仅是部分地采出地下煤炭资源,保留了一部分煤炭以煤柱形支撑上覆岩层。从而减少覆岩移动,控制地表的移动和变形,实现对地面建、构筑物的保护。但该方法采出率低、巷道掘进多,工作面效率低。
  3.覆岩离层带充填
  根据采空区上方覆岩移动形成三带的岩移特性,在煤炭采出后一定时间间隔内,用钻孔往离层带空间高压注浆,充填,加固离层带空间,将采动的砌体梁结构加固为稳定性较好的连续梁结构,使离层带的下沉空间不再向地表传递,以减少或减缓地表下沉,保护地面建、构筑物或农田。但该技术难度大,再近一步研究。
  4.限厚开采
  根据矿区地形、水文地质条件和建、构筑物抗变形能力,以不产生地表积水和满足建筑物所要求的保护等级为依据,确定可开采的煤层厚度,开采是仅回采这一厚度的煤,其余各煤层均不开采,以实现减少下沉保护地面建、构筑物及土地的目的。但该技术采出率低,仅在薄煤层中应用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5.协调开采
  厚煤层分层开采时,合理设计各工作面的开采间距,相互位置与开采顺序,使开采一个煤层(工作面)所产生的地表变形和开采另一个煤层(工作面)所产生的地表变形相互抵消或抵消一部分,以减少采动引起的地表变形,保护地面建、构筑物。但该技术要保持一定的错距,因此组织生产难度较大。
  6.“采-注-采“三步法开采
  充分利用覆岩结构对岩层移动的控制作用,应用荷载置换的原理,进行小条带开采-注浆充填固结采空区-剩余条带开采的三步法开采,有效的对岩层移动和地表沉陷的控制,解决了大面积开采地表沉陷控制、提高了煤炭的回采率,保护了地面建、构筑物,但也存在工艺复杂,成本较大等缺点。
  二.土地复垦技术
  1.煤矸石充填复垦和粉煤灰充填复垦
  (1)地下开采产生的大量煤矸石运到地表排放,既占地有污染环境。利用煤矸石作为充填材料,即可使采煤破坏的土地得到恢复,又能减少矸石的额占地。
  (2)利用电厂的废弃物--粉煤灰充填沉陷区复垦土地,可以化两害(沉陷区、粉煤灰)为三利(电厂、煤矿、农民三放面有利)。
  2.平地和修建梯田复垦
  对积水沉陷区、潜水位较低的边坡地带,可采取平整土地、改造成梯田的方法复垦利用。梯田的水平宽度和梯坎高度,应根据地面坡度抖缓、土层薄厚、工程量大小、作物种类、耕种机械化程度综合考虑确定,田间坡度的大小和坡向,应根据原始坡度的大小、有无灌溉条件、复垦土地用途来决定。
  3.输排法复垦
  开挖排水渠道,将沉陷区浅积水引入河流、湖泊、坑塘、水库等,作为蓄水用,是沉陷水淹地重新得到耕种。
  4.深挖垫浅复垦
  运用人工或机械方法,将局部积水或季节性积水沉陷区下沉大区域挖深,适合养鱼、蓄水灌溉等,用挖出的泥土充填开采沉陷较小的地区,使其成为可种植的耕地。
  5.积水区综合利用技术
  对地面大面积积水和积水深度很大的沉陷区,科学的综合利用,发展网箱养鱼、围栏养鱼、蓄洪作灌溉水源、建造水上公园等。
  6.固体微生物复垦技术
  煤矸石添加适量微生物活化剂,经过一个植物生长期(约6个月)就可建立起稳固的植物生长层,形成熟化的土壤。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3G网络的普及,使人们加深了对通信网络的需求,4G移动通信的发展也迫在眉睫。4G网络通信是指除了提供传统2G、3G通信的语音业务之外,还能够提供基于视频、数据、语音的多种服务,从而给客户带来高速的视频通信和数据通信,实现真正的自由沟通,将我们原有的社会形态和生活方式彻底改变。本文主要对4G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简要的论述,并在此基础上对4G网络通信技术在进展过程中所涉及的其他方面问
期刊
中图分类号:P6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3-0311-01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中各个产业的全面发展,特别是第三产业的蓬勃兴起,表明国人在公共文化娱乐方面的支出、需求不断提高。在这种经济和需求作用的刺激下,公共娱乐场所层出不穷,但是其消防安全问题也日显突出:如1994 年12月8日发生在克拉玛依友谊宾馆的火灾造成323人死亡;2000年12月25日发生在洛
期刊
