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农村分布甚广,各地的发展情况有所不同,有的发达富裕,有的贫困落后。笔者走访了江南富庶之地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了解了发达地区的农村状况。目前,新农合已经推行几年了,受到的欢迎程度在各地有所不同。文章关注的是新农合推行下的农村医疗状况,旨在为改善新农合的推进找出一条可行的解决之路。
关键词:新农合;药价;缺乏;满意;现状
一、背景
2009年的8月,笔者进行了农村走访,主要关注农村医疗卫生。在江南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已经很少能看见农林牧渔的景象,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称之为“社区”的农村形式。简而言之,农民失去了原有的土地,用一种称之为“流转”的方式将土地交给集体,而自己则分到宅基,造起别墅,社区里还配备了相应的设施。笔者走访了吴模村、梅里村、农创村这三个村子。可以说,这三个村这是发达地区农村的几个典型。
二、“新农合”来了
新农村建设给农民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从人均收入到养老保险,都有了很大的改善。这次关注的“新农合”同样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一环,新农合的到来,到底给农村带来了什么?
(一)“新农合”在农村的接受情况
在笔者走访的3个村子,农民无一例外参加了“新农合”,2009年的政府补贴数额是240元,农民自己出80元。这80元对于富庶之地的农民当然不算什么,但是参加的动机仍然是不一样的。在吴模村,村委会强制大家参与,并且替大家交了80元的个人筹资。而梅里村和农创村,情况就不一样了,同样是强制参与,这80元就得村民自己出了。尤其是梅里村,其村民经济状况是走访的三个村里最差的,村民还是要自己出这80元的合作医疗费,原因何在?
吴模村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农村,耕地被高价征用,农民失去了土地,得到了大笔的征地补偿款。由于村里的年龄结构相对老龄化,所以大部分的征地款留在了村委,由集体为大家找一条最适合的花销途径。所以每当有能给大家带来好处的事情,就用这笔钱来做,如大额医疗保险、农村合作医疗等等。农创村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范,江苏闻名,是其他村子的榜样。村里的财务状况相对很好。农创村虽然说有贫困户,但是一年的救济金多达3万元,这对于一个农民家庭来说,是足够的,所以说,实际上的贫困户是没有的。这样一来,没有人在乎这80元,得到实惠的还是自己。但是,梅里村属于早期发展的新农村,耕地早早被征用,当时征地款不多,村里的领导也没有经验,没有想到社会变化这么大。征地款早早发给农民,大家各自找出路,当时看似很好,但是现在看来情况并不乐观。现在留在村里的人很少了,村委也没钱,主要收入只有村里租给外面厂家的厂房租金,一年60万元左右,仅足够村委发工资。所以这80块钱只能自己交。
(二)村民对于新农合的满意程度
在吴模村,一位患过大病、动了手术的村民表示,他住院花了14000多元,报销了将近60%,他表示“非常满意”。这一大笔钱对于农户来说是大半辈子的积蓄,好在有了“新农合”,要不然根本拿不出这么多现金来看病。可以看出,新农合的报销机制是很好的,是当场报销,而不是事后解决,这一点符合农民的切身利益。
这次调查中发现,农民手中的现金很少,遇到盖房子、看病等情况,都要向亲戚借钱,能借出钱的不多,且范围广,还钱也是有一点还一点。由此可以看出,报销方式具有很大的便利性。
