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中国的科举制度自唐至清,共出596名状元。状元分文武两种,这里介绍几则文状元的怪闻。 新科状元不一定是会试第一名,往往是取决于皇帝的好恶。清代龙如言,在某都统家里坐馆。这年,嘉庆皇帝做寿,某都统叫他代作祝词。但龙胸无点墨,写不出诗词,只得抄录乾隆康熙两人的御诗以进。嘉庆阅后,大为赞赏,曰:“南方士子,往往不屑读先皇诗。今此人熟读如此,可见其爱君之诚。”便赐为举人,叫其参加会试,结果名落孙山,嘉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科举制度自唐至清,共出596名状元。状元分文武两种,这里介绍几则文状元的怪闻。
新科状元不一定是会试第一名,往往是取决于皇帝的好恶。清代龙如言,在某都统家里坐馆。这年,嘉庆皇帝做寿,某都统叫他代作祝词。但龙胸无点墨,写不出诗词,只得抄录乾隆康熙两人的御诗以进。嘉庆阅后,大为赞赏,曰:“南方士子,往往不屑读先皇诗。今此人熟读如此,可见其爱君之诚。”便赐为举人,叫其参加会试,结果名落孙山,嘉庆对主考官大发脾气。主考官向近侍太监探听,得知底细。次科会试时,主考官选龙如言为状元。嘉庆大喜,曰:“朕所赏,果不谬也。”
在考场中,还有交白卷而被录取的。江南名士马世琪某年参加会试,试题为《渊渊其渊》一句。他想独占鳌头,不肯轻易落笔,时已放牌,尚未写成一字,就在答卷上题了一诗“渊渊其渊实难题,闷煞江南马世琪。一本白卷交还你,状元归去马如飞。”皇帝认为他有名士之风,平日文章也写得不错,就点他为状元。
中不中状元,还要靠巧遇。刘可毅参加会试时考官准备点张謇为状元。第二场考诗艺,题为《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刘可毅在答案中有“策马三韩,雪花霏霏”之句,张謇曾经到过韩国,所以主考官认为这答案定是张謇所写,便点为状元。后来,将密封拆开,却是刘可毅,再想改变已经来不及了。
康熙年间,李蟠参加会试。他文思不捷,书法欠佳。殿试那天,所有进士都已交卷出场,只有他还在搜索枯肠,直至鼓敲四更,他才完卷。康熙皇帝得知后,慨然叹曰:“此也苦心之士也。”便点为状元。
明代邢宽则是因为名字被成祖皇帝看中,点为状元的。永乐二十一年秋闱,主考官呈上的录取名单,状元是孙日恭。成祖御览时,眉头紧锁,说:“日恭乃暴也,这怎么行呢?”提笔就划去继续看下去见有一个叫邢宽的人,眉头顿时舒展开来,说:“邢宽,不就是刑宽吗?与暴正好相反,好!”于是钦点邢宽为状元。
明代还有一个“尿来状元”,更是怪闻。明代启年间,有个叫汪本的书童,斗大的字认不得一箩筐。这年秋试,他服侍公子进京应试。公子入场后,他出来游玩,无意中走入名宦魏忠贤家的后花园。玩了一会儿,小便急了,便在假山后尿尿,被差役发现抓住,报告了魏忠贤。酒后的魏忠贤硬着舌头说了句:“是个考生,拉出去处……处斩算了。”差役却误听为“取了算了”便拿了魏忠贤的名帖,把汪本送进考场。主考官慑于魏忠贤的威势,又听门官说:“魏大人说,将来人取了算啦。”便派人代笔,做了一篇文章,取了第一。后汪本投靠魏忠贤,先被保荐做了知州,后青云直上,官至御史。
(董 芳摘自《福州晚报》)
其他文献
近几年高考试题中,遗传规律的内容是重要的考点之一,也是难点之一.教师在复习该部分内容时,不仅要复习遗传规律的基础知识,还要重点分析遗传规律相关知识的综合应用.下面从几个方面分析遗传规律的命题角度.
中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忌猫。武则天忌猫事出有因:她曾将萧良娣囚禁下狱,萧良娣对她的残暴行为恨之入骨,发誓说:“愿阿武(则天)为老鼠,吾为猫儿,生生扼其喉!”这话传到
舒筋止痛胶囊方由麝香、牛黄、珍珠、三七、红花、乳香、没药、延胡索、秦艽 9味中药组成 ,具有活血止痛、舒筋通络作用 ,用于跌打损伤后疼痛、肿胀、关节僵直、活动不灵等。
The kinetic theory of granular flow (KTGF) is modified to fit the Einstein’s equation for effective viscosity of dilute flow. A pseudo-fluid approach based on
欧阳爱权在《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撰文指出。美籍学者杜赞奇提出的“权力的文化网络”模型可以用来探讨当前不同的文化网络对农村社区治理的影响和制约:宗教文化网
1984年10月10日,风和日丽,秋高气爽,就从那天起,王贵仁掀开了上海振泰化工总厂崭新的一页……。 上海振泰化工厂建于1970年,由于诸多原因,1984年工厂濒临倒闭。作为厂内的员
美国模式优点:弹性很强的劳动力和产品市场、低税、激烈的竞争和股东资本主义。股东资本主义对管理者施压,要求他们使利润最大化。缺点:收入差距悬殊、低福利救济、“公共物品”
雅致和娱乐的生活被现代人奉为极品,它确在古代存在并持续过,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创造而仅仅是重拾。中国人自古就熟谙享乐之道,在尽是受压迫、受剥削、落后贫穷的历史印象中,
在我国,“以茶代酒”历来被人们广为应用,并且称得上是一件文雅大方之事,也流传着不少“以茶代酒”的诗话。
In our country, “Tea for Wine ” has always been widely u
AIM: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glycyrrhizic acid (GA) on carbon tetrachloride (CCl4)-induced hepatocyte apo-ptosis in rats via a p53-dependent mitochond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