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新发展阶段,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仍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总方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制度保障。立足新发展阶段,南京市江宁区重点围绕产业发展、资源配置、要素流通三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实现更高质量城乡融合,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城乡产业融合发展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振兴。产业是江宁的根基,也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是城乡产业融合不能照搬照抄、千篇一律,而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发展现代农业和乡村特色产业,不断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加快构建“一极三圈八组团”生产力布局。以“五湖联动”为引擎,将东山副城打造为南京超大城市南部增长极。突出“三圈”协同,打造紫东江宁片区创新发展圈、南部空港枢纽片区开放发展圈、西部沿江片区绿色发展圈。统筹推进“东麒总部经济组团、百家湖商务经济组团、环高校知识经济组团、环牛首智慧经济组团、环汤山休旅经济组团、湖熟文化经济组团、宁博跨界经济组团、全域美丽乡村经济组团”建设,释放城乡现代化强劲动能。
发展现代农业。保持粮食生产安全稳定,稳定粮油种植、蔬菜复种面积各43万亩。坚持科技興农,充分发挥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农业科技产学研合作项目等示范引领作用,建设智慧农业。推进台创园、湖熟园等7家市级以上现代农业园提升建设,加快形成一园一景。完善农业绿色发展制度,提高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全面落实长江十年禁渔任务,打造全国沿江“两减”示范带。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推进设施农业“机器换人”和绿色环保农机装备应用示范。
打造新型农业产业模式。依托“互联网+”模式和浓厚的乡村文化底蕴,壮大文化旅游、休闲农业、健康养老等新产业模式,重点发展以现代农业、农产品深精加工业、休闲旅游业、乡村物流信息业为主的四大特色乡村产业。立足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突出特色化、差异化、多样化,发展休闲农庄、精品民宿等高端业态,探索亲子研学、健康养生等新型业态。
建设全域美丽乡村。以美丽乡村和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为依托,带动生态保护和城乡融合发展。以“旅游+”为载体,深入挖掘农业农村多元价值,在农业转型、农村换貌过程中充分尊重原始肌理,展现乡土风貌,创新传承现代文明和乡土文化,健全运营管理机制,提升美丽田园乡村内涵。分片区升级打造美丽乡村精品线路,形成沿线精美、产业融合、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示范带。紧抓特色田园乡村,实施百村文旅品质提升行动、百佳民宿村落建设行动,拓展乡村生态涵养、康养度假、运动休闲、宜居养老、优秀文化传承等功能,推动以民宿为主要业态的乡村旅游再上新台阶。
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推动城乡互动互联互通
城乡融合必须坚持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统筹城乡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保障乡村发展用地规模,谋划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优化乡村交通、教育、医疗等公共领域资源配置,激发乡村发展活力。
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加强国土空间规划,合理配置城镇、农业、生态空间,建立协调的城镇体系与农村居民点布局体系。统筹优化空间格局,推进旧城改造、城市“双修”,促进园区向城区转变,提升城镇发展活力。因地制宜开展镇村布局动态调整,在湖熟试点镇(街)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深化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和农村基础设施水平。
推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乡村交通网络体系,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加快126省道南京段改扩建、S002江宁段工程等干线公路建设,继续擦亮全国四好农村路金字招牌。扎实抓好“四清一治一改”,把乡村公共空间治理作为重点,补齐农村供水、户厕改革等公共基础设施短板。完善市政共用设施建设,加快乡村地区水、电、燃气等新型管网系统全覆盖,完善通信设施建设,加快5G网络商用化部署建设,实现农村地区光纤宽带网络全覆盖。建立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体制机制。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城乡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安全等公共服务领域布局均等化,以社区服务圈作为组织城镇与乡村生活的基本单元,通过实时路径规划,划定15分钟可达范围,配置日常保障性公共服务设施。多渠道增加乡村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引进区外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合作办学,培育区内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基础教育质量,办好每一所学校。鼓励区级医疗机构与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医联体,加大医保引导基层首诊差别化报销比例力度。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好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构建“一堂三网五融合”实践体系。加强农业遗迹、文物古迹、传统建筑、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等保护,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着重破解乡村治理难题,推进区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城乡要素深度融合
城乡融合不仅要在风物风貌等“看得见”的地方融合,更要在体制机制等“看不见”的地方深度融合。
加快城乡人才双向流动。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成本共担、协同推进的常住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探索城区居民合理使用乡村闲置房屋的可行机制,推动城市科技人员下乡、农村大学生回乡、农民工返乡创新创业。建立农村人才引进和利用机制,培养更多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乡土人才。
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健全集体资产登记、保管、使用、处置等制度。探索有偿退出、收回宅基地向集体建设用地的转化路径,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深化农村股改,完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和股权证书发放,开展“村社分设”试点,健全以财政投入为主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
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发挥好财政资金、国有资本引导效应,形成财政金融优先保障、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赋予主要街道及新市镇更多的发展空间和资源,充分唤醒城乡节点的发展活力。推进淳化、江宁、湖熟、横溪等4个新市镇开发项目。以国有资本为引领、以产业为核心吸引社会资本下乡,鼓励利用社会资本开展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生态修复、人居环境整治和农村基础设施等建设。设立专项基金、政府导向产业基金,通过财政投资贴息等方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建设。
“十四五”开局之年,江宁区将以全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试点为契机,以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为抓手,积极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目标引领、问题导向、精准施策的发展思路,争取在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富民增收等方面取得突破,努力打造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区,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新城区。□
