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苗侗文化中的生态美学思想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scxj890417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娜依》是黔东南本土导演“丑丑”拍摄的一部苗族侗族原生态电影故事片,故事就地取材。影片的名字阿娜依,在苗语里是苗族姑娘的名字,阿是一种称呼,而娜依是芍药花。这是苗族人最喜爱的一种花,不仅生命力强,还可观赏,并能做药材。阿娜依,在苗寨里是一个普通、善良的姑娘,幼时失去父母,被她的阿婆带大。并受阿婆熏陶,5岁时就学习苗族刺绣,唱苗歌。阿娜依聪明又美丽、热情又善良、执着又真诚,得到了侗族小伙阿憨纯真的爱情。同时,阿娜依也是一个为了苗族和侗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的平凡人。
  《阿娜依》在影片中给观众展现了一个纯粹原生态的苗侗民族生存状态与民俗形态,同时展示了苗族古歌、侗族大歌、苗族刺绣、侗族琵琶歌、苗族姊妹节、苗族芦笙舞、反排木鼓舞、苗族吊脚楼、苗族银饰共9项苗侗非物质文化遗产。电影中苗族和侗族两个不同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建筑等,非常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勤劳智慧的苗侗人民追求着一种自在自为、知足常乐、与天地万物和谐相处的诗意生活。无论在衣着服饰、村寨建筑,还是在祭祀礼仪、婚丧禁忌、节日习俗等方面,神秘古朴的苗侗文化都深深烙印着崇尚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与个体精神生态和谐相融的生态美学思想。
  所谓生态美学,“实际上是一种在新时代经济与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有关人类的崭新的存在观,是一种人与自然、社会达到动态平衡、和谐一致地处于生态审美状态的存在观,是一种新时代的理想的审美人生”,“研究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和人自身处于生态平衡的审美状态”[1],它既关注人类重建美好的自然家园,也执意于建设和谐的人类精神家园。可以说,生态美学“是一种普泛的生命美学,起于人类对人性贪欲和技术歧途的反思”[2],它对原始朴实的生活方式、美好的自然环境和人性之美怀有深深的眷恋与向往。
  一、 自然生态观:崇尚人与万物和谐相处
  生态主义者认为,自然界的各种系统具有自身的协调平衡作用,自然万物都处于一个强大的生物链中、受其制约和规限。从审美的视角看,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在与万事万物和谐共生的关系中保持一种相互平衡的诗意审美关系。这种审美状态,表现在人既可以从自然中适度索取资源得到生存的满足,又可以从壮观秀丽的自然美景中陶冶情操和愉悦身心。然而,人类只有与自然保持一种“和谐共生”关系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良好的自然环境是人类一切文化价值与文明成果存在的基础。所以,人类不仅要懂得欣赏自然,还要知道如何爱护自然。遗憾的是,人类自从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之后就过度索取自然,崇拜“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认为人定胜天,藐视自然法则的力量,否认人与自然的诗意关系,导致出现了空气污染、河流污染、海洋污染、土壤污染、物种减灭和资源枯竭的生态危机。现代技术与资本利润不仅激发了人类的私心与贪欲,更扭曲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破坏了人类于农耕文明时代与自然建立的一种相对平衡状态。在这种情势之下,回顾与返归农耕时代敬畏自然的文化传统就显得弥足珍贵。在农耕时代自然环境得到了相对完好的保护,那时青山绿水、土地肥沃是一种常态。黔东南苗侗文化是在原始蛮荒时代与农耕文明时期诞生的产物,因而处处渗透着尊重自然,以自然为美为神的思想。
