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表演性朗读是一种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增强学生的阅读和学习兴趣的朗读方式。本文从选材、朗读者的安排、练习、展示和评价等方面入手,就发挥表演性朗读的作用角度提出相关建议和意见,以推进表演性朗读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普及和利用。
关键词:表演性朗读;语文课堂;小学教育
表演性朗读,是指朗读者在朗读一段材料的过程中,通过将自己的声音、表情和肢体动作等结合起来,将自己扮演成材料中展现出来的特定人物角色以进行朗读的方法。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表演性朗读运用,是让学生去扮演课文中特定段落中的特定角色,代入角色本身进行朗读,是一种新型的课堂朗读模式。它能增强学生对于文本材料的理解和感悟,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课文,还有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一、小学语文课堂中表演性朗读的作用
第一,增强小学生对于课文材料的理解和感悟。一方面,小学生们经历的事情普遍较少,理解能力有限,这是小学语文课堂上老师必须要考虑的学情;另一方面,随着当前的课堂改革和教材的改革,涌现出许多难度较大的课文,大大增加了学生们的理解难度。表演性朗读的运用,有利于学生设身处地“经历”文中所现事件,增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体悟。
第二,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记忆力。学生要对特定文本进行表演性朗读也意味着学生对文本的熟练程度必需要高,甚至是背诵出来,并且表演的形式也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印象,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第三,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表演是属于艺术范畴,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表演性朗读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美的感悟力和欣赏水平,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第四,激发学生的阅读和学习兴趣。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很难接受枯燥乏味的学习方式,传统的一板一眼式的教学很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自制力欠缺的他们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也比较有限,这种表演式的朗读方式可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这个环节中来,以此实现学生与老师的课堂良性互动。
二、小学语文课堂中表演性朗读进行的注意事项
1.文本的选择
表演是一种艺术形式,将其运用到小学语文课堂中有其独特的魅力,但并不是所有的文本都适合用表演性的手段去朗读。教师在选择材料时就要选择适合的文本材料让学生进行表演。教师的选择不仅包括单元和单元之间,不同课文之间的选择,还包括了同一篇课文中段落的选择。对于一些比较长但并不是全文都是对话的课文可以截取节选的方式,选择适合表演的片段。对于那些整篇都是对话的课文,为了保持情节的完整性,全面展现人物性格,就需要将全文进行表演式的朗读。
2.朗读者的安排
在表演性朗读的课堂上,老师就像是一个电影导演,不仅要选择合适的文本材料让学生进行表演,还要为不同的学生选择适合他们各自的表演片段。对于一些全能型天生适合表演和朗读的学生来说,任何适合的文本都能被很好地演绎。但是对于那些不是全能的学生来说,他们适合的片段就需要教师去观察和发现。这一方式要求教师要对班上的同学比较熟悉和了解,在课堂上对于哪些学生可以演绎哪些片段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在课堂上比较熟练地运用這一方式。
3.练习
学生要在课堂上做到表演性朗读文本,首先必须对文本有一定的了解和熟悉,必要的时候甚至是背诵文本。这就要求学生为此付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教师在这一方面所做的工作也必然不少。不仅要说服学生,使学生心甘情愿为课堂上将要到来的表演付出心血,还要安排好学生的时间,表演性朗读多以合作的形式出现,要让学生们在课后对于即将到来的课堂进行准备和练习,其中要花费的心思不在少数。教师在课堂上也要给学生们时间自由练习,可以采取单人练习,结对练习还有小组练习的方式来进行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们积极地参与进来,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还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在班上进行巡视,发现学生们练习中的问题,并给予解决方案和建议。
4.展示
展示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对于表演艺术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演出的效果。对于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表演性朗读来说也是一样的,展示这一环也尤为重要,它展现的不仅仅是大家的学习和练习成果,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和体悟等,也展现了大家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辛勤的练习。首先,教师在这一环节要将展示的机会给那些特别积极主动的学生,这一类学生拥有比较强的表现愿望和表达能力,他们也能给其他同学作出榜样。其次,教师要尽可能将展示的面扩大,这也是为了让所有积极练习的同学都有机会展示自己,以此锻炼学生的各项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5.评价
评价也是重要的一个环节,人是社会中的人,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人的评价对他们的影响非常大,特别是老师的评价,更是对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直接的影响。在语文课堂的表演性朗读环节,评价是必不可少的,但也要注意多元化评价。
第一是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可以安排学生自评,互评还有教师评价环节,因为各人看到的方面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有价值的评价。一方面来说,有利于学生表达自己,增加教师对于学生学情还有审美能力的了解,以便更好地组织之后的教学。另一方面来说,也有利于学生自己养成良好的审美鉴赏能力和阅读理解力等,对他人的客观评价,有利于自身的进步与发展。
第二是评价对象的多元化,被评价的方面可以是声音,可以是动作,也可以是对文本的熟练程度等。对于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表演性朗读来说,并不是以培养演员为目标的,而是为了增强每个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所以评价的侧重点应该有所不同。要结合学生的朗读基础和学习能力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价,尽量看到每位学生的闪光点,可以是声音洪亮,表演力强,也可以是熟悉文本富有感染力,最终的目标是要锻炼学生也是要增强学生的学习和阅读兴趣。
三、结语
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起一板一眼地课文朗诵模式,表演性朗读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一方法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和感悟,更能锻炼到他们多个方面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表演性朗读的方式,注意从选材、挑选朗读者、练习、展示和评价等多方面把握这一朗读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林镇川.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表演性朗读的运用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4):161.
[2] 武敏.朗读教学中的创造性与表演性[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1995(01):34-38.
[3] 祖琴.小学语文课堂表演性朗读的运用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7(8):35-37.
