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制定的《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更离不开生活。我们要结合教材的教学内容,创设情境,设疑引思,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实例,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经验探索新知识,掌握新本领。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经验
新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自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其实,小学数学的教学绝大多数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要找准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切合点”,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参与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的责任不仅是诱发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欲望,更应让学生学会运用条件和信息,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体验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与快乐。多年来,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气氛
生活化的教学气氛是教学活动中学生积极主动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愉快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知识创新的重要条件。课堂上,教师要力求改变优等生和教师一统天下的局面,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而不是充当旁观者的角色。教师可以把提问分成几个层次,较难的题目可以让能力强的学生回答,一般的题目让普通学生回答,容易的题目让能力差的学生回答,也可以让他们把别人的回答重复一遍。这样,可以让所有的学生在各自原有的程度上得到提高。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喜欢某一教师,必然也喜欢这个教师上的课,形成“老师越喜欢我,我越喜欢这位老师上的课,我越学越起劲”的良性循环。所以,教师要爱每一个学生,要像主持人一样具有“亲和力”,让学生有“向师性”。教师的每一个亲切的称呼、友好的眼神、期待的目光、关切的手势和充满爱意的微笑,都可以在无形中缩短师生情感上的差距,教师应摒弃“师道尊严,教师权威”的思想,倡导师生人格平等。教师应越来越多地成为一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的学习伙伴。
二、运用生活实物,探究数学的具体化
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教师的作用更多地在于点拨,“润物细无声”地引导学生探究、获取知识,学会思维。例如:我在教学长方体的体积时,首先运用身边经常接触的实物,如墨水瓶中的墨水、可口可乐中的饮料等等,给学生讲清体积的概念,接着要推导长方体的体积公式。这时,我取出一排4个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拼成长方体,要求学生观察并说出长方体的长、宽、高与体积,学生很快就说出了长是4厘米,宽是1厘米,高是1厘米,体积是4立方厘米;然后取出三排同样的长方体摆三排一层,得出长是4厘米,宽3厘米,高1厘米,体积是12立方厘米;紧接着再取六排同样的长方体摆三排两层,请学生仔细观察,得出最终的结论。经过以上操作,观察思考,学生发现长方体的体积等于长、宽、高的乘积。这一过程,我边指导学生操作,边指导学生观察和有意识地板书,这就是对活动主体的服务,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一种体现。这样,有利于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爱学、会学、乐学。
三、借用学生熟悉的自然现象学习数学
如:在教学“可能性”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动画:在风和日丽的春天,鸟儿在飞来飞去;突然天阴了下来,鸟儿也飞走了。这一变化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这时我立刻抛出问题:“天阴了,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学生就会很自觉地联系他们已有的经验,回答这个问题。学生认为“可能会下雨”、“可能会打雷、闪电”、“可能会刮风”、“可能会一直阴着天,不再发生变化”、“可能一会儿天又晴了”、“还可能会下雪”……我接着边说边演示:“同学们刚才所说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其中,有些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如下雨;有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会很小,如下雪。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事情可能会发生?哪些事情根本不可能发生?哪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呢?”运用这一情境导入,使学生对“可能性”的含义有了初步的感觉。学习“可能性”,关键是要了解事物发生是不确定的,事物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而让学生联系自然界中的天气变化现象则为“可能性”的概念教学奠定了基础。
四、依托儿童生活事例,渗透数学知识
如:教“统计——最喜爱吃的水果”一课时,我在组织学生对生活实际、生活情况的调查与统计的过程中,用学生在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不同颜色积木代替不同的水果,而一块积木代表一位同学最喜欢的水果。在搭积木的实践活动中渗透统计的思想:积木要放在同一桌面上才能看出谁搭得高;同样,在统计中也要用横线表示相同的起点——谁搭的积木最高,表示喜欢那种水果的人数最多。正是在这样的活动中,把统计中深层次的数学生活化了。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创设一些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例子,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形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中,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再是简单的数学,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东西。
五、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具有丰富的内涵,它具体表现在灵活运用之中。特别是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有着特殊的应用价值,应在活学的基础上学会活用,使数学知识真正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服务。如:在学习了米、厘米以及如何进行测量之后,让学生运用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测量身高、测量手臂伸开的长度、测量一步的长度、测量教室门的宽度等活动,以此加深学生对厘米和米的理解,巩固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同时使学生获得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识性数据(特别是使学生通过对自己身体高度的测量,感觉自己正在成长的快乐)。在这个活动中,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实际测量的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在生活中用。
总之,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更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没有生活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离开了生活的书本是死的书本,教育不能脱离生活,教育要为改造社会生活而服务,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方法都不能脱离现实与社会生活的需要。教师要做一名有心人,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使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然后再把这些问题移进课堂,让数学生活化,最终达到提高和完善学生数学素养的目的,从而培养出一批真正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小学数学教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经验
