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持人梁文道专访(P=本刊记者,L=梁文道)
P:做这个节目,你选书的标准是什么?
L,有两个标准。首先我把书按照它们的来源产地做一个分类,尽量做到一个礼拜内介绍简体书两到三本,港台一两本,英文一本一另一个方向是,我把书分文学、社会科学,历史,时事等等,尽量一个月每种都平均一点。
我有时也会讲一些专题,比如今天讲的布希亚,他刚过世,把他的东西里面好玩的、我自己喜欢的拿出来讲一讲,增广见闻了,其次是贴合时事的,像接下来我会着重介绍一系列日本学者如何看待日本的历史责任、历史观、战争责任等这样一些问题。
P:你选书的时候,有没有感觉到两岸三地的文化差异?比如今天的“德里达”“德希达”的翻译名字就不一样。
L:我都会尽量去迁就简体字读者的习惯,除非买在不能妥协的地方。像“德希达”这个名字,就是比较接近他的原名。
P:你读一本书要多久?
L:不一定,有的书很快,像《追逐日光》,大概两个小时就能看完,读《消费社会》时间就很长,真的不一定。平均以我的阅读量来算平均一天一本。很多人问,怎么样才能快?在我看来是要多,读得多就读得快。因为你要找的是这本书的独特的东西。
P:其实你读的书,我们读起来觉得都蛮深的,会担心观众消化得了吗?
L:今天录的这个节目《消费社会》(《Consumer Society》)是有史以来最深的了。这个节目拍了三个月,以往的深不到哪儿去。有的书它是经典,但是不深。像我讲过希罗多德的《历史》,还有《孙子》,《论语》,都是这样。可能一看经典就觉得很深。其买不必。节目很多是一些很浅的书,比如《追逐日光》(《Chasing Daylight》)。
P:你的名字是真名吗?有没有想过你的名字和职业之间的联系?
L:呵呵,的确是真名。是我奶奶起的。
P:透露一下台里上下谁比较喜欢读书?
L:男主持人里面杨锦麟、何亮亮都读很多书的,女主持人,沈星、刘芳她们都买很多书,也很喜欢读书。我觉得在凤凰,爱看书的人其买不少。
P:现在大家似乎越来越不喜欢看书了,都看杂志看电视去了。阅读习惯越来越缺失,节目是有意想去唤醒读书风气吗?
L:我不会特别去唤醒,不认为我有这个责任去唤醒这个风气。或许,有人觉得我做的事情有这个效果,但这个并不是我的原意。我的原意是觉得我自己很爽、快乐、我觉得有意思的东西想告诉给别人听。而且,看杂志也没什么不好,我看许多杂志,我在节目里也介绍杂志,甚至我也推荐一些杂志。
P:节目有没什么进一步计划?
L:可能会介绍一些社会关注的东西,更密切一些。可能会多介绍一些畅销书。
P:现在有很多^都在谈“城市再造”这个话题。
L:这个题目我是很关心的,我写过很多文章去谈这个问题。找一个机会,可能会过多一两个月吧,讲一讲比如“贫民窟”话题。UCLA的一位David教授去年年底出过一本书,说全世界出现一个新现象,贫民窟不仅是在城市内出现,而且在城市之闻,他叫“ln-between-city”(中间城市)。农村与城市之间的中间地带,密度很大,人口达到了城市的规模,但没有城市的规划结构设施。这些东西我都会过一两个月再谈。
P:你生长在港台,节目是面对全中国,感觉在局外呢还是局中?
L:我的位置是局内人的位置,我不是海外专家或者汉学家,看中国不是我的职业。作为中国人,我关心中国。但是观点在大陆之外,甚至有时候是在中国以外的。我自己觉得作为公众知识分子,你的观点不应该被束缚在这块土地上。我最尊重的价值其实是宽容。我们今天不缺乏愤青,甚至不缺乏愤老,但最缺乏的是宽容。其实就是多点理解。我们处于一个每个人都很匆忙地判断,但不愿意去听的时代。
P:尤其是网络上,大家勇于表达的那股劲似乎过分了点。
L:有学术界对网络有一些看法,我觉得(网络)还是好事。公民社会,需要公民的辨识能力。辨识能力包括你能不能理解公众关心的话题,更重要的你愿不愿意去参与这个社会,尽管他们可能不大愿意听,但是首先都有参与意愿,这是很珍贵的。不能为了大家觉得网络上很暴力,就去抵制它。表达当然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听的技巧,看的技巧。不是说你说的对了,我说的就错了。很多人想东西是这样一种零的思考方式。还有就是国内网上大家喜欢动不动谈“根本”,一谈根本就容易吵起来,与其谈根本问题我认为不如多关注具体现象。
P:做这个节目,你选书的标准是什么?
