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这个词在语言研究领域,它的词性归属、意义类属都未取得完全统一的看法。本文将从“在”的词性归属、意义类别以及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领域这三方面综述前人的研究成果,希望能对汉语词“在”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在”;研究综述
“在”这个词无论在汉语本体研究方面还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领域,都是研究的重点,本文将综述前人关于“在”这个词研究的各个方面,希望能为“在”的研究提供一些启示。
1 “在”的词性归属方面
“在”的词性归属问题一直是语法学界关注的焦点,从中国真正进入语言学研究的时代起,就对“在”的词性归属进行了大量的论证。从最早的《马氏文通》(1983)说起,文中对“在”字是这样论述的,马氏认为“在”字属动字,表示人或物所处之境,其后以名、动词为止词。从历时角度看,作者还提到了“在”的省略问题。
黎锦熙在他的《新著国语文法》(2001)中将“在”归属为三类:动词、介词、副词。其动词性属于内动词;介词性是用于介时地和一定范围内的关系;其副词性是属于时间副词和介属地位副词。
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1982)对“在”的论述不多,将其归属于关系词,用于加在方位词前,表示一种静境关系,提出“‘在’+方位词”用在动词前后表示不同的意思 :动词前表示动作的存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结果。
王力在《中国现代语法》(1985)中指出“在”字本身是一个动词,“他在家。”,“他不在家吃饭。”这两个“在”同属动词,只是职务不同而已。他认为“在”的介词性是纯粹歐化的结果。
高名凯在《汉语语法论》(1986)里将“在”放在结构虚词一类。
丁声树在《现代汉语语法讲话》(1999)中提到将介词归为次动词,那么“在”就属于动词和次动词了。
朱德熙在他的《语法讲义》(2007)中把“在”字主要放在动词和介词中进行分析,“‘在’+处所”位于动词前或后时所表示的意义不一样,一个是表示人或物存在的位置,一个是表示动作发生的场所。
笔者认为将“在”分属于三个词类:动词、介词、副词,这也是现在语法学界普遍接受的观点,比如:张斌(2000)邢福义(1998)陆俭明(2013)黄伯荣 廖序东(2016)等。
以下例证正是“在”的三种词性。
①精神用在。(动)
②在礼堂开会(介)
③风在刮,雨在下。(副)[1]p1694
2 “在”的语义分析方面
“在”的语义分析,《汉字源流词典》对“在”的语义进行了历时的区分,由动词向介词和副词的演变。而《现代汉语八百词》对“在”的语义也做了多角度的区分,列出了“在”在不同语义下的用例。还有《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也对“在”的语义进行了详细的叙述。
当代的学术论文中,对“在”的语义分析,戴浩一(1988)、王伟(2009)、冯雪冬(2009)、俞咏梅(1999)等还从语法化、语义指向、语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戴浩一(1988)指出汉语遵循时间顺序原则。王伟(2009)指出“在”的虚化和“正在”的词汇化是因为语言的单向性假说,作者认同王力和赵元任的看法:“在”在现代汉语中词类的扩大是因为翻译而造成的欧化现象。冯雪冬(2009)认为:时间副词“在”的产生和“正在”的词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俞咏梅(1999)认为:“‘在’+处所“这一范畴会因语义指向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施受关系,其语义受收到PTS及象似性原则的制约。张宏胜(1996)、李正花(2003)《‘在+X+上’结构研究》等等。
由此,可以了解到“在”在词性归属和语义研究方面的研究都比较全面,不管是从历时还是从共时的角度来看。
3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方面
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领域,“在”的偏误是介词偏误中,首当其冲的一个,“在”的正确使用成为了外国学生学习汉语介词的难点,这跟“在”本身词性归属的复杂性和“在”虚化的不完全性有直接的关系,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领域,关于“在”这个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偏误分析方面,主要有以下研究成果。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难点剖析》(杨庆慧 1996)书中对“在”这一个难点进行分析,分为六种偏误。分别是:在句中的位置不当,“在……”的末尾缺少相应的方位词或表示某个方面、范围的名词,“在……”的末尾缺少表示时间的名词性词语,句子中缺少介词“在”,介词“在”在句中的多余。
《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分析》(李大忠 1996)一书先对偏误进行分类和描写,书中对介词“在”的偏误进行了详细分析。这本书中的误例来自于讲十多种母语的学生,但是没有对某一国别的偏误进行具体研究。
《日本学生汉语学习偏误研究》(吴丽君 2002)一书,主要是针对日本学生写的, 文中通过母语(日语)与目的语(汉语)的对比进行分析,指出偏误的原因是母语的干扰。
《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研究》(周小兵 2007)在语料库的基础上,系统地讨论如何进行偏误的搜集、整理、分析,从多角度对偏误进行分类,并对偏误的成因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
在论文方面,崔希亮(2005)指出“在”是介词学习中偏误最高的一个,作者还分析了其他的偏误类型并提出了一些教学策略。李金静(2005)提出中级留学生在使用“‘在’+处所”做各种成分时,常出现错误。作者提出讲授这一语法点时可以和语序问题“把”字句这些条目相结合讲解,做到融会贯通。赵桂兰(1982)通过维族学生学习“在”的偏误,指出“在”在作为动词、副词、介词时的不同的用法,是维族学习的难点。还有高霞(2008)、杨华(2009)、赵葵欣(2000)等都对外国学生学习“在”的偏误进行了分析。
国别化研究留学生习得“在+处所”的偏误的较多,比如周文华(2013)、文丽(2012)、吴越苏(2013)、柯佩佩(2015)、郑艳婷(2016)吴国洋(2016)等分别对英语母语者、美、泰国、韩日学生的“在+处所”的习得情况及偏误进行分析,从偏误类型、双语对比的角度展开讨论,有一定的见解。 综上所述,只是对“在”的偏误类型进行总结,对于形成原因的分析比较笼统:母语负迁移、过渡泛化、语际影响等。关于“在”的本体研究不管是词性归属还是语义分析的研究均已全面,但在第二教学教学领域的研究较为薄弱,特别是国别化的研究还有待加强。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 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
[3] 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M]天津:华夏出版社 2003.