[摘 要]泵站的正常运行是保障城市生产生活的必要条件,在新的社会环境下,不仅需要泵站正常输送雨污水,还需要降低泵站的整体能耗,通过多重手段和措施做到节能降耗,提高泵站的工作效率。泵站节能降耗是城市雨污水处理的重要课题,更是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  [关键词]泵站 节能降耗 研究应用  中图分类号:U260.1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3-0310-01  1、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对环境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加深。在供暖行业里,降低排放污染的程度越来越受到关注,哪种炉型更适合供暖,排放污染物更低备受关注。  [关键词]供暖 循环流化床锅炉 链条炉排锅炉  中图分类号:TK229.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3-0296-01  随着城镇化改造的不断进行,城市配套设施也在不断更新。贯彻
期刊
[摘 要]喷油螺杆式空压机成为当今空气压缩机发展的新主流,具有优越而且可靠的性能,其振动小、噪音低、效率高、无易损件,具有活塞式压缩机(同等排气压力下)无可比拟的优点。喷油螺杆式空压机虽然不是十分复杂的设备,但是在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很多,因此本文着重介绍了该设备的安装细则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空压机 安装  中图分类号:S776.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
期刊
[摘 要]刮板输送机是矿山运输机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煤矿,化学矿山,金属矿山及电厂等用来输送物料的重要运输工具。它是由中部槽,链条,刮板及牵引系统组成。其中,中部槽是刮板输送机的重要部分,钢制的中部槽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缺点:1。重量大,安装和搬运费时费力;2。中部槽一般是由6~15mm的钢板制成的,在受到较大的冲击时易变形,修复比较困难;3。耐腐蚀性差;4。耐磨性差;5。
期刊
[摘 要]本文论述了煤层卸压爆破的形式及煤层卸压爆破作用机理,煤层卸压爆破的参数和煤层卸压爆破的优、缺点的分析。  [关键词]冲击地压 煤层松动爆破 煤层卸压爆破 煤层诱发爆破  中图分类号:TD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3-0306-01  正文:  冲击地压是煤矿开采过程中,井巷或工作面周围煤岩体,由于弹性变形能的瞬时释放而产生突然剧烈破坏的动力现象,常
期刊
[摘 要]分析了排放瓦斯过程中限量以及风筒接设都问题,提出了可行的排放瓦斯限量以及风筒接设方法与适用条件,为排放瓦斯提供了实践经验。  [关键词]排放瓦斯;限量;接设风筒。  中图分类号:TU9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3-0313-01  瓦斯是煤炭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以及从煤体和围岩中涌出的各种有害气体,瓦斯具有的燃烧性和爆炸性,严重威胁着煤矿的安全生产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阐述集输系统在原油脱水处理过程中,把“非牛顿型液体的流变性”,“分子热运动作用”,“热化学物理作用”,“湿润与渗透作用”等四种原理运用到加药浓度比之中,科学、量化调配加药量的规律所进行的探索与研究。  [关键词]精益管理 四个量化 加药节点 挖潜增效  中图分类号:TU20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3-0282-02  一、项目原理与研究 
期刊
[摘 要]通过对锚网喷+锚索联合支护的力学分析,结合松散破碎围岩的破坏特征、松动圈理论,,利用金属网和加强钢筋等辅助支护构件与锚喷支护相结合的联合式锚网喷+锚索支护,代替其它支护形式,改善了井下巷道支护效果。对联合式锚网喷+锚索支护机理进行了探讨,并将理论结合生产实际,介绍了联合式支护施工工艺,进行对锚网喷+锚索联合支护对松散破碎围岩的试验研究,设计并确定支护工艺参数以探索该矿在软围岩条件下的支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