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似乎只是一转眼,2011年的列车就要驶入终点站了。这一年,发生了太多太多……
这一年,一个名为药家鑫的孩子走到了他生命的尽头,一个汪姓留学生机场刺母震惊社会;一向被尊为德艺双馨艺术家的李双江低下悔恨的头为闯祸的儿子出面道歉。孩子犯下的重大过错和由此引发的后果让为人父母者思之再三:谁偷走了孩子的健康人格,让他们变得如此冷漠凶狠?
这一年,下至小学、上至高中的孩子自杀事件频频刺激着家长的神经,杀伤力更大、涉及范围更广的集体自杀也时有发生。孩子们用宝贵的生命扣问着我们的教育,我们究竟忽略了什么。
这一年,“五道杠少年”黄艺博和“特长帝”吴致旭先后成为网络红人,11岁的许恒瑞走进全国最高学府之一的中国人民大学,16岁的张_上斤炀成了国内最年轻的博士。面对他们,羡慕者有之,担心者也有之。孩子过早的成人化让人若有所思,“牛孩”们的出现是优秀还是做秀,是自然还是强求?
这一年,微博打拐如火如荼,给了无数痛失子女的家庭以希望;吴菊萍徒手接住高空坠落的孩子,被称为“最美妈妈”;13岁的重庆少年勇救3人自己遇难;2岁的小悦悦倒在湿冷的街头,在路人不曾停下的冷漠脚步里失去了生的希望……这些看似孤立的事情,却蕴涵着相同的伤和痛、血与泪,安全教育问题浮出水面。
这一年,我们以及我们的孩子经历着,成长着,快乐着,收获着,但也苦恼着,迷茫着。因为,我们寄予了太多希望与梦想的孩子,笑容越来越少,抱怨越来越多,书包越来越重,眼镜越来越厚,生活能力越来越差,学习越来越被动,行为举止越来越叛逆,心越来越高,手越来越低。我们不愿意承认,但是面对孩子的叛逆、低能、懦弱、自私、冷漠、懒惰、暴力、不合作……这些字眼却常常涌现心头。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研究者和普通家长,都在担心同一个问题:这一代孩子长大了,到底会怎样?未来的社会由他们构建,结果又会怎样?
然而我们来不及想得那么远,因为眼下要面临的任务太多太艰巨——忙于做应试教育体系里的一个高速旋转的齿轮。我们把成绩当作孩子的唯一评判标准;把家改造成第二学堂,抛弃它温暖放松的原生功能;我们把周末变成周六、周七,课表排得比平时还满;我们送孩子弹琴、舞蹈、画画,为了换来一张张盖着钢印的考级证书。孩子是鱼肉,而我们是被无形之手操控的刀俎;孩子是终年无休的劳工,我们是不知疲倦的监工。我们高唱“虎妈战歌”,有热情、有信念、有毅力、有爱,可是我们没养出虎仔虎女,反倒是养出了怨儿怨女。
回顾2011年发生的一桩桩一件件,教育似乎不能冠之以成功。对于孩子——我们的未来,我们这些指引者要做的是什么?应该是我们斩断自己焦虑的触角,提升自身的素养,开放心胸,了解欣赏,尊重热爱,高瞻远瞩的时候了。只有这样,只有让孩子循着规律成长,我们才能拥有梦想中的孩子:自尊自立、健康快乐、勤奋好学、充满激情、爱心洋溢、乐观合作、创意无限。
是时候厘清教育的逻辑了。一年很短,而一生很长。
这一年,一个名为药家鑫的孩子走到了他生命的尽头,一个汪姓留学生机场刺母震惊社会;一向被尊为德艺双馨艺术家的李双江低下悔恨的头为闯祸的儿子出面道歉。孩子犯下的重大过错和由此引发的后果让为人父母者思之再三:谁偷走了孩子的健康人格,让他们变得如此冷漠凶狠?
这一年,下至小学、上至高中的孩子自杀事件频频刺激着家长的神经,杀伤力更大、涉及范围更广的集体自杀也时有发生。孩子们用宝贵的生命扣问着我们的教育,我们究竟忽略了什么。
这一年,“五道杠少年”黄艺博和“特长帝”吴致旭先后成为网络红人,11岁的许恒瑞走进全国最高学府之一的中国人民大学,16岁的张_上斤炀成了国内最年轻的博士。面对他们,羡慕者有之,担心者也有之。孩子过早的成人化让人若有所思,“牛孩”们的出现是优秀还是做秀,是自然还是强求?
这一年,微博打拐如火如荼,给了无数痛失子女的家庭以希望;吴菊萍徒手接住高空坠落的孩子,被称为“最美妈妈”;13岁的重庆少年勇救3人自己遇难;2岁的小悦悦倒在湿冷的街头,在路人不曾停下的冷漠脚步里失去了生的希望……这些看似孤立的事情,却蕴涵着相同的伤和痛、血与泪,安全教育问题浮出水面。
这一年,我们以及我们的孩子经历着,成长着,快乐着,收获着,但也苦恼着,迷茫着。因为,我们寄予了太多希望与梦想的孩子,笑容越来越少,抱怨越来越多,书包越来越重,眼镜越来越厚,生活能力越来越差,学习越来越被动,行为举止越来越叛逆,心越来越高,手越来越低。我们不愿意承认,但是面对孩子的叛逆、低能、懦弱、自私、冷漠、懒惰、暴力、不合作……这些字眼却常常涌现心头。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研究者和普通家长,都在担心同一个问题:这一代孩子长大了,到底会怎样?未来的社会由他们构建,结果又会怎样?
然而我们来不及想得那么远,因为眼下要面临的任务太多太艰巨——忙于做应试教育体系里的一个高速旋转的齿轮。我们把成绩当作孩子的唯一评判标准;把家改造成第二学堂,抛弃它温暖放松的原生功能;我们把周末变成周六、周七,课表排得比平时还满;我们送孩子弹琴、舞蹈、画画,为了换来一张张盖着钢印的考级证书。孩子是鱼肉,而我们是被无形之手操控的刀俎;孩子是终年无休的劳工,我们是不知疲倦的监工。我们高唱“虎妈战歌”,有热情、有信念、有毅力、有爱,可是我们没养出虎仔虎女,反倒是养出了怨儿怨女。
回顾2011年发生的一桩桩一件件,教育似乎不能冠之以成功。对于孩子——我们的未来,我们这些指引者要做的是什么?应该是我们斩断自己焦虑的触角,提升自身的素养,开放心胸,了解欣赏,尊重热爱,高瞻远瞩的时候了。只有这样,只有让孩子循着规律成长,我们才能拥有梦想中的孩子:自尊自立、健康快乐、勤奋好学、充满激情、爱心洋溢、乐观合作、创意无限。
是时候厘清教育的逻辑了。一年很短,而一生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