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吉尔吉斯斯坦地处中亚腹地,位于古丝绸之路的战略要冲,中吉两国有1096公里的共同边界,目前开放了伊尔克什坦和吐尔尕特两个边境口岸。吉尔吉斯斯坦是共建“一带一路”的积极参与者。
中国是吉尔吉斯斯坦第一大投资来源国和第二大贸易伙伴。2013年中吉双边贸易额51.4亿美元,其中,中国向吉出口50.8亿美元,从吉进口0.6亿美元。
(一)纺织服装业现状
纺服业生产要素方面,吉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有丰富而廉价的纺服业原材料,如棉花、羊毛、皮革等;有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商务成本;经济自由度、透明度高,市场辐射能力强;政府鼓励发展纺织缝纫业,以增加就业、扩大出口。
然而,吉尔吉斯斯坦国民经济以农业和资源开发型工业为主,工业结构不完整。纺服业设备老化、工艺陈旧、人才匮乏;以出口低附加值的纺织原料为主,缺乏深加工的能力;纺服企业的原材料和设备严重依赖进口,企业规模小,生产效率低。
根据吉尔吉斯斯坦轻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吉有正规纺织服装企业125家,稳定就业岗位6.4万个。2013年,吉加工皮棉2万吨,棉纱249吨,毛织品1.5万平方米,服装4620万件,袜子3660万双,鞋子338万双,纺服工业产值1.5亿美元,占工业总产值的4%。纺服出口额1.4亿美元,其中对中国出口910万美元,主要是牛羊原皮、鞣革、洗净毛。
吉尔吉斯斯坦每年籽棉产量10万吨左右,羊毛产量约1.1万吨,但本国加工能力很弱,90-95%的棉花和羊毛都直接出口。与此同时,吉尔吉斯斯坦的纺织服装原材料却严重依赖进口。为改变这一不利局面,吉政府制定了“2013-2015年纺织和缝纫业发展纲要”,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吸引外资改造设备;提高原棉、原毛和皮革的加工质量和加工能力;建设专门的纺织产业园等。
(二)丰富而廉价的纺织服装原材料
棉花是吉尔吉斯斯坦的第二大经济作物,年产籽棉约10万吨,原棉加工厂有18家,90-95%的皮棉供出口。
畜牧业是吉尔吉斯斯坦重要的、传统的经济部门。2013年,吉尔吉斯斯坦绵山羊存栏数约为376.5万只,羊毛产量1.11万吨(为独立初期的30%),大部分羊毛直接出口。
吉尔吉斯斯坦南部有一种Jaidari山羊的羊绒品质在世界上数一数二,英国Odessa Centre公司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市场培育,帮助当地牧民扩大Jaidari山羊的养殖数,提高了羊绒品质。
(三)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商务成本
1、劳动力成本
吉尔吉斯斯坦是农业国,36%的劳动力务农,加之本国就业机会少、工资低,到国外寻找工作机会的吉尔吉斯人很多。因此,吉尔吉斯斯坦原则上并不欢迎外籍劳务进入,但对技术人员仍有一定需求。只有获得招收外籍劳务许可证的企业才可根据配额为外籍劳务办理工作许可证。
2013年吉尔吉斯斯坦居民平均工资为229美元/月。纺织服装行业工资地区差比较大,首都地区400~600美元/月,边远地区100~300美元/月。
2、商务成本
吉尔吉斯斯坦的水、电、气、汽油价格比较低廉,尤其是电价,折合人民币0.2元/千瓦时。
(四)纺织品服装贸易中转站的优势地位
1、经济开放程度高,市场辐射力强
吉尔吉斯斯坦是世贸组织、欧亚经济联盟、独联体、上合组织等多个国际组织成员,经济自由度较高,市场准入较宽松,贸易保护措施远比中亚其他国家少,对外资提供国民待遇。
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可利用吉尔吉斯斯坦的经济开放程度高、地理位置优越的有利条件,将吉尔吉斯斯坦打造成中国纺织品服装进入中亚、独联体和西亚市场的贸易中转站。可采取转口贸易、境外加工贸易等方式,将半成品进入吉尔吉斯斯坦,后道加工后,再利用欧亚经济联盟、独联体国家之间免税贸易的条件,将成品进入其他欧亚经济联盟和独联体国家,有效规避贸易壁垒。
