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主创新能力研究是目前经济界和理论界关注的热点方向之一,尤其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更是引起了广泛的研究,文章主要对此作了有关研究现状的综述。
【关键词】自主创新;产业创新;创新能力;产业自主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F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69(2007)05-067-02
一、国外研究现状
1、自主创新
1912年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其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先从经济学角度提出了以“生产要素的新组合”为特征的创新概念,关于创新的研究也就成为管理学和经济学研究的热点。费里德曼继承和发展了熊彼特创新的概念,认为创新不仅指技术创新,还包括组织、管理等其他方面的创新,并且技术和组织管理之间存在着大量的相互依存关系,这些依存关系并非单独出现,而是如军团般簇拥而来。
自主创新是我国最新提出的一个组合名词,国外没有等同的概念,而相似的概念有内生创新。内生创新是相对于模仿创新、外部引进和裂化的技术创新模式,是系统内自发的行为。另一个相近的概念是集成创新,Rothwell在分析欧洲科学技术政策变化过程时,提出整合“科学创新政策”和“产业创新政策”为一体的集成创新政策,这个观点实际上是区域创新系统和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延伸。
2、自主创新能力
(1)技术创新能力
国外对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应该始于对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经历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形成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由于各自分析问题的视角不同,对技术创新能力分析的角度也各有差异,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①从组织行为的角度。LarryE.Westphal把技术创新能力看成是组织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和技术与信息获取能力的综合;SevenMuller认为技术创新能力是产品开发能力、改进生产技术能力、储备能力、组织能力的综合。②以企业技术创新行为主体的视角。D.L.Barton把技术创新能力看成是由技术人员和高级技工的技能、技术系统的能力、管理能力、价值观等内容组成的。③从企业竞争力的角度,PrahaladHampl从基于产品、技术平台的企业核心能力积累的角度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探讨。DOsi等从企业技术竞争力的角度研究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2)企业核心能力
对企业核心能力的研究Prahalad与Hamel指出核心能力是组织的集体性学习,尤其是怎样协调不同生产技能与整合多种技术流。企业在三个层面上参与竞争:核心能力、核心产品、终端产品;Henderson等将能力分为两种:元件能力与构建能力。元件能力是对日常问题解决的当地化能力与知识。构建能力是运用元件能力,对其进行整合和发展新的元件能力的能力。Gallon与Stillman,Harold提出辨别企业核心技术能力(Core technical competencies,CTCs)的一套方法,涵盖六个步骤:构建指导团队,形成能力清单,对清单上的能力进行评估,辨别候选技术能力(candidate TCs);在能力演化方面,Winter指出一个危机可能刺激企业改进能力,企业某些情况下面临市场威胁的反应是将能力移至另市场进行重新配置,能力闲置时企业进入新的市场,以重新配置能力的未使用部分。
二、国内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关于技术创新能力
自主创新能力与技术能力(Technology Capability)密切相关,技术能力是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90年代后我国技术创新理论研究进入了实质性的深化阶段。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技术创新经济学的研究。傅家骥从微观的角度,结合中国实际系统地探讨了技術创新的起源、技术创新与组织体制变革、技术创新的扩散、技术创新与经济的良性循环、我国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以及技术创新的政策等。柳卸林的《技术创新经济学》从宏观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技术创新的过程、机制、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企业、产业演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等问题,还分析了创新政策、创新激励等问题。②国家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侧重于从宏观和中观层面把握技术创新对产业提升及经济增长的影响代表性的学者和著作有:冯之浚《国家创新系统研究纲要》、路甫祥《创新与未来—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创新体系》、李正风《中国创新系统研究》、尚勇《区域创新系统的理论与实施》等。③对技术创新涉及到的各个侧面的研究。如技术创新的作用、类型、影响因素、动力机制,企业技术创新的评价,技术创新扩散等,这方面的专题研究较多,但综合起来不能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体系。
(2)自主创新能力