[4] 张斌,张谊生.现代汉语虚词[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5] 朱德熙.語法讲义[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7.
[6]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六版)[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
[7] 马建忠.马氏文通[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3.
[8] 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1.
[9] 郭锐.现代汉语词类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
[10] 丁声树.现代汉语语法讲话》[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
[11] 邢福义.汉语语法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12] 高铭凯.汉语语法论[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5.
[13] 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
[14] 王力.中国现代语法[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5.
[15] 李大忠.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分析[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1996.
[16] 吴丽君等.日本学生汉语学习偏误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17] 杨庆惠.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难点剖析[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
[18] 周小兵,朱智其,邓小宁.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7.
[19] 俞咏梅.论“在+处所”的语义功能和语序制约原则[J]《中国语文》 1999:21—29.
[20] 李金静.“在+处所”的偏误分析及对外汉语教学[J] 《语言文字应用》 2005:24—26.
[21] 崔希亮.欧美学生汉语介词学习的特点及偏误分析[J]《世界汉语教学》2005:83—95.
[22] 赵葵欣.留学生学习和使用汉语介词的调查[J]《世界汉语教学》2000年第2期:100-106.
[23] 柯佩佩.泰国学生使用介词短语“在+处所”的偏误分析[J]中山大学硕士论文.2015.6.
关键词:“在”;研究综述
“在”这个词无论在汉语本体研究方面还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领域,都是研究的重点,本文将综述前人关于“在”这个词研究的各个方面,希望能为“在”的研究提供一些启示。
1 “在”的词性归属方面
“在”的词性归属问题一直是语法学界关注的焦点,从中国真正进入语言学研究的时代起,就对“在”的词性归属进行了大量的论证。从最早的《马氏文通》(1983)说起,文中对“在”字是这样论述的,马氏认为“在”字属动字,表示人或物所处之境,其后以名、动词为止词。从历时角度看,作者还提到了“在”的省略问题。
黎锦熙在他的《新著国语文法》(2001)中将“在”归属为三类:动词、介词、副词。其动词性属于内动词;介词性是用于介时地和一定范围内的关系;其副词性是属于时间副词和介属地位副词。
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1982)对“在”的论述不多,将其归属于关系词,用于加在方位词前,表示一种静境关系,提出“‘在’+方位词”用在动词前后表示不同的意思 :动词前表示动作的存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结果。
王力在《中国现代语法》(1985)中指出“在”字本身是一个动词,“他在家。”,“他不在家吃饭。”这两个“在”同属动词,只是职务不同而已。他认为“在”的介词性是纯粹歐化的结果。
高名凯在《汉语语法论》(1986)里将“在”放在结构虚词一类。
丁声树在《现代汉语语法讲话》(1999)中提到将介词归为次动词,那么“在”就属于动词和次动词了。
朱德熙在他的《语法讲义》(2007)中把“在”字主要放在动词和介词中进行分析,“‘在’+处所”位于动词前或后时所表示的意义不一样,一个是表示人或物存在的位置,一个是表示动作发生的场所。
笔者认为将“在”分属于三个词类:动词、介词、副词,这也是现在语法学界普遍接受的观点,比如:张斌(2000)邢福义(1998)陆俭明(2013)黄伯荣 廖序东(2016)等。
以下例证正是“在”的三种词性。
①精神用在。(动)
②在礼堂开会(介)
③风在刮,雨在下。(副)[1]p1694
2 “在”的语义分析方面
“在”的语义分析,《汉字源流词典》对“在”的语义进行了历时的区分,由动词向介词和副词的演变。而《现代汉语八百词》对“在”的语义也做了多角度的区分,列出了“在”在不同语义下的用例。还有《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也对“在”的语义进行了详细的叙述。
当代的学术论文中,对“在”的语义分析,戴浩一(1988)、王伟(2009)、冯雪冬(2009)、俞咏梅(1999)等还从语法化、语义指向、语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戴浩一(1988)指出汉语遵循时间顺序原则。王伟(2009)指出“在”的虚化和“正在”的词汇化是因为语言的单向性假说,作者认同王力和赵元任的看法:“在”在现代汉语中词类的扩大是因为翻译而造成的欧化现象。冯雪冬(2009)认为:时间副词“在”的产生和“正在”的词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俞咏梅(1999)认为:“‘在’+处所“这一范畴会因语义指向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施受关系,其语义受收到PTS及象似性原则的制约。张宏胜(1996)、李正花(2003)《‘在+X+上’结构研究》等等。
由此,可以了解到“在”在词性归属和语义研究方面的研究都比较全面,不管是从历时还是从共时的角度来看。
