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融合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江宁路径

来源 :群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zhijian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新发展阶段,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仍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总方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制度保障。立足新发展阶段,南京市江宁区重点围绕产业发展、资源配置、要素流通三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实现更高质量城乡融合,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城乡产业融合发展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振兴。产业是江宁的根基,也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是城乡产业融合不能照搬照抄、千篇一律,而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发展现代农业和乡村特色产业,不断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加快构建“一极三圈八组团”生产力布局。以“五湖联动”为引擎,将东山副城打造为南京超大城市南部增长极。突出“三圈”协同,打造紫东江宁片区创新发展圈、南部空港枢纽片区开放发展圈、西部沿江片区绿色发展圈。统筹推进“东麒总部经济组团、百家湖商务经济组团、环高校知识经济组团、环牛首智慧经济组团、环汤山休旅经济组团、湖熟文化经济组团、宁博跨界经济组团、全域美丽乡村经济组团”建设,释放城乡现代化强劲动能。
  发展现代农业。保持粮食生产安全稳定,稳定粮油种植、蔬菜复种面积各43万亩。坚持科技興农,充分发挥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农业科技产学研合作项目等示范引领作用,建设智慧农业。推进台创园、湖熟园等7家市级以上现代农业园提升建设,加快形成一园一景。完善农业绿色发展制度,提高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全面落实长江十年禁渔任务,打造全国沿江“两减”示范带。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推进设施农业“机器换人”和绿色环保农机装备应用示范。
  打造新型农业产业模式。依托“互联网+”模式和浓厚的乡村文化底蕴,壮大文化旅游、休闲农业、健康养老等新产业模式,重点发展以现代农业、农产品深精加工业、休闲旅游业、乡村物流信息业为主的四大特色乡村产业。立足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突出特色化、差异化、多样化,发展休闲农庄、精品民宿等高端业态,探索亲子研学、健康养生等新型业态。
  建设全域美丽乡村。以美丽乡村和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为依托,带动生态保护和城乡融合发展。以“旅游+”为载体,深入挖掘农业农村多元价值,在农业转型、农村换貌过程中充分尊重原始肌理,展现乡土风貌,创新传承现代文明和乡土文化,健全运营管理机制,提升美丽田园乡村内涵。分片区升级打造美丽乡村精品线路,形成沿线精美、产业融合、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示范带。紧抓特色田园乡村,实施百村文旅品质提升行动、百佳民宿村落建设行动,拓展乡村生态涵养、康养度假、运动休闲、宜居养老、优秀文化传承等功能,推动以民宿为主要业态的乡村旅游再上新台阶。
  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推动城乡互动互联互通
  城乡融合必须坚持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统筹城乡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保障乡村发展用地规模,谋划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优化乡村交通、教育、医疗等公共领域资源配置,激发乡村发展活力。
  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加强国土空间规划,合理配置城镇、农业、生态空间,建立协调的城镇体系与农村居民点布局体系。统筹优化空间格局,推进旧城改造、城市“双修”,促进园区向城区转变,提升城镇发展活力。因地制宜开展镇村布局动态调整,在湖熟试点镇(街)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深化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和农村基础设施水平。
  推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乡村交通网络体系,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加快126省道南京段改扩建、S002江宁段工程等干线公路建设,继续擦亮全国四好农村路金字招牌。扎实抓好“四清一治一改”,把乡村公共空间治理作为重点,补齐农村供水、户厕改革等公共基础设施短板。完善市政共用设施建设,加快乡村地区水、电、燃气等新型管网系统全覆盖,完善通信设施建设,加快5G网络商用化部署建设,实现农村地区光纤宽带网络全覆盖。建立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体制机制。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城乡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安全等公共服务领域布局均等化,以社区服务圈作为组织城镇与乡村生活的基本单元,通过实时路径规划,划定15分钟可达范围,配置日常保障性公共服务设施。多渠道增加乡村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引进区外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合作办学,培育区内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基础教育质量,办好每一所学校。鼓励区级医疗机构与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医联体,加大医保引导基层首诊差别化报销比例力度。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好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构建“一堂三网五融合”实践体系。加强农业遗迹、文物古迹、传统建筑、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等保护,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着重破解乡村治理难题,推进区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城乡要素深度融合
