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群短视的民众与缺乏建立在责任感上的精英意识的管理群体,共同筑造了可怕的法律文化环境
可怕的环境污染是个噩梦,堵截噩梦的惟一办法是堵住噩梦之源。康菲石油的案例显示,中国的环境仍然处于噩梦包围之中,丝毫没有改善的迹象。
据国家海洋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8月25日,渤海溢油事故已经造成累计5500平方公里海面遭受污染。8月31日,是国家海洋局向康菲公司提出彻底排查溢油风险点、彻底封堵溢油源的“大限”。国家海洋局副局长王飞坦言,目前事故后续处理的前景依然不明確。
大限之前,问题无法解决;大限之后,问题仍然可能长期无法得到解决。
如果此次漏油事件发生在美国,会怎么样?以墨西哥湾漏油事件为例,堵漏是第一要务,而后是媒体、政府议会的介入,而后政府司法部长宣布进行刑事调查,而后是石油公司CEO为事件负责辞职,而后是发生事故的公司建立200亿美元的赔偿基金,而后是进入漫长的民事索赔阶段。
在美国,法律没有缺位,政府在舆论的监督下及时介入,民众拥有维护权益的工具,肇事公司必须对破坏环境的行为负责,从刑事到民事到声誉到市场估值,都会遭遇极大的损失。
反观康菲石油公司,在渤海漏油事件中,充满了无耻的傲慢。这家深入了解中国国情的公司在事故处理中,有两点心理准备。
首先,中国的法规对此几乎是一片空白,所有的法律法规围绕着发展经济制订,GDP比人命值钱,更比沿岸渔民的水产品值钱,健忘而低贱的投资者只要数天就会好了伤疤忘了疼,忽略企业的社会责任,把丧事当喜事办,追求反弹收益,而政府乐观其成。
这片土地上的人都缺乏对环境的责任感,更没有对子孙后代的长远规划,他们以污染环境的代价获取短期收益,最后离开这里追求大洋彼岸的人间乐土。一群短视的民众与一个缺乏建立在责任感上的精英意识的管理群体,共同筑造了可怕的法律文化环境,可以陷人以罪,也可以将所有的责任在瞬间化为乌有。
其次,这是一个以眼前稳定为和谐并以之为最高宗旨的民族,个体松散的维权行为无法收效,而群体的维权行为因为有反对现有秩序之嫌,从骨子里被敌视,于是,渔民的群体维权行为、律师的诉讼成为秀场里的表演,民众的利益从未得到尊重。
当中国海洋局等管理者终于对康菲石油发出责难时,他们发现自己的地位十分尴尬。他们一方面反应滞后,在民众巨大的压力下严厉指责康菲石油,试图建立起海洋环境保护的基本规则,另一方面对民间的诉讼要求,对蓬莱油田的控股方中海油的责任视而不见。
中海油推脱自己的责任,宣称“仅代表国家行使控股股东权利,没有参与具体油田作业”,但中海油旗下在沪港两地上市的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长期是蓬莱19-3油田的服务承包商,而该油田由中海油和康菲石油共同成立的合资公司运营,其中前者持有51%的股权,后者持有49%的股权。康菲石油是运营方。当责任牵涉到大型国有企业,追责追到了自己头上,许多自诩为民族产业保护者的人士都会偃旗息鼓。康菲石油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在8月24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洋洋得意地表示康菲作为作业方愿意承担主要责任,在清污工作中与中海油合作愉快。
更让人郁闷的是,到8月29日,康菲石油还说它并未收到任何现金索赔的要求。这并非中国民众不会维护自己的权益,已经有北京华城律师事务所律师贾方义向多家海事法院提起了环境公益诉讼,要求中海油和康菲石油设立100亿元的赔偿基金,进行生态赔偿和恢复。同时他还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出行政诉讼,状告国家海洋局行政不作为。
这回轮到了国家海洋局向康菲石油学习傲慢,法院像海洋局前期处理阶段一样态度暧昧,官僚与不负责任的国内企业与傲慢的跨国企业的结合,形成了屏蔽中国环境污染“噪声”的铁三角。当国家海洋局表示索赔程序已启动时,他们将民间的维权诉求与草根的法律力量驱逐出了政府救济的范围之外。