在梅里村和农创村,笔者没有采访到大病户,得到的是大家对于一些小病的数据。看病配药可以打七折,这个数字听上去很诱人,但是,七折的背后是什么?有一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新农合”的售价15.3元,打七折是10.71元,但是,这种药在药店的售价是10.9元。也就是说,实际上只便宜了两毛钱。据村里医生说,“新农合”的药物是从卫生院的进来的,他们自己不能改变售价,也就是说村里没得到好处。让农民不满意的原因还有一点,许多农民的孩子没有留在农村,而是进了城市,找到了好的工作,有了城镇医保,也就是说,爸妈买药,孩子用医保卡去药店买,根本不走新农合这条路。尽管村民对于新农合并非都满意,但是都表示会继续参加。
三、农村医疗困境
(一)医疗器械
在梅里村调查时,该村医生提到了设备缺失的问题。他们看病用的是老三样:听诊器、血压计、压舌板。医生说他看病时最可靠的就是听诊器,很多大医院靠诊疗仪器才查得出的病,其可以靠听诊器查出来。这里虽然是好事,但是也反映出了不容忽视的问题:医疗设备不足。在现在的社会,病情只会朝着复杂的方向发展,老三样不是每次都可以解决问题的。既然村卫生室是要为几百个人看病的,为什么不能配一些适当的仪器呢?另外,梅里村的医生提到,上级配发的高压消毒锅是坏的,反映了也没有答复;出诊箱的被带坏了还得自己修,上级不下发经费配备。这些都是涉及医疗安全于诊断效率的事情,但是却得不到关注。至于如农创村这样的典范村,条件就好得多,但是值得关注的是,条件好是因为村里有钱,并不是上级拨款。可见现在对于农村医疗卫生的关注还是不足的。
(二)医务人员结构
这次调查发现,无一例外,医生老年居多,最年轻的54岁。这些都是以前的赤脚医生,现在虽然行医多年,没有出过问题,但是后继无人。其工资待遇也是一个大问题。梅里村的医生给我讲了他的工资结构。月基本工资300元,工龄工资5元/年,医药费达到2000元提成10%,超过2000的提成15%,季度奖金500元。这样看来,其每月工资在1000元左右,仅仅比原来的最低工资标准多点。梅里村的医生表示,其留在梅里村的原因仅仅是因为热爱这里。现在农村卫生院的医生每年进行一次培训,往往是形式大于实际。青黄不接成了现在医务人员的现状。更加糟糕的是,卫生室人员数量直接和村子的经济状况成正比,梅里村只有1人,吳模村2人,而作为江苏典范的农创有4人。资源分配并不均匀,供给和需求并不成正比。
(三)卫生院与卫生室的地位
农创村的村卫生室条件很好,附近的村也会有人来看病。而梅里村所在的松陵镇有一个卫生院,但是大家普遍反应很差。这样一来,卫生院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因为小病在村内治疗,大病就直接去市人民医院治疗,乡卫生院医疗条件一般,级别略比村卫生室高,但是没多少人愿意去,这样的设施是不是有点浪费?还不如把它就近整编入村的卫生室,以提高效率。
以上三个方面是笔者在这次千村调查中所得出的结论,“新农合”带来了很多好处,但是,这并不能掩盖当前我国农村了医疗混乱的现状。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潜在建设者,我们有责任去深入农村,发现问题,这是改革与建设中的必然。只有敢于发现问题并且想办法解决,才是当下应该做的事情。
四、建议
此次调查显示出农村医疗的不足,因此,只有改革才是出路。
首要问题是医疗人员缺乏的问题。梅里村只有一个医生支撑着村里的卫生系统。现在的年轻医生普遍不愿意去农村卫生院,哪怕是呆在家里待业,也不愿意去农村。不仅仅是因为工资太低,工作环境不好,更是因为没有提升机会。现在医院的年轻医生每个月基本工资一千多元,加上名目繁多的奖金,收入不少,而且只要努力工作,也有很大上升空间。但农村医生,一辈子只能这样,因而望而却步了。其实,江南一带交通发达,容易实现在农村工作,只要待遇好,有上升机会,年轻人还是愿意去的。可以采取一种轮岗的模式,乡镇卫生院定期派医生进入农村工作,尤其是年轻医生,作为进入基层工作的经历。将该项工作经历作为升职的要求之一。工作期间工资不低于同一级别在大医院的医生。由此利用县一级的医疗资源来支援农村。由于卫生院的规模不会变,所以就会多招收毕业生,由此还能解决一部分就业问题。这种轮岗时间可以控在两年左右,时间太长了则会带来惰性,也不利于农村医疗的改善。对于医生而言,进入农村工作,工资没有减少,而且还是上涨的前提,哪怕是采用强制轮岗的方式,也不会有太多阻力,而且当医生深入基层了解当地并病情,也有利于日后在门诊上的工作。实行轮岗的人员安排可以采用就进原则,实现早出晚归,不用在农村住宿,夜间的突发状况可以由原来村里的医生解决。对于发达地区的农村这种办法是可行的。如果是偏远山区的农村,则需要组织医疗队进驻,实行村村互通。医疗队驻扎在一个村,工作范围辐射到周围的村子。这与过去的扶贫工作组差不多,医疗队需要自带医疗器械,达到实行简单外科手术的标准,也是采用轮岗制。在这样的农村,可以采用几位经验丰富的医生带一批医学院大五的学生,进行为期一年的支援加实习的方式。并做出相应规定,如参加了这个项目,今后进了医院则不需要下乡工作。由此做到相对公平。
