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有味是清欢

来源 :文艺生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38384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画家周一鸣
  周一鸣,1978年生,江苏武进人。常州工程学院副教授、高级室内建筑师、江苏省室内设计学会理事、常州市花鸟研究会会员、武进晓园艺术馆特约研究员。近年来致力于常州画派恽寿平没骨花卉的研究与创作实践,作品入选2018年江苏省高校美术教师优秀作品展、十年风华——常州市花鸟画作品展”,多件主题创作被省市文化机构收藏。2020年在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没骨画专著《轻描淡写一画间》。
  我最早认识一鸣学兄,还是在十多年前。那时候在玩博客,刚开始在网易,后来发现新浪好玩的人和事更多,就迁到新浪了。一鸣在新浪也有博客,相互“踩”博客,次数多了,也就熟悉了。现在想想,那时候我应该还是在南京读书,后来到常州工作,彼此有大致相同的朋友圈,故线下的互动也就多了起来。对她从陌生到熟悉,了解也更多了。
  她所处的工作环境,并不是理想的做艺术和学术的环境。这种环境,我也有过体验,不被环境改变,需要有强大的定力和执着的追求。她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强,追求的目标也很清晰,故而能濯足于浑水,振衣于高冈。
  她做事很認真,最近几年研究的着力点在清代常州的闺阁画家和恽南田的没骨花鸟画。她的研究,不哗众取宠,也不追踪时风,都是读书的感悟,自然流淌出来的文字清新隽永。
  她的画,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异数。她只是一笔不苟地描绘童年记忆和江南风物。画幅的大小也完全随心所欲,不为展览制作,不为赛事劳神。
  一鸣的笔下,有三个鲜明的文化符号:故乡、东坡和南田。
  记得若干年前的一个黄昏,和一个朋友聊故乡,我说故乡就是心灵深处最想回去却再也回不去的地方。他深以为然。每个成年人的心灵深处,最眷恋的就是故乡。一鸣的故乡,就是和外婆一起度过的欢快的童年时光,雕竹做笼,呼灯篱落,桂花月饼,田间草垛,还有满腹珍珠的石榴果。若干年后,重启尘封的记忆,你依然会感到温馨。
  一鸣说:“外婆离开时,我已到了而立之年,想起外婆,总容易追忆到遥远的童年,那是因为幼小失怙、家庭变故、离外婆家近等原因,我与外婆单独相处的时光相对更多一些。”所以一鸣的画里,有活泼的生活,有真挚的情感,能够打动读画的人。小时候,我经常跟裹着小脚的外婆去菜园,一鸣笔下的黄瓜、螳螂、扁豆花、红薯藤,让我触目伤怀,想起一去不返的美好时光,有一种莫名的惆怅。彩云易散琉璃碎,世间好物不坚牢;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无可奈何花事了,却没有似曾相识燕归来。
  一鸣的画笔,不止记下过往,记下外婆,“更是纪念那些曾经与外婆共同拥有、相互陪伴的时光。就像缓缓流淌的河流,时光在外婆的仔细经营下安静地流淌,时光也在她手中轻巧的劳作里平实地流淌”。哪来那么多现世的安稳和平静,不过是有人默默帮你抵挡了洪流,拭去了悲伤,抚平了跌宕。对幼年的一鸣来说,外婆就是那个遮风避雨的港湾。
  在一鸣笔下,外婆坐过的旧藤椅、一页页翻过的旧皇历、一个个滋味鲜美的馄饨,都在讲述着温馨难忘的故事,也拨动着每一个观画者的心弦。
  一鸣生活的常州,是东坡的终老之所,也是南田的埋骨之地。一鸣最喜欢的艺术家,是东坡和南田。一鸣研习常州画派没骨画多年,她用南田的笔法画东坡的诗意。她不画蓑衣、竹杖和芒鞋,画得最多的是美食,东坡吃过的美食。东坡是豁达的,或许在他眼里,人间最不可辜负的就是美食和美景了。
  一鸣为自己的东坡组画取名“此心安处”。功名富贵,世事沉浮,搅动着本来就不平静的生活,所以,前贤感叹:“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一鸣少年时就经历过很多苦难,不仅练就了热肠冷眼,更有一颗平和的心。在喧嚣躁动的时代热风中,她能够从容地展纸染翰,一丝不苟地做她的丹青功课,“以安静的笔墨,追寻一种冲融淡定、物我两忘的平和境界”。
  一鸣汲取了南田的柔和清润和东坡的豪放率性,并把它们有机地融合在画幅里,却不生硬刻板。她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致敬先贤,传承文脉。
  现在的艺术家,大都离名利太近,离艺术太远。面对“传统”这座高山,他们不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而是绕道而行,以“创新”和“思想”的幌子,来掩饰基本功的缺失。他们都是速成的艺术家,殊不知艺术和武功一样,速成的法门大都是邪路,“一超直入”的往往不是“如来地”,而是魔道。
  我特别认可一鸣的路,没有热烈的掌声和夹道的鲜花,却能自得其乐。她的画赏心悦目,打动人心,为孤寂漫长的人生平添几分慰藉。
其他文献
