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也是“双刃剑”

来源 :健康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er1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草药向来被认为使用安全,不良反应少。但随着中草药应用的日益广泛,人们对中草药进一步认识与绿色健康理念的流行。某些药物不良反应也逐渐显现。值得人们重视。
  
  当年神农氏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今天却有人认为中药安全无害,有病治病,无病强身。其实,不少中药本身就有毒副作用,如果用药不当,无毒中药也可伤人,妇女怀孕期间更应慎重。不过,中医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不少有毒的中药,只要运用得当,对证施治,也可力挽沉疴,大有“化腐朽为神奇”之妙。
  
  值得重视的“双刃剑”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药物监测合作中心报道,2009年以前每年收集到东亚地区中草药不良反应报告计5000例左右,至2010年底突然猛增到8000例。
  该中心的专家指出,中草药也是“双刃剑”。因为它也有两面性,即正常的药效反应与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过敏反应和中毒反应,轻则给病人带来不适、痛苦,重则危及生命。统计表明,中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次于抗感染药物。因此必须加强中药的用药安全宣传、教育和管理,使全社会重视中药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
  中药不良反应可分为两种类型,即A型不良反应和B型不良反应。A型不良反应是由药物的药理作用所致,其发生常与药代动力学改变有关,如影响药物吸收,结合、分布、代谢等因素,临床发病率高,死亡率低,通常可以预测;B型不良反应是指与该药药理作用无关的特殊反应,多由于病人异常体质所致,涉及遗传、免疫、致癌、致畸等方面,其中最常见到的是过敏反应,此类反应难以预测,发生率虽低,但后果严重。除中药本身外,中药在体内的代谢产物、制药过程中的添加剂、赋形剂、增溶剂等也可引起B型不良反应。
  
  不同中药的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是一种变态反应,是机体对某些特定抗原所发生的剧烈的特异性反应。大多数过敏反应与体质有关,而与用药剂量大小无明显关系。有些中药服用后,机体可引起有多种临床表现的过敏反应,从而引起人体组织损害或生理功能紊乱。据统计,过敏占中药药源性疾病的44%,最常见为皮疹,其次为荨麻疹,药物热,个别者出现过敏性休克。
  注射剂:中药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较多,其中双黄莲、复方丹参、茵栀黄、清开灵等注射剂致过敏反应发生率为最高。主要表现为红色斑疹、剥脱性皮炎、恶心、眩晕、寒战、高热、头痛等反应,有少数病人出现过敏性休克。板蓝根、复方柴胡、生脉饮等中药注射剂也均能引起过敏反应,轻者为皮疹,重者可致过敏性休克。中药注射剂多为复合组方,混杂其中的微量不纯物质可致机体发生过敏反应造成损害。因此,患者用中药注射剂应高度注意药物不良反应问题。
  口服制剂:口服中药引起过敏反应亦较常见,如金钱草内服致红色斑疹;垂盆草泡服致多形性红斑药疹;藿香正气丸、番泻叶内服致过敏引起胸闷不适、呼吸困难、全身出现散在性小丘疹;三七内服致过敏性丘疹;西洋参、川贝母、乌贼骨等均可致过敏;仙鹤草煎服致过敏性皮疹;壮骨关节丸内服引起荨麻疹。此外,六神丸、云南白药,益母膏、羚翘解毒片等均能引起药物过敏反应。
  外用制剂:如仙人掌、505神功元气带、洁尔阴、追风草、骨友灵擦剂等致接触性皮炎:冰片、脚癣一次净、正红花油致药疹;艾条薰灸致皮炎、心悸、胸闷等过敏症状。
  
