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11月20日,文化部第二届优秀保留剧目大奖获奖作品表彰大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4号楼隆重举行,在这次党的十八大后由文化部组织召开的首次重要会议上,苏州市滑稽剧团创作演出的大型校园滑稽戏《青春跑道》与来自全国13个剧种的19台剧目一起站上了最高领奖台,这也是继儿童滑稽戏《一二三,起步走》之后,我团再度蝉联这项国内舞台艺术领域的最高荣誉。
连续两台剧目入选“优秀保留剧目大奖”,不仅昭示着我们繁荣精品剧目创作生产的努力得到各级领导和专家的认可,更意味着我团以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艺术发展理念,在时间、市场和观众的全方位检验中获得广泛认可。
事实上,自1950年剧团成立之日起,苏滑的几代演职员就自觉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根本任务,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按照高标准、高品位的要求,不断致力于原创现实题材作品的生产与演出。
上世纪50-80年代,有着“冷面滑稽”美誉的我团著名滑稽戏前辈艺术家张幻尔先生,就与方笑笑、叶霞珍等老艺人一起,在传承改编《苏州两公差》、《钱笃笤求雨》、《小山东到上海》等优秀传统剧目的同时,连续推出了《满意不满意》、《小小得月楼》、《对象》等一批既能反映时代风貌,又在全国有着广泛影响的现实题材作品,由此开创了剧团创作演出现代戏作品的优良传统。
进入新时期,我们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在传承弘扬苏派滑稽艺术特色的基础上,深入挖掘现实生活中的热点、焦点,以平均3-5年的生产周期,先后创作生产了《快活的黄帽子》、《小城故事多》、《一二三,起步走》、《青春跑道》、《笑著和明天握手》、《顾家姆妈》等一大批契合时代精神,彰显地域特色、适应市场需求的现代戏精品力作。这些优秀剧目先后三次荣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三次荣获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四次荣获文化部“文华大奖”、“文华优秀剧目奖”、五次荣获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展现了一个地级市剧团视艺术质量为生命、以品牌认知谋发展,在赛场与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奋发图强、勇攀高峰的决心与历程。
在以优异的赛场表现不断助力江苏文化强省建设的同时,剧团自觉秉承“回报观众、服务社会”的发展理念,以每年300多场次的演出,将这些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优秀舞台作品送到各地观众中间,让文化发展成果最大程度地惠及人民群众,用人文情怀激励并引导广大群众,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至今,我们的《小城故事多》在全国巡演1800余场,《一二三,起步走》在全国巡演4370余场,并被10多个剧种、近百家院团移植演出20000多场,《青春跑道》在全国巡演1500余场,并被长春话剧院、吕梁市青年晋剧院移植演出近千场,而上演仅3年的《顾家姆妈》,也已累计在各地演出280余场,获得了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在长达30多年的演艺生涯中,我本人也通过积极投身优秀现代戏作品的生产演出,履行着一名文艺工作者的天职,并通过不同的作品和角色,去参与、感受江苏改革发展的步伐与成果,力求在嬉笑怒骂间为后人留下属于这个年代的独立思考。
1992年,我凭借现代滑稽戏《快活的黄帽子》中的“黄毛”一角,首次登上了中国戏剧“梅花奖”和文化部“文华表演奖”的领奖台。该剧同时也在全国为江苏率先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新剧目”奖。
1998年,我再次因为在儿童滑稽戏《一二三,起步走》中成功塑造了山村女孩“安小花”这一人物形象而梅开二度,率先成为当时江苏唯一的二度“梅花奖”、二度“文华奖”、“白玉兰奖”获得者。
《一二三,起步走》是一部创演已经十多年的老戏,但我们至今仍然不断地对剧本、舞美、音乐、服装等元素作出与时俱进的修改与提高,力争使其符合新时期未成年观众的审美情趣。目前该剧仍以“四进工程”、“精品进校园”、“精品展演月”等公益演出形式每年深入学校演出数十场,在获得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同时,也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全面展现在党的领导下中国所取得的伟大建设成就,我们又将一台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大型现代滑稽戏《顾家姆妈》搬上了舞台。凭借扎实的前期创作,该剧上演仅两年多就囊括了各类高规格奖项,我本人也有幸因在剧中饰演保姆“阿旦”而荣获了第25届中国戏剧“梅花大奖”,成为我省首位、也是全国仅有的6位获得该项殊荣的演员,再一次为江苏文化建设、为滑稽戏剧种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从艺至今,我曾先后在数十部现代滑稽戏中饰演过近百个不同年龄、不同地域、不同阶层的角色。不论是在设施一流的大剧院,还是在临时搭建的简易舞台,不论面对的是中央首长,还是外来务工人员,我始终以饱满的热情,竭尽所能地将欢笑带给每一位观众。这些生动写实的剧目、个性鲜明的人物,在给一代又一代观众留下美好记忆的同时,也记录并诠释着江苏在“三创三先”精神引领下,奋发图强、勇创一流的自觉与自信。
