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教学辅助机构,为教学科研服务是其根本任务,必须放在首位。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图书馆应面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将校内特有的人才优势和文献优势、技术优势凝聚成信息产,多功能、深层次地综合开发信息资源,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一、高校图书馆的优势
1.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先进的设备 高校图书馆的职能决定了它对文献信息资源的收集、加工、利用、开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是其它部门无法企及的。随着高校的发展,高校对图书馆的投入也逐年增加,现代化设备也逐年完善,声像、缩微、光盘、多媒体等先进技术已在高校图书馆广泛应用。
2,高素质的人才队伍高校图书馆有一支高水平的、能胜任文献信息资源重组和深化信息服务工作的专业人才。他们不但具有较深厚的图书馆学专业知识,同时还具备各专业、各学科知识,有较高程度的外语水平,并具有熟练的计算机网络操作技能,能够利用各种传播媒体进行信息的有效组织和管理。
3.信息资源网络化,大多数高校图书馆都拥有自己的网络系统、数据库并连通国际互联网,实现了文献信息资源网络化。信息资源的网络化为高校图书馆开展深层次信息服务提供了重要途径,相对于传统信息资源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内容丰富,覆盖了不同学科、不同领域和不同语种,形式多样,包括文本、图像、声音、软件和数据库等;数量巨大,增长迅速。据不完全统计,网上每天发布新的信息大约有10万多条;信息结构呈现多样化趋势,信息获取方式和途径多元化: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共享性,信息的传递能突破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等。
二、加强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1 建立供求信息网络,使双方的信息能及时传递:高校图书馆要建立广泛的社会信息网,主动与不同地区的科研人员联系,主动深入地方机关、企事业单位举办科技信息资料展,还可以聘请地方各企事业单位和科研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信息员。由于这些兼职信息员对本单位、本领域情况比较熟悉,搜集信息方便、快捷,因此可以及时传递、反馈他们所需求的信息。通过加强高校图书馆与社会的联系,促进信息交流和信息传递,使双方的信息能得到及时的沟通和交流,这样才能使提供的信息更加及时、准确,做到有的放矢,才能充分利用文献优势在本地区“产、学、研”相结合进行科技创新过程中,服务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变静态为动态,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在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中的作用,提高图书馆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加强宣传,强化用户的情报意识,扩大社会影响 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长期以来并没有被社会充分利用。因此,要加强宣传,激发用户利用高校图书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各种传播媒介作宣传,如通过举办短期培训班、专题讲座、宣传栏和编制目录等生动活泼的宣传、辅导、推荐工作,唤起用户对高校图书馆的信任和自动利用高校图书馆的意识,利用校刊、馆讯、报道为企业服务的事例,广泛宣传信息服务效果,扩大社会影响,使用户上门要求提供信息咨询、信息检索等各项服务。另外,对地方的科技人员也可采取请进来的办法,根据现有的条件切实地开展用户教育,培养信息意识。我们更应该走出去,到科研单位、厂矿企业、医院等为他们举行文献检索知识讲座等,向他们介绍图书馆丰富的纸质信息资源、电子信息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参与到图书馆信息获取与交流中来,提高文献信息服务的质量。同时由于计算机技术、通信和网络技术、高密度存储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等在高校图书馆的广泛应用,尤其在联机检索系统中,主题词的选择、提问式的构造等都需要进行专门的学习和接受具体的指导。
3.利用人才优势做好信息资源的深层次开发 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不能仅停留在以往的文献整理和形式重组上,而应把重点转向高层次的信息加工上。如侧重于系统化的知识信息的整合加工,以专题性的知识信息单元和序列化的知识信息单元体系作为信息资源开发成果的主要呈现形式,通过编制二次情报资源和三次情报资源等智力型的信息产品,开展资源通报、情报编研、定题跟踪等多项服务,建立各类专题数据库、网络系统和科学的检索系统,形成以提供战略性情报资源为主导的服务新体系,动态性地综合报道各类信息资源,帮助用户掌握科学发展的总体趋势和动态变化,借助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和方法生产开发出高层次的信息产品,如分析、综述、述评、专题调研报告等。这种带学科性质、专题性质的信息开发工作,既能发挥高校图书馆的人才优势,也可提高信息工作的层次及信息的质量和价值。
4.努力开发网络信息资源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普及,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应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深层次开发,根据用户提出的需要,借助Yahoo、Infoseek、Alta、Vista等搜索引擎,寻找收集各种信息源,通过资源指南查找相应信息,然后将检索获得的各类信息分门别类,按照一定的主题进行过滤、分解、梳理以及综合归集,并编制与之相配套的二次文献,通过加工、整合,形成特定用户需要的序列化的有效信息资源。还可利用软件的方式实现与全球计算机的自动联接,对万维网服务器或NewsGroup服务器上的主页或文章等信息自动取回,并进行排序或索引,形成一个庞大的主页信息数据库,为用户提供所需信息。另外,还可采取在因特网上建立专业性的信息资源指引库的方法,帮助特定用户集中查找网络上的专业信息,这样可以大大节省用户的查找时间和通信费用。
参考文献1马恒通.21世纪大学图书馆的新 使命.图书与情报,1998(4)2林平忠.论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深 层开发.中国图书馆学报,2000 (1)3罗文革,也谈高校图书馆为经济 建设服务.图书情报通讯,2002 (2)4张盾.重视情报开发服务地方经 济.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2 (5)5初景利.网络环境下文献信息服 务的若干创新点.图书情报工 作,2002(2)6陈建龙.信息市场经营与信息用 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4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图书馆盐阜路校区分馆 江苏扬州225001)