欧亚经济联盟运行以来,吉尔吉斯斯坦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亚美尼亚5国实行市场一体化,统一海关关界、进出口关税和贸易政策,拥有1.7亿人口的大市场,整个独联体市场更是有3亿人口,仅俄罗斯服装市场规模就高达800亿美元。从这个角度看,吉尔吉斯斯坦可谓拥有强大的市场辐射力。
2、纺织服装业受政府重视,享有特殊的优惠政策
纺织缝纫产品是吉尔吉斯斯坦除黄金、农产品外第三大出口商品,纺织缝纫业从业人员达15万,占吉就业人口的6%。因而,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吸引外资,促进纺织服装业的发展,是吉尔吉斯斯坦政府为数不多的促进出口、增加就业岗位、解决民生问题的措施之一。
吉尔吉斯斯坦全境内对新成立的纺织服装企业实施以下几个方面的优惠措施:一是原料进口优惠政策,用于服装加工的进口面料和设备免除进口关税;二是税收优惠政策,新企业3年免企业所得税,6年免增值税;三是建立纺织服装职业培训学校,并在吉尔吉斯斯坦科技大学增设缝纫技师和服装设计师培训班,培养专业的纺织缝纫技术人员。
另外,如果外资企业进驻吉尔吉斯斯坦政府规划的自由经济区,则根据《自由经济区法》,企业可免缴进出口关税及其他税费;外资企业输入区内的货物免征增值税、消费税及其他税费;区内生产的产品出口时不受出口配额和许可证的限制,只需向自由经济区管委会缴纳出口报关货值1~2%的“提供税收优惠服务费”;经自由经济区转口到第三国的货物,免征一切税费。
近年来,吉尔吉斯斯坦已逐步形成从中国进口设备、面料、辅料等原材料,按独联体国家居民特点设计、加工和销售的服装产业链,中亚地区最大的服装产业集群正在形成。2013年,吉仅通过与新疆的陆路口岸就从中国进口了32.6亿美元的纺织品服装,其中纺织品和服装各占50%。中国的一些中小纺织服装企业不妨可以借力于吉尔吉斯斯坦的服装产业集群,既能消化过剩产能,又能实现产业的梯度转移,还能以此为跳板,利用吉的劳动力、销售渠道和优惠政策等方面的优势,实现对中亚、独联体甚至更大范围的市场辐射。
(五)中吉纺织服装业合作情况
中国每年由新疆口岸出口到吉尔吉斯斯坦的纺织品服装就达数十亿美元,中国是吉尔吉斯斯坦纺织缝纫业原材料的主要来源国。但如何利用吉尔吉斯斯坦纺织品服装贸易中转站的优势地位,进一步开展在吉境内的加工贸易,以有限的投资搏得更大的市场,还有待中国的纺织服装企业继续探索。
合作案例:
福建著龙服装有限公司创始于2004年,主要产品为内衣裤、T恤、睡衣、童套装等系列。该公司在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都设立了销售公司,2007年在吉尔吉斯斯坦建立了首个国外分厂,生产销往中亚和独联体国家的针织内衣产品。吉尔吉斯斯坦对中国没有贸易壁垒、运输成本低、劳动力成本低、对其他独联体国家出口实行零关税、对欧盟及北美国家出口也不受配额限制等因素,是著龙公司决策投资吉尔吉斯斯坦的主要考量。
吉尔吉斯斯坦政府规定,吉国内四个自由经济区区内生产的产品,加工程度超过商品价值的30%(家电产品的15%),该产品即可享受吉尔吉斯斯坦原产地待遇,并获得原产地证书。对于在欧盟及北美有长期固定的客户,且业务发展受配额限制的中国纺织服装加工企业来说,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规避配额问题。
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两国政府《关于两国毗邻地区合作规划纲要(2015~2020)》于2015年9月2日在北京签署。“纲要”从扩大跨境运输和实现口岸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改造、交通、农业、矿业和制造业、能源、新兴产业等11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合作的具体举措,有利于促进两国毗邻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加强丝绸之路经济带框架下的各方面务实合作。喀什、阿克苏地区的纺织服装企业无疑可以乘上“纲要”实施的东风。
