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肌肉松驰药物的临床应用进展

来源 :临床与病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ewqqw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肌肉松驰药(以下简称肌松药)是用于全身麻醉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其对麻醉中气道管理以及提供良好的手术条件都有重要作用.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手术日益增多.因老年人特殊的生理和病理变化,肌松药在老年人中的使用更应谨慎.在老年患者中合理使用肌松药对预防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 纳米粒作为药物载体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有着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其跨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部的过程与其生物效应直接相关,研究纳米粒与细胞间相互作用可揭示其相关机制.方法 通过荧光示踪法研究荧光素标记的PLGA纳米粒与HL60细胞间相互作用,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定量分析了纳米粒的入胞进程.结果 PLGA纳米粒与HL60细胞间相互作用具有很强的温度依赖性,其中受体介导的细胞内吞机制在纳米粒的入胞过程中起到了
传统的胸腔穿刺针在临床使用中有不足之处[1,2],我们将穿刺装置进行改进,研制一种新型的一次性胸腔穿刺装置,此装置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 ZL 2005200821461.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将其临床应用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HM)是一种葡萄科属的植物,主要活性成分是黄酮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在藤茶中含量丰富,又称长寿藤,因是蛇葡萄科植物的提取物,所以又将其称为
目的 将壳聚糖纳米粒子与壳聚糖单向缓释膜结合,制备得到负载纳米粒子的壳聚糖单向缓释膜,并对其理化性质及体外释放性能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反相乳化法制备壳聚糖纳米粒子,采用流延法制备壳聚糖单向缓释膜,通过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和粒度分析仪检测纳米粒子的形态、大小及壳聚糖单向缓释膜表面形貌,MTT法检测其生物相容性,荧光显微镜观察纳米粒子在壳聚糖单向缓释膜中的分布,体外释放实验检测单向缓释膜的缓释性能.结果
随着乳腺癌综合治疗手段的发展,乳腺癌手术方式从根治性乳房切除术发展到今天的乳腺癌保乳手术,经历着由大到小,由巨创至微创的发展过程,但对于一些不能保留乳房的患者,在保
期刊
腋静脉是深静脉,临床一般不进行穿刺输液.近年来,随着留置针的普及,在新生儿与婴幼儿应用腋静脉留置针输液,对延长留置时间、减少不良反应、提高穿刺成功率以及尽快建立静脉抢救通道起到了良好临床效果。
目的 研究表面等离子共振(SPR)技术在临床上检测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情况.方法 运用SPR技术诊断502例宫颈HPV患者宫颈脱落细胞的HPV基因亚型,对比SPR技术和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HybriMax)技术检测宫颈各级病变的HPV阳性率情况.结果 SPR技术检测出22种HPV基因亚型,单一感染106例,其中细胞学检查阳性47例(44.34%);多重感染36例,其中细胞学检
皮肤附属器肿瘤是一组不太常见且形态多变的肿瘤,其侵袭性强、预后差且分类复杂,各型肿瘤的细胞形态之间有时会相互转化,仅通过临床特征和组织形态学对其进行分类十分困难,往
目的 探讨乳腺癌原发灶与同期同侧淋巴结转移灶之间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Ki-67蛋白的表达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12
多发性骨髓瘤(MM)是血液肿瘤中一类常见的恶性疾病,发病率居血液肿瘤第2位,其发病率在我国逐年上升,且发病趋势呈年轻化,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对MM研究的深入,使MM患者的无进展生存(PFS)和总体生存(OS)期均明显提高,但目前仍不能从根本上治愈该病。对于存在高度异质性的MM,基于预后分层进行规范化、精准化治疗及应用高灵敏度的技术手段检测微小残留病(MRD)是治疗该病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