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有一定的提升作用。在教学期间,教师要养成反思和总结的习惯, 及时总结教学课程, 发现教学期间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纠正。 通过不断尝试,找出有效的情感教育教学方法,使学生可以更好地进行语文学习,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更高,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教学角度,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渗透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教育;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对小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后,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可以更好地培养其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学习效果更加显著。在我国逐渐推进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情感教育,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其具备较高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小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渗透策略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应用情感教育的价值
(一)提高教学质量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当中,许多教师在文章阅读的时候,只是逐字逐句地对于文章进行讲解,对于文章想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表述,让学生对于这些内容死记硬背,而学生无法真正深入阅读内容当中,无法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感情,无法与作者共情,但是在教育中如果应用情感教育,教师通过对阅读文章的分析,引导学生走入作者的世界,感受作者的思想有利于让学生更准确更完整地理解作者想表達的内容,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拓展学生思维
对于小学生而言,其心智发展尚不成熟,因此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也要重视学生的这一心理和性格特点,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观和价值观,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进行情感教育,让学生深入与作者共情增强,对于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思想的理解,让学生感同身受,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情感观念,小学语文课本当中所选择的阅读文章都是积极向上的,对学生有正确引导的,因此运用这些阅读文章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拓展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渗透
(一)运用画面,渲染情感
在教学当中应用画面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式完成,首先,可以让学生置身于画面当中,比如说当我们在学习有关春天的文章的时候,我们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和学生们一起去爬山春游,让学生们徜徉在自然的怀抱当中,感受春天的曼妙,听一听鸟叫,闻一闻青草,看一看蓝蓝的天空,望一望远方绿油油的麦田,然后再带领学生阅读文章。这种方式,使得学生与文章内容相融合,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再比如,学习《欢乐的泼水节》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操场上玩一次泼水的游戏,运用这种方式让学生酣畅淋漓地感受泼水节的热闹,这种情景交融的学习模式,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另外,画面无法真正带领学生实际完成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运用视频播放和图片放映的方式来完成,如果一些学校具备VR技术,也可以利用VR先进的技术带领学生感受文章当中的画面,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丰富教学内容,满足情感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较大弊端就是教师对文章情感内容深入解读,以此再强加在学生身上,也让学生去感同身受,忽略了学生的情感需求。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生活与情感经历,正如“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相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在体验与感悟之中,能够生出不同的情感。由此,教师要让教学内容更为丰富,以此满足不同学生个体的情感需求。
找准教学内容丰富的切入点,激发兴趣,体验情感。语文是最贴近学生生活的学科,尽管小学生年龄尚幼,经验、能力、阅历等都相对有限,但课本教材的编写也照顾到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大多数的文章都是讲述小学生所熟悉的内容,只是小学生在生活中并没有产生对文本内容学习的期待,让他们的学习情感一触即发。如在《父爱之舟》一课,笔者就以“父亲”作为切入点,先让学生叙述自己的父亲,学生叙述之后,笔者再进行总结: 大家的介绍,父亲总是冰冷冷,仿佛对我们没有情感一样,那么真的是这样吗?在疑问之中,顺势引导学生阅读《父爱之舟》,一同感受“冰冷”的父爱。
(三)优化教学情境,唤起情感
正所谓“触景生情”,教学之中学生情感生成与释放的方式之一就是教学情境的创设,它有利于学生把内心的情感渗透于教学内容中,这样既能够让教学内容情感得以呈现,也能够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深入体验,更容易激发兴趣与动机。以“物理”情境举例。“物理”情境,就是教师利用“物质”,如信息技术、教学教具、图片实物等,围绕具体文本内容中所蕴含的情感信息,以此创设、优化教学情境。如在《观潮》一课教学中,本地学校并非在钱塘江附近,笔者也初步了解到班上学生少有去过钱塘江看潮水。若笔者用语言去描述钱塘江大潮如何雄伟,学生难以理解,在情感上更是不能共鸣。由此,笔者在课前准备了丰富视频资源,在笔者的语言陈述中,在视频的直观感受中,学生身临其境般了解、掌握了钱塘江大潮的气势,体验与感悟了文本的思想情感。再如,古诗教学中,语言简练,内容较少,学生难以从几十个字中感受古诗所表达的意境,抒发的情感。由此,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物理情境,利用信息技术,将古诗制作成简短的动画,以此让学生在动画的观看中,深刻理解古诗的韵味,感受诗人所表达的情感。以《示儿》一课来说,学生读后,根本体会不到诗人对儿子“所示”为何物,全诗所表为何“情”,由此,笔者为学生制作了祖国九州分裂,大好河山不断被敌人所侵蚀,诗人却已是残年,不久将离世,怀着满腔悲愤,却坚信祖国九州一定会收回,以此写下遗书的动画。这样学生在动画的观看中,更能够深入理解全诗,体会诗人的情感。
结论
综上所述,在当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当中,运用情感教学的策略,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科素养,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各种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积极地对学生开展情感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建军.她属于辽阔而神奇的北方大地——我读迟子建[J].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10(06):30-35.
[2]何平.“这段长长的写作生涯,流水无痕”——迟子建读记[J].中国作家,2010(07):216-224.
