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盏菊根际圈黄土溶解性有机质对Pb/Cd赋存形态原位调控机制的光谱学证据

来源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haiboy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污染场地植物修复过程中,植物根系通过释放活性分泌物主动适应和抵御污染胁迫,直(间)接影响根际圈土壤DOM的结构组成。现阶段,植物修复的关注点主要集中于污染物的吸收、转运、累积和解毒行为,对于根际圈土壤DOM的探讨略显不足。以Pb/Cd复合污染黄土区金盏菊幼苗为研究对象,分析根际圈黄土Pb/Cd赋存形态、金盏菊生长状况等宏观差异,借助紫外可见光谱(UV)、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三维荧光光谱(3D-EEMs)明确Pb/Cd胁迫前后根际圈黄土 DOM的微观性质。结果表明:根际圈黄土Pb/Cd以残渣态
其他文献
患者男,35岁,1年前无诱因发现左侧肩背部有一肿块,未做治疗;近1个月来,左侧肩背部疼痛较前加重.专科检查:左侧肩背部触一椭圆形肿物,质地硬,无活动,周围皮肤无红肿及溃破,皮
利用混合符号稀疏算子建立整数值Z上的INAR(1)模型,证明模型的严平稳性和遍历性,讨论模型的转移概率、条件期望和条件方差,并用最大似然方法估计模型参数.
为了对痕量甲烷(CH4)进行非接触式检测,采用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TDLAS)与波长调制光谱(WMS)的检测技术,利用CH4位于中红外波段1 332.8cm-1吸收谱线,设计并研制出痕量CH4检测
利用脉冲微分方程理论,研究污染环境下具瞬时与非瞬时脉冲收获的单种群动力学模型,给出系统种群持续生存的充分条件.结果表明,瞬时脉冲收获量与非瞬时脉冲收获区间长度对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