采取这种轮岗制,可以合理分配农村医疗资源,切实给村民带来好处,加强年轻医生的业务能力,解决就业问题,如此一举多得,可以尝试采用。还可以解决农村医疗器械不足,经费不足等问题。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即药品价格问题。药费并没有减少,而是通过加价的方式,将集资款重新收回。这里涉及到一个问题,发达地区的农民可以承受的起药店的价格,几毛钱的优惠并不诱人,而贫困地区的农民本身就承受不起药店价格,便宜了几毛钱不会带来实际优惠。也就是说,药品其实没有给农民带来实惠。由于我国实行的是城乡二元体制结构,在经济地位以及某些社会地位上,农民是吃亏的,所以农民应该得到更多的优惠。对于“新农合”的药品,可以找定点企业生产,使用不同的标签,不可以在药店交易,只能在定点医院使用,配发给属于新农合范围的农民。药品全部贴上处方药的标签,只有定点医院或者卫生室的医生开了处方才可以购买,并且限制开药的剂量,进行严格的监管。这样一来,价格就可以大大低于市场价了,并且起到遏制倒卖药品情况的发生。对于一些钻空子的人,则可以通过立法进行约束。
由于医疗资源相对短缺,所以药品可以大量采用中药。对于急性病,西药管用,而对于慢性病,目前仍是大量采用的是西药。在农村,可以尝试使用中药或者中成药。首先农民普遍比较信任中药,其次价格会相对较低,容易接受。现在,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是比较多的症状,梅里村农民药费的支出主要是花在这上面,如果能够找到合适的中成药,药费也许就会相对减少一点。而且,农村也有使用中药的条件。
五、结束语
通过此次深入农村的调查,笔者了解了我国发达地区农村的卫生现状。“新农合”带来了好处,但仍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如人员分配,资源分配,价格双轨等等。通过不断地改革、创新,农村医疗一定会越来越好,我国农民的生活也才会越来越好。
(作者单位:上海财经大学)
关键词:新农合;药价;缺乏;满意;现状
一、背景
2009年的8月,笔者进行了农村走访,主要关注农村医疗卫生。在江南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已经很少能看见农林牧渔的景象,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称之为“社区”的农村形式。简而言之,农民失去了原有的土地,用一种称之为“流转”的方式将土地交给集体,而自己则分到宅基,造起别墅,社区里还配备了相应的设施。笔者走访了吴模村、梅里村、农创村这三个村子。可以说,这三个村这是发达地区农村的几个典型。
二、“新农合”来了
新农村建设给农民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从人均收入到养老保险,都有了很大的改善。这次关注的“新农合”同样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一环,新农合的到来,到底给农村带来了什么?
(一)“新农合”在农村的接受情况
在笔者走访的3个村子,农民无一例外参加了“新农合”,2009年的政府补贴数额是240元,农民自己出80元。这80元对于富庶之地的农民当然不算什么,但是参加的动机仍然是不一样的。在吴模村,村委会强制大家参与,并且替大家交了80元的个人筹资。而梅里村和农创村,情况就不一样了,同样是强制参与,这80元就得村民自己出了。尤其是梅里村,其村民经济状况是走访的三个村里最差的,村民还是要自己出这80元的合作医疗费,原因何在?