目前,理论界对自主创新能力的概念及评价研究较少。现有的研究文献中,主要有:浙江工业大学教授龚建立及其研究生王黎娜认为,自主创新能力是指对内外创新资源进行有效利用的能力,其目的是为了获取自主知识产权、构建技术壁垒。他们把自主创新能力分解为:决策构想能力、研究开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价值实现能力以及创新管理能力5个能力的综合,并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对若干家企业进行实证评价;温瑞裙则认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就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为了增强企业的自我发展能力,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积极整合和运用国内外各种创新资源,在自主创新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能力的有机综合。他把自主创新能力分解为:R&D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市场营销能力、资源管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并用因子分析法对浙江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实证评价。
(3)产业自主创新能力
苟仲文通过分析电子信息产业创新体系得构成,建立起相应得能力侧度指标体系。通过实际测度,分别计算出电子信息产业在技术创新、产业链创新、集聚创新、应用创新、应用创新和政策创新等五方面的内容。徐玲等人提出了评价陕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王飞通过借鉴创新学、经济学、管理学以及有关科学技术领域的研究成果,提出并研究产业自主创新的理论体系。关于后发国家如何进行自主创新,尤其是在全球条件下实现自主创新,各国的学者已经作了一定的研究。因为日本和韩国是两个后发国家首先实现自主创新的典型,因此,多数此类的研究是以日本和韩国为对象的,使用A-U模型。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正处于产业技术升级的关键阶段,日本和韩国等实施追赶战略的经验表明,在进入高端产品和接近国际市场档次的市场竞争时,必须依靠自主创新来促进产业技术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
三、文献评述
由于自主创新是个本土化概念,目前并无统一权威的定义。自主创新问题的提出源于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落后以及由此产生的对国外的技术依赖。作为发展中国家,自主创新问题具有自身的现实背景,不能将国外的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我国,从而借鉴了国外对创新能力及企业核心能力的研究成果,在引进国外技术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吸收消化及创新。我国学术界对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主要就自主创新的层次、机制与模式、扩散与转移、创新与企业家行为、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与组织创新等主题展开了系统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我国的自主创新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梁三来.关于自主创新问题研究观点综述[J].经济纵横,2006,(11).
[2]华斌.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研究理论综述[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7,(3).
[3]焦玉灿,罗亚非.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综述[J].科技管理研究,2005,(7).
【关键词】自主创新;产业创新;创新能力;产业自主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F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69(2007)05-067-02
一、国外研究现状
1、自主创新
1912年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其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先从经济学角度提出了以“生产要素的新组合”为特征的创新概念,关于创新的研究也就成为管理学和经济学研究的热点。费里德曼继承和发展了熊彼特创新的概念,认为创新不仅指技术创新,还包括组织、管理等其他方面的创新,并且技术和组织管理之间存在着大量的相互依存关系,这些依存关系并非单独出现,而是如军团般簇拥而来。
自主创新是我国最新提出的一个组合名词,国外没有等同的概念,而相似的概念有内生创新。内生创新是相对于模仿创新、外部引进和裂化的技术创新模式,是系统内自发的行为。另一个相近的概念是集成创新,Rothwell在分析欧洲科学技术政策变化过程时,提出整合“科学创新政策”和“产业创新政策”为一体的集成创新政策,这个观点实际上是区域创新系统和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延伸。
2、自主创新能力
(1)技术创新能力
国外对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应该始于对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经历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形成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由于各自分析问题的视角不同,对技术创新能力分析的角度也各有差异,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①从组织行为的角度。LarryE.Westphal把技术创新能力看成是组织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和技术与信息获取能力的综合;SevenMuller认为技术创新能力是产品开发能力、改进生产技术能力、储备能力、组织能力的综合。②以企业技术创新行为主体的视角。D.L.Barton把技术创新能力看成是由技术人员和高级技工的技能、技术系统的能力、管理能力、价值观等内容组成的。③从企业竞争力的角度,PrahaladHampl从基于产品、技术平台的企业核心能力积累的角度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探讨。DOsi等从企业技术竞争力的角度研究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2)企业核心能力