  阿娜依很小的时候就听阿婆讲蝴蝶妈妈的故事。苗族先民认为人、神、兽共同的始祖是蝴蝶妈妈,而蝴蝶妈妈就是从枫树化生。所以,苗族人一直把枫树、蝴蝶和鸟当作他们的宗教图腾,反映了他们对自然和自身的一种原始认知,他们从不随意砍伐树木,爱护森林如同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同样,侗族人也相信万物有灵,他们认为“草木共山生,万物从地起”[3],因此侗族也特别敬山爱林。影片中的苗村侗寨,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高山参天、丛林密布,村寨房舍、农田、牲畜等与之交相辉映、浑然一体,十分和谐。看不到高耸的烟囱和如水的车流,满眼是苍翠的碧绿和清澈的泉溪,头顶蓝天白天,脚踏茵茵芳草,到处散发着田园牧歌般的乡土气息,醉人醉心。再加上黔东南处于高原地带,沟壑纵横,山势陡峭,生活在这里的苗侗族人民长期与世隔绝,较少受到中原汉族主流文化的影响,因此,这种人地之间的自然和谐更能给观众一种原滋原味的审美享受。
  二、 精神生态意识:追求个体心灵自足和谐
  人是具有情感、思想和意志的动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信仰、是非观念和心灵世界。古人云:“无欲则刚”“知足常乐”,其实讲的就是一种心境,一种对待生活的达观态度。人只有心灵安定、内心知足才能进入清静澄明的精神世界。一个仁厚博爱的人,他的精神世界必定是淡定从容和宽广美丽的。生态学者认为,人不仅仅是自然性存在和社会性存在,还是精神性存在。“如果说自然生态体现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社会生态体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那么精神生态则体现为人与其自身的关系。”[4]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受到“污染”,他必将失去从容淡定的生活态度和仁慈博爱的人性情怀。
  在《阿娜依》中,很容易发现很多“修心养性”的内容,这实际上反映了苗侗先民追求精神生态安逸与个体心灵和谐的思想。电影中的两个场景最令人难忘。一个是千名身着银饰盛装的苗族姑娘参加姊妹节游方。黔东南苗侗地区素有“百节之乡”的美誉。节日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娱神与娱人”,通过祭祀与庆祝丰收等各种节日文化活动,可以“从日常的繁重劳动中得到暂时解脱,重新融入在神秘而充满敬畏的神圣气氛中,回到远古时期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状态,达到天地神人合一的境界”。[5]在频繁的节日庆祝中,苗侗人民娱乐了自己,解放了身心,从而获得幸福感。这种文化思想无疑注重现实的安稳与享受,追求一种诗意的生活,告诉人们幸福的本源在于精神的快乐,而非物质的多寡。
  电影中的另一个盛大的场面就是千人合唱侗族大歌。黔东南被称为“歌舞之州”,因为苗侗人民爱唱爱跳,性格开朗乐观。“饭养身,歌养心;迎风才能吹燃火,唱歌才能开心窝。”[6]这是流行在侗族民间的谚语,说明侗族百姓崇尚一种浪漫的诗意人生。苗侗人民在日常生活中都喜欢听歌和唱歌,诸如“劝酒歌”“山歌”“情歌”“礼俗歌”等等,导演丑丑也说过:“苗族没有文字,我们的历史就是一针一线绣在衣服上的;侗族也没有文字,我们的文字是靠着世世代代传唱的侗族大歌传承下来的。我们可以没有富裕的生活,但不能没有歌舞,没有民族文化。”[7]他们在歌声中消解了人生的烦恼和生活的困顿,以歌声陶冶性情和滋养心灵,从而将个体的精神世界升华到一种宁静和谐的状态。   由于长期受到苗族传统文化的熏陶,阿娜依和其他苗侗群众特别热情好客,心善如水,也懂得知恩图报,他们在“关怀他人的过程中分享人生的快乐,从而也在获得别人的善意回报的过程中,保持心灵的舒畅”。[8]可见,热情好客、善待他人也是一种“养心”行为。通过观看影片,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当地百姓身上流露出来的人情美和人性美,那里民风淳朴,百姓古道热肠,优美的栖居环境与他们澄明的精神世界融为一体,令人赞叹和向往。