吴模村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农村,耕地被高价征用,农民失去了土地,得到了大笔的征地补偿款。由于村里的年龄结构相对老龄化,所以大部分的征地款留在了村委,由集体为大家找一条最适合的花销途径。所以每当有能给大家带来好处的事情,就用这笔钱来做,如大额医疗保险、农村合作医疗等等。农创村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范,江苏闻名,是其他村子的榜样。村里的财务状况相对很好。农创村虽然说有贫困户,但是一年的救济金多达3万元,这对于一个农民家庭来说,是足够的,所以说,实际上的贫困户是没有的。这样一来,没有人在乎这80元,得到实惠的还是自己。但是,梅里村属于早期发展的新农村,耕地早早被征用,当时征地款不多,村里的领导也没有经验,没有想到社会变化这么大。征地款早早发给农民,大家各自找出路,当时看似很好,但是现在看来情况并不乐观。现在留在村里的人很少了,村委也没钱,主要收入只有村里租给外面厂家的厂房租金,一年60万元左右,仅足够村委发工资。所以这80块钱只能自己交。
(二)村民对于新农合的满意程度
在吴模村,一位患过大病、动了手术的村民表示,他住院花了14000多元,报销了将近60%,他表示“非常满意”。这一大笔钱对于农户来说是大半辈子的积蓄,好在有了“新农合”,要不然根本拿不出这么多现金来看病。可以看出,新农合的报销机制是很好的,是当场报销,而不是事后解决,这一点符合农民的切身利益。
这次调查中发现,农民手中的现金很少,遇到盖房子、看病等情况,都要向亲戚借钱,能借出钱的不多,且范围广,还钱也是有一点还一点。由此可以看出,报销方式具有很大的便利性。
在梅里村和农创村,笔者没有采访到大病户,得到的是大家对于一些小病的数据。看病配药可以打七折,这个数字听上去很诱人,但是,七折的背后是什么?有一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新农合”的售价15.3元,打七折是10.71元,但是,这种药在药店的售价是10.9元。也就是说,实际上只便宜了两毛钱。据村里医生说,“新农合”的药物是从卫生院的进来的,他们自己不能改变售价,也就是说村里没得到好处。让农民不满意的原因还有一点,许多农民的孩子没有留在农村,而是进了城市,找到了好的工作,有了城镇医保,也就是说,爸妈买药,孩子用医保卡去药店买,根本不走新农合这条路。尽管村民对于新农合并非都满意,但是都表示会继续参加。
三、农村医疗困境
(一)医疗器械
在梅里村调查时,该村医生提到了设备缺失的问题。他们看病用的是老三样:听诊器、血压计、压舌板。医生说他看病时最可靠的就是听诊器,很多大医院靠诊疗仪器才查得出的病,其可以靠听诊器查出来。这里虽然是好事,但是也反映出了不容忽视的问题:医疗设备不足。在现在的社会,病情只会朝着复杂的方向发展,老三样不是每次都可以解决问题的。既然村卫生室是要为几百个人看病的,为什么不能配一些适当的仪器呢?另外,梅里村的医生提到,上级配发的高压消毒锅是坏的,反映了也没有答复;出诊箱的被带坏了还得自己修,上级不下发经费配备。这些都是涉及医疗安全于诊断效率的事情,但是却得不到关注。至于如农创村这样的典范村,条件就好得多,但是值得关注的是,条件好是因为村里有钱,并不是上级拨款。可见现在对于农村医疗卫生的关注还是不足的。
(二)医务人员结构
这次调查发现,无一例外,医生老年居多,最年轻的54岁。这些都是以前的赤脚医生,现在虽然行医多年,没有出过问题,但是后继无人。其工资待遇也是一个大问题。梅里村的医生给我讲了他的工资结构。月基本工资300元,工龄工资5元/年,医药费达到2000元提成10%,超过2000的提成15%,季度奖金500元。这样看来,其每月工资在1000元左右,仅仅比原来的最低工资标准多点。梅里村的医生表示,其留在梅里村的原因仅仅是因为热爱这里。现在农村卫生院的医生每年进行一次培训,往往是形式大于实际。青黄不接成了现在医务人员的现状。更加糟糕的是,卫生室人员数量直接和村子的经济状况成正比,梅里村只有1人,吳模村2人,而作为江苏典范的农创有4人。资源分配并不均匀,供给和需求并不成正比。
(三)卫生院与卫生室的地位
农创村的村卫生室条件很好,附近的村也会有人来看病。而梅里村所在的松陵镇有一个卫生院,但是大家普遍反应很差。这样一来,卫生院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因为小病在村内治疗,大病就直接去市人民医院治疗,乡卫生院医疗条件一般,级别略比村卫生室高,但是没多少人愿意去,这样的设施是不是有点浪费?还不如把它就近整编入村的卫生室,以提高效率。
