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我的教学感受,小学生学习数学,首先是从数的认识开始的,而认识数,又是从形象到抽象,从熟悉到陌生的。要学好数学,必须要在脑海里建立起数与数之间的概念,就可能事半功倍。怎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数”的认识水平,从而学好数学呢?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是一个较好的办法。口算是学生学习数学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口算能力的高低对小学生学好数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在小学低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口算是学生认识“数”的基础。
在小学低年级,尤其是学前儿童,对"数"的概念是非常淡薄的。他们从数实物开始认识“数”,如数手指、数苹果等。他们对“数”既好奇又陌生,特别对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更加陌生,如两只手的手指总数是“10”,学生会数得出来,但如果直接问他们“5加5”(即两只手的手指数)是多少,他们可能答不出来,因为他们对“5 5”这种运算感到陌生,对“5”与“5”之间的关系很陌生。要使学生对加法与减法这两种“数”的关系有一个较为熟悉的认识,首先,教师要从实物开始,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加、减法训练,使学生对这两种运算从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从而加深对“数”、特别是数与数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其次,要不失时机地加强学生加法与减法的口算训练。只有口算水平的提高,才能促进学生提高对数及其关系的认识,从而为提高计算速度和正确率提供了保证。口算训练要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仅靠上一两节课是收不到效果的。
到了小学二年级,学生开始学习乘法运算了。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所以乘法运算也是以加法运算为基础,如果学生对加法运算较为熟练,他们在学习乘法运算时也会“迎刃而解”。但是,对于乘法口诀的来源与运用,学生初次接触时也会感到陌生,以至于不知所措,或者在运用乘法口诀计算时会出现较多的差错以及运算速度慢等的情况。因为,“要战胜它,必须先了解它”,要解决这个矛盾,教师在教学时也必须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口算训练,特别是对乘法口诀的熟记。“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要学好除法,最好的方法还是要加强对学生的乘法口算训练。
一、教师可以从三方面进行训练
1,注重每堂数学课的前三分钟口算训练。
一般在每堂计算课前3钟进行视算训练,口算的内容尽量与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有关,训练的方法多样化。例如:视算训练、听算训练、抢答口算、口算游戏、“对抗赛”、“接力赛”等等。用孩子喜爱的计算游戏来提高他们大脑运算技能,从而提高孩子的速算技能。只要你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日积月累,天天练,分年级、分阶段地进行口算训练。各年级各阶段形成“口算训练一条龙”,会使学生对口算日久生情,而后游刃有余。
2, 送给学生“拐杖”,帮助学生找“盲点”。
在小学一二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常用到“凑十法”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这其中的“十”就是一根“拐杖”,10可以分解成几和几,几和几又可以凑成10,只要你快速地准确地掌握好了10的分解和组成,会让你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做得又对又快。还有小学三年级中的25×4=100,125×8=1000,这也是乘法中的“拐杖”,我把这两组数叫做“黄金搭档”。让学生记住了,很多简便运算都会用到这两组数,有的时候还可以利用分解法将题目转换成有25×4=100 , 125×8=1000的形式。同时我留一个版面给孩子们,让他们将平时发现的巧算方法记下来,大家分享。这样同时也培养了孩子口算的兴趣。
视力有盲点,同样学生的计算也有“盲点”。比如我班朱浩然,我发现他的“盲点”就是老把4+7=10,3+6=8,3×6=12,4×7=24这四个算式算错。找到了就叫他以后遇到时就慢点。如果这些基础的不过关,会直接导致中年级的多位数加减和多位数乘除算错,还会导致高年级的小数计算、分数约分等一系列化的错误。当然找“盲点”不一定都要教师找,可以叫他自己找,家长找,同桌找。
3,不定期地开展丰富多彩的速算比赛。
可以以组为单位,也可以以每个人为单位,还可以以男女同学各一个小组搞对抗赛。每小组的组长可以每周组织搞一次,看看谁用的时间少,就给谁加小五星,完了后互相检查,错一题扣一分,作好记录,一周比一次,看谁的小五星最多,谁扣的分最少,就是该组的“神算子”,再统一在班上每月评一次数学小“名星”,以激励学生。另外我利用家长会,给家长谈口算的重要性,教家长怎样给孩子听算。要求每天能给孩子听算20道题,可以是和教材进度一致的听算内容,也可以是学过的加、减、乘、除法的计算题各5道,要求每天把听算所用的时间记录下来。家长可以掌握听算的难易程度,有时故意降低难度,让孩子看见自己一天一天的用的时间变少了,错的题也少了。让他们感觉自己有很大的进步,有成就感,激发他们听算的兴趣,培养天天听算的好习惯。
二、家长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1,要训练孩子的细心的好习惯,得从平时的小事做起,要求孩子做事要严谨,不要拖泥带水。
2,让孩子养成做什么事都要抱认真负责的态度。
3,数学来源于生活。家长应该结合生活,帮助孩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教他们计算。如带孩子去买菜,可以叫孩子帮助算帐;去超市,让孩子选择怎样购物更省钱;去旅游,让孩子算怎样乘车、购门票更好;家里装修房子,计划怎样买地砖,怎样算涂料面积等。同时事持之以恒,就可收到预期效果的。
总之,小学一至六年级,只有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持之以恒的训练,才能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使学生的记忆能力、思维能力,科学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得到发展.