(作者系南京市江宁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责任编辑:包咏菲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城乡产业融合发展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振兴。产业是江宁的根基,也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是城乡产业融合不能照搬照抄、千篇一律,而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发展现代农业和乡村特色产业,不断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加快构建“一极三圈八组团”生产力布局。以“五湖联动”为引擎,将东山副城打造为南京超大城市南部增长极。突出“三圈”协同,打造紫东江宁片区创新发展圈、南部空港枢纽片区开放发展圈、西部沿江片区绿色发展圈。统筹推进“东麒总部经济组团、百家湖商务经济组团、环高校知识经济组团、环牛首智慧经济组团、环汤山休旅经济组团、湖熟文化经济组团、宁博跨界经济组团、全域美丽乡村经济组团”建设,释放城乡现代化强劲动能。
发展现代农业。保持粮食生产安全稳定,稳定粮油种植、蔬菜复种面积各43万亩。坚持科技興农,充分发挥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农业科技产学研合作项目等示范引领作用,建设智慧农业。推进台创园、湖熟园等7家市级以上现代农业园提升建设,加快形成一园一景。完善农业绿色发展制度,提高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全面落实长江十年禁渔任务,打造全国沿江“两减”示范带。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推进设施农业“机器换人”和绿色环保农机装备应用示范。
打造新型农业产业模式。依托“互联网+”模式和浓厚的乡村文化底蕴,壮大文化旅游、休闲农业、健康养老等新产业模式,重点发展以现代农业、农产品深精加工业、休闲旅游业、乡村物流信息业为主的四大特色乡村产业。立足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突出特色化、差异化、多样化,发展休闲农庄、精品民宿等高端业态,探索亲子研学、健康养生等新型业态。
建设全域美丽乡村。以美丽乡村和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为依托,带动生态保护和城乡融合发展。以“旅游+”为载体,深入挖掘农业农村多元价值,在农业转型、农村换貌过程中充分尊重原始肌理,展现乡土风貌,创新传承现代文明和乡土文化,健全运营管理机制,提升美丽田园乡村内涵。分片区升级打造美丽乡村精品线路,形成沿线精美、产业融合、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示范带。紧抓特色田园乡村,实施百村文旅品质提升行动、百佳民宿村落建设行动,拓展乡村生态涵养、康养度假、运动休闲、宜居养老、优秀文化传承等功能,推动以民宿为主要业态的乡村旅游再上新台阶。
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推动城乡互动互联互通
城乡融合必须坚持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统筹城乡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保障乡村发展用地规模,谋划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优化乡村交通、教育、医疗等公共领域资源配置,激发乡村发展活力。
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加强国土空间规划,合理配置城镇、农业、生态空间,建立协调的城镇体系与农村居民点布局体系。统筹优化空间格局,推进旧城改造、城市“双修”,促进园区向城区转变,提升城镇发展活力。因地制宜开展镇村布局动态调整,在湖熟试点镇(街)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深化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和农村基础设施水平。
推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乡村交通网络体系,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加快126省道南京段改扩建、S002江宁段工程等干线公路建设,继续擦亮全国四好农村路金字招牌。扎实抓好“四清一治一改”,把乡村公共空间治理作为重点,补齐农村供水、户厕改革等公共基础设施短板。完善市政共用设施建设,加快乡村地区水、电、燃气等新型管网系统全覆盖,完善通信设施建设,加快5G网络商用化部署建设,实现农村地区光纤宽带网络全覆盖。建立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体制机制。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城乡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安全等公共服务领域布局均等化,以社区服务圈作为组织城镇与乡村生活的基本单元,通过实时路径规划,划定15分钟可达范围,配置日常保障性公共服务设施。多渠道增加乡村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引进区外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合作办学,培育区内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基础教育质量,办好每一所学校。鼓励区级医疗机构与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医联体,加大医保引导基层首诊差别化报销比例力度。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好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构建“一堂三网五融合”实践体系。加强农业遗迹、文物古迹、传统建筑、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等保护,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着重破解乡村治理难题,推进区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城乡要素深度融合
城乡融合不仅要在风物风貌等“看得见”的地方融合,更要在体制机制等“看不见”的地方深度融合。
加快城乡人才双向流动。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成本共担、协同推进的常住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探索城区居民合理使用乡村闲置房屋的可行机制,推动城市科技人员下乡、农村大学生回乡、农民工返乡创新创业。建立农村人才引进和利用机制,培养更多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乡土人才。
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健全集体资产登记、保管、使用、处置等制度。探索有偿退出、收回宅基地向集体建设用地的转化路径,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深化农村股改,完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和股权证书发放,开展“村社分设”试点,健全以财政投入为主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
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发挥好财政资金、国有资本引导效应,形成财政金融优先保障、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赋予主要街道及新市镇更多的发展空间和资源,充分唤醒城乡节点的发展活力。推进淳化、江宁、湖熟、横溪等4个新市镇开发项目。以国有资本为引领、以产业为核心吸引社会资本下乡,鼓励利用社会资本开展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生态修复、人居环境整治和农村基础设施等建设。设立专项基金、政府导向产业基金,通过财政投资贴息等方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建设。
“十四五”开局之年,江宁区将以全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试点为契机,以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为抓手,积极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目标引领、问题导向、精准施策的发展思路,争取在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富民增收等方面取得突破,努力打造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区,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新城区。□
(作者系南京市江宁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责任编辑:包咏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