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自主游戏的广泛推广和深入开展,游戏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历经7年的实践研究发现,选择和运用适宜的游戏材料是幼儿通过游戏获得发展的先决条件,游戏材料甚至决定着游戏的内容、形式、进程以及幼儿获得的体验和发展。然而受经济、时间等条件因素影响,很多幼儿园的游戏材料不充足,幼儿的游戏需要得不到满足。自然材料则以其丰富多样、随手可得、可变性强、经济实用、低结构、开放性等特点,能够补充幼儿园材料不足的问题,从不同维度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有效提高游戏质量。如何充分运用自然材料提高游戏质量,我们梳理了自己的经验做法,希望能为广大幼儿园提供借鉴。
1.选取易获得的自然材料
由于每所幼儿园的位置和环境不同,拥有的自然资源也不同。在选取自然材料时,首先应充分利用资源优势,考虑选择常见易得、幼儿园及周边就可以收集到的自然材料。比如:有的幼儿园地处海边,沙子、鹅卵石、贝壳就非常易得,也是幼儿喜欢、功能多变的游戏材料;有的幼儿园树木非常多,柳树、法桐、松树、无花果树等种类繁多,修剪的树枝、各异的叶子、种子和果实(如松球、法桐球)就是非常好的游戏材料;地处农村的幼儿园,麦秸、玉米芯、苞米皮等材料取之不尽。
2.选取能与幼儿产生互动的自然材料
只有幼儿感兴趣的、能与其产生互动的材料,才能推动幼儿的游戏,促进幼儿的发展。所以,我们在选择材料时,一定要考虑互动性。在材料选取初期,我们研讨了自然材料的种类、搜集途径以及可能的玩法,然后将收集到的材料按照自然属性投放到各个游戏区。幼儿在游戏中操作材料时,教师进行跟踪观察,记录幼儿选取的自然材料及具体的操作行为,初步了解幼儿操作自然材料的经验和喜欢操作哪些自然材料,并对观察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最终遴选出幼儿喜爱、互动频率高、有促进发展价值的材料。例如,我们通过观察发现,幼儿与树枝的互动频率极高,并自主创生了很多玩法,有的用来搭建宝塔,有的给树枝添加各种装饰进行艺术创作,有的用树枝玩挑棍儿游戏,有的用小木段玩“拾疙瘩”和拼摆游戏……于是,我们遴选出树枝这个原本不曾引起关注的材料,依据其天然特点加工成不同的规格投放到游戏区。
3.要充分考虑材料的安全卫生
自然材料因其天然性,难免会存在安全隐患和卫生风险,我们在选择时也要充分考虑这一点,对于具有易腐蚀性的自然材料,在收集到材料之后,先对材料进行防腐化处理。例如一些易腐败的叶子,可先将树叶阴干或塑封后再投入到区角中。对于贝壳或是经切割后表面粗糙的木片、树枝,需进行打磨、加工,去掉锋利及毛刺多的部分再投放。除此之外,清洗、暴晒或紫外线消毒都是必须要有的步骤,保证每个材料都是安全和卫生的再投放到游戏区。
1.依据材料的自然特性进行投放
自然材料属于无特定功能、无固定玩法的低结构性材料,因此我们要根据自然材料的自身特点,将不同材质、大小、形状的自然材料投放到能充分发挥其价值的游戏区域。比如:幼儿发现无花果枝中间非常松软,轻轻一戳就能穿透进行穿编造型,我们可将其投放到生活操作区;柳枝韧性十足,投放到编织区用来创意编织再合适不过;槐树叶梗长短粗细几乎一致,将其投放到益智區进行测量、计数,投放到美工区进行拼摆等都是非常好的选择;沙子易塑性强,将其连同大大小小的石头一起投放到建构区进行塑型建构,会让幼儿产生无限的创意。
