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帝总是会给予一些特殊的事物以特殊的用处。娃娃熊是用来表现清纯的,回忆是用来假意悲伤的,怀抱是用来相互取暖的,阳光是用来晒干苍茫的。
一位诗人说过,秋天是离天国最近的季节;而他前世的情人则认为,大海,是最接近灵魂的唱吟流浪者。另一个诗人也曾评价过大海,我不信。面朝大海,我获得的是寒风料峭。英国的阳光,总是少得可怜。从小学起,英语课就告诉我们,英国人最愿意谈论的是天气。这可能基于人总是会期冀那些得不到的东西吧。
阳光不再倾洒,它们回家了。可是我愿意留下。我可以在凛冽里瑟瑟发抖,但是那一望无尽的蓝色能给我扑面而来的安定。
有时候会想,我对家乡的思念会不会因为面前的大海而减少?我固执而可悲地相信,海水是一种比空气要真实的介质,它就在眼前,我可以嗅到海风腥咸,而涛声总是不停止单调而充满深意的歌唱,和着耳机里面悠远却又蜿蜒悲伤的小提琴如水一般流过。当寒凉淹没我的手指,我是不是在和我的故土握手?
风很大,我很害怕。我想回家,不知道我此刻在坚持什么,不知道我应该归属哪里。不知道的坚持,让我甚至找不到一个理由来说服自己。
我想知道,我要的是什么。
现在,我在进行着一种有点可笑的写作方式。沿着海岸线,一个华丽丽的名词,我走走停停。行走是为了让思绪流通并收集变化。静止可以给身心一个休憩,把我的所思所感定格在一个刻板的白色屏幕上。突然感到我像是一台电视机或者机器人。我有很多的频道,转换时刻可以发生。可是,当被太多的空间层包围,我还知道自己的内心在哪里么?当太多的感情被隐匿,我可以真的不寂寞么?我可以在找到真爱的时候,依旧很好地控制它,不让它像个傻子一样掩面哭泣么?
转换同时在另外的方面发生。在英国的生活,我像一个陀螺在三个地点不停旋转。伦敦,雷丁,还有一个没有中文名字的bexhill(在写它之前先起一个名字:碧旭山——海天蔚蓝,旭日灿烂)。
涛声喧哗。鸥鸟嗡鸣。海风腥咸。牵手的迟暮伴侣。闲庭漫步的鸽子。也许永远不会成功但是仍在认真尝试的滑板少年。
说到伦敦我便会想起“匆匆”这个词。在巨大喧哗的金属地下通道,每个匆匆的人佩戴着匆匆的脸匆匆地走着。匆匆跟面部的喜怒哀乐无关,匆匆跟脚步的大小快慢无关,如果把“匆匆”当作一个动词,那么这个动作是伦敦人血液里流淌着的,不可避免。
而雷丁是安静的。这里的“安静”喻指的是超出其本义的安静。在雷丁这样大小的一个地方,一切都井然有序:学校,医院,购物中心。从人们鱼贯而入直到离开我的视线,他们都张着嘴,说着我听不懂的话语,但他们都是安静的娃娃。车水马龙,人流接踵,每每当我站在最繁华的商业街心,周围的一切像加速倒带一般反复播放,我无法迈开脚步,也没有办法停下来。
碧旭山的不可形容是因为我再也找不到适当的言辞,当一切的坐标指向美好,我只能用惯性维持我自己。
现在,我能做的只是在三个不同的城市用文字执著地悲伤。匆匆之后的空落和迷失,安静里面的寂寞和惶恐,强烈的在场感却难以言说的当下。
想回家了。最后一次来到海边。最后一次触摸到了海水。
风散乱了我的头发,我跪了下来,向着我也不知道的方向,结结实实地磕了两个头:一个给妈妈,一个给爸爸。
一位诗人说过,秋天是离天国最近的季节;而他前世的情人则认为,大海,是最接近灵魂的唱吟流浪者。另一个诗人也曾评价过大海,我不信。面朝大海,我获得的是寒风料峭。英国的阳光,总是少得可怜。从小学起,英语课就告诉我们,英国人最愿意谈论的是天气。这可能基于人总是会期冀那些得不到的东西吧。
阳光不再倾洒,它们回家了。可是我愿意留下。我可以在凛冽里瑟瑟发抖,但是那一望无尽的蓝色能给我扑面而来的安定。
有时候会想,我对家乡的思念会不会因为面前的大海而减少?我固执而可悲地相信,海水是一种比空气要真实的介质,它就在眼前,我可以嗅到海风腥咸,而涛声总是不停止单调而充满深意的歌唱,和着耳机里面悠远却又蜿蜒悲伤的小提琴如水一般流过。当寒凉淹没我的手指,我是不是在和我的故土握手?
风很大,我很害怕。我想回家,不知道我此刻在坚持什么,不知道我应该归属哪里。不知道的坚持,让我甚至找不到一个理由来说服自己。
我想知道,我要的是什么。
现在,我在进行着一种有点可笑的写作方式。沿着海岸线,一个华丽丽的名词,我走走停停。行走是为了让思绪流通并收集变化。静止可以给身心一个休憩,把我的所思所感定格在一个刻板的白色屏幕上。突然感到我像是一台电视机或者机器人。我有很多的频道,转换时刻可以发生。可是,当被太多的空间层包围,我还知道自己的内心在哪里么?当太多的感情被隐匿,我可以真的不寂寞么?我可以在找到真爱的时候,依旧很好地控制它,不让它像个傻子一样掩面哭泣么?
转换同时在另外的方面发生。在英国的生活,我像一个陀螺在三个地点不停旋转。伦敦,雷丁,还有一个没有中文名字的bexhill(在写它之前先起一个名字:碧旭山——海天蔚蓝,旭日灿烂)。
涛声喧哗。鸥鸟嗡鸣。海风腥咸。牵手的迟暮伴侣。闲庭漫步的鸽子。也许永远不会成功但是仍在认真尝试的滑板少年。
说到伦敦我便会想起“匆匆”这个词。在巨大喧哗的金属地下通道,每个匆匆的人佩戴着匆匆的脸匆匆地走着。匆匆跟面部的喜怒哀乐无关,匆匆跟脚步的大小快慢无关,如果把“匆匆”当作一个动词,那么这个动作是伦敦人血液里流淌着的,不可避免。
而雷丁是安静的。这里的“安静”喻指的是超出其本义的安静。在雷丁这样大小的一个地方,一切都井然有序:学校,医院,购物中心。从人们鱼贯而入直到离开我的视线,他们都张着嘴,说着我听不懂的话语,但他们都是安静的娃娃。车水马龙,人流接踵,每每当我站在最繁华的商业街心,周围的一切像加速倒带一般反复播放,我无法迈开脚步,也没有办法停下来。
碧旭山的不可形容是因为我再也找不到适当的言辞,当一切的坐标指向美好,我只能用惯性维持我自己。
现在,我能做的只是在三个不同的城市用文字执著地悲伤。匆匆之后的空落和迷失,安静里面的寂寞和惶恐,强烈的在场感却难以言说的当下。
想回家了。最后一次来到海边。最后一次触摸到了海水。
风散乱了我的头发,我跪了下来,向着我也不知道的方向,结结实实地磕了两个头:一个给妈妈,一个给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