以上三个方面是笔者在这次千村调查中所得出的结论,“新农合”带来了很多好处,但是,这并不能掩盖当前我国农村了医疗混乱的现状。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潜在建设者,我们有责任去深入农村,发现问题,这是改革与建设中的必然。只有敢于发现问题并且想办法解决,才是当下应该做的事情。
四、建议
此次调查显示出农村医疗的不足,因此,只有改革才是出路。
首要问题是医疗人员缺乏的问题。梅里村只有一个医生支撑着村里的卫生系统。现在的年轻医生普遍不愿意去农村卫生院,哪怕是呆在家里待业,也不愿意去农村。不仅仅是因为工资太低,工作环境不好,更是因为没有提升机会。现在医院的年轻医生每个月基本工资一千多元,加上名目繁多的奖金,收入不少,而且只要努力工作,也有很大上升空间。但农村医生,一辈子只能这样,因而望而却步了。其实,江南一带交通发达,容易实现在农村工作,只要待遇好,有上升机会,年轻人还是愿意去的。可以采取一种轮岗的模式,乡镇卫生院定期派医生进入农村工作,尤其是年轻医生,作为进入基层工作的经历。将该项工作经历作为升职的要求之一。工作期间工资不低于同一级别在大医院的医生。由此利用县一级的医疗资源来支援农村。由于卫生院的规模不会变,所以就会多招收毕业生,由此还能解决一部分就业问题。这种轮岗时间可以控在两年左右,时间太长了则会带来惰性,也不利于农村医疗的改善。对于医生而言,进入农村工作,工资没有减少,而且还是上涨的前提,哪怕是采用强制轮岗的方式,也不会有太多阻力,而且当医生深入基层了解当地并病情,也有利于日后在门诊上的工作。实行轮岗的人员安排可以采用就进原则,实现早出晚归,不用在农村住宿,夜间的突发状况可以由原来村里的医生解决。对于发达地区的农村这种办法是可行的。如果是偏远山区的农村,则需要组织医疗队进驻,实行村村互通。医疗队驻扎在一个村,工作范围辐射到周围的村子。这与过去的扶贫工作组差不多,医疗队需要自带医疗器械,达到实行简单外科手术的标准,也是采用轮岗制。在这样的农村,可以采用几位经验丰富的医生带一批医学院大五的学生,进行为期一年的支援加实习的方式。并做出相应规定,如参加了这个项目,今后进了医院则不需要下乡工作。由此做到相对公平。
采取这种轮岗制,可以合理分配农村医疗资源,切实给村民带来好处,加强年轻医生的业务能力,解决就业问题,如此一举多得,可以尝试采用。还可以解决农村医疗器械不足,经费不足等问题。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即药品价格问题。药费并没有减少,而是通过加价的方式,将集资款重新收回。这里涉及到一个问题,发达地区的农民可以承受的起药店的价格,几毛钱的优惠并不诱人,而贫困地区的农民本身就承受不起药店价格,便宜了几毛钱不会带来实际优惠。也就是说,药品其实没有给农民带来实惠。由于我国实行的是城乡二元体制结构,在经济地位以及某些社会地位上,农民是吃亏的,所以农民应该得到更多的优惠。对于“新农合”的药品,可以找定点企业生产,使用不同的标签,不可以在药店交易,只能在定点医院使用,配发给属于新农合范围的农民。药品全部贴上处方药的标签,只有定点医院或者卫生室的医生开了处方才可以购买,并且限制开药的剂量,进行严格的监管。这样一来,价格就可以大大低于市场价了,并且起到遏制倒卖药品情况的发生。对于一些钻空子的人,则可以通过立法进行约束。
由于医疗资源相对短缺,所以药品可以大量采用中药。对于急性病,西药管用,而对于慢性病,目前仍是大量采用的是西药。在农村,可以尝试使用中药或者中成药。首先农民普遍比较信任中药,其次价格会相对较低,容易接受。现在,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是比较多的症状,梅里村农民药费的支出主要是花在这上面,如果能够找到合适的中成药,药费也许就会相对减少一点。而且,农村也有使用中药的条件。
五、结束语
通过此次深入农村的调查,笔者了解了我国发达地区农村的卫生现状。“新农合”带来了好处,但仍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如人员分配,资源分配,价格双轨等等。通过不断地改革、创新,农村医疗一定会越来越好,我国农民的生活也才会越来越好。
(作者单位:上海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