可怕的环境污染是个噩梦,堵截噩梦的惟一办法是堵住噩梦之源。康菲石油的案例显示,中国的环境仍然处于噩梦包围之中,丝毫没有改善的迹象。
据国家海洋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8月25日,渤海溢油事故已经造成累计5500平方公里海面遭受污染。8月31日,是国家海洋局向康菲公司提出彻底排查溢油风险点、彻底封堵溢油源的“大限”。国家海洋局副局长王飞坦言,目前事故后续处理的前景依然不明確。
大限之前,问题无法解决;大限之后,问题仍然可能长期无法得到解决。
如果此次漏油事件发生在美国,会怎么样?以墨西哥湾漏油事件为例,堵漏是第一要务,而后是媒体、政府议会的介入,而后政府司法部长宣布进行刑事调查,而后是石油公司CEO为事件负责辞职,而后是发生事故的公司建立200亿美元的赔偿基金,而后是进入漫长的民事索赔阶段。
在美国,法律没有缺位,政府在舆论的监督下及时介入,民众拥有维护权益的工具,肇事公司必须对破坏环境的行为负责,从刑事到民事到声誉到市场估值,都会遭遇极大的损失。
反观康菲石油公司,在渤海漏油事件中,充满了无耻的傲慢。这家深入了解中国国情的公司在事故处理中,有两点心理准备。
首先,中国的法规对此几乎是一片空白,所有的法律法规围绕着发展经济制订,GDP比人命值钱,更比沿岸渔民的水产品值钱,健忘而低贱的投资者只要数天就会好了伤疤忘了疼,忽略企业的社会责任,把丧事当喜事办,追求反弹收益,而政府乐观其成。
这片土地上的人都缺乏对环境的责任感,更没有对子孙后代的长远规划,他们以污染环境的代价获取短期收益,最后离开这里追求大洋彼岸的人间乐土。一群短视的民众与一个缺乏建立在责任感上的精英意识的管理群体,共同筑造了可怕的法律文化环境,可以陷人以罪,也可以将所有的责任在瞬间化为乌有。
其次,这是一个以眼前稳定为和谐并以之为最高宗旨的民族,个体松散的维权行为无法收效,而群体的维权行为因为有反对现有秩序之嫌,从骨子里被敌视,于是,渔民的群体维权行为、律师的诉讼成为秀场里的表演,民众的利益从未得到尊重。
当中国海洋局等管理者终于对康菲石油发出责难时,他们发现自己的地位十分尴尬。他们一方面反应滞后,在民众巨大的压力下严厉指责康菲石油,试图建立起海洋环境保护的基本规则,另一方面对民间的诉讼要求,对蓬莱油田的控股方中海油的责任视而不见。
中海油推脱自己的责任,宣称“仅代表国家行使控股股东权利,没有参与具体油田作业”,但中海油旗下在沪港两地上市的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长期是蓬莱19-3油田的服务承包商,而该油田由中海油和康菲石油共同成立的合资公司运营,其中前者持有51%的股权,后者持有49%的股权。康菲石油是运营方。当责任牵涉到大型国有企业,追责追到了自己头上,许多自诩为民族产业保护者的人士都会偃旗息鼓。康菲石油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在8月24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洋洋得意地表示康菲作为作业方愿意承担主要责任,在清污工作中与中海油合作愉快。
更让人郁闷的是,到8月29日,康菲石油还说它并未收到任何现金索赔的要求。这并非中国民众不会维护自己的权益,已经有北京华城律师事务所律师贾方义向多家海事法院提起了环境公益诉讼,要求中海油和康菲石油设立100亿元的赔偿基金,进行生态赔偿和恢复。同时他还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出行政诉讼,状告国家海洋局行政不作为。
这回轮到了国家海洋局向康菲石油学习傲慢,法院像海洋局前期处理阶段一样态度暧昧,官僚与不负责任的国内企业与傲慢的跨国企业的结合,形成了屏蔽中国环境污染“噪声”的铁三角。当国家海洋局表示索赔程序已启动时,他们将民间的维权诉求与草根的法律力量驱逐出了政府救济的范围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