[3]赵彦芳. 底层世界:贫乏与诗意——迟子建小说中的底层美学[C]. 江苏省美学学会、扬州大学文学院、扬州市美学学会.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江苏省美学学会、扬州大学文学院、扬州市美学学会:江苏省美学学会,2009:157-163.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教育;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对小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后,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可以更好地培养其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学习效果更加显著。在我国逐渐推进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情感教育,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其具备较高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小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渗透策略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应用情感教育的价值
(一)提高教学质量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当中,许多教师在文章阅读的时候,只是逐字逐句地对于文章进行讲解,对于文章想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表述,让学生对于这些内容死记硬背,而学生无法真正深入阅读内容当中,无法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感情,无法与作者共情,但是在教育中如果应用情感教育,教师通过对阅读文章的分析,引导学生走入作者的世界,感受作者的思想有利于让学生更准确更完整地理解作者想表達的内容,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拓展学生思维
对于小学生而言,其心智发展尚不成熟,因此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也要重视学生的这一心理和性格特点,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观和价值观,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进行情感教育,让学生深入与作者共情增强,对于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思想的理解,让学生感同身受,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情感观念,小学语文课本当中所选择的阅读文章都是积极向上的,对学生有正确引导的,因此运用这些阅读文章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拓展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渗透
(一)运用画面,渲染情感
在教学当中应用画面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式完成,首先,可以让学生置身于画面当中,比如说当我们在学习有关春天的文章的时候,我们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和学生们一起去爬山春游,让学生们徜徉在自然的怀抱当中,感受春天的曼妙,听一听鸟叫,闻一闻青草,看一看蓝蓝的天空,望一望远方绿油油的麦田,然后再带领学生阅读文章。这种方式,使得学生与文章内容相融合,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再比如,学习《欢乐的泼水节》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操场上玩一次泼水的游戏,运用这种方式让学生酣畅淋漓地感受泼水节的热闹,这种情景交融的学习模式,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另外,画面无法真正带领学生实际完成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运用视频播放和图片放映的方式来完成,如果一些学校具备VR技术,也可以利用VR先进的技术带领学生感受文章当中的画面,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丰富教学内容,满足情感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较大弊端就是教师对文章情感内容深入解读,以此再强加在学生身上,也让学生去感同身受,忽略了学生的情感需求。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生活与情感经历,正如“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相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在体验与感悟之中,能够生出不同的情感。由此,教师要让教学内容更为丰富,以此满足不同学生个体的情感需求。
找准教学内容丰富的切入点,激发兴趣,体验情感。语文是最贴近学生生活的学科,尽管小学生年龄尚幼,经验、能力、阅历等都相对有限,但课本教材的编写也照顾到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大多数的文章都是讲述小学生所熟悉的内容,只是小学生在生活中并没有产生对文本内容学习的期待,让他们的学习情感一触即发。如在《父爱之舟》一课,笔者就以“父亲”作为切入点,先让学生叙述自己的父亲,学生叙述之后,笔者再进行总结: 大家的介绍,父亲总是冰冷冷,仿佛对我们没有情感一样,那么真的是这样吗?在疑问之中,顺势引导学生阅读《父爱之舟》,一同感受“冰冷”的父爱。
(三)优化教学情境,唤起情感
正所谓“触景生情”,教学之中学生情感生成与释放的方式之一就是教学情境的创设,它有利于学生把内心的情感渗透于教学内容中,这样既能够让教学内容情感得以呈现,也能够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深入体验,更容易激发兴趣与动机。以“物理”情境举例。“物理”情境,就是教师利用“物质”,如信息技术、教学教具、图片实物等,围绕具体文本内容中所蕴含的情感信息,以此创设、优化教学情境。如在《观潮》一课教学中,本地学校并非在钱塘江附近,笔者也初步了解到班上学生少有去过钱塘江看潮水。若笔者用语言去描述钱塘江大潮如何雄伟,学生难以理解,在情感上更是不能共鸣。由此,笔者在课前准备了丰富视频资源,在笔者的语言陈述中,在视频的直观感受中,学生身临其境般了解、掌握了钱塘江大潮的气势,体验与感悟了文本的思想情感。再如,古诗教学中,语言简练,内容较少,学生难以从几十个字中感受古诗所表达的意境,抒发的情感。由此,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物理情境,利用信息技术,将古诗制作成简短的动画,以此让学生在动画的观看中,深刻理解古诗的韵味,感受诗人所表达的情感。以《示儿》一课来说,学生读后,根本体会不到诗人对儿子“所示”为何物,全诗所表为何“情”,由此,笔者为学生制作了祖国九州分裂,大好河山不断被敌人所侵蚀,诗人却已是残年,不久将离世,怀着满腔悲愤,却坚信祖国九州一定会收回,以此写下遗书的动画。这样学生在动画的观看中,更能够深入理解全诗,体会诗人的情感。
结论
综上所述,在当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当中,运用情感教学的策略,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科素养,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各种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积极地对学生开展情感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建军.她属于辽阔而神奇的北方大地——我读迟子建[J].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10(06):30-35.
[2]何平.“这段长长的写作生涯,流水无痕”——迟子建读记[J].中国作家,2010(07):216-224.
[3]赵彦芳. 底层世界:贫乏与诗意——迟子建小说中的底层美学[C]. 江苏省美学学会、扬州大学文学院、扬州市美学学会.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江苏省美学学会、扬州大学文学院、扬州市美学学会:江苏省美学学会,2009:157-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