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臂骨间后动脉穿支皮瓣的解剖学研究

来源 :解剖与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ibi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测前臂中上段骨间后动脉穿支的相关解剖参数,为游离前臂骨间后动脉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红色乳胶灌注的上肢标本20侧,观测外径≥0.5 mm的前臂背侧骨间后动脉穿支(即有效穿支),自骨间后动脉发出点至肱骨外上髁间距离、发出点处外径、血管蒂长.结果:骨间后动脉在前臂中上段发出2~5支肌间隙穿支或肌穿支供应皮肤,其中有效穿支出现率为85%(17/20).最粗的骨间后动脉穿支发出点位于自肱骨外上髁至尺骨小头桡侧缘连线上、距肱骨外上髁 (9.6±3.2)cm范围内,余穿支依次相距3.0~6.0 cm发出,每个穿支斜行0.8~2.7 cm穿过肌间隙后穿入皮下,蒂长(2.5±0.2)cm,穿支外径(0.5±0.2)mm,均有两条伴行静脉.结论:以前臂背侧中上段骨间后动脉穿支为蒂的游离皮瓣,临床应用具有可行性.
其他文献
1 临床资料患者男 ,6 5岁 ,纺织厂退休工人 ,因左额皮肤起水疱自觉灼痛 3d ,躯干起水疱 1d就诊。 3d前 ,无原因左额皮肤起水疱自觉瘙痒 ,2d后水疱结痂、灼痛 ,躯干开始起水疱。
目的利用慢病毒携带的livin基因短发夹RNA(shRNA)干扰裸鼠移植瘤中Livin蛋白表达,探讨其对肺腺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及Ki67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肺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待
在过继免疫性细胞培养时需要加入不同的细胞因子。本研究旨在比较不同细胞因子及EBV抗原肽联合细胞因子刺激淋巴细胞后淋巴细胞分化方向和相关的基因表达变化特征。分别用不
本文着重从讲透、讲活、讲明白三个方面论述了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问题.
目的:观察炎琥宁与病毒唑在治疗流感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门诊流感患者186例随机分为炎琥宁治疗组和病毒唑对照组.分别采用炎琥宁和病毒唑注射液静脉滴注,疗程5-7天,观察两组
目的:腹腔镜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伴忧郁症的治疗与护理,这有利于我们更好的认识忧郁症患者的术前术后的治疗护理措施.
目的 分析本院1476株临床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0年8月送检的各类标本进行培养分离出的1476株病原菌
目的:浅要分析影响周围性面瘫疗效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方法:共综合了10篇相关文献内容,从概述、面神经损伤部位、面神经损伤程度、腧穴及手法选择4个方
目的:总结电视胸腔镜(VATS)下治疗脓胸的经验.方法:电视胸腔镜(VATS)下对胸腔进行清理,纤维板剥脱,术后行胸腔冲洗,胸腔引流量小于100ml/24h拔除胸腔引流管.结果:本组病例经
目的:探索胆腑辨治的规律.方法:通过对温胆汤13首类方的追溯考察,对胆腑辨治规律进行了探讨.结果:揭示了有关胆腑病变的病因病机,主治证候,配伍思路等方面的一些规律,对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