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港岸电建设使用的发展历程、政策举措及社会效益分析

来源 :交通与港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zha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设使用岸电设施是减少靠港船舶废气污染、促进港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文章梳理了上海港岸电设施建设使用历程,分析了支撑上海港岸电建设使用的政策举措,提出了靠港船舶使用岸电的社会效益评价方法,并对2020年上海港靠港船舶使用岸电的社会效益进行了测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上海港未来岸电建设使用的发展方向,有利于推进岸电设施建设、提高岸电使用率.
其他文献
在资源约束趋紧和城市转型升级驱动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绿道作为满足居民亲近自然、游憩健身、绿色出行需要的场所,其规划建设对城市韧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昆山市核心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城市POI数据和人群活力热力图,结合现状绿道问题及现有绿道资源,构建具有昆山特色的绿道慢行体系,并提出了绿道设施布局建议,以期对其他城市绿道体系构建提供参考.
这一期的主题是慢行交通.从小汽车进入中国工薪家庭并替代自行车成为标志性财产的年代起,步行与自行车的称谓就变成了慢行交通.但,“慢”不等于低成本,更不是低价值、低效率.
期刊
工业园区承担着产业集聚、创新孵化等一系列的重要使命.交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引擎,因此交通品质提升才能更好地支撑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该文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通过调查数据挖掘,深入分析工业园区交通拥堵产生的原因症结.针对工业园区现阶段交通发展遇到的特有问题,在资源约束条件下,提出用地开发从产业主导向产城融合转变,路网建设从增量发展向存量优化转变,公交完善从设施建设向模式创新转变,停车管理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等四方面交通拥堵综合治理策略,为我国工业园区交通改善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上海“十四五”规划提出“新城发力”是近期的战略重点,强调将新城建设成为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结合“五个新城”新的发展形势,梳理新城慢行交通出行特征与存在问题,针对问题,围绕慢行交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从网络完善、空间复合、系统融合、品质提升等方面提出慢行交通规划策略,提升慢行交通吸引力,为新城打造高水平的综合交通体系提供支撑.
作为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苏州古城始终秉持绿色交通发展理念,但绿色交通体系协同发展路径不明、合力不足.近年来古城小汽车出行主导态势加剧,公共交通竞争力不强,慢行交通品质不优,古城绿色交通发展之路面临挑战.文章从苏州古城绿色交通体系发展历程出发,剖析交通问题与症结,研判交通发展趋势,提出古城绿色交通体系协同发展的路径及策略,以期为历史文化名城绿色交通体系构建提供参考.
随着近年来地铁网络的快速建设,杭州地面公共汽电车线网面临着高水平重构转型的迫切需求.该文详细介绍了杭州公共汽电车线网的现状,并通过动态指标分析了当前杭州公共汽电车线网存在的问题,在参考国内外其他城市公共汽电车线网重构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高质量重构杭州地面公共汽电车线网的建议,包括深化与地铁的竞合关系、重构策略的制定、相应的线网优化方案及实施等情况,可为其他城市类似的线网重构和优化调整提供参考.
为抢抓“浙江自贸区宁波片区建设发展”和“世界一流强港建设”两个战略机遇,推动港口航运高质量发展.该文基于《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宁波片区建设方案》对于宁波片区的战略定位,整理国内典型自贸区(港)航运特色政策,对比分析了浙江自贸区宁波片区航运政策发展短板,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该文梳理我国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分析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与其他保险的区别,总结交通行业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推行现状,从政府、保险服务、企业三方面归纳交通行业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的推进难点,从制度建设和平台建设两方面提出推进交通行业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发展的对策建议.
交叉口是城市交通网络系统的关键节点,在绿灯通行环境下的交叉口过车速度可以精准地反应出路网的畅通程度.该文基于长时间、大样本的车辆轨迹数据,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将数据处理为包含其特征的矩阵,构建车速时序预测模型,能够高效、精准地预测出交叉口过车速度.实验结果表明,MAE平均值为2.06,MAPE平均值为10.57%,说明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可以为警力的提前派遣和交叉口的高效疏堵提供数据支撑.
新冠疫情自2019年年底出现以来,经历了严格管控时期、复工复产时期、常态化防疫防控和全面复工复产复市时期等各个阶段,疫情的爆发及持续对交通出行和交通运输产生了巨大冲击,给城市交通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该文以上海为例,开展了基于多源数据的出行行为及特征分析技术的研究.基于行业统计、票务、AFC等数据,分析了新冠疫情对出行规模产生的影响,为未来突发事件的交通组织提供数据支撑;基于意愿调查数据,研究疫情对居民出行选择的影响,为管理部门推进公交都市建设、提升绿色出行提供依据;基于手机信令、交通卡、WiFi等大数据,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