3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方面
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领域,“在”的偏误是介词偏误中,首当其冲的一个,“在”的正确使用成为了外国学生学习汉语介词的难点,这跟“在”本身词性归属的复杂性和“在”虚化的不完全性有直接的关系,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领域,关于“在”这个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偏误分析方面,主要有以下研究成果。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难点剖析》(杨庆慧 1996)书中对“在”这一个难点进行分析,分为六种偏误。分别是:在句中的位置不当,“在……”的末尾缺少相应的方位词或表示某个方面、范围的名词,“在……”的末尾缺少表示时间的名词性词语,句子中缺少介词“在”,介词“在”在句中的多余。
《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分析》(李大忠 1996)一书先对偏误进行分类和描写,书中对介词“在”的偏误进行了详细分析。这本书中的误例来自于讲十多种母语的学生,但是没有对某一国别的偏误进行具体研究。
《日本学生汉语学习偏误研究》(吴丽君 2002)一书,主要是针对日本学生写的, 文中通过母语(日语)与目的语(汉语)的对比进行分析,指出偏误的原因是母语的干扰。
《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研究》(周小兵 2007)在语料库的基础上,系统地讨论如何进行偏误的搜集、整理、分析,从多角度对偏误进行分类,并对偏误的成因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
在论文方面,崔希亮(2005)指出“在”是介词学习中偏误最高的一个,作者还分析了其他的偏误类型并提出了一些教学策略。李金静(2005)提出中级留学生在使用“‘在’+处所”做各种成分时,常出现错误。作者提出讲授这一语法点时可以和语序问题“把”字句这些条目相结合讲解,做到融会贯通。赵桂兰(1982)通过维族学生学习“在”的偏误,指出“在”在作为动词、副词、介词时的不同的用法,是维族学习的难点。还有高霞(2008)、杨华(2009)、赵葵欣(2000)等都对外国学生学习“在”的偏误进行了分析。
国别化研究留学生习得“在+处所”的偏误的较多,比如周文华(2013)、文丽(2012)、吴越苏(2013)、柯佩佩(2015)、郑艳婷(2016)吴国洋(2016)等分别对英语母语者、美、泰国、韩日学生的“在+处所”的习得情况及偏误进行分析,从偏误类型、双语对比的角度展开讨论,有一定的见解。 综上所述,只是对“在”的偏误类型进行总结,对于形成原因的分析比较笼统:母语负迁移、过渡泛化、语际影响等。关于“在”的本体研究不管是词性归属还是语义分析的研究均已全面,但在第二教学教学领域的研究较为薄弱,特别是国别化的研究还有待加强。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 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
[3] 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M]天津:华夏出版社 2003.
[4] 张斌,张谊生.现代汉语虚词[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5] 朱德熙.語法讲义[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7.
[6]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六版)[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
[7] 马建忠.马氏文通[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3.
[8] 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1.
[9] 郭锐.现代汉语词类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
[10] 丁声树.现代汉语语法讲话》[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
[11] 邢福义.汉语语法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12] 高铭凯.汉语语法论[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5.
[13] 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
[14] 王力.中国现代语法[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5.
[15] 李大忠.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分析[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1996.
[16] 吴丽君等.日本学生汉语学习偏误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17] 杨庆惠.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难点剖析[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
[18] 周小兵,朱智其,邓小宁.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7.
[19] 俞咏梅.论“在+处所”的语义功能和语序制约原则[J]《中国语文》 1999:21—29.
[20] 李金静.“在+处所”的偏误分析及对外汉语教学[J] 《语言文字应用》 2005:24—26.
[21] 崔希亮.欧美学生汉语介词学习的特点及偏误分析[J]《世界汉语教学》2005:83—95.
[22] 赵葵欣.留学生学习和使用汉语介词的调查[J]《世界汉语教学》2000年第2期:100-106.
[23] 柯佩佩.泰国学生使用介词短语“在+处所”的偏误分析[J]中山大学硕士论文.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