中国是吉尔吉斯斯坦第一大投资来源国和第二大贸易伙伴。2013年中吉双边贸易额51.4亿美元,其中,中国向吉出口50.8亿美元,从吉进口0.6亿美元。
(一)纺织服装业现状
纺服业生产要素方面,吉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有丰富而廉价的纺服业原材料,如棉花、羊毛、皮革等;有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商务成本;经济自由度、透明度高,市场辐射能力强;政府鼓励发展纺织缝纫业,以增加就业、扩大出口。
然而,吉尔吉斯斯坦国民经济以农业和资源开发型工业为主,工业结构不完整。纺服业设备老化、工艺陈旧、人才匮乏;以出口低附加值的纺织原料为主,缺乏深加工的能力;纺服企业的原材料和设备严重依赖进口,企业规模小,生产效率低。
根据吉尔吉斯斯坦轻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吉有正规纺织服装企业125家,稳定就业岗位6.4万个。2013年,吉加工皮棉2万吨,棉纱249吨,毛织品1.5万平方米,服装4620万件,袜子3660万双,鞋子338万双,纺服工业产值1.5亿美元,占工业总产值的4%。纺服出口额1.4亿美元,其中对中国出口910万美元,主要是牛羊原皮、鞣革、洗净毛。
吉尔吉斯斯坦每年籽棉产量10万吨左右,羊毛产量约1.1万吨,但本国加工能力很弱,90-95%的棉花和羊毛都直接出口。与此同时,吉尔吉斯斯坦的纺织服装原材料却严重依赖进口。为改变这一不利局面,吉政府制定了“2013-2015年纺织和缝纫业发展纲要”,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吸引外资改造设备;提高原棉、原毛和皮革的加工质量和加工能力;建设专门的纺织产业园等。
(二)丰富而廉价的纺织服装原材料
棉花是吉尔吉斯斯坦的第二大经济作物,年产籽棉约10万吨,原棉加工厂有18家,90-95%的皮棉供出口。
畜牧业是吉尔吉斯斯坦重要的、传统的经济部门。2013年,吉尔吉斯斯坦绵山羊存栏数约为376.5万只,羊毛产量1.11万吨(为独立初期的30%),大部分羊毛直接出口。
吉尔吉斯斯坦南部有一种Jaidari山羊的羊绒品质在世界上数一数二,英国Odessa Centre公司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市场培育,帮助当地牧民扩大Jaidari山羊的养殖数,提高了羊绒品质。
(三)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商务成本
1、劳动力成本
吉尔吉斯斯坦是农业国,36%的劳动力务农,加之本国就业机会少、工资低,到国外寻找工作机会的吉尔吉斯人很多。因此,吉尔吉斯斯坦原则上并不欢迎外籍劳务进入,但对技术人员仍有一定需求。只有获得招收外籍劳务许可证的企业才可根据配额为外籍劳务办理工作许可证。
2013年吉尔吉斯斯坦居民平均工资为229美元/月。纺织服装行业工资地区差比较大,首都地区400~600美元/月,边远地区100~300美元/月。
2、商务成本
吉尔吉斯斯坦的水、电、气、汽油价格比较低廉,尤其是电价,折合人民币0.2元/千瓦时。
(四)纺织品服装贸易中转站的优势地位
1、经济开放程度高,市场辐射力强
吉尔吉斯斯坦是世贸组织、欧亚经济联盟、独联体、上合组织等多个国际组织成员,经济自由度较高,市场准入较宽松,贸易保护措施远比中亚其他国家少,对外资提供国民待遇。
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可利用吉尔吉斯斯坦的经济开放程度高、地理位置优越的有利条件,将吉尔吉斯斯坦打造成中国纺织品服装进入中亚、独联体和西亚市场的贸易中转站。可采取转口贸易、境外加工贸易等方式,将半成品进入吉尔吉斯斯坦,后道加工后,再利用欧亚经济联盟、独联体国家之间免税贸易的条件,将成品进入其他欧亚经济联盟和独联体国家,有效规避贸易壁垒。
