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突破传统语境的当代表达

来源 :收藏·拍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ygz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竹子”作为一种东方文化的象征性符号早已深深地嵌入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它代表着君子的气节与清傲。而萧昱的竹子在外力的挤压、扭曲中开始慢慢发生变化——爆裂、破碎;在不可逆转的力量下改变自己原有的状态……但它仍然不失为一种生命的体现。在这组作品中,可以说萧昱在以竹子的打开方式,作为一种重新认知传统和构建自己世界的方法。
  从2010年开始,极富东方哲学意蕴的“竹”就开始成为萧昱作品的主角。在他的这组影像作品中,依然以“竹”作为他的艺术语言,在动与静、明与暗的对比中创建出 个以竹条碎片化为视觉表象的叙事。被剔除了文化符号意义的“竹”不再如翩翩君子般优雅俊逸,相反地,它被扭曲、被破坏,内部的纤维被粗暴地翻露在外,并凭借植物自身的韧性支撑着。
  破碎的瞬间,张力引发周围空气发生波动的图景,被现代高科技器材忠实地记录下来,在画面中形成的空气波既有形又无形,正是东方传统审美所常用的艺术表达,只是借用了现代载体进行了新的诠释。
  于是我们顺势而为,借用这股空气波与传统国画的《鱼藻图》相结合,竟然毫无违和感——虽不见水,鱼与水藻却悠游于似有若无的水波之中。正应和了传统写意国画中“笔下虽无,画中却有”的境界。这不由让人想去了解艺术家选取竹这材料来创作的初哀。
  传统文化符号的新开发
  竹子这个形象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中,有着太深厚的积淀,甚至在当下语境中成为个略显固化的文化符号。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提到“竹”這个字眼,在脑中所唤起的意象与认识,也是近乎相同的。作为文化符号的“竹”自古承载着传统文化意味与美学内涵;而作为生命体的竹子则因其青绿色及日常所展现出的韧性与力量感,也给人以种对生命的敬畏与崇拜感。
  正是这样个具有强烈东方美学气质的、早已固化为东方文化的精神象征的植物,如何将其从特定的文化意涵中解放出来,并成为当下时代的表达,正是萧昱想要的挑战,在当代赋予其全新的观看方式,成为了他工作的首要目标。
  某种意味上,“被爆炸的竹”这视觉形象即是艺术家自身的投射。在这里,“竹”的象征意义并非是彻底消失了,但也不再是文学的、道德的,而更多地显现为感官的、体验的。对创作者和观看者而言,竹子本身正是其意义所在,而过多的文化叙事只会对真正的交流形成干扰与阻碍。最终,观者依靠身体与本能,即足够发现作品略带陌生感的形态背后永恒且更为本质的美学体验。
  萧昱运用多种媒介素材的视觉表现,创造出自由解读的语境,更多地让作品本体与观众建立嵌入式的互为关照的语义场,而这其中个体背景与阅历的差异所造成的理解的深入与多样,正是艺术家本人所乐见的。
  所以本期封面,我们也想让读者自己去解读下,通过这样的结合,你到底能见到怎样的审美体验呢?
