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19年12月18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教员易培基、学生毛泽东率领“驱逐湖南军阀张敬尧赴京请愿团”到京,进行“驱张运动”。
毛泽东在京“驱张”期间(即1920年1月),由王光祈介绍,加入了少年中国学会。
少年中国学会是五四时期人数最多、影响最大、分布最广、时间最长的全国性青年社团。成立于1919年7月1日,发起人是王光祈、李大钊、陈愚生、张尚龄、周太玄、曾琦、雷宝菁7人,会员囊括了当时全国的知识界精英,包括早期共产党人毛泽东、恽代英、邓中夏、高君宇、张闻天等;青年党左舜生、李璜等;科教文艺界的朱自清、宗白华、田汉、张申府等。
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帝国主义进行武装干涉。日本为干涉苏俄革命,也为进一步控制中国,巩固在北满的统治,欲与段棋瑞政府签订《中日共同防敌协议》。1918年4月28日,日本东京留学生上千人开会,反对《中日共同防敌协议》,通电否认亡国条约,派代表回国号召开国民大会,遭日警干涉。5月5日,为统一领导留日学生罢学归国运动,“中华民国留日学生救国团”在日本正式成立。曾琦是这次运动的领导者之一。5月6日,东京“留学生救国团”开会,反对《中日共同防敌协议》,遭日警抓捕。5月8日,留学生开始罢学归国。5月12日,“留日学生救国团”设总部于上海。6月25日,为在北京成立“救国团”分部,曾琦抵京的第一天即与王光祈会谈。王光祈认为,“留日学生救国团”反对段祺瑞内阁,在京津两地难以成功,即便成功,也难持久。他建议集结有志青年,增进学识,成为人才,方能救国、建国。6月30日王光祈、曾琦、陈愚生、雷宝菁、张尚龄、周太玄6人聚会宣武门外南横街盆儿胡同岳云别墅召开筹备会议,成立社团。他们受意大利革命家马志尼在西方创造“少年意大利”和梁启超1900年所作《少年中国说》启发,将社团起名“少年中国学会”。会议推举王光祈起草规约,确定学会的宗旨是“振作少年精神,研究真实学术,发展社会事业,转移末世风气。”规定了八个字的信条——“奋斗、实践、坚忍、俭仆”。“他们(李大钊、王光祈、陈愚生)共同之处是:思想倾向于新的一面,要成立一个团体来寻找方向,实现理想,要坚决与旧的一切划清界线,决不与任何旧的势力妥协。要想在青年的朝气上面加上奋斗刻苦的精神,以一完全崭新的姿态和作法,去创造一个少年中国。因此,许多地方(王光祈)与李大钊和陈愚生的思想有共鸣之处。”(周太玄《关于参加发起少年中国学会的回忆》)。7月21日,王光祈又邀约李大钊参与发起。
1918年7月27日,7个发起人聚在上海中央公园,商定“凡加入少年中国学会会友一律不得参加彼时的污浊的政治社会中,不请谒当道,不依附官僚,不利用已成势力,不寄望过去人物;学有所长时,大家相期努力于社会事业,一步步来创造少年中国。”
经过一年的筹备,1919年7月1日上午10点,在后王公厂回回营2号(今闹市口中街48号)陈愚生家中召開了成立大会,正式宣告成立少年中国学会。学会的宗旨改为“本科学的精神,为社会的活动,以创造少年中国”。决定创办《少年中国》和《少年世界》,李大钊为《少年中国》编辑部主任,主持编辑出版工作。从1919年7月15日创刊,至1925年7月,共出4卷12期。《少年世界》由南京分会编辑,田汉、黄仲苏任编辑,张闻天、沈泽民校勘印刷,黄仲苏催稿。1920年1月创刊,同年12月终刊,共出11期。《少年中国》注重文化运动,阐发学理,纯粹科学,除刊载会员的一些自然科学、哲学、文学论文,还有会员通讯,讨论学会方针。《少年世界》则注重实际调查,叙述事实,应用科学,除记载国内学校、工厂、农村的一些实际调查访问材料外,还介绍了苏联、国际工人运动、留法勤工俭学的情况。
毛泽东来京期间加入少年中国学会,只是一般会员,学会的重要人物则是李大钊。少年中国学会成立之后,由于李大钊的参与发起,有陈独秀、蔡元培的支持,学会会员迅速增加。李大钊在1918年11月开始向会员宣传共产主义,1919年9月15日,发表了《“少年中国”的“少年运动”》一文,较为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少年中国主义主张。希望把学会变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并曾多次提出以马克思主义为学会指导思想的问题,但不为大多数会员所认同,多数会员仍遵守学会的学术研究特性。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和嘉兴召开,李大钊没有参加,其中一种说法是李大钊正在南京召开少年中国学会年会,李大钊对少年中国学会的重视程度可想而知。
创造什么样的少年中国?用什么方法去创造?曾琦、李璜等国家主义派主张建立法西斯主义的国家;王光祈等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希望中国成为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李大钊等共产主义者则主张中国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成为社会主义国家。
1921年7月的南京年会后,李大钊、毛泽东等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成员。1923年,曾琦、李璜等人在巴黎正式成立中国青年党。