2.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有层次投放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自然材料的投放要满足幼儿的个体差异,最大限度符合他们“最近发展区”的要求,投放就需要有层次性。首先,应依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游戏需要。例如,同样是木片,在益智区,小班幼儿一般用来比大小、一一对应、拼摆游戏等,而中班幼儿用来排序、找规律,大班幼儿则用来玩棋类游戏、计数游戏。其次,要依据同一年龄段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游戏需要。比如,大班的沙子灌装画游戏区,我们投放了宽口矮瓶、窄口直筒瓶、异形瓶等,“初试新手”可用宽口矮瓶进行创作,“经验熟手”可用窄口直筒瓶进行创作,“熟练高手”则可选择各种异型瓶进行沙子罐装艺术创作。适宜不同幼儿的材料投放层次让他们的操作更专注,发展更充分。
3.考虑材料的联动组合性进行投放
自然材料因其低结构、开放性的特点,更易与其他材料联动组合使用,所以为了实现材料价值最大化,我们投放材料时不过分强调教育的目的性,而是在同一区域中提供易于形成组合、产生联动的多样材料,让各种材料在幼儿的尝试、探索、操作中交互组合。幼儿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材料,形成更多的玩法,发展多种能力。如将树枝、秸秆、沙子、石头、木片等投放到建构区,相互组合可以创生出丰富的建构游戏,将果壳、种子、树叶、枝条等投放到美工区,可以让幼儿的艺术创作更丰富多彩、创意无限……
4.设置自然材料共享区分类集中投放
自然材料种类繁多,即使教师、幼儿、家长都参与到材料的搜集整理中,有时也不能物尽其用。于是,我们设置了自然材料共享区,将剩余的自然材料分门别类集中放在一个区域,当幼儿在游戏中需要什么自然材料时可以随时到材料共享区中探索寻找,满足其游戏需要。
我们充分挖掘本地自然资源,让自然材料在游戏中科学有效利用,形成了“多变的枝干”“五彩的叶子”“美丽的贝壳”“百变秸秆”等主题课程,创生了包含五大领域的两百多个自然材料游戏,逐渐形成了“亲自然”的园本课程体系。正是有了材料推动游戏——游戏推动课程——课程推动质量的“多米诺”正效应,让幼儿获得了更充分的发展,有效促进了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升。
一、巧妙选取,让材料丰富多样、安全可用
1.选取易获得的自然材料
由于每所幼儿园的位置和环境不同,拥有的自然资源也不同。在选取自然材料时,首先应充分利用资源优势,考虑选择常见易得、幼儿园及周边就可以收集到的自然材料。比如:有的幼儿园地处海边,沙子、鹅卵石、贝壳就非常易得,也是幼儿喜欢、功能多变的游戏材料;有的幼儿园树木非常多,柳树、法桐、松树、无花果树等种类繁多,修剪的树枝、各异的叶子、种子和果实(如松球、法桐球)就是非常好的游戏材料;地处农村的幼儿园,麦秸、玉米芯、苞米皮等材料取之不尽。
2.选取能与幼儿产生互动的自然材料
只有幼儿感兴趣的、能与其产生互动的材料,才能推动幼儿的游戏,促进幼儿的发展。所以,我们在选择材料时,一定要考虑互动性。在材料选取初期,我们研讨了自然材料的种类、搜集途径以及可能的玩法,然后将收集到的材料按照自然属性投放到各个游戏区。幼儿在游戏中操作材料时,教师进行跟踪观察,记录幼儿选取的自然材料及具体的操作行为,初步了解幼儿操作自然材料的经验和喜欢操作哪些自然材料,并对观察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最终遴选出幼儿喜爱、互动频率高、有促进发展价值的材料。例如,我们通过观察发现,幼儿与树枝的互动频率极高,并自主创生了很多玩法,有的用来搭建宝塔,有的给树枝添加各种装饰进行艺术创作,有的用树枝玩挑棍儿游戏,有的用小木段玩“拾疙瘩”和拼摆游戏……于是,我们遴选出树枝这个原本不曾引起关注的材料,依据其天然特点加工成不同的规格投放到游戏区。