在小学低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口算是学生认识“数”的基础。
在小学低年级,尤其是学前儿童,对"数"的概念是非常淡薄的。他们从数实物开始认识“数”,如数手指、数苹果等。他们对“数”既好奇又陌生,特别对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更加陌生,如两只手的手指总数是“10”,学生会数得出来,但如果直接问他们“5加5”(即两只手的手指数)是多少,他们可能答不出来,因为他们对“5 5”这种运算感到陌生,对“5”与“5”之间的关系很陌生。要使学生对加法与减法这两种“数”的关系有一个较为熟悉的认识,首先,教师要从实物开始,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加、减法训练,使学生对这两种运算从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从而加深对“数”、特别是数与数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其次,要不失时机地加强学生加法与减法的口算训练。只有口算水平的提高,才能促进学生提高对数及其关系的认识,从而为提高计算速度和正确率提供了保证。口算训练要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仅靠上一两节课是收不到效果的。
到了小学二年级,学生开始学习乘法运算了。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所以乘法运算也是以加法运算为基础,如果学生对加法运算较为熟练,他们在学习乘法运算时也会“迎刃而解”。但是,对于乘法口诀的来源与运用,学生初次接触时也会感到陌生,以至于不知所措,或者在运用乘法口诀计算时会出现较多的差错以及运算速度慢等的情况。因为,“要战胜它,必须先了解它”,要解决这个矛盾,教师在教学时也必须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口算训练,特别是对乘法口诀的熟记。“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要学好除法,最好的方法还是要加强对学生的乘法口算训练。
一、教师可以从三方面进行训练
1,注重每堂数学课的前三分钟口算训练。
一般在每堂计算课前3钟进行视算训练,口算的内容尽量与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有关,训练的方法多样化。例如:视算训练、听算训练、抢答口算、口算游戏、“对抗赛”、“接力赛”等等。用孩子喜爱的计算游戏来提高他们大脑运算技能,从而提高孩子的速算技能。只要你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日积月累,天天练,分年级、分阶段地进行口算训练。各年级各阶段形成“口算训练一条龙”,会使学生对口算日久生情,而后游刃有余。
2, 送给学生“拐杖”,帮助学生找“盲点”。
在小学一二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常用到“凑十法”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这其中的“十”就是一根“拐杖”,10可以分解成几和几,几和几又可以凑成10,只要你快速地准确地掌握好了10的分解和组成,会让你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做得又对又快。还有小学三年级中的25×4=100,125×8=1000,这也是乘法中的“拐杖”,我把这两组数叫做“黄金搭档”。让学生记住了,很多简便运算都会用到这两组数,有的时候还可以利用分解法将题目转换成有25×4=100 , 125×8=1000的形式。同时我留一个版面给孩子们,让他们将平时发现的巧算方法记下来,大家分享。这样同时也培养了孩子口算的兴趣。
视力有盲点,同样学生的计算也有“盲点”。比如我班朱浩然,我发现他的“盲点”就是老把4+7=10,3+6=8,3×6=12,4×7=24这四个算式算错。找到了就叫他以后遇到时就慢点。如果这些基础的不过关,会直接导致中年级的多位数加减和多位数乘除算错,还会导致高年级的小数计算、分数约分等一系列化的错误。当然找“盲点”不一定都要教师找,可以叫他自己找,家长找,同桌找。
3,不定期地开展丰富多彩的速算比赛。
可以以组为单位,也可以以每个人为单位,还可以以男女同学各一个小组搞对抗赛。每小组的组长可以每周组织搞一次,看看谁用的时间少,就给谁加小五星,完了后互相检查,错一题扣一分,作好记录,一周比一次,看谁的小五星最多,谁扣的分最少,就是该组的“神算子”,再统一在班上每月评一次数学小“名星”,以激励学生。另外我利用家长会,给家长谈口算的重要性,教家长怎样给孩子听算。要求每天能给孩子听算20道题,可以是和教材进度一致的听算内容,也可以是学过的加、减、乘、除法的计算题各5道,要求每天把听算所用的时间记录下来。家长可以掌握听算的难易程度,有时故意降低难度,让孩子看见自己一天一天的用的时间变少了,错的题也少了。让他们感觉自己有很大的进步,有成就感,激发他们听算的兴趣,培养天天听算的好习惯。
二、家长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1,要训练孩子的细心的好习惯,得从平时的小事做起,要求孩子做事要严谨,不要拖泥带水。
2,让孩子养成做什么事都要抱认真负责的态度。
3,数学来源于生活。家长应该结合生活,帮助孩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教他们计算。如带孩子去买菜,可以叫孩子帮助算帐;去超市,让孩子选择怎样购物更省钱;去旅游,让孩子算怎样乘车、购门票更好;家里装修房子,计划怎样买地砖,怎样算涂料面积等。同时事持之以恒,就可收到预期效果的。
总之,小学一至六年级,只有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持之以恒的训练,才能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使学生的记忆能力、思维能力,科学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