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层面新一轮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将启动,医改进入深水区。
健康是幸福之基。
国家发改委近日公布《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意见》(以下称《意见》),明确了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今后,我国将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要求,全面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这意味着国家层面新一轮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将启动,医改进入深水区。
破解看病难题
药费高、检查费多,而体现医生劳务价值的手术费、诊疗费偏低,是导致医院愿意开“大处方”、让患者多做检查、用贵耗材的重要原因。《意见》出台后,这一状况将会逐步发生改变。
据悉,我国新一轮医改自2009年启动以来,已经进行7年,然而“看病难、看病贵”和“以药养医”等顽疾仍然存在。
中欧国际商学院卫生管理和政策中心主任蔡江南认为,整个医疗行业的改革,最根本的还是医疗服务价格的改革,只有这样,公立医院的改革才能真正破题。
总体上看,当前医疗服务价格方面的主要问题是项目间比价不合理,诊疗、护理、手术价格偏低,检查、治疗、检验价格偏高;医疗服务项目名义价格偏低,老百姓实际支付费用偏高等问题。
价格改革,实际就是一个利益再分配的过程。价改背后,触动的是医疗机制、药品流通机制、医保机制、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医务人员薪酬机制等多个深水区。在医疗这个利益池子里,医疗机构、群众、医保、财政是其中主要的利益主体。群众的整体负担不能增加,这是改革的底线;医保基金与公共财政要以可以承受为基础,无法骤然增加供给;更多的调整恐怕要在医疗机构的内部进行。
据了解,此次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在保证公立医院良性运行、医保基金可承受、群众整体负担不增加的前提下,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此番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着力点定在提高诊疗、手术、康复、护理等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在医疗费用不增加的前提下,通过降低药品、耗材等费用“两降”,才可能实现诊疗、手术、康复、护理、中医等的“五升”,实现“腾笼换鸟”。
目前“以药补医”机制未从根本上破除、医疗机构用药和诊疗行为还不规范、医保基金支付水平也难以相应提高,部分医疗服务价格难以调整合理,医疗服务比价关系尚未完全理顺。
蔡江南表示,医药服务调价是一套“组合拳”,需要各个部门协调。在这些综合措施的共同作用下,慢慢推进费用调整,控制医疗费用过度地增长,使改革对消费者的影响在可控的范围之中。
也许医疗改革成功的最终评价标准,并不仅仅是某种机制的如期实现、数据统计意义上的均衡,而是医生和患者、医疗服务提供者与享受者的安全感与获得感。
价格调整在路上
中共中央、国务院去年印发的《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28号),已将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列入价格改革重点任务,并明确了改革目标和实现路径。
安徽、福建、江苏和青海是2015年全国四个综合医改试点省份。今年新增上海、浙江、湖南、重庆、四川、陕西和宁夏七省区市作为试点地区,综合医改试点省(区、市)达到11个。以福建省为例,该省作为全国四个综合医改试点省份之一,以“三医联动”为抓手,以公立医院改革为切入点,有效挤压药价水分,全面实施药品(耗材)“零差率”,加快医保整合进程,改革医院管理体制,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构建多元办医格局,初步达到了财政可持续、医保基金可承受、医院收入不降低、群众就医负担有所减轻的改革预期。
近期,各地对医疗服务价格的调整已经悄然展开。河北、江苏、山东、吉林等省都陆续尝试放开了公立医院部分医疗服务价格,涉及医疗服务价格调整,降低CT、磁共振检查价格,提高诊察、护理、手术和床位价格,目前市场价格总体平稳。
中共山东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参与改革的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中药饮片除外)。公立医院因取消药品加成所减少的收入,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补偿80%,政府补偿不低于10%,其余部分通过医院加强核算、节约成本解决。
真要兑现“不增加患者负担”的承诺,必须建立医疗机构新型补偿机制。云南省正在做出积极的尝试。日前,《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6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公布,提出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加大政府投入、改革支付方式、降低医院运行成本等,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多方共担补偿机制。
医改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确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医联动”解决看病问题
据悉,看病难看病贵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发达的西方国家也没有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其根本原因是医疗行业本身成本颇高,在国家财政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只能在看病难和看病贵中间做一个相对的平衡。除了美国以外的大多数西方国家都建立了全民医保制度。英国的医疗制度强调公平,由国家主导,但是效率低下;美国的医疗制度注重效率,由市场主导,但是缺乏公平。
如何积极稳妥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国家发改委负责人表示,要协同推进改革,形成政策合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将与公立医院补偿机制、薪酬制度、药品流通体制、医保支付、分级诊疗、医疗行为监管等改革衔接配套,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特别强调医保支付、医疗控费政策必须与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政策同步出台、同步实施。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协调推进医疗、医保、医药的联动改革”。近日,人社部印发《关于积极推动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三医联动”改革要立足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问题,以医疗服务体系改革为重点。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会长、原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王东进表示,“三医联动”若要真正得到贯彻实施,需要做到六个坚持:一是坚持问题导向原则,认识“三医”的内在关联性和彼此依从性;二是将坚持“三医联动”与坚持“四分开”的改革方针有机结合;三是“三医联动”要尊重、遵循医疗、医药、医保的基本规律和发展逻辑;四是坚持政府与市场“两手并用”,摒弃对市场机制的偏见与无知;五是坚持实践第一,鼓励创新创造;六是坚持依法深化医改,用法治的思维和办法保证“三医联动”方略的贯彻实施。