  三、 社会生态思想:践行自我与他者为善
  人类的生命不仅仅是一种自然性存在,也是一种社会性存在。只有当一个社会讲民主、守法则、有诚信,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充满浓浓的友情、亲情的时候,整个社会层级处于一种良性的循环系统之中,个体才能有真正的安全感和幸福感。从生态主义者的视角来看,人不仅要实现与自然共存共生的审美关系,还要实现与社会其他成员之间的和谐共生。
  电影女主人公阿娜依有着泉水一般透明的心灵,无论是对这片土地还是同胞,她都奉上最真诚的关心和爱护。在电影中,黔东南老百姓做事情讲究团结协助,无论是农忙季节,还是平时生产当中,哪家需要帮助,整个家族甚至整个村寨都愿意过来帮忙。“苗家人这种互助精神,是苗族颠沛流离、长途迁徙的历史反映。原始社会群体求生之遗风,使苗族人民在残酷的环境中,团结协作、生生不息、延续发展。”[9]这种自古有之的文化精神像一条隐形的纽带将苗乡侗寨紧紧“绑定”在一起,邻里之间和族群之间亲如一家。人们日常的一切行为活动均会遵从本民族的“习惯法”,代代相传的习惯法是他们心中神圣的宗教信仰,规范与规约着村寨的秩序,保证了族群延续千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苗侗人民丰富的节日文化和宗教礼仪,以及他们对歌舞的偏爱都“凸显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追求心心相印、内部团结、齐心协力的生活理念和文化精神”。[10]正因如此,苗侗社区在与世隔绝的崇山峻岭之中生息繁衍,在那一方狭小的天地里保证了自足自给与流畅运转,保持了社会的生产稳定与人民的安居乐业。苗侗人民爱护自然、敬畏生命、崇尚和谐,努力打造自己诗意的人生与生活,真正实现了自然生态、个体精神生态与社会生态的共生共存、完美交融。黔东南苗侗地区之所以被誉为“世界十大返璞归真”旅游胜地,不仅因为有原生态的自然美景,而且也因这里古风犹存、社会和谐,邻里之间、村寨之间以及族群之间融洽有爱,和谐有序。
  导演在电影的字幕中写到,要把电影“献给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保护的人们”,同时要用电影这种视听相结合的艺术表现手法,将黔东南这一方山与水的灵气展现出来,以此表达对她的家乡和她的民族最纯洁、最真的爱。纵观整部影片,爱情故事只是个小穿插,原生态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以及人文景观的展示才是核心内容。
  参考文献:
  [1]曾繁仁.试论生态美学[J].文艺研究,2002(5):11.
  [2]万书元.生态美学的性质及其意义[J].江苏社会科学,2004(2):212.
  [3]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文学艺术研究室.民间文学资料集·第一集(内部版资料)[M].1981: 36.
  [4]鲁枢元.生态批评的空间[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0.
  [5]丁筑兰.苗族生态审美观中的宗教意识[J].贵州民族研究,2012(2):156.
  [6]傅安辉.侗族口传经典[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29.
  [7]许鑫.丑丑:带着我的民族走向世界[J].中国民族,2008(3):32.
  [8]吴根友.老子与庄子的生命哲学、养生思想及其现代启示意义[J].贵州社会科学,2012(7):11.
  [9]金潇骁.吊脚楼“景观”的文化解读——以贵州西江苗寨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3(8):56.
  [10]杨毅.侗族大歌的独特艺术魅力[J].贵州社会科学,2014(8):152.