欧亚经济联盟运行以来,吉尔吉斯斯坦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亚美尼亚5国实行市场一体化,统一海关关界、进出口关税和贸易政策,拥有1.7亿人口的大市场,整个独联体市场更是有3亿人口,仅俄罗斯服装市场规模就高达800亿美元。从这个角度看,吉尔吉斯斯坦可谓拥有强大的市场辐射力。
2、纺织服装业受政府重视,享有特殊的优惠政策
纺织缝纫产品是吉尔吉斯斯坦除黄金、农产品外第三大出口商品,纺织缝纫业从业人员达15万,占吉就业人口的6%。因而,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吸引外资,促进纺织服装业的发展,是吉尔吉斯斯坦政府为数不多的促进出口、增加就业岗位、解决民生问题的措施之一。
吉尔吉斯斯坦全境内对新成立的纺织服装企业实施以下几个方面的优惠措施:一是原料进口优惠政策,用于服装加工的进口面料和设备免除进口关税;二是税收优惠政策,新企业3年免企业所得税,6年免增值税;三是建立纺织服装职业培训学校,并在吉尔吉斯斯坦科技大学增设缝纫技师和服装设计师培训班,培养专业的纺织缝纫技术人员。
另外,如果外资企业进驻吉尔吉斯斯坦政府规划的自由经济区,则根据《自由经济区法》,企业可免缴进出口关税及其他税费;外资企业输入区内的货物免征增值税、消费税及其他税费;区内生产的产品出口时不受出口配额和许可证的限制,只需向自由经济区管委会缴纳出口报关货值1~2%的“提供税收优惠服务费”;经自由经济区转口到第三国的货物,免征一切税费。
近年来,吉尔吉斯斯坦已逐步形成从中国进口设备、面料、辅料等原材料,按独联体国家居民特点设计、加工和销售的服装产业链,中亚地区最大的服装产业集群正在形成。2013年,吉仅通过与新疆的陆路口岸就从中国进口了32.6亿美元的纺织品服装,其中纺织品和服装各占50%。中国的一些中小纺织服装企业不妨可以借力于吉尔吉斯斯坦的服装产业集群,既能消化过剩产能,又能实现产业的梯度转移,还能以此为跳板,利用吉的劳动力、销售渠道和优惠政策等方面的优势,实现对中亚、独联体甚至更大范围的市场辐射。
(五)中吉纺织服装业合作情况
中国每年由新疆口岸出口到吉尔吉斯斯坦的纺织品服装就达数十亿美元,中国是吉尔吉斯斯坦纺织缝纫业原材料的主要来源国。但如何利用吉尔吉斯斯坦纺织品服装贸易中转站的优势地位,进一步开展在吉境内的加工贸易,以有限的投资搏得更大的市场,还有待中国的纺织服装企业继续探索。
合作案例:
福建著龙服装有限公司创始于2004年,主要产品为内衣裤、T恤、睡衣、童套装等系列。该公司在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都设立了销售公司,2007年在吉尔吉斯斯坦建立了首个国外分厂,生产销往中亚和独联体国家的针织内衣产品。吉尔吉斯斯坦对中国没有贸易壁垒、运输成本低、劳动力成本低、对其他独联体国家出口实行零关税、对欧盟及北美国家出口也不受配额限制等因素,是著龙公司决策投资吉尔吉斯斯坦的主要考量。
吉尔吉斯斯坦政府规定,吉国内四个自由经济区区内生产的产品,加工程度超过商品价值的30%(家电产品的15%),该产品即可享受吉尔吉斯斯坦原产地待遇,并获得原产地证书。对于在欧盟及北美有长期固定的客户,且业务发展受配额限制的中国纺织服装加工企业来说,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规避配额问题。
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两国政府《关于两国毗邻地区合作规划纲要(2015~2020)》于2015年9月2日在北京签署。“纲要”从扩大跨境运输和实现口岸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改造、交通、农业、矿业和制造业、能源、新兴产业等11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合作的具体举措,有利于促进两国毗邻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加强丝绸之路经济带框架下的各方面务实合作。喀什、阿克苏地区的纺织服装企业无疑可以乘上“纲要”实施的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