3.要充分考虑材料的安全卫生
自然材料因其天然性,难免会存在安全隐患和卫生风险,我们在选择时也要充分考虑这一点,对于具有易腐蚀性的自然材料,在收集到材料之后,先对材料进行防腐化处理。例如一些易腐败的叶子,可先将树叶阴干或塑封后再投入到区角中。对于贝壳或是经切割后表面粗糙的木片、树枝,需进行打磨、加工,去掉锋利及毛刺多的部分再投放。除此之外,清洗、暴晒或紫外线消毒都是必须要有的步骤,保证每个材料都是安全和卫生的再投放到游戏区。
二、科学投放,让材料发挥最大价值
1.依据材料的自然特性进行投放
自然材料属于无特定功能、无固定玩法的低结构性材料,因此我们要根据自然材料的自身特点,将不同材质、大小、形状的自然材料投放到能充分发挥其价值的游戏区域。比如:幼儿发现无花果枝中间非常松软,轻轻一戳就能穿透进行穿编造型,我们可将其投放到生活操作区;柳枝韧性十足,投放到编织区用来创意编织再合适不过;槐树叶梗长短粗细几乎一致,将其投放到益智區进行测量、计数,投放到美工区进行拼摆等都是非常好的选择;沙子易塑性强,将其连同大大小小的石头一起投放到建构区进行塑型建构,会让幼儿产生无限的创意。
2.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有层次投放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自然材料的投放要满足幼儿的个体差异,最大限度符合他们“最近发展区”的要求,投放就需要有层次性。首先,应依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游戏需要。例如,同样是木片,在益智区,小班幼儿一般用来比大小、一一对应、拼摆游戏等,而中班幼儿用来排序、找规律,大班幼儿则用来玩棋类游戏、计数游戏。其次,要依据同一年龄段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游戏需要。比如,大班的沙子灌装画游戏区,我们投放了宽口矮瓶、窄口直筒瓶、异形瓶等,“初试新手”可用宽口矮瓶进行创作,“经验熟手”可用窄口直筒瓶进行创作,“熟练高手”则可选择各种异型瓶进行沙子罐装艺术创作。适宜不同幼儿的材料投放层次让他们的操作更专注,发展更充分。
3.考虑材料的联动组合性进行投放
自然材料因其低结构、开放性的特点,更易与其他材料联动组合使用,所以为了实现材料价值最大化,我们投放材料时不过分强调教育的目的性,而是在同一区域中提供易于形成组合、产生联动的多样材料,让各种材料在幼儿的尝试、探索、操作中交互组合。幼儿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材料,形成更多的玩法,发展多种能力。如将树枝、秸秆、沙子、石头、木片等投放到建构区,相互组合可以创生出丰富的建构游戏,将果壳、种子、树叶、枝条等投放到美工区,可以让幼儿的艺术创作更丰富多彩、创意无限……
4.设置自然材料共享区分类集中投放
自然材料种类繁多,即使教师、幼儿、家长都参与到材料的搜集整理中,有时也不能物尽其用。于是,我们设置了自然材料共享区,将剩余的自然材料分门别类集中放在一个区域,当幼儿在游戏中需要什么自然材料时可以随时到材料共享区中探索寻找,满足其游戏需要。
我们充分挖掘本地自然资源,让自然材料在游戏中科学有效利用,形成了“多变的枝干”“五彩的叶子”“美丽的贝壳”“百变秸秆”等主题课程,创生了包含五大领域的两百多个自然材料游戏,逐渐形成了“亲自然”的园本课程体系。正是有了材料推动游戏——游戏推动课程——课程推动质量的“多米诺”正效应,让幼儿获得了更充分的发展,有效促进了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