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摄影师杨勇生活在闽江流过的福州,在走遍风景名胜之余,他在自己生活的城市以一种更慢的节奏拍摄,用步行的方式,他拍了江边风景,对岸楼盘,伫立之人……慢慢收集关于福州闽江边的视觉片段,组成了这组照片。
——编者
在《山海经》的“海内经”中记述,秦汉之前,今日的福州还是海湾港汊之中的沙洲,两晋时期汊道淤废,滩槽变浅,沙洲靠岸变成陆地,今日闽江与福州的关系由此在历史中铺展开来。闽江是福建境内唯一的入海口,养育了两岸的福州人,这条江上发生过马江战役这种代表近代民族屈辱的事件,同时孕育了许多能人志士,如沈葆桢、左宗棠、冰心、严复等,闽江是极赋文化底蕴的。
我的工作室位于鼓楼区五一路上,高兴时、郁闷时,我都会去闽江边走走。华灯初上,从工作室出来,穿过福州城市的中心东街口,顺着杨桥路一路直行,来到洪山桥畔。虽然现在新桥已在闽江上孕育,但旧桥残败不堪的桥墩仍然屹立在水中。桥墩经雨水冲刷,长满草木,成了白鹭的乐园。站在新桥边,江面微风徐徐,可见不少白鹭在河面上嬉戏。没有明显可见的水流,没有奔腾的水声,只有沿江而居的人们。
生命中一定有些东西是注定的,看似无关的平行线,总会交集。2014年底,我开始带着相机拍摄闽江。拍摄的过程,也是反复思考的过程。实际拍摄中,按下快门的决定,更多出自自己的直觉。
多年前,我看一部电影,伊朗电影大师阿巴斯拍摄的《五》,摄影机固定放置在海边,镜头前人们穿梭,丝毫没有注意到有人在拍他们。一种无法复制的现实在镜头前呈现,可能是那些毫不知情的被记录的人一生中唯一在镜头前呈现的表情。震惊于这部电影的写实力量,我希望如此呈现闽江,用一种更朴素的方式,塑造某种写实风貌,希望大家能看到这种沉默的、石头和水流一般的存在。从另一个层面说,我希望捕捉无意中踏入我的视界的人,更像是闯入者,他们具有某种荒诞的戏剧性,破坏了原本的现实,又立刻加入重构现实,在镜头前凝固。
常在闽江走,对闽江边每个地方会有什么样的场景内心比较有数。我基本上不做预见性的假设,这不同于电影的拍摄,有提前撰写脚本。我更喜欢瞬间出现的景象。渐渐的,我越来越认同,每一个闽江边的每一个人都是很沉默的“存在者”。他们玩手机、打电话,还是在工作,他们都在做什么,也可以什么都不做,其实用“发呆”这两个字来形容比较贴切。好比一个人呆呆地望着江对岸,我认为那一刻他的脑海更多的是在放空的,想法是虚无缥缈的。
闽江是个可以拍一辈子的题材,江水涤荡,愿我能看认清自己的面容。
——编者
在《山海经》的“海内经”中记述,秦汉之前,今日的福州还是海湾港汊之中的沙洲,两晋时期汊道淤废,滩槽变浅,沙洲靠岸变成陆地,今日闽江与福州的关系由此在历史中铺展开来。闽江是福建境内唯一的入海口,养育了两岸的福州人,这条江上发生过马江战役这种代表近代民族屈辱的事件,同时孕育了许多能人志士,如沈葆桢、左宗棠、冰心、严复等,闽江是极赋文化底蕴的。
我的工作室位于鼓楼区五一路上,高兴时、郁闷时,我都会去闽江边走走。华灯初上,从工作室出来,穿过福州城市的中心东街口,顺着杨桥路一路直行,来到洪山桥畔。虽然现在新桥已在闽江上孕育,但旧桥残败不堪的桥墩仍然屹立在水中。桥墩经雨水冲刷,长满草木,成了白鹭的乐园。站在新桥边,江面微风徐徐,可见不少白鹭在河面上嬉戏。没有明显可见的水流,没有奔腾的水声,只有沿江而居的人们。
生命中一定有些东西是注定的,看似无关的平行线,总会交集。2014年底,我开始带着相机拍摄闽江。拍摄的过程,也是反复思考的过程。实际拍摄中,按下快门的决定,更多出自自己的直觉。
多年前,我看一部电影,伊朗电影大师阿巴斯拍摄的《五》,摄影机固定放置在海边,镜头前人们穿梭,丝毫没有注意到有人在拍他们。一种无法复制的现实在镜头前呈现,可能是那些毫不知情的被记录的人一生中唯一在镜头前呈现的表情。震惊于这部电影的写实力量,我希望如此呈现闽江,用一种更朴素的方式,塑造某种写实风貌,希望大家能看到这种沉默的、石头和水流一般的存在。从另一个层面说,我希望捕捉无意中踏入我的视界的人,更像是闯入者,他们具有某种荒诞的戏剧性,破坏了原本的现实,又立刻加入重构现实,在镜头前凝固。
常在闽江走,对闽江边每个地方会有什么样的场景内心比较有数。我基本上不做预见性的假设,这不同于电影的拍摄,有提前撰写脚本。我更喜欢瞬间出现的景象。渐渐的,我越来越认同,每一个闽江边的每一个人都是很沉默的“存在者”。他们玩手机、打电话,还是在工作,他们都在做什么,也可以什么都不做,其实用“发呆”这两个字来形容比较贴切。好比一个人呆呆地望着江对岸,我认为那一刻他的脑海更多的是在放空的,想法是虚无缥缈的。
闽江是个可以拍一辈子的题材,江水涤荡,愿我能看认清自己的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