书法家王升升  王升升,字冷之,现居杭州。幼承庭训,习书学画,先后毕业于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和中国美术学院书法创作高研班。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硬笔书法家协会理事、西泠印社社友会会员。书法作品在全国第三届册页书法作品展、全国第六届妇女书法篆刻展等各大重要展赛中入展获奖三十余次。作品曾刊登于《书法报》《书法导报》,部分作品被中国水利博物馆、吉林省博物馆、青海美术馆、法王寺佛字碑林等收藏。  吾素
期刊
周雪平(習平)  微信名雕刻时光,江苏常州人,从事金属雕刻几十载,对刻铜文房、金属艺术品情有独钟,希望与行业同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期刊
白雪石(1915-2011),出身于北京的平民家庭,在中学期间师从赵梦朱先生学习花鸟画,20岁时拜师梁树年先生学习山水画。1941年加入北平“中国画学研究会”并参加相关创作研讨活动,多次在北京中山公园举办山水花鸟画作品展。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北京四十八中任美术教师,1958年调入北京艺术师范学院美术系任教,1960年在北京艺术学院教授山水画,1964年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任副教授、名誉教授。他在认真
期刊
要看千年的石雕去青田,要看千年的技艺看作坊。青田石雕历经千年发展,手法则不主故常,圆雕、镂雕、高浅浮雕、浅刻交替为用,以其娴熟而不同凡响的相石、开坯、雕琢、封蜡、润色工序,自成“写实而尚意、精妙而大器、细腻而见难度、抓形而见神采”的艺术流派,并在中国石雕工艺史上、奠定了特定的历史艺术地位。  青田石雕兼融“天工与自然”,符合“道法自然”的古典审美理想,承载着传达人类崇高精神的使命,发挥社会教化人的
期刊
孔紫,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现为中国国家画院专业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文化部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六、七、八届理事,中国女画家协会主席,中国画学会理事,全国妇联执委。代表作《青春华彩》《秋风》《微风》《高粱青青》《苞谷熟了》《儿子》《三伏》《都市阳光》等获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第九届和十届全国美展银奖、文化部群星奖金奖、全国首届中国画大展银奖、
期刊
画家汪淮海  汪淮海,女,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花鸟协会会员、湖南省湖湘文化交流协会会员、湖南省直书画协会理事、湖南名人书画馆馆员、致公书画院特聘画家。数十年从事中国画研习与创作,画艺精进,已成个性风格。作品频频参展和见诸报刊,不少作品被国内海外藏家及博物馆纪念馆收藏。多年在省、市老干大学执教,为传承与弘扬湖湘书画艺术而努力。  山川河岳、江流湖海、莽原沙漠、云海森林乃至花鸟虫鱼、草丛蝼蚁,
期刊
李開岭  网名清翁,研究馆员,山东德州人。
期刊
陶艺家陈显伦  陈显伦,北京大学访问学者,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工艺美术协会理事。书法作品入展中国·贵州“百里杜鹃”全国书法作品展、首届“张芝奖”全国书法大展、全国第四届青年書法篆刻作品展、全国新文艺群体书法作品汇报展等;书画紫砂作品获得第52届全国工艺品交易会“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奖赛最高奖金奖、深圳“金凤凰”工艺品创新设计大赛最高奖金奖、“深圳·金凤凰”工艺品创新设计大赛最高奖金奖;取得
期刊
书法家葛丽萍  葛丽萍,1978年生,江苏常熟人,民进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苏州市作家协会会员、虞山印社社员、红豆诗社社员。书法作品入展第五届全国妇女书法展、第六届全国妇女书法展、全国第三届册页书法作品展、“中国书法·年展”全国楷书作品展(前100名)、第三届王羲之奖全国书法作品展、第四届林散之书法作品双年展、第五届林散之书法作品双年展、荣宝斋首届全国青年书法篆刻展,获第二届江苏书法奖、第三届
期刊
这篇文章写于2012年,如今忆苦思甜,调取出来重新润色。现在爸爸依然卖对联,作为他的退休生活的重要内容,少了一些困苦,多了一些娱乐的意思。这是爸爸的奋斗历程,更是我们家族的历史。  每年的寒假,爸爸都在做他的功课——准备每家过年的必需品,每次打电话回家,他都说:在工作室呢!  所谓的工作室,是我家的车库,一边是开了十几年的力帆摩托车,一边是写了几十年的红纸。红纸会掉色,爸爸的手指总是会沾上红色,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