  形形式式的毒性作用
  
  有些中药本身含毒性成分,安全系数小,其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非常接近。如乌头类、砒霜、巴豆、附子、甘遂、大戟、朱砂、天南星、蟾酥、蜈蚣、全蝎、雄黄、马钱子等以及某些中成药制剂,甚至临床常用的中成药如牛黄解毒丸(片)、六神丸,云南白药、红花油、人参等制剂,服用后均可能使患者产生不良反应。
  循环系统损害药物:不良反应可诱发和加重各种心血管疾病,出现胸闷、发晕、心慌、气短、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心律不齐、血压下降或升高、心音低顿或减弱、传导阻滞、心电图改变等症状。能引起该系统中毒的中药有乌头类药物、雪上一枝蒿、莨菪、夹竹桃、洋金花、三分三、钩吻、万年青、苍耳子、五加皮、博落回、蟾酥、苦栋子、人参、雷公藤及它们的制剂、复方丹参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藿香正气水等。
  泌尿系统损害药物:致泌尿系统的损害主要表现在对肾脏的损害,其症状有腰痛、尿少、尿闭、尿失禁、血尿、蛋白尿、管型尿,氮质血症、肾功能减退等。喜树硷、鱼胆、斑蝥、雷公藤、蝮蛇抗栓酶及中成药制剂如朱砂养心丸等造成肾损害均有报道。
  呼吸系统损害药物:对肺、支气管、咽喉等的损害,其主要表现为咳嗽、胸痛、上呼吸道梗阻、窒息、发钳、支气管痉挛、声带水肿、呼吸困难、呼吸衰竭等。已报道的中药有柴胡汤、桂枝茯苓丸、牛黄解毒丸等。
  精神神经系统损害药物:对神经系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可波及中枢神经,也可侵犯周围神经,可致神经损害,亦可致精神病样发作。药物毒性损害神经,引起肢体或全身麻木、眩晕、头痛、嗜睡、高热、抽搐、神志模糊、昏迷、呼吸衰竭等。报道的中药有马钱子、川乌、草乌、山豆根、白果、乌头可引起周围神经损伤;丹参注射液引起头痛;大剂量川芎能引起剧烈头痛和呕吐;精神损害表现为短暂的精神失常,且伴有幻视、定向力障碍,有的表现为忧郁或类似偏执狂反应,也有类似癔病样发作、幻听、幻觉、失语,感觉异常等。
  胃肠道损害药物:服用中成药后,往往胃肠道不良反应最先出现。某些中药可刺激消化腺分泌,并改变胃肠黏膜上皮细胞的结构或影响肠蠕动,发生胃肠道黏膜炎症、食道炎、胃肠溃疡与出血等。如鲜竹沥、六神丸、蛤蚧定喘丸可引起消化道出血;穿琥宁引起泄泻;雷公藤、山豆根,以及含有铅、汞的中成药等可引起药物性肝炎。
  血液系统损害药物:中药引起血液系统损害也是多样的,有急性反应与长期影响之别。其主要表现为白细胞下降、牙龈出血等。如牛黄解毒片、六神丸、云南白药可致血小板减少;速效感冒丸可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较长时间使用雷公藤可致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皮肤、黏膜类损害药物:不良反应在皮肤、黏膜及皮肤附属器的表现主要有色素变化与色素沉着,以及毛发变化、脱发、多毛症和头发变白,指、趾甲变化等。如苍耳子、土鳖虫外敷接触处发生红疹、糜烂;山菠萝煨食引起表皮坏死松解症;王不留行煎服致过敏性皮炎;正红花油致皮炎;颠茄合剂内服致急性荨麻疹;白芥子外敷致敷处皮肤起疱剥脱;仙人掌外敷致接触性皮炎;竹黄酒制剂、鱼腥草鲜品服后致日光性皮炎等。
  