(作者单位:1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城关张营中心小学;2湖北省襄阳市南漳九集石门中心小学)
关键词:表演性朗读;语文课堂;小学教育
表演性朗读,是指朗读者在朗读一段材料的过程中,通过将自己的声音、表情和肢体动作等结合起来,将自己扮演成材料中展现出来的特定人物角色以进行朗读的方法。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表演性朗读运用,是让学生去扮演课文中特定段落中的特定角色,代入角色本身进行朗读,是一种新型的课堂朗读模式。它能增强学生对于文本材料的理解和感悟,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课文,还有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一、小学语文课堂中表演性朗读的作用
第一,增强小学生对于课文材料的理解和感悟。一方面,小学生们经历的事情普遍较少,理解能力有限,这是小学语文课堂上老师必须要考虑的学情;另一方面,随着当前的课堂改革和教材的改革,涌现出许多难度较大的课文,大大增加了学生们的理解难度。表演性朗读的运用,有利于学生设身处地“经历”文中所现事件,增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体悟。
第二,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记忆力。学生要对特定文本进行表演性朗读也意味着学生对文本的熟练程度必需要高,甚至是背诵出来,并且表演的形式也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印象,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第三,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表演是属于艺术范畴,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表演性朗读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美的感悟力和欣赏水平,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第四,激发学生的阅读和学习兴趣。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很难接受枯燥乏味的学习方式,传统的一板一眼式的教学很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自制力欠缺的他们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也比较有限,这种表演式的朗读方式可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这个环节中来,以此实现学生与老师的课堂良性互动。
二、小学语文课堂中表演性朗读进行的注意事项
1.文本的选择
表演是一种艺术形式,将其运用到小学语文课堂中有其独特的魅力,但并不是所有的文本都适合用表演性的手段去朗读。教师在选择材料时就要选择适合的文本材料让学生进行表演。教师的选择不仅包括单元和单元之间,不同课文之间的选择,还包括了同一篇课文中段落的选择。对于一些比较长但并不是全文都是对话的课文可以截取节选的方式,选择适合表演的片段。对于那些整篇都是对话的课文,为了保持情节的完整性,全面展现人物性格,就需要将全文进行表演式的朗读。
2.朗读者的安排
在表演性朗读的课堂上,老师就像是一个电影导演,不仅要选择合适的文本材料让学生进行表演,还要为不同的学生选择适合他们各自的表演片段。对于一些全能型天生适合表演和朗读的学生来说,任何适合的文本都能被很好地演绎。但是对于那些不是全能的学生来说,他们适合的片段就需要教师去观察和发现。这一方式要求教师要对班上的同学比较熟悉和了解,在课堂上对于哪些学生可以演绎哪些片段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在课堂上比较熟练地运用這一方式。
3.练习
学生要在课堂上做到表演性朗读文本,首先必须对文本有一定的了解和熟悉,必要的时候甚至是背诵文本。这就要求学生为此付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教师在这一方面所做的工作也必然不少。不仅要说服学生,使学生心甘情愿为课堂上将要到来的表演付出心血,还要安排好学生的时间,表演性朗读多以合作的形式出现,要让学生们在课后对于即将到来的课堂进行准备和练习,其中要花费的心思不在少数。教师在课堂上也要给学生们时间自由练习,可以采取单人练习,结对练习还有小组练习的方式来进行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们积极地参与进来,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还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在班上进行巡视,发现学生们练习中的问题,并给予解决方案和建议。
4.展示
展示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对于表演艺术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演出的效果。对于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表演性朗读来说也是一样的,展示这一环也尤为重要,它展现的不仅仅是大家的学习和练习成果,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和体悟等,也展现了大家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辛勤的练习。首先,教师在这一环节要将展示的机会给那些特别积极主动的学生,这一类学生拥有比较强的表现愿望和表达能力,他们也能给其他同学作出榜样。其次,教师要尽可能将展示的面扩大,这也是为了让所有积极练习的同学都有机会展示自己,以此锻炼学生的各项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5.评价
评价也是重要的一个环节,人是社会中的人,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人的评价对他们的影响非常大,特别是老师的评价,更是对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直接的影响。在语文课堂的表演性朗读环节,评价是必不可少的,但也要注意多元化评价。
第一是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可以安排学生自评,互评还有教师评价环节,因为各人看到的方面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有价值的评价。一方面来说,有利于学生表达自己,增加教师对于学生学情还有审美能力的了解,以便更好地组织之后的教学。另一方面来说,也有利于学生自己养成良好的审美鉴赏能力和阅读理解力等,对他人的客观评价,有利于自身的进步与发展。
第二是评价对象的多元化,被评价的方面可以是声音,可以是动作,也可以是对文本的熟练程度等。对于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表演性朗读来说,并不是以培养演员为目标的,而是为了增强每个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所以评价的侧重点应该有所不同。要结合学生的朗读基础和学习能力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价,尽量看到每位学生的闪光点,可以是声音洪亮,表演力强,也可以是熟悉文本富有感染力,最终的目标是要锻炼学生也是要增强学生的学习和阅读兴趣。
三、结语
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起一板一眼地课文朗诵模式,表演性朗读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一方法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和感悟,更能锻炼到他们多个方面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表演性朗读的方式,注意从选材、挑选朗读者、练习、展示和评价等多方面把握这一朗读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林镇川.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表演性朗读的运用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4):161.
[2] 武敏.朗读教学中的创造性与表演性[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1995(01):34-38.
[3] 祖琴.小学语文课堂表演性朗读的运用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7(8):35-37.
(作者单位:1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城关张营中心小学;2湖北省襄阳市南漳九集石门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