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南省内乡县古县衙是我国目前保存较完整的封建时代县级官署衙门,衙内有一副远近闻名的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说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这副对联之所以历经数百年仍为人们传诵不衰,在于它用浅显的语言阐释了官与民之间的辩证关系:一方面官源于民,最后仍归于民,为官者应将自己视为百姓中的一员,不可谋取特权;另一方面,为官者比普通百姓承担着更大的责任,对自己应有更高的要求,为官一任,要以民为本,勤政爱民,造福一方。
当然,在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封建社会,当官是做老爷,“千里做官为发财”,“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种封建等级观念、特权意识决定了各级官僚必然会凌驾于人民头上作威作福。《聊斋志异》中有对古代“官”的描写:“出则舆马,入则高堂,上一呼则百诺,见者侧目视,侧足立,此名为官。”所谓的“官架子”,就是指气派和排场,是用来抬高自己、表现自己的一种虚骄姿态。君不见,封建时代的官老爷出门,必定要八抬大轿、前呼后拥、浩浩荡荡,众衙役鸣锣开道,普通百姓则避之唯恐不及。虽然有少数思想进步的官员能认识到官源于民、为官应勤政爱民的道理,但封建等级制度决定了他们难以在更大范围内产生影响。
今天,在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里,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为人民谋利益是共产党人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毛泽东同志说过,“我们一切工作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每一位领导干部都是群众中的普通一员,应该自觉地把掌握权力看成为人民服务的机会,把行使权力当作为人民服务的方式,努力为群众多干好事、干实事、干成事,决不能有特权意识和等级观念,更不能利用职权为自己谋取私利。早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我们党便坚持把“密切联系群众,相信和依靠群众,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作为重要方针加以贯彻。毛泽东同志对红军将士们说:“要处处爱护群众,为群众打算,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在敌强我弱、物质匮乏、战斗频繁的极端艰苦条件下,井冈山军民建立起了血肉相联的干群关系,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一次次“围剿”,为中国革命保存了燎原的火种。正是因为有了人民群众的拥护,我们党才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赢得执政地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勤勤恳恳做人民公仆,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秉承的光荣传统。公仆意识,是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体现。领导干部无论职位高低,都应继承和发扬“依靠群众”的井冈山精神,牢固树立公仆意识,真正做到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政治上代表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服务群众,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才能称得上合格的人民公仆。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而党执政后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不可否认,当前在极少数领导干部身上仍存在着公仆意识淡薄、脱离群众的突出问题。他们高高在上,以“老板”、“父母官”自居,常年周游于文山会海中,进进出出香车宝马、左随右从,见上级则唯唯诺诺,对下级则声色俱厉,普通百姓则只有在电视中才能一睹其“风采”;他们习惯于做应景文章,满足于表面热闹,即使下基层,也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地搞一些“花拳绣腿”;他们与群众的关系日渐疏远,对老百姓的疾苦麻木不仁,对困难群众避之唯恐不及;他们对群众的呼声不闻不问,热衷于搞一些“中看不中用”的“形象工程”和“花钱赚吆喝”的“政绩工程”。这些不良作风从根本上违背了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破坏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崇高形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坚决予以纠正。每一位领导干部必须正确认识手中权力的性质,自觉地防止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由“公仆”变为“私仆”。
领导干部虽是群众中的普通一员,但却不能完全等同于普通群众。作为领导干部,应是群众中的优秀分子,在思想境界、道德修养、工作作风等方面必须高于普通群众。领导干部的言行举止往往会对广大群众产生示范、引导作用,不仅深刻影响着社会风气和社会价值取向,更关系到领导干部乃至党的形象,关系到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因此,领导干部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和生活情趣,为普通群众树立榜样。另一方面,领导干部作为人民的勤务员,就应该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切实把党中央制定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办群众所需,使群众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碌碌无为,尸位素餐,即便徒有清廉朴素之名,也决不能算是好“官”。“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领导干部的职责是带领群众干事业,要励精图治,闯路创业,切不可看摊守业,更不能损公败业。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从郑培民、焦裕禄、孔繁森等先进模范身上找到自己的差距,认真想一想:为谁“当官”?“当官”的目的是什么?“当官”的责任有多大?要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着力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特别要关心好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多办顺民意、解民忧、谋民利的实事,努力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以此来赢得群众的口碑,为党旗增光添彩。
