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艰难的研制历程
我国自行研制反坦克导弹的工作始于1962年,最初名称为J-201。就当时的国防工业而言,这是一个相当困难的课题,因为那时没有任何有关反坦克导弹的技术资料及实物可供参考。研制中,研制单位获得了联邦德国第一代反坦克导弹“柯布拉”的勤务指南手册,该手册对“柯布拉”的结构与性能参数有着比较详细的介绍,故J-201反坦克导弹的气动外形基本上与“柯布拉”类似。
J-201于1973年1月设计定型,同时,仿制苏联“AT-3萨格尔”反坦克导弹的红箭-73项目已经展开。在J-201汇报试验进行之时,红箭-73也同场竞技。试验表明:红箭-73的性能与技术水平全面优于J-201,不但射程远、飞行速度快、威力大,而且勤务性好。于是,军方决定装备红箭-73,J-201项目随即停止,但该项目的开展为我国自行研制反坦克导弹提供了宝贵经验。
1969年珍宝岛事件爆发,苏联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我国面临强大的装甲威胁。而此时第二代反坦克导弹的设计思路已经基本确定下来,即仍采用射手目视瞄准目标,但利用红外测角仪跟踪导弹,自动形成控制指令,也就是说只要射手瞄准目标,导弹就会击中目标。与第一代反坦克导弹相比,第二代反坦克导弹虽然也采用有线制导方式,但射手无需操作控制手柄去修正导弹的飞行方向,其使用和训练较简单,有助于增强一线部队的反装甲能力。
1969年底,国务院反坦克武器科研生产指挥部下达研制第二代红外半自动反坦克导弹的启动令。此时正值“文革”时期,不可避免造成了对导弹研制的影响,如研究单位受战备影响从沈阳紧急搬至西安;原J-201项目的研究主干人员又因“政审不合格”而不能参与研制。除此之外,很多技术难题也需要摸索解决。例如:制导导线断线;初始弹道扰动大;红外辐射器强度和功率不够,红外信号不正常等问题。
研究人员克服资金短缺、环境干扰等问题,突破了所有技术难题,红箭-8反坦克导弹最终历时15年研制历程,于1985年完成设计定型,1986年开始装备部队。
全面剖视红箭-8
红箭-8反坦克导弹采用世界上第二代反坦克导弹常用的制导方式,即“目视瞄准、红外跟踪、自动形成遥控指令、有线传输制导指令。” 射手只需将瞄准镜的十字线对准目标并在导弹的飞行过程中一直跟踪目标,导弹便能自动导向瞄准线而击中目标。该反坦克导弹可架设在三脚架上发射,也可挂载在飞机、坦克上发射。
与红箭-73反坦克导弹相比,红箭-8不仅操作过程简便,而且命中率也较高。红箭-73在400~600m时的命中率约为60%,在600~3 000m时的命中率接近90%;红箭-8在100~500m的命中率为70%,在500~3 000m时的命中率为90%。
红箭-8反坦克导弹系统由筒装导弹、发射制导装置、检测设备及训练器组成。其战斗使用部分—筒装导弹、发射制导装置由3人携行,其中1名战士背负筒装导弹,另2名战士分别背负发射控制装置的上架与下架。
筒装导弹质量25kg,导弹质量11.2kg,弹径130mm,导弹长875mm,翼展320mm,续航段平均飞行速度210m/s,射程3 000m,平均飞行时间13~15s。
筒装导弹
筒装导弹由导弹、发射筒/包装筒、连接与防护组件等组成。
导弹 导弹由战斗部、引信、发动机、陀螺仪、线管、红外辐射器、舵机、弹翼及电路组件等组成。
战斗部为空心装药聚能破甲战斗部。战斗部的外部直径120mm,总质量3.1kg,主药柱1.3kg,副药柱0.2kg。低温常温时对180mm/68°均质钢板的穿透率为90%,高温状态时穿透率为80%,垂直入射时静破甲深度达到800mm。
