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字电子技术》是机械电子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结合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高职教学应以培养就业为导向的具备职业化特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本文从高职教育的特点出发,探讨了本课程教学改革。
关键词:教学改革数字电子技术
《数字电子技术》是机械电子类专业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是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更是直接影响学生相应专业技能的熟悉与掌握。比如,应用电子专业学生要参加“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中级”技能证书的考核,就必须具备一定的数字电子技术知识。如何从高职教育的特点出发, 培养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做好课程的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是课程教学中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近三年来,学院启动各课程精品课程建设,我们电子技术教学团队对该课程进行了相应的教学改革。由原来传统式教学-教师理论教授、学生验证性在实验箱上做实验改成现在以项目为驱动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具体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建开放的“一体化”教室
由于教改实施是以项目为驱动,将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于一体,采用边教、边学、边做的教学方法。为保障教学,需要建立“一体化教室”。教室配备有如电子仪器仪表、焊接调试工作台、工具箱、电子元器件库、多媒体教学等硬件资源以及相应的软件系统,创建了开放式的实训环境。
二、教学环节
1.教学内容的选取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知识主要包括逻辑代数基础、基本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脉冲波形的产生与变换、半导体存储器与可编程逻辑器件、数模转换和模数转换等内容。传统式教学按知识篇章逐一讲解,学生学会之后不会应用。在进行教改时,我们序化教学内容,整合知识,确定项目。力争改革后的教学以应用为主,少去分析甚至不分析集成电路内部结构,在课程改革中,以工作项目驱动教学,使有相关联的知识点、技能点串接在一起,让学生边学边做,巩固理论知识点,提高动手能力。我们精心安排的每一个教学项目都是一个小型的实用电路,具体有简单抢答器的设计与制作、由触发器构成的改进型抢答器的制作、数字电子钟的设计与制作、交通灯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制作、数字电压表的设计与制作、锯齿波发生器的设计与制作6个大的项目。每个项目下面又包含相应的子项目,对应学生相应的知识,锻炼实际的电子产品设计能力。图1为数字钟项目的具体内容。
2.教学过程实施
在教学实施中,以学生为主体,项目为载体,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组织教学。如在进行数字电子钟的设计和制作项目时,将它分为5个子项目,如图1。知识、能力教学目标都贯穿在每个子项目中。
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把全班学生按3人一组分成若干组。项目实施以数字钟为例,项目需要以下几步:①学生根据教师下达的数字钟项目任务书,通过自主性学习,主动查阅相关资料、进行方案论证,各组确定数字电子钟的设计方案。确定后小组之间可以相互交流。 教师也随组讨论;②方案确定后,学生要完成数字电子钟的逻辑电路设计,运用虚拟软件画出布线图,进行功能验证。最后选取电路所需的元器件并进行元器件的检测;③学生根据电路图组装和調试数字电子钟电路,完成数字电子钟电路功能检测和故障排除。在整个实施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和答疑,帮助学生解决项目制作过程中的问题;④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完成电路的详细分析及编写项目实训报告。⑤教师将根据学生完成数字电子钟的设计和制作情况,对学生进行量化打分。
实践出真知,这种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方式,不仅使学生在知识上理解得透、记得牢。更是极大程度地锻炼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训练2-3个项目之后,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自己边做边学,教师只需引导、辅导、评价、总结即可。通过介入各个项目环节,全面了解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随时对教学进程、内容进行调整,有效监控教学效果。
随着教学的进行,教师会越来越轻松,而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会越来越强。通过项目的成功实施,会越来越有成就感。事实证明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达到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三、考核方式
考核分两部分,一是期末考核50%;二是实操考核50% 其中实践操作环节占40%,项目实训报告占10%。期末综合性考核重点考察课本基础知识等;实践操作环节为实训,考察学生的数字电路综合应用设计能力。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做好平时登记。项目实训报告为报告形式,考察学生设计思路及撰写报告的能力。 这种综合考核方式评价比较全面,更能体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
四、结语
本课程采用项目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综合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达到高职高专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谢兰清,黎艺华.数字电子技术项目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2]杨丽娟.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2,58—60.