  避免人为的不良反应
  
  更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本身没有毒性的中药,使用时亦要慎重,用之得当可以疗疾,用之不当则可产生不良反应。导致中药产生不良反应的人为原因有如下几种:
  误用伪品:中药辨别真伪,自古以来人们十分重视。误用伪劣之品,轻则无效,重则致命。港台和 大陆地区都曾发生服用伪品“龙胆草”而引起中毒死亡的报道,此“龙胆草”经查证,实为有毒的“桃耳七”。市井上往往有不法之徒,趁有些药品紧缺,掺假制造伪品,牟取暴利。如制造假牛黄、假冬虫夏草等。所以,一定要到医院或有信誉的药店配药,以免“求福得祸”。
  炮制不良:炮制又称炮炙,是药物制成各种剂型前必要的加工处理。中药材大都是生药,由于种种原因,不宜直接用于临床,必须经过炮制处理,才能符合治疗需要和充分发挥药效。炮制是按药物不同的药性和治疗需要进行的,方法很多,有的还要加适当的辅料,并且注意操作技术和讲究火候。炮制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药效。而少数有毒的药物经过合理炮制,能去除毒性,发挥药效。若炮制不妥,便会产生副作用。
  配伍不合:药物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中药学称之为药物的配伍关系。有些药物相配,可以明显地增强其原有的疗效,如石膏配知母,能明显增强清热泻火的疗效。而有些药物合用,能相互牵制,使作用降低,甚至丧失药效。如人参恶莱菔子,因莱菔子(萝卜种子)可降低人参的补气作用,所以,服食人参不要食萝卜就是这个道理。更严重的是有些药物合用,能产生毒性或副作用。因此,中药有“十八反”、“十九畏”之禁忌。
  药不对证:同是一种药物,用之得当,可以治病,用之不当,则可产生副作用。正如明代著名医家李时珍所指出的:用之得宜,皆有功力,用之失宜,人参白术亦能为害。经常有人服食人参引起精神亢奋、失眠、高血压等症状,就是药不对证的后果。
  剂量过大:剂量过大亦可产生副作用。特别是药性峻烈、治疗量与中毒量甚为接近的中药,如砒霜、蟾酥、斑蝥、草乌等,剂量过大容易引起中毒。有些中草药虽然毒性轻微,若剂量过大,也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如木通有通乳作用,若用大剂量(50克),个别人服后会发生肾功能损害。
  长期服用:有些中药或中成药(特别是矿类药)有一定的蓄积性,长期服用可致蓄积中毒。若长期服用含朱砂的丸剂,如天王补心丹、朱砂安神丸等,会造成药物蓄积,出现慢性汞中毒。又例如治疗咽喉炎之胖大海,如作为保健饮料长期泡服,往往造成大便溏泻、饮食减少、皖腹痞闷不适,甚至出现消瘦等不良反应。
  煎煮不当:有些中药煎煮可以消除或减缓其毒性,但煎煮不当也可产生副作用。如补阳类中药附子,煎煮时必须久煮。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附子的有毒成分乌头碱经加热后水解为乌头次碱及乌头原碱,毒性大大减少。若煎煮时间不足,则会出现舌尖、四肢发麻,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呼吸紧迫等副作用。
  器具不妥:从古到今,历代医家都认为煎煮或服用中药所使用的器具,以用陶器为佳。但是,随着金属器皿的出现,经常有人用铜、铁、铝合金、不锈钢,搪瓷器具煎(服)中药。金属器具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易与药物起化学反应,因而影响药效,甚至产生毒副作用。
  中药是用来治病的,但中药也是一把“双刃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使用不当会有许多不良反应,甚至会引起中毒危及生命,人们切不可大意。
其他文献
何缘唤作荔枝奴,艳冶丰姿百果无。  琬液醇和羞沆瀣,金丸的嚛赛玑珠。  好将姑射仙人产,供作瑶池王母需。  应供荔丹称伯仲,况兼益智策勋殊。  这是明代诗人王象晋写的赞颂《龙眼》的诗。龙眼,又叫桂园,还有益智(本经)、蜜脾(纲目)、荔枝奴、龙目等别名。为常绿乔木龙眼树的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剥皮去核取肉食用(晒干入药)。龙眼味道甘甜鲜美,不但有“果中珍品”之称,还是常用的药食两用品,自古就
期刊