在打造艺术精品这条充满艰难也铺满鲜花的征程中,我从一名普通的演员逐渐成长为“中共十八大党代表”、“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十大标兵”、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江苏“双50人物”获得者……在我看来,自己所做的不过是一个演员应尽的本份,然而党和人民却给予了我远远超出期待的褒奖和鼓励。每当站在聚光灯下收获新的荣誉,我都会扪心自问:这些荣誉与自己的艺术成就是否相一致?自己的社会地位与公众形象是否相一致?观众所给予的厚爱与自己在舞台上的表现是否相一致?我觉得,只有心里时刻装着观众、装着集体,在艺术上不断求索、在工作中锐意争先,才能真正受得起这些沉甸甸的奖证,才能不辜负组织的培养、人民的期待。
正因如此,如今已年近六旬的我依然坚持披星戴月地“跑码头”,依然和普通演员一样同吃同住。对此常有人感到疑惑和不平,也曾有许多人善意地提醒我“急流勇退”。但是他们并不知道,作为一名演员,我真正在意并且享受的是在舞台上不断超越自己、更好地服务观众的过程;作为苏滑这支优秀团队中的一分子,只要能为剧团的发展出一份力,我都愿意无条件地为之尝试与付出。
我知道,自己总有一天要走下舞台,最近几年我想得最多的还是后备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尽管团里青年演员的舞台经验在一天天成熟,并开始在全国比赛中崭露头角,但我丝毫不敢懈怠,只有他们心里真正做到把人民群众放在第一位了,他们才算长大。作为别人心里眼里的“老师”,我要让青年演员心里有个榜样,让他们踩着我的肩膀向上攀登,把苏州滑稽戏这块艺术品牌擦得更亮、更美。
如果说,我们经过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在解决人民群众的物质民生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那么,我们今天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强省的目的就是更好地解决人民群众的文化民生问题。这既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文化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也是坚持用科学发展观引领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面对十八大报告为我们描绘出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面对当前江苏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伟大实践,我将与苏州市滑稽剧团的全体同仁们一起,把对信念的坚守调和成浓厚的艺术氛围,将对事业的追求转化为积极的文化自觉,将我们的激情与才智更好地用于繁荣精品文化的生产与普及,在与时代同行中,继续为实现全省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责任编辑:丁和平
连续两台剧目入选“优秀保留剧目大奖”,不仅昭示着我们繁荣精品剧目创作生产的努力得到各级领导和专家的认可,更意味着我团以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艺术发展理念,在时间、市场和观众的全方位检验中获得广泛认可。
事实上,自1950年剧团成立之日起,苏滑的几代演职员就自觉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根本任务,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按照高标准、高品位的要求,不断致力于原创现实题材作品的生产与演出。
上世纪50-80年代,有着“冷面滑稽”美誉的我团著名滑稽戏前辈艺术家张幻尔先生,就与方笑笑、叶霞珍等老艺人一起,在传承改编《苏州两公差》、《钱笃笤求雨》、《小山东到上海》等优秀传统剧目的同时,连续推出了《满意不满意》、《小小得月楼》、《对象》等一批既能反映时代风貌,又在全国有着广泛影响的现实题材作品,由此开创了剧团创作演出现代戏作品的优良传统。
进入新时期,我们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在传承弘扬苏派滑稽艺术特色的基础上,深入挖掘现实生活中的热点、焦点,以平均3-5年的生产周期,先后创作生产了《快活的黄帽子》、《小城故事多》、《一二三,起步走》、《青春跑道》、《笑著和明天握手》、《顾家姆妈》等一大批契合时代精神,彰显地域特色、适应市场需求的现代戏精品力作。这些优秀剧目先后三次荣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三次荣获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四次荣获文化部“文华大奖”、“文华优秀剧目奖”、五次荣获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展现了一个地级市剧团视艺术质量为生命、以品牌认知谋发展,在赛场与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奋发图强、勇攀高峰的决心与历程。