  城乡融合不仅要在风物风貌等“看得见”的地方融合,更要在体制机制等“看不见”的地方深度融合。
  加快城乡人才双向流动。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成本共担、协同推进的常住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探索城区居民合理使用乡村闲置房屋的可行机制,推动城市科技人员下乡、农村大学生回乡、农民工返乡创新创业。建立农村人才引进和利用机制,培养更多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乡土人才。
  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健全集体资产登记、保管、使用、处置等制度。探索有偿退出、收回宅基地向集体建设用地的转化路径,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深化农村股改,完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和股权证书发放,开展“村社分设”试点,健全以财政投入为主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
  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发挥好财政资金、国有资本引导效应,形成财政金融优先保障、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赋予主要街道及新市镇更多的发展空间和资源,充分唤醒城乡节点的发展活力。推进淳化、江宁、湖熟、横溪等4个新市镇开发项目。以国有资本为引领、以产业为核心吸引社会资本下乡,鼓励利用社会资本开展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生态修复、人居环境整治和农村基础设施等建设。设立专项基金、政府导向产业基金,通过财政投资贴息等方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建设。
  “十四五”开局之年,江宁区将以全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试点为契机,以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为抓手,积极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目标引领、问题导向、精准施策的发展思路,争取在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富民增收等方面取得突破,努力打造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区,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新城区。□
  (作者系南京市江宁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责任编辑:包咏菲
其他文献
摘 要:标准件生产企业缺少对弹性挡圈装配过程中断裂的根本原因的分析和认识。本文结合装配过程中多次存在的此类问题,以分析弹性挡圈装配断裂的原因为研究课题。进行充分的原因分析,发现导致断裂的原因有模具因素和毛刺的因素。对影响因素做对比试验,通过压力机得出不同的推入力值,发现毛刺、缺口裂纹是影响装配过程中断裂的重要因素,并提出模具预防、减小毛刺的方案,可以避免断裂的现象。  关键词:止推帽;弹性挡圈;开
在搭载某宜列四缸GDI增压发动机的整车采用怠速对催化器的储氧量进行诊断,以判断催化器是否失效。为了研究怠速诊断时不同的怠速进气流量、空燃比跳动幅度、催中温度、催化器
交通是兴国之要、强国之基,交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及今年省“两会”明确提出要建设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率先打造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越来越成为江苏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面对新发展阶段的新形势、新要求,我们须践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新使命,在全国交通运输率先实现现代化上走在前列,在全省率先实现社
摘 要:针对P3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制定了发动机、电机功率分配策略。应用Modelica语言搭建整车模型,分析了混合动力系统的工作模式,比较了标准试验工况下某车型传统动力和P3混合动力的燃油经济性,并研究了不同最佳油耗区最小功率值对混合动力系统燃油经济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P3混动系统通过实现纯电、行车充电、发动机单独驱动、电机助力、制动回收等工作模式,使车辆综合油耗下降16.3~23.9%;随着
摘 要:车架作为汽车的安装基体,既要承受着自身重力的作用,还要承受来自路面的冲击力。由于车架受力情况复杂多变,因此需要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来应对不同情况,本文以本田节能竞技电动组别赛车为例,介绍了车架轻量化设计及利用ANSYS对节能车车架进行多种工况的分析,并跟据分析结果对设计进行合理的优化。  关键词:轻量化;车架强度;刚度 ;优化  中图分类号:U4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共江苏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提出,要“更高起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落实美丽江苏建设的意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典范”。  近年来,全省自然资源系统认真落实中
早在2009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昆山的发展现在已经处于一个标杆地位”,“像昆山这样的地方,包括苏州,现代化应该是一个可以去勾画的目标”。昆山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嘱托,坚决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使命担当,全力探索一条以“强富美高”为鲜明标识的现代化路径,奋力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前列。  坚持“发展第一要务”,让“经济强”成为现代化建设的稳固基础  经济现代化是现代化的
当代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站在建党百年的重大历史节点上,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