食用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食品。我们常吃的食用油(豆油、花生油、色拉油和猪油等)中含有脂肪酸、油酸、卵磷脂和维生素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物质,是人体营养和热量的主要来源之一。不过专家提醒我们,食用油的用法是否科学对人体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用油的方法不当,会给人体健康带来损害,甚至会因此而引发各种疾病,日积月累甚至可能引发癌症。那么,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都存在哪些错误的用油方法呢?  高温炒菜。
期刊
我不是什么风流的男人,但是一种作祟的心理还是存在于我的意识之中:卉代皇帝“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就是平凡市井的男人也可以既娶老婆又纳小妾,而现在的男人难道一辈子就只守着一个女人吗?  我第一次接近小姐是在妻子外出打工半年之后。那天我和朋友喝了不少酒,朋友们互相开着带荤的玩笑,当然把矛头都指向我这个“留守男”。从酒店出来,我一个人朝家的方向走去,经过一条巷子,漆黑一团,只有一家门面亮着暧昧的红灯。鬼
期刊
前苏联流传着一个故事,某农场住着一对夫妻,两人都30多岁,女的又懒惰又邋遢,尤其令丈夫不能忍受的是她的性冷淡,任你怎么调情,也唤不起她一点儿热情。最后忍无可忍的丈夫,不得不和她离了婚。女人被一个单身汉娶走了。过了几个月,女人的前夫发现那个单身汉总在农场边转悠。他感到纳闷和气愤,走上前去问道:“你已经把她娶走了,难道我还欠你什么吗?”昔日的单身汉一脸真诚地说:“兄弟,我只是想问问你,这女人又勤劳又利
期刊
合影  演唱会上,一哥们激动地拿着话筒对台上的明星说:“我是您最忠实的粉丝,我几乎参加了您每一场演唱会,今天终于等到了机会!您能和我女朋友合张影吗?”  明星很感动,亳不犹豫地答应了。  然后这哥们听了高兴地对着台下问:“那么各位美女,谁愿意当我女朋友?”  撞上了  一驾驶员向路边倒车,看到旁边站着一位老人就说:“大爷,要撞上了麻烦您告诉我一声。”  老头:“好的,好的,倒吧!倒,倒,倒。”  
期刊
移动性睾丸要不要做手术  康医生    康医生:  男孩子一岁体檢的时候,医生说可能是隐睾,一岁半的时候须再做一次体檢。到了一岁半体檢的时候,医生说是移动性睾丸,不必担心,如果到两岁的时候还下不到阴囊内,最好做手术。  王沁(江苏)  王沁读者:  婴儿出生前,睾丸(精巢)在婴儿的肚子里。它会慢慢地下坠,在出生的时候进入阴囊内。睾丸不下到阴囊内,而留在肚子里的状态,称为隐睾。如果是隐睾,睾丸的功能
期刊
妊娠心烦  郭红雷    方一 去烦汤  组成 茯苓60克,防风3克,麦门冬、黄芩各4.5克。  用法 引用竹叶5片,水煎服。每日2次。  功能 清火除烦。  主治 妊娠,心神烦乱,称为子烦。  特别提示 忌恼怒,畅情志。    方二 竹茹汤  组成 竹茹30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2次。  功能 清热解郁。  主治 妊娠,郁热不得泻,心烦不安,称之为子烦,脉沉涩数。    泄泻  许大华   
期刊
安定类药物在临床上是改善睡眠、稳定情绪的药物。因为对老年人常见的情绪烦躁、失眠、高血压引起的头痛等都有一定疗效,所以近年来被许多老年人所钟爱。但专家指出,老年人要保持健康状态,最好远离安定类药物。  安定服用后主要经肝脏代谢解毒,然后由肾脏排泄。老年人由于动脉硬化,肝血流量下降(65岁以上减少40%),各种代谢酶如谷胱甘肽、细胞色素氧化酶活力降低,均可导致肝脏解毒功能低下,而易于发生药物蓄积中毒。
期刊
中高强度运动可预防无症状中风    最新一期的美国《神经病学》(Neurology)杂志网络版刊登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人员的论文说,老年人常进行中等强度至高强度的运动可预防无症状中风。  无症状中风是指病人脑部发生中风病变,但因临床上没有症状,当事者浑然不觉。这些病变多半发生于大脑掌管视觉、语言、运动功能以外的区域,病人不会有视力缺损、失语或肢体瘫痪的表现,但是脑部已受损伤。  研究人员对1200余名
期刊
清代袁枚说:“鸡功最巨,诸菜赖之。”把鸡肉尊为羽族之首,而本经也把鸡列为食中“上品”。现代营养学家把它称为“营养之源”。  鸡,分家鸡、野鸡两大类。据郑作新编著《中国动物志·鸟纲第四卷·鸡形目》一书介绍,鸡有276种,另有554个亚种,我国占有56种,约占世界的1/5。现在,家鸡中饲养较多的有肉用鸡、蛋用鸡、观赏鸡、斗鸡等。  说鸡肉是羽族之首,是当之无愧的。从营养学的角度看,鸡肉营养丰富,被称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