在以优异的赛场表现不断助力江苏文化强省建设的同时,剧团自觉秉承“回报观众、服务社会”的发展理念,以每年300多场次的演出,将这些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优秀舞台作品送到各地观众中间,让文化发展成果最大程度地惠及人民群众,用人文情怀激励并引导广大群众,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至今,我们的《小城故事多》在全国巡演1800余场,《一二三,起步走》在全国巡演4370余场,并被10多个剧种、近百家院团移植演出20000多场,《青春跑道》在全国巡演1500余场,并被长春话剧院、吕梁市青年晋剧院移植演出近千场,而上演仅3年的《顾家姆妈》,也已累计在各地演出280余场,获得了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在长达30多年的演艺生涯中,我本人也通过积极投身优秀现代戏作品的生产演出,履行着一名文艺工作者的天职,并通过不同的作品和角色,去参与、感受江苏改革发展的步伐与成果,力求在嬉笑怒骂间为后人留下属于这个年代的独立思考。
1992年,我凭借现代滑稽戏《快活的黄帽子》中的“黄毛”一角,首次登上了中国戏剧“梅花奖”和文化部“文华表演奖”的领奖台。该剧同时也在全国为江苏率先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新剧目”奖。
1998年,我再次因为在儿童滑稽戏《一二三,起步走》中成功塑造了山村女孩“安小花”这一人物形象而梅开二度,率先成为当时江苏唯一的二度“梅花奖”、二度“文华奖”、“白玉兰奖”获得者。
《一二三,起步走》是一部创演已经十多年的老戏,但我们至今仍然不断地对剧本、舞美、音乐、服装等元素作出与时俱进的修改与提高,力争使其符合新时期未成年观众的审美情趣。目前该剧仍以“四进工程”、“精品进校园”、“精品展演月”等公益演出形式每年深入学校演出数十场,在获得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同时,也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全面展现在党的领导下中国所取得的伟大建设成就,我们又将一台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大型现代滑稽戏《顾家姆妈》搬上了舞台。凭借扎实的前期创作,该剧上演仅两年多就囊括了各类高规格奖项,我本人也有幸因在剧中饰演保姆“阿旦”而荣获了第25届中国戏剧“梅花大奖”,成为我省首位、也是全国仅有的6位获得该项殊荣的演员,再一次为江苏文化建设、为滑稽戏剧种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从艺至今,我曾先后在数十部现代滑稽戏中饰演过近百个不同年龄、不同地域、不同阶层的角色。不论是在设施一流的大剧院,还是在临时搭建的简易舞台,不论面对的是中央首长,还是外来务工人员,我始终以饱满的热情,竭尽所能地将欢笑带给每一位观众。这些生动写实的剧目、个性鲜明的人物,在给一代又一代观众留下美好记忆的同时,也记录并诠释着江苏在“三创三先”精神引领下,奋发图强、勇创一流的自觉与自信。
在打造艺术精品这条充满艰难也铺满鲜花的征程中,我从一名普通的演员逐渐成长为“中共十八大党代表”、“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十大标兵”、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江苏“双50人物”获得者……在我看来,自己所做的不过是一个演员应尽的本份,然而党和人民却给予了我远远超出期待的褒奖和鼓励。每当站在聚光灯下收获新的荣誉,我都会扪心自问:这些荣誉与自己的艺术成就是否相一致?自己的社会地位与公众形象是否相一致?观众所给予的厚爱与自己在舞台上的表现是否相一致?我觉得,只有心里时刻装着观众、装着集体,在艺术上不断求索、在工作中锐意争先,才能真正受得起这些沉甸甸的奖证,才能不辜负组织的培养、人民的期待。
正因如此,如今已年近六旬的我依然坚持披星戴月地“跑码头”,依然和普通演员一样同吃同住。对此常有人感到疑惑和不平,也曾有许多人善意地提醒我“急流勇退”。但是他们并不知道,作为一名演员,我真正在意并且享受的是在舞台上不断超越自己、更好地服务观众的过程;作为苏滑这支优秀团队中的一分子,只要能为剧团的发展出一份力,我都愿意无条件地为之尝试与付出。
我知道,自己总有一天要走下舞台,最近几年我想得最多的还是后备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尽管团里青年演员的舞台经验在一天天成熟,并开始在全国比赛中崭露头角,但我丝毫不敢懈怠,只有他们心里真正做到把人民群众放在第一位了,他们才算长大。作为别人心里眼里的“老师”,我要让青年演员心里有个榜样,让他们踩着我的肩膀向上攀登,把苏州滑稽戏这块艺术品牌擦得更亮、更美。
如果说,我们经过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在解决人民群众的物质民生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那么,我们今天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强省的目的就是更好地解决人民群众的文化民生问题。这既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文化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也是坚持用科学发展观引领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面对十八大报告为我们描绘出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面对当前江苏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伟大实践,我将与苏州市滑稽剧团的全体同仁们一起,把对信念的坚守调和成浓厚的艺术氛围,将对事业的追求转化为积极的文化自觉,将我们的激情与才智更好地用于繁荣精品文化的生产与普及,在与时代同行中,继续为实现全省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责任编辑:丁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