新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自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其实,小学数学的教学绝大多数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要找准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切合点”,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参与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的责任不仅是诱发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欲望,更应让学生学会运用条件和信息,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体验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与快乐。多年来,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气氛
生活化的教学气氛是教学活动中学生积极主动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愉快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知识创新的重要条件。课堂上,教师要力求改变优等生和教师一统天下的局面,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而不是充当旁观者的角色。教师可以把提问分成几个层次,较难的题目可以让能力强的学生回答,一般的题目让普通学生回答,容易的题目让能力差的学生回答,也可以让他们把别人的回答重复一遍。这样,可以让所有的学生在各自原有的程度上得到提高。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喜欢某一教师,必然也喜欢这个教师上的课,形成“老师越喜欢我,我越喜欢这位老师上的课,我越学越起劲”的良性循环。所以,教师要爱每一个学生,要像主持人一样具有“亲和力”,让学生有“向师性”。教师的每一个亲切的称呼、友好的眼神、期待的目光、关切的手势和充满爱意的微笑,都可以在无形中缩短师生情感上的差距,教师应摒弃“师道尊严,教师权威”的思想,倡导师生人格平等。教师应越来越多地成为一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的学习伙伴。
二、运用生活实物,探究数学的具体化
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教师的作用更多地在于点拨,“润物细无声”地引导学生探究、获取知识,学会思维。例如:我在教学长方体的体积时,首先运用身边经常接触的实物,如墨水瓶中的墨水、可口可乐中的饮料等等,给学生讲清体积的概念,接着要推导长方体的体积公式。这时,我取出一排4个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拼成长方体,要求学生观察并说出长方体的长、宽、高与体积,学生很快就说出了长是4厘米,宽是1厘米,高是1厘米,体积是4立方厘米;然后取出三排同样的长方体摆三排一层,得出长是4厘米,宽3厘米,高1厘米,体积是12立方厘米;紧接着再取六排同样的长方体摆三排两层,请学生仔细观察,得出最终的结论。经过以上操作,观察思考,学生发现长方体的体积等于长、宽、高的乘积。这一过程,我边指导学生操作,边指导学生观察和有意识地板书,这就是对活动主体的服务,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一种体现。这样,有利于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爱学、会学、乐学。
三、借用学生熟悉的自然现象学习数学
如:在教学“可能性”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动画:在风和日丽的春天,鸟儿在飞来飞去;突然天阴了下来,鸟儿也飞走了。这一变化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这时我立刻抛出问题:“天阴了,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学生就会很自觉地联系他们已有的经验,回答这个问题。学生认为“可能会下雨”、“可能会打雷、闪电”、“可能会刮风”、“可能会一直阴着天,不再发生变化”、“可能一会儿天又晴了”、“还可能会下雪”……我接着边说边演示:“同学们刚才所说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其中,有些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如下雨;有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会很小,如下雪。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事情可能会发生?哪些事情根本不可能发生?哪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呢?”运用这一情境导入,使学生对“可能性”的含义有了初步的感觉。学习“可能性”,关键是要了解事物发生是不确定的,事物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而让学生联系自然界中的天气变化现象则为“可能性”的概念教学奠定了基础。
四、依托儿童生活事例,渗透数学知识
如:教“统计——最喜爱吃的水果”一课时,我在组织学生对生活实际、生活情况的调查与统计的过程中,用学生在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不同颜色积木代替不同的水果,而一块积木代表一位同学最喜欢的水果。在搭积木的实践活动中渗透统计的思想:积木要放在同一桌面上才能看出谁搭得高;同样,在统计中也要用横线表示相同的起点——谁搭的积木最高,表示喜欢那种水果的人数最多。正是在这样的活动中,把统计中深层次的数学生活化了。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创设一些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例子,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形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中,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再是简单的数学,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东西。
五、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具有丰富的内涵,它具体表现在灵活运用之中。特别是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有着特殊的应用价值,应在活学的基础上学会活用,使数学知识真正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服务。如:在学习了米、厘米以及如何进行测量之后,让学生运用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测量身高、测量手臂伸开的长度、测量一步的长度、测量教室门的宽度等活动,以此加深学生对厘米和米的理解,巩固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同时使学生获得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识性数据(特别是使学生通过对自己身体高度的测量,感觉自己正在成长的快乐)。在这个活动中,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实际测量的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在生活中用。
总之,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更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没有生活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离开了生活的书本是死的书本,教育不能脱离生活,教育要为改造社会生活而服务,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方法都不能脱离现实与社会生活的需要。教师要做一名有心人,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使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然后再把这些问题移进课堂,让数学生活化,最终达到提高和完善学生数学素养的目的,从而培养出一批真正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小学数学教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