引信采用触发式引信,由压电晶体、引爆部分及导线等组成。压电晶体位于弹体头部,引爆部分位于战斗部底部,两者通过导线相连。引信的保险解脱距离为30~70m。
发动机由增速发动机和续航发动机组成。在导弹的初始飞行阶段,增速发动机将导弹的飞行速度提高到200~240m/s,并且火药燃气通过斜置的喷管使导弹沿其纵轴旋转。当导弹飞行一段时间后,续航发动机启动,产生较长时间的推力,并且向导弹的舵机提供燃气流,使导弹的飞行方向能够得到控制。
导弹的尾部安装有线管,线管内设有制导导线,导线全长3 010m。当导弹发射后,制导导线从导弹尾部放出。
导弹后部设有红外辐射器,当导弹飞行时,红外辐射器辐射出红外光源,指示出导弹的飞行位置。设于地面的发射制导装置中的红外测角仪可以随时测出导弹偏离瞄准线的偏差量,由控制箱产生控制指令而修正。
导弹上还设有陀螺仪、舵机及弹翼。陀螺仪用于建立测量导弹装定角度的基准,并测量出舵机上的摆舵相对此基准的旋转角度。在发射前,弹翼折叠在导弹弹体后部,导弹发射后弹翼展开,为导弹提供升力。弹翼与弹体呈1°45′的安装角,可以保证导弹正常旋转。
发射筒/包装筒 红箭-8导弹改进了红箭-73导弹的储运装置,将导弹的发射筒与包装筒合为一体,其平时保护导弹使其免受腐蚀与碰撞,发射时,发射筒/包装筒后抛,起到平衡抛射的作用。
发射筒/包装筒由高强度玻璃丝加环氧树脂缠绕制成。发射筒/包装筒的后部设有高压室、密封闭气膜等部件。发射时,高压室内的火药燃气将导弹前推的同时使发射筒/包装筒后抛。
发射筒/包装筒的口径151mm,全长1 505mm,导弹出筒初速76m/s,在发射时发射筒后抛距离3~20m。
连接与防护组件 连接与防护组件主要由闭锁解脱机构、防护组件及背带组成。
闭锁解脱机构位于发射筒/包装筒的下方,该机构用于发射筒/包装筒与发射制导装置的闭锁或解脱。防护组件由前缓冲盖、后缓冲盖及防护罩组成。平时,前缓冲盖封住发射筒口,后缓冲盖封住发射筒后端,防护罩封住闭锁解脱机构。发射时,需将前缓冲盖及防护罩取下。 背带与发射筒/包装筒上的两个抱箍相连,用于射手携带导弹。
发射制导装置
发射制导装置由滑轨、击发机、高低机、方向机、瞄准镜、红外测角仪、控制箱及三脚架等组成。
滑轨位于发射制导装置的上部,用于安装筒装导弹,使筒装导弹具有一定的初始射向。
击发机位于发射制导装置的左侧,其上设有击发手柄。射手左手握住击发手柄,拇指按动击发手柄的击发按钮,即可发射导弹。
红外测角仪上安装有光学瞄准镜。当导弹发射后,射手操纵高低机和方向机,使用光学瞄准镜的十字分划对准目标,测角仪接收导弹红外辐射器发出的红外光,自动测出导弹与瞄准线的角度偏差量,并将角偏差量转化成角偏差信号输入控制箱,控制箱根据角偏差信号形成控制指令,控制指令经制导导线传输至导弹,通过导弹上的舵机使导弹修正位置,沿着瞄准线飞行,直至命中目标。
三脚架由上架及下架组成。滑轨、瞄准镜、红外测角仪、控制箱设在上架上,击发机、高低机、方向机设在下架上。
检测设备
检测设备包括一级检测仪及二级检测工程车。一级检测仪是射手在战斗前对红箭-8武器系统进行检测的小型装备,二级检测工程车是供部队师、团用于检测和维护红箭-8武器系统的大型设备。
训练器
红箭-8反坦克导弹还配套研制有模拟训练器,主要供基层部队训练用,以训练射手熟练掌握武器的操作使用。
型号多样,成功打入
国际军贸市场
红箭-8反坦克导弹改进型较多,并且大量用于出口。截止到目前,改进的型号主要有红箭-8A、红箭-8B、红箭-8C、红箭-8D、红箭-8E、红箭-8F、红箭-8L、红箭-8FAE等。
红箭-8A是专为直9型武装直升机开发的型号,1991年进入中国陆军航空兵服役,用于攻击500~3 000m的装甲目标。