对企业核心能力的研究Prahalad与Hamel指出核心能力是组织的集体性学习,尤其是怎样协调不同生产技能与整合多种技术流。企业在三个层面上参与竞争:核心能力、核心产品、终端产品;Henderson等将能力分为两种:元件能力与构建能力。元件能力是对日常问题解决的当地化能力与知识。构建能力是运用元件能力,对其进行整合和发展新的元件能力的能力。Gallon与Stillman,Harold提出辨别企业核心技术能力(Core technical competencies,CTCs)的一套方法,涵盖六个步骤:构建指导团队,形成能力清单,对清单上的能力进行评估,辨别候选技术能力(candidate TCs);在能力演化方面,Winter指出一个危机可能刺激企业改进能力,企业某些情况下面临市场威胁的反应是将能力移至另市场进行重新配置,能力闲置时企业进入新的市场,以重新配置能力的未使用部分。
二、国内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关于技术创新能力
自主创新能力与技术能力(Technology Capability)密切相关,技术能力是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90年代后我国技术创新理论研究进入了实质性的深化阶段。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技术创新经济学的研究。傅家骥从微观的角度,结合中国实际系统地探讨了技術创新的起源、技术创新与组织体制变革、技术创新的扩散、技术创新与经济的良性循环、我国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以及技术创新的政策等。柳卸林的《技术创新经济学》从宏观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技术创新的过程、机制、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企业、产业演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等问题,还分析了创新政策、创新激励等问题。②国家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侧重于从宏观和中观层面把握技术创新对产业提升及经济增长的影响代表性的学者和著作有:冯之浚《国家创新系统研究纲要》、路甫祥《创新与未来—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创新体系》、李正风《中国创新系统研究》、尚勇《区域创新系统的理论与实施》等。③对技术创新涉及到的各个侧面的研究。如技术创新的作用、类型、影响因素、动力机制,企业技术创新的评价,技术创新扩散等,这方面的专题研究较多,但综合起来不能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体系。
(2)自主创新能力
目前,理论界对自主创新能力的概念及评价研究较少。现有的研究文献中,主要有:浙江工业大学教授龚建立及其研究生王黎娜认为,自主创新能力是指对内外创新资源进行有效利用的能力,其目的是为了获取自主知识产权、构建技术壁垒。他们把自主创新能力分解为:决策构想能力、研究开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价值实现能力以及创新管理能力5个能力的综合,并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对若干家企业进行实证评价;温瑞裙则认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就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为了增强企业的自我发展能力,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积极整合和运用国内外各种创新资源,在自主创新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能力的有机综合。他把自主创新能力分解为:R&D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市场营销能力、资源管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并用因子分析法对浙江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实证评价。
(3)产业自主创新能力
苟仲文通过分析电子信息产业创新体系得构成,建立起相应得能力侧度指标体系。通过实际测度,分别计算出电子信息产业在技术创新、产业链创新、集聚创新、应用创新、应用创新和政策创新等五方面的内容。徐玲等人提出了评价陕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王飞通过借鉴创新学、经济学、管理学以及有关科学技术领域的研究成果,提出并研究产业自主创新的理论体系。关于后发国家如何进行自主创新,尤其是在全球条件下实现自主创新,各国的学者已经作了一定的研究。因为日本和韩国是两个后发国家首先实现自主创新的典型,因此,多数此类的研究是以日本和韩国为对象的,使用A-U模型。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正处于产业技术升级的关键阶段,日本和韩国等实施追赶战略的经验表明,在进入高端产品和接近国际市场档次的市场竞争时,必须依靠自主创新来促进产业技术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
三、文献评述
由于自主创新是个本土化概念,目前并无统一权威的定义。自主创新问题的提出源于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落后以及由此产生的对国外的技术依赖。作为发展中国家,自主创新问题具有自身的现实背景,不能将国外的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我国,从而借鉴了国外对创新能力及企业核心能力的研究成果,在引进国外技术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吸收消化及创新。我国学术界对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主要就自主创新的层次、机制与模式、扩散与转移、创新与企业家行为、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与组织创新等主题展开了系统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我国的自主创新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梁三来.关于自主创新问题研究观点综述[J].经济纵横,2006,(11).
[2]华斌.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研究理论综述[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7,(3).
[3]焦玉灿,罗亚非.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综述[J].科技管理研究,2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