其他文献
摘要 图书馆是一个可以发生很多故事的地方。博尔赫斯说:我一直在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历来有很多影片都会围绕图书馆展开故事。而电影是我们生活的一面镜子,电影中形形色色的图书馆正是我们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写照出在图书馆这个城市的公共空间中所发生的,上演的形形色色的人生;写照出图书馆在我们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我们且看它们是多么自然、个性、生动地出现在大银幕中……  关键词 公共空间 电影
像素不是唯一标准  1/3.06英寸约1300万像素CMOS已经成为中高端智能手机的标准配置,并且绝大多数厂商都采用了由索尼生产的感光元件。索尼的CMOS产品种类繁多,具体到这一规格上,主要有IMX091背照式CMOS,IMX135和IMX214堆叠式CMOS共三款。IMX214是目前最先进的手机感光元件之一,可以支持4K超高清视频拍摄功能。  “堆叠式”也被翻译为“堆栈式”或“积层式”。它是背照
摘要 在电影《钢琴教师》里,“情”退居次要地位,女人的“性”赤裸裸地浮出生活海面,展示着人性被压抑的结果,女主人公爱丽卡虽已年届四十,却还处在和母亲的“共生”状态,体内暗涌的身体欲望受阻,只好以变态的方式发泄出来。遭遇年轻学生瓦尔特的爱情后,她的身体欲望从倍受压抑的潜在层面突围到显在层面,但处于男权社会的规则,最终成为失败的突围。  关键词 爱丽卡 瓦尔特 共生 欲望突围 男权规则    师
[摘要]在现实社会文化中,女性常常會迷失自己,只被挤压成某种男性意识下的模式,认为这种模式才是符合社会理想的,其实这是对女性本质、本我的一种压迫。而如何界定“女性气质”也成为学术界一直无法厘清的难题,本文试图以融合中的坚持与守望的立场,对“女性气质”做出另一种视角的认识和阐发。  【关键词】“女性气质”融合坚持与守望  学术界对有关“女性气质”问题的讨论由来已久,为了更清楚地了解这一问题的来龙去脉
先秦古玺主要是战国时期的官印和私印。战国玺大多为铜质,白文玺的制作有铸有凿,朱文玺则均为铸造。战国的官玺通常为2-3平方厘米,私玺则小一点,1-2平方厘米。  “平阴都司徒”一印为官印。这是白文官玺。这方印的刻凿很精致,字画的线条凝练、拙朴,结字平稳而典雅,气息整洁流畅。在布局上,颇有新奇感。右边三字的排列,层叠而突兀,“阴”的结体,左右宽博,有意识让“阴”的左偏旁伸入左边。“都”的安排,扩撑其势
秋语 刘伟摄/尼康D810相机,焦距24mm,光圈F11,速度1/125秒  摄影不只是静态瞬间的捕捉,也可以是一种连续动态的记录过程;它不仅仅是空间上的艺术,也是一种时间上的艺术,摄影的画面并不是波澜不惊,一成不变的。通過一定的摄影语言,比如慢速快门等,将画面赋有流动性、时间的变化,让景物更具动感和新鲜感,同时也让画面具有较为强烈的视觉刺激和诗意的自然流淌。守候 刘伟摄尼康D810相机,焦距15
摘 要: 在生命体验与生活体验之间,曹禺戏剧中的女性形象模式化地呈现出“两极化”的性格特征:“追问生命”的女性形象,承载的是剧作家回归自我的生命体验;“追问爱情”的女性形象,承载的却是剧作家逃避自我的生活体验。两类女性形象都逃脱不了失去自我的人生命运。  关键词: 曹禺戏剧 女性形象 再审视  曹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女性化”的剧作家。在其一生的“生命剧”创作过程中,女性形象的建构
摘 要: 作者以青岛科技大学中德科技学院的德语教学实践为例,结合多年中德合作办学项目中的教学经验,从中德合作办学的特殊性、面临的主要困难和挑战等方面,探讨合作办学框架下进行德语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必要性、基本目标和拟解决的教学问题。  关键词: 中德合作办学 德语教学 教学改革  1.引言  当今世界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各国间经济文化的频繁交流逐步拓展到教育领域。同时,“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
[摘要] 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深刻理解,通过艺术手段真实地加以表现,把自然、真实、想象、创作完美地结合,产生出引人入胜的作品,宫崎峻的《风之谷》是杰出的作品之一。  [关键词] 真实性 想象力 艺术创作    作为一名绘画者在观看《风之谷》时。首先考虑的是色彩设置、人物的造型,随之思考的是它所反映的精神实质。当前在国际上人们都普遍关心、研讨气候变化的情景下,作品所反映的精神实质是告诫人类,在文
【摘要】2008年韩国电影《北逃》延续此前《生死谍变》、《共同警备区》、《太极旗飘扬》等以朝鲜半岛南北分治为题材,用个体人伦悲剧抒写国族伤痕的反思现实的风格,在对人性细腻深刻的关照中对政治、历史和普通人民的关系作了更进一步的探讨。它着重刻画的是在二十一世纪和平年代普通朝鲜民众的真实生活;在美学表现上突出政治反讽,人物性格形象的象征与超越以及悲剧审美。  【关键词】国族伤痕 政治反讽 性格形象 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