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散加减联合针灸治疗卒中后焦虑症的临床效果

来源 :医学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chuan6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脑卒中后患者出现焦虑症采用道遥散加减与针灸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90例卒中后焦慮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口服黛力新,实验组患者采用逍遥散加减联合针灸联合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结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占97.8%显著高于对照组7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卒中后焦虑症患者采用逍遥散加减联合针灸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临床值得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道途散;针灸;中风;焦虑症
  卒中在中医学中又被称为中风,患者发生中风后会导致肢体麻木、口歪眼斜、半身不遂等情况,由于该病的发病速度较快,致残率往往较高,大部分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心理上会出现抑郁等负面心情,还会降低患者的认知功能、肢体瘫痪等。而卒中焦虑症在中风后的发生率较高。对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均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1]。为此,及时有效的治疗方式对患者的健康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探讨中风后焦虑症采用逍遥散加减联合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90例卒中后焦虑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中男性占21例,女性占24例,年龄为48~79岁,平均年龄为(62.48±10.16)岁,实验组患者中男性占22例,女性占23例,年龄为47~80岁,平均年龄为(61.96±10.14)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经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口服黛力新,2次/d,1次/片,每片黛力新中含有0.5mg氟哌噻吨和10mg的美利曲辛。
  实验组患者采用逍遥散加减联合针灸联合治疗,逍遥散的成分主要包括甘草半两(15g), 当归、茯苓(去皮)、白芍药、白术、柴胡(去苗),各一两(各30g)。若患者的身体较虚则可适量添加党参、黄芪、沙参、西洋参;若患者伴有气郁则可适量添加川核子、枳实、郁金、百合;若患者痰湿症较为严重则可添加半夏、白术、茯苓、竹茹;若患者为血瘀症则可适量添加川穹、红花、当归、桃仁、三七;若患者精亏则可适量添加枸杞、川段、杜仲、牛膝、女贞子。针灸的主要穴位主要为足三里穴、三阴交穴、太冲穴、神门穴、印堂穴、四神聪穴、内关穴、百会穴,每次留针30min。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8d。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判定结果可依据HAMA量表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主要分为治愈、显效、有效和无效,其中治愈::HAMA量表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减少情况大于等于75%;显效::HAMA量表评分与治疗前效果比减少情况为50~74%;有效:HAMA量表评分减少情况为30~49%;无效:治疗后症状无改善,HAMA量表评分未发生变化。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该数据进行核对和对比,计量资料采用( )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x2检验;P<0.05表示数据对比结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患者采用逍遥散加减联合针灸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占97.8%显著高于对照组7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卒中后患者发生焦虑症的治疗目标主要以疏肝解郁、养血健脾为主,而逍遥散作为主要合剂,其作用主要具有疏肝解郁、肝脾调和等功效,而逍遥散中的当归具有镇静效果、柴胡可抑制中枢神经还可调节免疫。再结合针灸治疗后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通过针灸对局部穴位进行刺激后可加快血液循环,进而达到疏经通络、扶正祛邪之功效。通过对百会穴针刺具有定神志、安五脏的效果,对四聪穴施针具有镇静安神、醒脑之功效;对太阳穴施针具有醒脑开窍、疏风解表之功效;对印堂穴施针具有定心安神、醒脑定志之功效。
  综上所述,对卒中后焦虑症患者采用逍遥散加减联合针灸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临床值得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裴林,洪亮,杨言府.逍遥散加减联合针灸治疗中风后焦虑症临床有效率分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8,6(21):136-137.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心肺康复对冠脉搭桥术后患者用力肺活量的影响。方法:选入本院于2020年8月—2021年8月,行冠脉搭桥术治疗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研究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研究组术后拔管后开始心肺康复。统计两组术后肺功能状态、6min步行实验结果。结果:研究组FVC、FEV1、6MWT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实施冠脉搭桥术
摘要:目的:探讨对冠心病采取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00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实施PCI手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左心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14d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治疗前提高,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前后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均是时候PCI手术治疗,
病例资料:患者XXX,女性,23岁,主因第一胎,孕6月余,腹痛6小时,加重1小时于2020年10月03日 22时30分急诊入院。入院前6小时前突然出现阵发性腹痛,以上腹部及右下腹为重,入院前1小时前腹痛开始加重、不能平卧、伴气短、恶心,呕吐一次,为胃内容物,入院查体:体温36.4℃,脉搏100次/分,呼吸25次/分,血压135/85mmHg,卧床,痛苦面容,心肺检查未发现异常。腹膨隆,孕6月余大小
摘要:目的:对于脑卒中患者护理工作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服务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接诊的脑卒中患者80例作为本文观察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脑卒中患者加以分组,给予其中40例脑卒中患者临床常规护理,将其纳入对照组,给予剩余40例脑卒中患者人性化护理,将其纳入研究组,对比两组脑卒中患者接受不同护理措施之后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脑卒中患者接受不同护理措施之后的总体有效率对比差异明显。结
摘要:目的 分析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予以社区干预对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从本社区服务中心建立健康档案的COPD患者中选出140例,依据有、无予以社区干预分为实验组和普通组,观察两组的治疗依从性以及患者肺功能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对医护人员各项治疗要求的依从性均优于普通组(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肺功能相关指标明显优于普通组(p<0.05)。结论 社区干预可促使
摘要:脊柱骨折属于目前最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出现此类骨折后,患者会出现活动障碍、畸形、疼痛等表现,故尽早诊治非常有必要。脊柱骨折包括腰椎、胸腰段、颈椎、胸椎等,多数骨折的出现是因间接外伤所致,如足着地、高处坠落等,出现骨折后患者不仅会出现剧烈的疼痛感,还会使肢体出现异常,故尽早开展及时、有效的治疗非常有必要。目前,临床在脊柱骨折治疗中主要采用手术,但术后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使得患者在术后出现下肢
摘要:分析应用PKP方法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osteoporotic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疾病的治疗中采取单侧穿刺与采取双侧穿刺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的OVCF患者均在我院诊断及治疗,满足研究对象的各项要求,共76例,以随机法将研究对象分为数量相同的两组,一组行双侧穿刺,为A组,一组行单侧穿刺,为B组,观察效果。结果 B组的手术情况(
摘要:目的:观察心律失常患者应用索他洛尔治疗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对患者QT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 本次纳入80例研究对象,选自本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接受治疗的心律失常患者。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普罗帕酮、索他洛尔治疗,对比临床疗效和患QTd差异。结果 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较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患者QT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
摘要:目的此次课题主要针对抑郁障碍患者采取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减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了近1年左右时间内到我院接受治疗的抑郁障碍的患者作为本次课题所研究的样本,从中抽取样本量为90例,对这90例抑郁障碍患者以随机分组法分成两个组别,其中一组仅采取常规的西药进行治疗,并将该组设定为常规组,该组有45例抑郁障碍患者,另外一组则在常规西药基础上,加以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减进行治疗,将这组设定
摘要:目的:分析身痛逐瘀汤联合腰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气滞血瘀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气滞血型患者进行研究,并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给予观察组腰三针+身痛逐瘀汤,并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VAS、JOA、ODI评分、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能比较。  1.2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