红箭-8B亦装载在直9型武装直升机上,其最大射程增加到4 000m,1993年投产。与红箭-8A相比,红箭-8B的主要改进之处是采用串联式聚能战斗部,质量增至4kg,以提高破甲威力,对付反应装甲。另外还设有热成像观瞄仪,提高了夜间和低能见度气象条件下的攻击能力,并使控制系统数字化,提高了制导精度和抗干扰能力。
红箭-8C于1993年在巴黎航展上首次公开亮相。该导弹采用新型聚合装药战斗部,针对反应式装甲,在战斗部前部加装有触杆,可以保证战斗部在最佳爆炸高度时起爆。
红箭-8E在威力方面有较大提高,静破甲威力增至1 000mm以上,导弹指令改用数字传输。为保障夜间和能见度不佳条件下的有效使用,安装了PTI-32热成像观瞄仪,该热成像观瞄仪质量8kg,探测目标距离4 000m,识别距离2 000m。其能在3种发射平台上使用,既能安装在三脚架发射装置上便携使用,又能安装在陆基载体和直升机上使用。
红箭-8F于2002年研制成功,其与此前型号的主要区别在于导弹的战斗部结构。此前型号使用的聚合装药战斗部主要是为了对付装甲目标,但对付战场上其他类型目标的效果不够理想,比如野战工事、楼房和掩体等。红箭-8F导弹则具有破甲和爆破杀伤两种功能,前部的破甲战斗部能穿透88mm倾斜均质钢板,后部的爆破杀伤战斗部能够钻入装甲车辆或野战工事内部爆炸,对敌造成极大的杀伤效果。
红箭-8L在红箭-8E的基础上加以适当简化,被称为“一名士兵就可携带和操作的反坦克导弹”。该导弹系统除了反坦克外,还配有汽油爆炸弹,可有效用于城市巷战,特别是用于攻击建筑物、碉堡及小股步兵。其制导方式采用光学瞄准镜或热成像仪进行观察瞄准,通过电视或热成像仪测角,通过数字式控制箱产生指令,由导线传输指令,控制导弹飞行命中目标。另外,该导弹瞄准发射方式采用潜望式,士兵可卧姿发射,便于射手隐蔽,提高战场生存率。
红箭-8FAE采用温压战斗部,这种导弹能摧毁掩体、楼房和其他工事,以及消灭城市建筑群内的敌有生力量,最大射程4 000m,总质量26kg。其能使用此前所有型号的发射制导装置,包括红箭-8L的轻型发射制导装置。
我国自行研制反坦克导弹的工作始于1962年,最初名称为J-201。就当时的国防工业而言,这是一个相当困难的课题,因为那时没有任何有关反坦克导弹的技术资料及实物可供参考。研制中,研制单位获得了联邦德国第一代反坦克导弹“柯布拉”的勤务指南手册,该手册对“柯布拉”的结构与性能参数有着比较详细的介绍,故J-201反坦克导弹的气动外形基本上与“柯布拉”类似。
J-201于1973年1月设计定型,同时,仿制苏联“AT-3萨格尔”反坦克导弹的红箭-73项目已经展开。在J-201汇报试验进行之时,红箭-73也同场竞技。试验表明:红箭-73的性能与技术水平全面优于J-201,不但射程远、飞行速度快、威力大,而且勤务性好。于是,军方决定装备红箭-73,J-201项目随即停止,但该项目的开展为我国自行研制反坦克导弹提供了宝贵经验。
1969年珍宝岛事件爆发,苏联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我国面临强大的装甲威胁。而此时第二代反坦克导弹的设计思路已经基本确定下来,即仍采用射手目视瞄准目标,但利用红外测角仪跟踪导弹,自动形成控制指令,也就是说只要射手瞄准目标,导弹就会击中目标。与第一代反坦克导弹相比,第二代反坦克导弹虽然也采用有线制导方式,但射手无需操作控制手柄去修正导弹的飞行方向,其使用和训练较简单,有助于增强一线部队的反装甲能力。
1969年底,国务院反坦克武器科研生产指挥部下达研制第二代红外半自动反坦克导弹的启动令。此时正值“文革”时期,不可避免造成了对导弹研制的影响,如研究单位受战备影响从沈阳紧急搬至西安;原J-201项目的研究主干人员又因“政审不合格”而不能参与研制。除此之外,很多技术难题也需要摸索解决。例如:制导导线断线;初始弹道扰动大;红外辐射器强度和功率不够,红外信号不正常等问题。