L,有两个标准。首先我把书按照它们的来源产地做一个分类,尽量做到一个礼拜内介绍简体书两到三本,港台一两本,英文一本一另一个方向是,我把书分文学、社会科学,历史,时事等等,尽量一个月每种都平均一点。
我有时也会讲一些专题,比如今天讲的布希亚,他刚过世,把他的东西里面好玩的、我自己喜欢的拿出来讲一讲,增广见闻了,其次是贴合时事的,像接下来我会着重介绍一系列日本学者如何看待日本的历史责任、历史观、战争责任等这样一些问题。
P:你选书的时候,有没有感觉到两岸三地的文化差异?比如今天的“德里达”“德希达”的翻译名字就不一样。
L:我都会尽量去迁就简体字读者的习惯,除非买在不能妥协的地方。像“德希达”这个名字,就是比较接近他的原名。
P:你读一本书要多久?
L:不一定,有的书很快,像《追逐日光》,大概两个小时就能看完,读《消费社会》时间就很长,真的不一定。平均以我的阅读量来算平均一天一本。很多人问,怎么样才能快?在我看来是要多,读得多就读得快。因为你要找的是这本书的独特的东西。
P:其实你读的书,我们读起来觉得都蛮深的,会担心观众消化得了吗?
L:今天录的这个节目《消费社会》(《Consumer Society》)是有史以来最深的了。这个节目拍了三个月,以往的深不到哪儿去。有的书它是经典,但是不深。像我讲过希罗多德的《历史》,还有《孙子》,《论语》,都是这样。可能一看经典就觉得很深。其买不必。节目很多是一些很浅的书,比如《追逐日光》(《Chasing Daylight》)。
P:你的名字是真名吗?有没有想过你的名字和职业之间的联系?
L:呵呵,的确是真名。是我奶奶起的。
P:透露一下台里上下谁比较喜欢读书?
L:男主持人里面杨锦麟、何亮亮都读很多书的,女主持人,沈星、刘芳她们都买很多书,也很喜欢读书。我觉得在凤凰,爱看书的人其买不少。
P:现在大家似乎越来越不喜欢看书了,都看杂志看电视去了。阅读习惯越来越缺失,节目是有意想去唤醒读书风气吗?
L:我不会特别去唤醒,不认为我有这个责任去唤醒这个风气。或许,有人觉得我做的事情有这个效果,但这个并不是我的原意。我的原意是觉得我自己很爽、快乐、我觉得有意思的东西想告诉给别人听。而且,看杂志也没什么不好,我看许多杂志,我在节目里也介绍杂志,甚至我也推荐一些杂志。
P:节目有没什么进一步计划?
L:可能会介绍一些社会关注的东西,更密切一些。可能会多介绍一些畅销书。
P:现在有很多^都在谈“城市再造”这个话题。
L:这个题目我是很关心的,我写过很多文章去谈这个问题。找一个机会,可能会过多一两个月吧,讲一讲比如“贫民窟”话题。UCLA的一位David教授去年年底出过一本书,说全世界出现一个新现象,贫民窟不仅是在城市内出现,而且在城市之闻,他叫“ln-between-city”(中间城市)。农村与城市之间的中间地带,密度很大,人口达到了城市的规模,但没有城市的规划结构设施。这些东西我都会过一两个月再谈。
P:你生长在港台,节目是面对全中国,感觉在局外呢还是局中?
L:我的位置是局内人的位置,我不是海外专家或者汉学家,看中国不是我的职业。作为中国人,我关心中国。但是观点在大陆之外,甚至有时候是在中国以外的。我自己觉得作为公众知识分子,你的观点不应该被束缚在这块土地上。我最尊重的价值其实是宽容。我们今天不缺乏愤青,甚至不缺乏愤老,但最缺乏的是宽容。其实就是多点理解。我们处于一个每个人都很匆忙地判断,但不愿意去听的时代。
P:尤其是网络上,大家勇于表达的那股劲似乎过分了点。
L:有学术界对网络有一些看法,我觉得(网络)还是好事。公民社会,需要公民的辨识能力。辨识能力包括你能不能理解公众关心的话题,更重要的你愿不愿意去参与这个社会,尽管他们可能不大愿意听,但是首先都有参与意愿,这是很珍贵的。不能为了大家觉得网络上很暴力,就去抵制它。表达当然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听的技巧,看的技巧。不是说你说的对了,我说的就错了。很多人想东西是这样一种零的思考方式。还有就是国内网上大家喜欢动不动谈“根本”,一谈根本就容易吵起来,与其谈根本问题我认为不如多关注具体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