[3]金卫国.谈高职《电子技术》课程的项目~@lJ1.职业教育研究,2007,(6).
关键词:教学改革数字电子技术
《数字电子技术》是机械电子类专业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是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更是直接影响学生相应专业技能的熟悉与掌握。比如,应用电子专业学生要参加“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中级”技能证书的考核,就必须具备一定的数字电子技术知识。如何从高职教育的特点出发, 培养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做好课程的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是课程教学中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近三年来,学院启动各课程精品课程建设,我们电子技术教学团队对该课程进行了相应的教学改革。由原来传统式教学-教师理论教授、学生验证性在实验箱上做实验改成现在以项目为驱动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具体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建开放的“一体化”教室
由于教改实施是以项目为驱动,将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于一体,采用边教、边学、边做的教学方法。为保障教学,需要建立“一体化教室”。教室配备有如电子仪器仪表、焊接调试工作台、工具箱、电子元器件库、多媒体教学等硬件资源以及相应的软件系统,创建了开放式的实训环境。
二、教学环节
1.教学内容的选取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知识主要包括逻辑代数基础、基本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脉冲波形的产生与变换、半导体存储器与可编程逻辑器件、数模转换和模数转换等内容。传统式教学按知识篇章逐一讲解,学生学会之后不会应用。在进行教改时,我们序化教学内容,整合知识,确定项目。力争改革后的教学以应用为主,少去分析甚至不分析集成电路内部结构,在课程改革中,以工作项目驱动教学,使有相关联的知识点、技能点串接在一起,让学生边学边做,巩固理论知识点,提高动手能力。我们精心安排的每一个教学项目都是一个小型的实用电路,具体有简单抢答器的设计与制作、由触发器构成的改进型抢答器的制作、数字电子钟的设计与制作、交通灯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制作、数字电压表的设计与制作、锯齿波发生器的设计与制作6个大的项目。每个项目下面又包含相应的子项目,对应学生相应的知识,锻炼实际的电子产品设计能力。图1为数字钟项目的具体内容。
2.教学过程实施
在教学实施中,以学生为主体,项目为载体,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组织教学。如在进行数字电子钟的设计和制作项目时,将它分为5个子项目,如图1。知识、能力教学目标都贯穿在每个子项目中。
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把全班学生按3人一组分成若干组。项目实施以数字钟为例,项目需要以下几步:①学生根据教师下达的数字钟项目任务书,通过自主性学习,主动查阅相关资料、进行方案论证,各组确定数字电子钟的设计方案。确定后小组之间可以相互交流。 教师也随组讨论;②方案确定后,学生要完成数字电子钟的逻辑电路设计,运用虚拟软件画出布线图,进行功能验证。最后选取电路所需的元器件并进行元器件的检测;③学生根据电路图组装和調试数字电子钟电路,完成数字电子钟电路功能检测和故障排除。在整个实施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和答疑,帮助学生解决项目制作过程中的问题;④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完成电路的详细分析及编写项目实训报告。⑤教师将根据学生完成数字电子钟的设计和制作情况,对学生进行量化打分。
实践出真知,这种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方式,不仅使学生在知识上理解得透、记得牢。更是极大程度地锻炼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训练2-3个项目之后,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自己边做边学,教师只需引导、辅导、评价、总结即可。通过介入各个项目环节,全面了解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随时对教学进程、内容进行调整,有效监控教学效果。
随着教学的进行,教师会越来越轻松,而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会越来越强。通过项目的成功实施,会越来越有成就感。事实证明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达到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三、考核方式
考核分两部分,一是期末考核50%;二是实操考核50% 其中实践操作环节占40%,项目实训报告占10%。期末综合性考核重点考察课本基础知识等;实践操作环节为实训,考察学生的数字电路综合应用设计能力。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做好平时登记。项目实训报告为报告形式,考察学生设计思路及撰写报告的能力。 这种综合考核方式评价比较全面,更能体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
四、结语
本课程采用项目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综合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达到高职高专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谢兰清,黎艺华.数字电子技术项目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2]杨丽娟.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2,58—60.
[3]金卫国.谈高职《电子技术》课程的项目~@lJ1.职业教育研究,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