健康是幸福之基。
国家发改委近日公布《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意见》(以下称《意见》),明确了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今后,我国将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要求,全面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这意味着国家层面新一轮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将启动,医改进入深水区。
破解看病难题
药费高、检查费多,而体现医生劳务价值的手术费、诊疗费偏低,是导致医院愿意开“大处方”、让患者多做检查、用贵耗材的重要原因。《意见》出台后,这一状况将会逐步发生改变。
据悉,我国新一轮医改自2009年启动以来,已经进行7年,然而“看病难、看病贵”和“以药养医”等顽疾仍然存在。
中欧国际商学院卫生管理和政策中心主任蔡江南认为,整个医疗行业的改革,最根本的还是医疗服务价格的改革,只有这样,公立医院的改革才能真正破题。
总体上看,当前医疗服务价格方面的主要问题是项目间比价不合理,诊疗、护理、手术价格偏低,检查、治疗、检验价格偏高;医疗服务项目名义价格偏低,老百姓实际支付费用偏高等问题。
价格改革,实际就是一个利益再分配的过程。价改背后,触动的是医疗机制、药品流通机制、医保机制、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医务人员薪酬机制等多个深水区。在医疗这个利益池子里,医疗机构、群众、医保、财政是其中主要的利益主体。群众的整体负担不能增加,这是改革的底线;医保基金与公共财政要以可以承受为基础,无法骤然增加供给;更多的调整恐怕要在医疗机构的内部进行。
据了解,此次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在保证公立医院良性运行、医保基金可承受、群众整体负担不增加的前提下,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此番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着力点定在提高诊疗、手术、康复、护理等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在医疗费用不增加的前提下,通过降低药品、耗材等费用“两降”,才可能实现诊疗、手术、康复、护理、中医等的“五升”,实现“腾笼换鸟”。
目前“以药补医”机制未从根本上破除、医疗机构用药和诊疗行为还不规范、医保基金支付水平也难以相应提高,部分医疗服务价格难以调整合理,医疗服务比价关系尚未完全理顺。
蔡江南表示,医药服务调价是一套“组合拳”,需要各个部门协调。在这些综合措施的共同作用下,慢慢推进费用调整,控制医疗费用过度地增长,使改革对消费者的影响在可控的范围之中。
也许医疗改革成功的最终评价标准,并不仅仅是某种机制的如期实现、数据统计意义上的均衡,而是医生和患者、医疗服务提供者与享受者的安全感与获得感。
价格调整在路上
中共中央、国务院去年印发的《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28号),已将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列入价格改革重点任务,并明确了改革目标和实现路径。
安徽、福建、江苏和青海是2015年全国四个综合医改试点省份。今年新增上海、浙江、湖南、重庆、四川、陕西和宁夏七省区市作为试点地区,综合医改试点省(区、市)达到11个。以福建省为例,该省作为全国四个综合医改试点省份之一,以“三医联动”为抓手,以公立医院改革为切入点,有效挤压药价水分,全面实施药品(耗材)“零差率”,加快医保整合进程,改革医院管理体制,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构建多元办医格局,初步达到了财政可持续、医保基金可承受、医院收入不降低、群众就医负担有所减轻的改革预期。
近期,各地对医疗服务价格的调整已经悄然展开。河北、江苏、山东、吉林等省都陆续尝试放开了公立医院部分医疗服务价格,涉及医疗服务价格调整,降低CT、磁共振检查价格,提高诊察、护理、手术和床位价格,目前市场价格总体平稳。
中共山东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参与改革的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中药饮片除外)。公立医院因取消药品加成所减少的收入,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补偿80%,政府补偿不低于10%,其余部分通过医院加强核算、节约成本解决。
真要兑现“不增加患者负担”的承诺,必须建立医疗机构新型补偿机制。云南省正在做出积极的尝试。日前,《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6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公布,提出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加大政府投入、改革支付方式、降低医院运行成本等,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多方共担补偿机制。
医改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确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医联动”解决看病问题
据悉,看病难看病贵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发达的西方国家也没有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其根本原因是医疗行业本身成本颇高,在国家财政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只能在看病难和看病贵中间做一个相对的平衡。除了美国以外的大多数西方国家都建立了全民医保制度。英国的医疗制度强调公平,由国家主导,但是效率低下;美国的医疗制度注重效率,由市场主导,但是缺乏公平。
如何积极稳妥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国家发改委负责人表示,要协同推进改革,形成政策合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将与公立医院补偿机制、薪酬制度、药品流通体制、医保支付、分级诊疗、医疗行为监管等改革衔接配套,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特别强调医保支付、医疗控费政策必须与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政策同步出台、同步实施。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协调推进医疗、医保、医药的联动改革”。近日,人社部印发《关于积极推动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三医联动”改革要立足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问题,以医疗服务体系改革为重点。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会长、原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王东进表示,“三医联动”若要真正得到贯彻实施,需要做到六个坚持:一是坚持问题导向原则,认识“三医”的内在关联性和彼此依从性;二是将坚持“三医联动”与坚持“四分开”的改革方针有机结合;三是“三医联动”要尊重、遵循医疗、医药、医保的基本规律和发展逻辑;四是坚持政府与市场“两手并用”,摒弃对市场机制的偏见与无知;五是坚持实践第一,鼓励创新创造;六是坚持依法深化医改,用法治的思维和办法保证“三医联动”方略的贯彻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