研究人员克服资金短缺、环境干扰等问题,突破了所有技术难题,红箭-8反坦克导弹最终历时15年研制历程,于1985年完成设计定型,1986年开始装备部队。
全面剖视红箭-8
红箭-8反坦克导弹采用世界上第二代反坦克导弹常用的制导方式,即“目视瞄准、红外跟踪、自动形成遥控指令、有线传输制导指令。” 射手只需将瞄准镜的十字线对准目标并在导弹的飞行过程中一直跟踪目标,导弹便能自动导向瞄准线而击中目标。该反坦克导弹可架设在三脚架上发射,也可挂载在飞机、坦克上发射。
与红箭-73反坦克导弹相比,红箭-8不仅操作过程简便,而且命中率也较高。红箭-73在400~600m时的命中率约为60%,在600~3 000m时的命中率接近90%;红箭-8在100~500m的命中率为70%,在500~3 000m时的命中率为90%。
红箭-8反坦克导弹系统由筒装导弹、发射制导装置、检测设备及训练器组成。其战斗使用部分—筒装导弹、发射制导装置由3人携行,其中1名战士背负筒装导弹,另2名战士分别背负发射控制装置的上架与下架。
筒装导弹质量25kg,导弹质量11.2kg,弹径130mm,导弹长875mm,翼展320mm,续航段平均飞行速度210m/s,射程3 000m,平均飞行时间13~15s。
筒装导弹
筒装导弹由导弹、发射筒/包装筒、连接与防护组件等组成。
导弹 导弹由战斗部、引信、发动机、陀螺仪、线管、红外辐射器、舵机、弹翼及电路组件等组成。
战斗部为空心装药聚能破甲战斗部。战斗部的外部直径120mm,总质量3.1kg,主药柱1.3kg,副药柱0.2kg。低温常温时对180mm/68°均质钢板的穿透率为90%,高温状态时穿透率为80%,垂直入射时静破甲深度达到800mm。
引信采用触发式引信,由压电晶体、引爆部分及导线等组成。压电晶体位于弹体头部,引爆部分位于战斗部底部,两者通过导线相连。引信的保险解脱距离为30~70m。
发动机由增速发动机和续航发动机组成。在导弹的初始飞行阶段,增速发动机将导弹的飞行速度提高到200~240m/s,并且火药燃气通过斜置的喷管使导弹沿其纵轴旋转。当导弹飞行一段时间后,续航发动机启动,产生较长时间的推力,并且向导弹的舵机提供燃气流,使导弹的飞行方向能够得到控制。
导弹的尾部安装有线管,线管内设有制导导线,导线全长3 010m。当导弹发射后,制导导线从导弹尾部放出。
导弹后部设有红外辐射器,当导弹飞行时,红外辐射器辐射出红外光源,指示出导弹的飞行位置。设于地面的发射制导装置中的红外测角仪可以随时测出导弹偏离瞄准线的偏差量,由控制箱产生控制指令而修正。
导弹上还设有陀螺仪、舵机及弹翼。陀螺仪用于建立测量导弹装定角度的基准,并测量出舵机上的摆舵相对此基准的旋转角度。在发射前,弹翼折叠在导弹弹体后部,导弹发射后弹翼展开,为导弹提供升力。弹翼与弹体呈1°45′的安装角,可以保证导弹正常旋转。
发射筒/包装筒 红箭-8导弹改进了红箭-73导弹的储运装置,将导弹的发射筒与包装筒合为一体,其平时保护导弹使其免受腐蚀与碰撞,发射时,发射筒/包装筒后抛,起到平衡抛射的作用。
发射筒/包装筒由高强度玻璃丝加环氧树脂缠绕制成。发射筒/包装筒的后部设有高压室、密封闭气膜等部件。发射时,高压室内的火药燃气将导弹前推的同时使发射筒/包装筒后抛。
发射筒/包装筒的口径151mm,全长1 505mm,导弹出筒初速76m/s,在发射时发射筒后抛距离3~20m。
连接与防护组件 连接与防护组件主要由闭锁解脱机构、防护组件及背带组成。
闭锁解脱机构位于发射筒/包装筒的下方,该机构用于发射筒/包装筒与发射制导装置的闭锁或解脱。防护组件由前缓冲盖、后缓冲盖及防护罩组成。平时,前缓冲盖封住发射筒口,后缓冲盖封住发射筒后端,防护罩封住闭锁解脱机构。发射时,需将前缓冲盖及防护罩取下。 背带与发射筒/包装筒上的两个抱箍相连,用于射手携带导弹。
发射制导装置