1925年最后一届南京年会后,少年中国学会走向解体。
毛泽东在京“驱张”期间(即1920年1月),由王光祈介绍,加入了少年中国学会。
少年中国学会是五四时期人数最多、影响最大、分布最广、时间最长的全国性青年社团。成立于1919年7月1日,发起人是王光祈、李大钊、陈愚生、张尚龄、周太玄、曾琦、雷宝菁7人,会员囊括了当时全国的知识界精英,包括早期共产党人毛泽东、恽代英、邓中夏、高君宇、张闻天等;青年党左舜生、李璜等;科教文艺界的朱自清、宗白华、田汉、张申府等。
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帝国主义进行武装干涉。日本为干涉苏俄革命,也为进一步控制中国,巩固在北满的统治,欲与段棋瑞政府签订《中日共同防敌协议》。1918年4月28日,日本东京留学生上千人开会,反对《中日共同防敌协议》,通电否认亡国条约,派代表回国号召开国民大会,遭日警干涉。5月5日,为统一领导留日学生罢学归国运动,“中华民国留日学生救国团”在日本正式成立。曾琦是这次运动的领导者之一。5月6日,东京“留学生救国团”开会,反对《中日共同防敌协议》,遭日警抓捕。5月8日,留学生开始罢学归国。5月12日,“留日学生救国团”设总部于上海。6月25日,为在北京成立“救国团”分部,曾琦抵京的第一天即与王光祈会谈。王光祈认为,“留日学生救国团”反对段祺瑞内阁,在京津两地难以成功,即便成功,也难持久。他建议集结有志青年,增进学识,成为人才,方能救国、建国。6月30日王光祈、曾琦、陈愚生、雷宝菁、张尚龄、周太玄6人聚会宣武门外南横街盆儿胡同岳云别墅召开筹备会议,成立社团。他们受意大利革命家马志尼在西方创造“少年意大利”和梁启超1900年所作《少年中国说》启发,将社团起名“少年中国学会”。会议推举王光祈起草规约,确定学会的宗旨是“振作少年精神,研究真实学术,发展社会事业,转移末世风气。”规定了八个字的信条——“奋斗、实践、坚忍、俭仆”。“他们(李大钊、王光祈、陈愚生)共同之处是:思想倾向于新的一面,要成立一个团体来寻找方向,实现理想,要坚决与旧的一切划清界线,决不与任何旧的势力妥协。要想在青年的朝气上面加上奋斗刻苦的精神,以一完全崭新的姿态和作法,去创造一个少年中国。因此,许多地方(王光祈)与李大钊和陈愚生的思想有共鸣之处。”(周太玄《关于参加发起少年中国学会的回忆》)。7月21日,王光祈又邀约李大钊参与发起。
1918年7月27日,7个发起人聚在上海中央公园,商定“凡加入少年中国学会会友一律不得参加彼时的污浊的政治社会中,不请谒当道,不依附官僚,不利用已成势力,不寄望过去人物;学有所长时,大家相期努力于社会事业,一步步来创造少年中国。”
经过一年的筹备,1919年7月1日上午10点,在后王公厂回回营2号(今闹市口中街48号)陈愚生家中召開了成立大会,正式宣告成立少年中国学会。学会的宗旨改为“本科学的精神,为社会的活动,以创造少年中国”。决定创办《少年中国》和《少年世界》,李大钊为《少年中国》编辑部主任,主持编辑出版工作。从1919年7月15日创刊,至1925年7月,共出4卷12期。《少年世界》由南京分会编辑,田汉、黄仲苏任编辑,张闻天、沈泽民校勘印刷,黄仲苏催稿。1920年1月创刊,同年12月终刊,共出11期。《少年中国》注重文化运动,阐发学理,纯粹科学,除刊载会员的一些自然科学、哲学、文学论文,还有会员通讯,讨论学会方针。《少年世界》则注重实际调查,叙述事实,应用科学,除记载国内学校、工厂、农村的一些实际调查访问材料外,还介绍了苏联、国际工人运动、留法勤工俭学的情况。
毛泽东来京期间加入少年中国学会,只是一般会员,学会的重要人物则是李大钊。少年中国学会成立之后,由于李大钊的参与发起,有陈独秀、蔡元培的支持,学会会员迅速增加。李大钊在1918年11月开始向会员宣传共产主义,1919年9月15日,发表了《“少年中国”的“少年运动”》一文,较为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少年中国主义主张。希望把学会变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并曾多次提出以马克思主义为学会指导思想的问题,但不为大多数会员所认同,多数会员仍遵守学会的学术研究特性。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和嘉兴召开,李大钊没有参加,其中一种说法是李大钊正在南京召开少年中国学会年会,李大钊对少年中国学会的重视程度可想而知。
创造什么样的少年中国?用什么方法去创造?曾琦、李璜等国家主义派主张建立法西斯主义的国家;王光祈等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希望中国成为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李大钊等共产主义者则主张中国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成为社会主义国家。
1921年7月的南京年会后,李大钊、毛泽东等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成员。1923年,曾琦、李璜等人在巴黎正式成立中国青年党。
1925年最后一届南京年会后,少年中国学会走向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