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究

来源 :职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ojianpku7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职业教育受到国家前所未有的重视。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我国职业教育的特点,如何开展好理实一体化教学是职业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介绍了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和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模式,提出需有效开展校企合作、产学研工作以及学生活动等,最后详细介绍了基于六步法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开展方式。本文指出理实一体化教学需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深度融合,通过理论来提高实践技能,让实践来巩固理论知识。
  关键词:职业教育 理实一体化 教学模式研究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增大,我国职业教育得到很大发展,并形成我国职业教育的特点——理实一体化的职教模式。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各部门相继出台多个政策,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例如2014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以及2015年“现代学徒制”职教模式改革、发展应用技术类型高校改革等。这些政策反映出我国现阶段职教发展不符合经济技术的发展需求,需要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步伐,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职业教育体系,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技能型人才。为此,需要深入研究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将职业教育改革成果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一、理实一体化教学
  1.理实一体化教学法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理实一体化教学与实践联系紧密,教学各环节相对集中。它强调在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起引导作用,通过设定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实现教师和学生边学、边教、边做,实现对学生技能和素质的培养,同时丰富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在整个教学环节中,通过任务驱动,小组合作、可视化、展示等环节,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完成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也通过学习理论知识来提升技能水平,实现对学生专业、方法和社会能力的培养。
  要开展理实一体化课程,首先要有理实一体化的实训室。其次,教师需要先完成理实一体化的培养,通过理论来指导实践,同时从实践中提炼理论知识。教师不仅懂得专业知识,同时还能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教育。再次是理实一体化教学目标不仅培养学生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具备掌握良好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理实一体化课程需要管理部门的认同,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工作者,教师是辅助——指导者,教学过程不单单是讲课,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工作过程。
  2.理实一体化课程
  开展理实一体化课程的有效模式是工学结合,那么企业专家必须参与到课程开发中来,学校教师与企业工程师合作完成教学项目开发以及课程设计,在真实的工程实践情境中引导学生合作、学习、交流及反思,从而完成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的统一。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仅能有效学到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通过团队合作完成项目,能提升与人沟通、团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理实一体化课程需要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在教学设置上,对实验、理论、实训等教学环节进行一体化设置;在教学形式上,对听课、实验、讲授与操作等实施一体化;在教学环境上,一体化配置教室、实验室与实训场地等教学条件;在目标上,实现知识、技能与素质等职业要求一体化训练;在教学内容上,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形象和抽象交错出现。由此形成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的一体化课程模式。在理实一体化课程中,对实践课的比例有一定的要求,一般应是该门课程总学时的35%~50%。要设计一堂高质量的理实一体化课程,需将教学内容中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深度融合,实现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同时实践又巩固理论知识。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1.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模式
  (1)校企合作。要开展好理实一体化课程,首先要做好校企合作,让企业或行业与学校合作开发教学项目、设计教学方案、开展教学等。这样让学生能学到企业最新、最真实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学校能了解企业所需要的人才,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能明确目标,知道要学什么、为什么要学,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校企共赢的效果。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生做的工作是企业真实的项目,学的知识点在实际工作中能得到应用,从而实现理论指导实践,同时实践又巩固理论知识。
  (2)产学研工作。所谓产学研工作指的是生产、教学、科研工作,将它们结合在一起,相互促进,相辅相成,良性循环。在职业院校中,教师可以从企业或者学校中承接科研项目或生产任务,与学生组合成科研团队,完成科研或生产任务,让学生在科研、生产中学到相关知识。产学研工作能有效地实现“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老师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真实的工程实践环境中学到知识及如何应用知识,成果的实现还能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3)开展学生活动。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应充分开发、应用好学生的课余时间,让学生课上、课下都能开展有效的学习。有效的做法是开展反转课堂,让课堂成为布置任务、成果展示、交流、解决问题的情境,具体工作是学生在课下完成的。这样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自我能动性、团队合作、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同时也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别技能竞赛、活动,实现教学与学生活动相结合、课上与课下相结合的良性学习效果。
  2.理实一体化教学组织模式
  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中,教学过程分为六步,分别是: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在教学中可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将六个步骤设定若干个“成果”,以任务来导向,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学知识,同时将学的知识应用到任务中,从而获得理实一体化的效果。
  本文列举的教学案例是高职数控技术专业中的数控加工工艺知识——完成“凸轮轴”零件加工工艺卡。该案例中的任务(成果)设计思路如下表所示。首先,安排学生根据任务书收集资料,然后做成海报,这样学生很明确该如何做,也会想办法去完成该任务。其次在计划、决策阶段,学生要分析零件特征,学习制图知识、工艺知识,为此设计学习工作单(针对载体设计相关知识点的简答、填空题),巩固所学知识点。再次是实施、检查阶段,学生根据收集的信息、所学知识完成工作任务——加工工艺海报,对所有之前工作进行一个综合应用,同时再请教老师、同学,优化成果。最后是评价阶段,各组进行展示,老师点评,小组间相互点评,取长补短,根据总结评价的情况,每个成员在工作内容、收获、自我表现等方面进行小结,上交可视化的纸质文件。
  三、小结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主要目的是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互进行,相辅相成,融为一体。一方面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理论水平,培养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另一方面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深度融合,实现“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学习、工作中理解理论知识、掌握技能;同时理实一体化教学能打破教师和学生的界限,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到工作中(教师是组织者和答疑者),教师在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完成任务,这种方式可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是一个系统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学生基础、学科性质、学校管理制度等,应结合理实一体化教学理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学校实际,探索出符合学校特色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作者单位:曹著明,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李金哲,北京城市学院;杨玉杰,天津市南洋工业学校)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GPS简单测量原理与其结构组成,主要对GPS精密单点定位的误差源做了进一步的阐述,在今后研究如何提高单点定位精度和在建立误差改正模型时应考虑的问题有一个大致的介绍。
在当今的社会中,人们越来越重视汽车色彩文化的设计,色彩设计为汽车设计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虽然影响汽车色彩设计的因素很多,但基本上可以看出影响其的主要因素主要有三个
[摘要]彝人风情的形成自成体系,他们不信上帝,唯信自然。表现出尚黑、爱水、崇鹰、敬火、善舞、好歌等诸多民族特征,折射出彝人群体崇尚自然并与自然和谐相处、人际交流中的豁迭豪放与自信、对土地的无限依恋以及独特的审美观等文化内涵。尚黑、爱水、崇鹰、敬火、善舞、好歌等六大主题,正是彝人现实生活的风情与文化的提炼。  [关键词]彝人风情 彝人文化 写实艺术    彝人风情与彝人文化,曾经是笔者心中的一个十分
冬春季是猪病的多发季节,特别是猪瘟、猪丹毒、链球菌病继发混合感染、猪感冒与猪流感等几种猪的疾病,要充分重视、从严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