发射制导装置由滑轨、击发机、高低机、方向机、瞄准镜、红外测角仪、控制箱及三脚架等组成。
滑轨位于发射制导装置的上部,用于安装筒装导弹,使筒装导弹具有一定的初始射向。
击发机位于发射制导装置的左侧,其上设有击发手柄。射手左手握住击发手柄,拇指按动击发手柄的击发按钮,即可发射导弹。
红外测角仪上安装有光学瞄准镜。当导弹发射后,射手操纵高低机和方向机,使用光学瞄准镜的十字分划对准目标,测角仪接收导弹红外辐射器发出的红外光,自动测出导弹与瞄准线的角度偏差量,并将角偏差量转化成角偏差信号输入控制箱,控制箱根据角偏差信号形成控制指令,控制指令经制导导线传输至导弹,通过导弹上的舵机使导弹修正位置,沿着瞄准线飞行,直至命中目标。
三脚架由上架及下架组成。滑轨、瞄准镜、红外测角仪、控制箱设在上架上,击发机、高低机、方向机设在下架上。
检测设备
检测设备包括一级检测仪及二级检测工程车。一级检测仪是射手在战斗前对红箭-8武器系统进行检测的小型装备,二级检测工程车是供部队师、团用于检测和维护红箭-8武器系统的大型设备。
训练器
红箭-8反坦克导弹还配套研制有模拟训练器,主要供基层部队训练用,以训练射手熟练掌握武器的操作使用。
型号多样,成功打入
国际军贸市场
红箭-8反坦克导弹改进型较多,并且大量用于出口。截止到目前,改进的型号主要有红箭-8A、红箭-8B、红箭-8C、红箭-8D、红箭-8E、红箭-8F、红箭-8L、红箭-8FAE等。
红箭-8A是专为直9型武装直升机开发的型号,1991年进入中国陆军航空兵服役,用于攻击500~3 000m的装甲目标。
红箭-8B亦装载在直9型武装直升机上,其最大射程增加到4 000m,1993年投产。与红箭-8A相比,红箭-8B的主要改进之处是采用串联式聚能战斗部,质量增至4kg,以提高破甲威力,对付反应装甲。另外还设有热成像观瞄仪,提高了夜间和低能见度气象条件下的攻击能力,并使控制系统数字化,提高了制导精度和抗干扰能力。
红箭-8C于1993年在巴黎航展上首次公开亮相。该导弹采用新型聚合装药战斗部,针对反应式装甲,在战斗部前部加装有触杆,可以保证战斗部在最佳爆炸高度时起爆。
红箭-8E在威力方面有较大提高,静破甲威力增至1 000mm以上,导弹指令改用数字传输。为保障夜间和能见度不佳条件下的有效使用,安装了PTI-32热成像观瞄仪,该热成像观瞄仪质量8kg,探测目标距离4 000m,识别距离2 000m。其能在3种发射平台上使用,既能安装在三脚架发射装置上便携使用,又能安装在陆基载体和直升机上使用。
红箭-8F于2002年研制成功,其与此前型号的主要区别在于导弹的战斗部结构。此前型号使用的聚合装药战斗部主要是为了对付装甲目标,但对付战场上其他类型目标的效果不够理想,比如野战工事、楼房和掩体等。红箭-8F导弹则具有破甲和爆破杀伤两种功能,前部的破甲战斗部能穿透88mm倾斜均质钢板,后部的爆破杀伤战斗部能够钻入装甲车辆或野战工事内部爆炸,对敌造成极大的杀伤效果。
红箭-8L在红箭-8E的基础上加以适当简化,被称为“一名士兵就可携带和操作的反坦克导弹”。该导弹系统除了反坦克外,还配有汽油爆炸弹,可有效用于城市巷战,特别是用于攻击建筑物、碉堡及小股步兵。其制导方式采用光学瞄准镜或热成像仪进行观察瞄准,通过电视或热成像仪测角,通过数字式控制箱产生指令,由导线传输指令,控制导弹飞行命中目标。另外,该导弹瞄准发射方式采用潜望式,士兵可卧姿发射,便于射手隐蔽,提高战场生存率。
红箭-8FAE采用温压战斗部,这种导弹能摧毁掩体、楼房和其他工事,以及消灭城市建筑群内的敌有生力量,最大射程4 000m,总质量26kg。其能使用此前所有型号的发射制导装置,包括红箭-8L的轻型发射制导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