雷锋同志生前说过,“在工作上,要向积极性最高的同志看齐;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每一位领导干部都应该用这句话时刻鞭策自己,树立正确的群众观,自觉摆正自己与群众的关系,更加自觉地增强公仆意识,始终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作者单位: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
当然,在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封建社会,当官是做老爷,“千里做官为发财”,“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种封建等级观念、特权意识决定了各级官僚必然会凌驾于人民头上作威作福。《聊斋志异》中有对古代“官”的描写:“出则舆马,入则高堂,上一呼则百诺,见者侧目视,侧足立,此名为官。”所谓的“官架子”,就是指气派和排场,是用来抬高自己、表现自己的一种虚骄姿态。君不见,封建时代的官老爷出门,必定要八抬大轿、前呼后拥、浩浩荡荡,众衙役鸣锣开道,普通百姓则避之唯恐不及。虽然有少数思想进步的官员能认识到官源于民、为官应勤政爱民的道理,但封建等级制度决定了他们难以在更大范围内产生影响。
今天,在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里,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为人民谋利益是共产党人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毛泽东同志说过,“我们一切工作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每一位领导干部都是群众中的普通一员,应该自觉地把掌握权力看成为人民服务的机会,把行使权力当作为人民服务的方式,努力为群众多干好事、干实事、干成事,决不能有特权意识和等级观念,更不能利用职权为自己谋取私利。早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我们党便坚持把“密切联系群众,相信和依靠群众,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作为重要方针加以贯彻。毛泽东同志对红军将士们说:“要处处爱护群众,为群众打算,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在敌强我弱、物质匮乏、战斗频繁的极端艰苦条件下,井冈山军民建立起了血肉相联的干群关系,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一次次“围剿”,为中国革命保存了燎原的火种。正是因为有了人民群众的拥护,我们党才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赢得执政地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勤勤恳恳做人民公仆,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秉承的光荣传统。公仆意识,是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体现。领导干部无论职位高低,都应继承和发扬“依靠群众”的井冈山精神,牢固树立公仆意识,真正做到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政治上代表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服务群众,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才能称得上合格的人民公仆。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而党执政后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不可否认,当前在极少数领导干部身上仍存在着公仆意识淡薄、脱离群众的突出问题。他们高高在上,以“老板”、“父母官”自居,常年周游于文山会海中,进进出出香车宝马、左随右从,见上级则唯唯诺诺,对下级则声色俱厉,普通百姓则只有在电视中才能一睹其“风采”;他们习惯于做应景文章,满足于表面热闹,即使下基层,也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地搞一些“花拳绣腿”;他们与群众的关系日渐疏远,对老百姓的疾苦麻木不仁,对困难群众避之唯恐不及;他们对群众的呼声不闻不问,热衷于搞一些“中看不中用”的“形象工程”和“花钱赚吆喝”的“政绩工程”。这些不良作风从根本上违背了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破坏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崇高形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坚决予以纠正。每一位领导干部必须正确认识手中权力的性质,自觉地防止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由“公仆”变为“私仆”。
领导干部虽是群众中的普通一员,但却不能完全等同于普通群众。作为领导干部,应是群众中的优秀分子,在思想境界、道德修养、工作作风等方面必须高于普通群众。领导干部的言行举止往往会对广大群众产生示范、引导作用,不仅深刻影响着社会风气和社会价值取向,更关系到领导干部乃至党的形象,关系到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因此,领导干部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和生活情趣,为普通群众树立榜样。另一方面,领导干部作为人民的勤务员,就应该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切实把党中央制定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办群众所需,使群众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碌碌无为,尸位素餐,即便徒有清廉朴素之名,也决不能算是好“官”。“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领导干部的职责是带领群众干事业,要励精图治,闯路创业,切不可看摊守业,更不能损公败业。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从郑培民、焦裕禄、孔繁森等先进模范身上找到自己的差距,认真想一想:为谁“当官”?“当官”的目的是什么?“当官”的责任有多大?要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着力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特别要关心好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多办顺民意、解民忧、谋民利的实事,努力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以此来赢得群众的口碑,为党旗增光添彩。
雷锋同志生前说过,“在工作上,要向积极性最高的同志看齐;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每一位领导干部都应该用这句话时刻鞭策自己,树立正确的群众观,自觉摆正自己与群众的关系,更加自觉地增强公仆意识,始终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作者单位: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