其他文献
随着观念艺术的兴起,大地艺术与各种艺术形式也有了更多交集,如公共艺术、装置艺术、建筑、行为艺术等,大地艺术的定义得到了更多延伸。这些艺术作品通常取材于大自然,又经艺术家之手在这片土地上重生,散落在地球的各处,形成了一个个孤独的艺术目的地。这些目的地,或置身于荒岛,或伫立于沙漠,它们承受着经年累月的孤独,也承载了许多人类的期许和思考。  “大地艺术”(Land Art)也被称为“地球艺术”(Eart
期刊
拍场上“亿元拍品”或“白手套”的出现,似乎有个定律,即上拍作品基本上有多次出版著录和清晰的拍卖收藏记录。此外,它们还有一个制胜关键——“有故事”。但“有故事”,并非指攀缘附会、生搬硬造的“小道消息”,而是指深入挖掘拍品背后的文化价值和学术研究。  艺术品拍卖,本就是关乎情趣的一件事。喜欢,就有人买,喜欢的人多了,成交价自然就高。拍卖行的有关人士表示,拍品越来越不好征集了,未来拍卖除了要比拍品质量,
期刊
“Less is more”——20世纪30年代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说的这句话概括了现代设计精神。这个极简主义的原则影响了设计师,改变了世界建筑的面貌,也改变了城市面貌和生活家居方式。甚至成为普罗大众都耳熟能详的经典,上升到人生哲学层面,让无数人奉为人生教条,也成为了当下一种化繁为简的生活态度的诠释。以下将挑选20世纪的作品,阐述极简主义的艺术形式,展现极简主义的表现方式是多样化的,但无
期刊
源自西方的极简主义在全球盛行多时,在传播中也不断与不同民族文化融合,尤其在设计领域,产生了诸多独具特色的“流派”。很多时候,严格意义上的极简主义对受众的要求严苛,而地域和民族文化的融入则在某种程度上对极简主义的自身进行“修正”与“完善”。  日系极简  日本自古受禅宗文化影响,崇尚“侘寂”“静谧”美学,有崇尚简朴、简约的传统。当极简主义融入日本民族文化后,便诞生了独具大和民族特色的日系极简。事实上
期刊
离美国波士顿一个小时车程的萨勒姆市(Salem)因1692年的女巫审判案而闻名。300多年过去了,当年的神秘事件已被现代科学所揭秘,现如今的小镇成为了万圣节最热闹的地方。别看这是个小镇,它却拥有着一座创始于1799年(相当于清朝嘉庆年间)的碧波地(Peabody)博物馆。  碧波地博物馆之所以能够成为全美最大的收藏和展出许多亚洲艺术的博物馆之一,主要是受益于18-19世纪波士顿港繁荣的海运,特别是
期刊
7月,2018年春拍已近尾声,向来作为春拍压轴大戏的西泠印社(杭州)与广东崇正也已相继收官。从两家的成交数据来看,西泠拍卖依然占据着中国南方拍卖行业领头羊的地位,但广东崇正也不乏新意。有业内人士分析,近几年南方的拍卖公司与往年相比确实有了长足的发展,这得益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拍卖市场的总体火爆;另一方面,南方多家拍卖公司,拍卖质量经得起推敲。  西冷拍卖:艺术市场造血功能毋庸置疑  经历3天
期刊
角花笺,于笺下方之左端,图以诸花,谓之角花笺,又曰押角笺。乾隆时怡亲王所制也,形形色色,花样极新。最美观者一种,图古鼎八,横欹倒置,色异形殊,小如豆而大不盈指,且占地不及寸。怡府角花笺存世极少。民国之后,一纸空白角花笺,往往视为珍玩。  笺纸,大抵随文人雅士间鱼雁往来、诗作唱和应运而生。  中国传统笺纸可以分为两类,一类纯作赏玩之用,以明末《萝轩变古笺谱》和《十竹斋笺谱》为代表。另一类有一定实用价
期刊
艺术与自然,似乎从人类诞生起,就已相伴相生。本期选取两场来华展出的外国艺术展。来自大英博物馆的奢华世代,可以从中探秘早期人类如何改造自然,创造出三千年前的精致生活;澳大利亚的土著,从大自然中取来树皮,并以此为画,其艺术语言让人惊叹,它们是原始的,又是极其“当代的”,从这一展览中更可以窥探西方国家对原住民艺术的珍视,如何保护与传承,也值得我们借鉴。  改造自然,创造三千年前的奢华  盛夏,展览“奢华
期刊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在跨过了2018年6月由嘉德、保利领头,其它拍卖公司踊跃跟进、各家百花争艳的北京超级拍卖周后,2018年的春拍已近尾声。这轮北京春拍(仅以嘉德、保利、匡时、翰海、中贸圣佳、荣宝、诚轩、华晨、东正、银座等10家统计)公开数据显示的总成交额是85.1亿元人民币,成交额比起半年前的2017年秋拍减少了近四分之一。  这些年来,我一直持续在北京和香港的重要拍卖会上买入中
期刊
地毯被称为家里的“第五面墙”,是家居生活品质的一种崇高美学。地毯能够改变一个空间环境的气质,搭配得当的活,同时还能彰显主人在家居布置中的个陛品位与艺术鉴赏的追求。在国外,一块顶级的手工地毯往往会被主人倍加珍惜,作为家族遗产传承下去。  如今,许多当代艺术家正在颠覆对于地毯传统的欣赏视点。他们不仅有对于传统织造工艺的拓展和沿袭,也有人利用现代技术在材料和质感上推陈出新,更有人作出了对于当代艺术的实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