一、高校图书馆的优势
1.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先进的设备 高校图书馆的职能决定了它对文献信息资源的收集、加工、利用、开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是其它部门无法企及的。随着高校的发展,高校对图书馆的投入也逐年增加,现代化设备也逐年完善,声像、缩微、光盘、多媒体等先进技术已在高校图书馆广泛应用。
2,高素质的人才队伍高校图书馆有一支高水平的、能胜任文献信息资源重组和深化信息服务工作的专业人才。他们不但具有较深厚的图书馆学专业知识,同时还具备各专业、各学科知识,有较高程度的外语水平,并具有熟练的计算机网络操作技能,能够利用各种传播媒体进行信息的有效组织和管理。
3.信息资源网络化,大多数高校图书馆都拥有自己的网络系统、数据库并连通国际互联网,实现了文献信息资源网络化。信息资源的网络化为高校图书馆开展深层次信息服务提供了重要途径,相对于传统信息资源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内容丰富,覆盖了不同学科、不同领域和不同语种,形式多样,包括文本、图像、声音、软件和数据库等;数量巨大,增长迅速。据不完全统计,网上每天发布新的信息大约有10万多条;信息结构呈现多样化趋势,信息获取方式和途径多元化: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共享性,信息的传递能突破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等。
二、加强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1 建立供求信息网络,使双方的信息能及时传递:高校图书馆要建立广泛的社会信息网,主动与不同地区的科研人员联系,主动深入地方机关、企事业单位举办科技信息资料展,还可以聘请地方各企事业单位和科研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信息员。由于这些兼职信息员对本单位、本领域情况比较熟悉,搜集信息方便、快捷,因此可以及时传递、反馈他们所需求的信息。通过加强高校图书馆与社会的联系,促进信息交流和信息传递,使双方的信息能得到及时的沟通和交流,这样才能使提供的信息更加及时、准确,做到有的放矢,才能充分利用文献优势在本地区“产、学、研”相结合进行科技创新过程中,服务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变静态为动态,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在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中的作用,提高图书馆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加强宣传,强化用户的情报意识,扩大社会影响 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长期以来并没有被社会充分利用。因此,要加强宣传,激发用户利用高校图书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各种传播媒介作宣传,如通过举办短期培训班、专题讲座、宣传栏和编制目录等生动活泼的宣传、辅导、推荐工作,唤起用户对高校图书馆的信任和自动利用高校图书馆的意识,利用校刊、馆讯、报道为企业服务的事例,广泛宣传信息服务效果,扩大社会影响,使用户上门要求提供信息咨询、信息检索等各项服务。另外,对地方的科技人员也可采取请进来的办法,根据现有的条件切实地开展用户教育,培养信息意识。我们更应该走出去,到科研单位、厂矿企业、医院等为他们举行文献检索知识讲座等,向他们介绍图书馆丰富的纸质信息资源、电子信息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参与到图书馆信息获取与交流中来,提高文献信息服务的质量。同时由于计算机技术、通信和网络技术、高密度存储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等在高校图书馆的广泛应用,尤其在联机检索系统中,主题词的选择、提问式的构造等都需要进行专门的学习和接受具体的指导。
3.利用人才优势做好信息资源的深层次开发 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不能仅停留在以往的文献整理和形式重组上,而应把重点转向高层次的信息加工上。如侧重于系统化的知识信息的整合加工,以专题性的知识信息单元和序列化的知识信息单元体系作为信息资源开发成果的主要呈现形式,通过编制二次情报资源和三次情报资源等智力型的信息产品,开展资源通报、情报编研、定题跟踪等多项服务,建立各类专题数据库、网络系统和科学的检索系统,形成以提供战略性情报资源为主导的服务新体系,动态性地综合报道各类信息资源,帮助用户掌握科学发展的总体趋势和动态变化,借助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和方法生产开发出高层次的信息产品,如分析、综述、述评、专题调研报告等。这种带学科性质、专题性质的信息开发工作,既能发挥高校图书馆的人才优势,也可提高信息工作的层次及信息的质量和价值。
4.努力开发网络信息资源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普及,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应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深层次开发,根据用户提出的需要,借助Yahoo、Infoseek、Alta、Vista等搜索引擎,寻找收集各种信息源,通过资源指南查找相应信息,然后将检索获得的各类信息分门别类,按照一定的主题进行过滤、分解、梳理以及综合归集,并编制与之相配套的二次文献,通过加工、整合,形成特定用户需要的序列化的有效信息资源。还可利用软件的方式实现与全球计算机的自动联接,对万维网服务器或NewsGroup服务器上的主页或文章等信息自动取回,并进行排序或索引,形成一个庞大的主页信息数据库,为用户提供所需信息。另外,还可采取在因特网上建立专业性的信息资源指引库的方法,帮助特定用户集中查找网络上的专业信息,这样可以大大节省用户的查找时间和通信费用。
参考文献1马恒通.21世纪大学图书馆的新 使命.图书与情报,1998(4)2林平忠.论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深 层开发.中国图书馆学报,2000 (1)3罗文革,也谈高校图书馆为经济 建设服务.图书情报通讯,2002 (2)4张盾.重视情报开发服务地方经 济.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2 (5)5初景利.网络环境下文献信息服 务的若干创新点.图书情报工 作,2002(2)6陈建龙.信息市场经营与信息用 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4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图书馆盐阜路校区分馆 江苏扬州22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