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讯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也是教育和学习起核心作用的时代。地理教育是开放的、面向大众的教育体系,具有培养学生空间意识、全球意识、爱国意识、环境意识、辩证思维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功能。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地理教育发生了深刻变化, 文章从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出发,分析了地理教育理念的转变。地理教育改革,是健全教育体制和地理教育得以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地理教育 理念转变 改革
地理是一门交叉学科,它包含了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科学等方面两方面的内容。地理学科的内容与人类可持续发展、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紧密相连。地理教育不仅能传播地理科学知识,培养学生全面提高地理素质,还能帮助学生正确的看待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处理和协调人地关系的能力。它是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为了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和社会的发展需要,消除过去传统教学的弊端,地理教学与时俱进,逐步向着实用化、实践化、智慧化和创新化的方向发展。
一、地理教育的理念转变
1.加强教育中的德育功能
地理教育的改革目标与以往的培养目标有较大的变化,不仅要求学生对地理知识和学科系统的掌握,还加强了对学生德育方面的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强化环境意识、全球意识、资源意识与可持续发展的意识。通过对我国大好河山、丰富资源以及社会高速发展的学习,使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进一步增强了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对台湾方面的学习,学生不但对台湾地理有了一定的了解,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认识到台湾自古以来属于中国,祖国还未完全统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为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而奋发图强。通过对中国国情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到目前我国正面临着人口膨胀、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认识到过去以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的经济发展不可取,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念,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价值观,积极探索一条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传统教育以课堂教学为主,注重系统知识的传授,很少涉及课外教学和实践活动。这种教学方式不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学生探索自然和接触社会的机会,影响到学生动手能力和基本技能的提高。现在的地理教学加强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任务中增加了学生联系生活、进行社会实践等一系列要求。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要求学生积极开展野外考察等地理实践活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增强学生动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第二,要求学生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与联系,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开展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实现课本与现实的结合,促进学生能够在现实中更加深刻的理解环境问题、资源问题、人口问题等社会问题。第三,教学老师更加注重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用地理知识的角度去研究和分析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和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理解的更深刻,更彻底。
3.教学更加人性化
传统教育只注重课本知识的表述,知识体系单一,内容抽象难懂,图像稀少,不易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现行教育注重学生对事物由整体到部分的认识规律,内容上采取由简到难,由系统到区域,由宏观到微观的知识体系。同时在知识结构层次上化简为繁,去除了一些结论性的内容,减少了重复的知识内容,对基础知识注意联系实际,逐步扩大加深,减轻了学生死记硬背的负担,注重提高学生对地理规律和人地关系的认识,这样更加利于学生对知识结构的理解和掌握。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更多的现代教育手段被用于地理教学中,教材表达方式越来越多样化,电脑、电视、网络等各种多媒体教育手段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样。这些都体现了地理教学以人为本,更加的人性化。
二、地理教育思想改革
随着知识经济大潮的到来,地理教育也面临着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推动地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强大动力。
1.明确目标,转变教育思想
地理教育的目标是将学生从过去应试教育中重认知领域、轻技能和情感领域中解脱出来,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学生实际应用的能力,使学生在地理学习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能正确认识人与环境,人与资源的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地理教育改革思想和观念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而与时俱进,摒弃教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强调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这些思想、观念的转变,将给教育改革以正确的导向。
2.开展探究型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新时期的教育着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而人的创新和创造能力是推动社会高速发展的巨大动力。探究型地理教学是要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找出问题并主动的去研究和解决问题。这能发现式教学能够引起学生求知欲,极大的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在积极探索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地完成对知识的掌握,促进学社开放性、创造性思维的形成。
3.运用现代地理教育方法
科技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也极大地促进了地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大大拓展了地理教育的视野,使地理教育真正面向世界。现代教育手段的应用,能够及时获得最新的知识、信息,使学生学习手段更加的多样化,增长了学生的知识范围,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新时期的中国地理教育在改革中将不断地完善,合理, 我们要从未来变化的趋势中把握现实,明确改革目标,更加适应教育的发展,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玲. 地理教育改革与发展初探[J] 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4)
[2]叶建文.试论我国中学地理教育改革的走向[J].新课程,2009(8)
[3]尤丽敏. 我国基础地理教育现状及改革思路[J]. 石家庄学院学报,2009(11)
[4]李厚忠. 初中地理教材改革的比较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作者简介:
李宏伟,女,出生日期:1971年5月7日,职称:中级,学历:本科,籍贯:重庆市渝北区。
关键词:地理教育 理念转变 改革
地理是一门交叉学科,它包含了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科学等方面两方面的内容。地理学科的内容与人类可持续发展、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紧密相连。地理教育不仅能传播地理科学知识,培养学生全面提高地理素质,还能帮助学生正确的看待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处理和协调人地关系的能力。它是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为了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和社会的发展需要,消除过去传统教学的弊端,地理教学与时俱进,逐步向着实用化、实践化、智慧化和创新化的方向发展。
一、地理教育的理念转变
1.加强教育中的德育功能
地理教育的改革目标与以往的培养目标有较大的变化,不仅要求学生对地理知识和学科系统的掌握,还加强了对学生德育方面的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强化环境意识、全球意识、资源意识与可持续发展的意识。通过对我国大好河山、丰富资源以及社会高速发展的学习,使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进一步增强了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对台湾方面的学习,学生不但对台湾地理有了一定的了解,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认识到台湾自古以来属于中国,祖国还未完全统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为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而奋发图强。通过对中国国情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到目前我国正面临着人口膨胀、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认识到过去以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的经济发展不可取,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念,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价值观,积极探索一条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传统教育以课堂教学为主,注重系统知识的传授,很少涉及课外教学和实践活动。这种教学方式不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学生探索自然和接触社会的机会,影响到学生动手能力和基本技能的提高。现在的地理教学加强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任务中增加了学生联系生活、进行社会实践等一系列要求。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要求学生积极开展野外考察等地理实践活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增强学生动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第二,要求学生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与联系,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开展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实现课本与现实的结合,促进学生能够在现实中更加深刻的理解环境问题、资源问题、人口问题等社会问题。第三,教学老师更加注重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用地理知识的角度去研究和分析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和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理解的更深刻,更彻底。
3.教学更加人性化
传统教育只注重课本知识的表述,知识体系单一,内容抽象难懂,图像稀少,不易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现行教育注重学生对事物由整体到部分的认识规律,内容上采取由简到难,由系统到区域,由宏观到微观的知识体系。同时在知识结构层次上化简为繁,去除了一些结论性的内容,减少了重复的知识内容,对基础知识注意联系实际,逐步扩大加深,减轻了学生死记硬背的负担,注重提高学生对地理规律和人地关系的认识,这样更加利于学生对知识结构的理解和掌握。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更多的现代教育手段被用于地理教学中,教材表达方式越来越多样化,电脑、电视、网络等各种多媒体教育手段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样。这些都体现了地理教学以人为本,更加的人性化。
二、地理教育思想改革
随着知识经济大潮的到来,地理教育也面临着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推动地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强大动力。
1.明确目标,转变教育思想
地理教育的目标是将学生从过去应试教育中重认知领域、轻技能和情感领域中解脱出来,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学生实际应用的能力,使学生在地理学习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能正确认识人与环境,人与资源的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地理教育改革思想和观念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而与时俱进,摒弃教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强调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这些思想、观念的转变,将给教育改革以正确的导向。
2.开展探究型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新时期的教育着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而人的创新和创造能力是推动社会高速发展的巨大动力。探究型地理教学是要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找出问题并主动的去研究和解决问题。这能发现式教学能够引起学生求知欲,极大的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在积极探索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地完成对知识的掌握,促进学社开放性、创造性思维的形成。
3.运用现代地理教育方法
科技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也极大地促进了地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大大拓展了地理教育的视野,使地理教育真正面向世界。现代教育手段的应用,能够及时获得最新的知识、信息,使学生学习手段更加的多样化,增长了学生的知识范围,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新时期的中国地理教育在改革中将不断地完善,合理, 我们要从未来变化的趋势中把握现实,明确改革目标,更加适应教育的发展,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玲. 地理教育改革与发展初探[J] 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4)
[2]叶建文.试论我国中学地理教育改革的走向[J].新课程,2009(8)
[3]尤丽敏. 我国基础地理教育现状及改革思路[J]. 石家庄学院学报,2009(11)
[4]李厚忠. 初中地理教材改革的比较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作者简介:
李宏伟,女,出生日期:1971年5月7日,职称:中级,学历:本科,籍贯:重庆市渝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