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图有真相

来源 :羽毛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zh_endle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YONEX在国外放出一段日本新潟工厂的宣传视频,里面展示了Yonex日本产球拍生产的诸多细节。原文作者柳丁作为资深从业人员与羽毛球发烧友,这些年在拜访过诸多国内TOP级别的球拍工厂后有所感悟,所以对视频进行逐帧分析与点评,而我则继续补充其他行家的评价,以增加与国内工厂的差异对比。
  以下开始进入柳丁截图的分析。
  色漆静置车间
  柳丁:工厂主管自我介绍,这个是喷漆后的色漆静置车间,背后放了很多霜蓝的Duora10LCW。
  对比国内李宁精品线工厂
  有羽:李宁精品线,半成品球拍以竖直流动与水平静置相结合。
  有羽:国内传统工厂更常见的静置方式是这种水平静置,这样单位面积可容纳的静置球拍会多一点,架子下面带轮,也方便到处推动。
  裁布车间
  柳丁:裁碳布车间,日本制的球拍都是使用上游原厂的HOT MELT碳布,可以看到车间摆放的一卷卷的就是这个碳布。
  中外裁布工艺有所不同,国内仍然大部分是人工机台裁布,而YY的碳布是用全电脑控制,当需要不同角度碳纱的时候,精度方面可以做到更加精准。
  有羽:大概两年前的时候,也曾经出现过YY的官方广告视频,里面有一帧也是出现了织纱机,跟柳丁讨论了一下,基本形成共识:就是包括YY在内的球拍工厂,高端或者有特殊要求的碳布,都是从上游碳纤公司直接采购他们织好才出厂的Hot-melt碳布,而其他非高端或者非特殊要求的碳布,则选择自己的机器来织纱,以控制成本。另一个问题就是hot-melt布在织的时候,不能像自己工厂织的时候结合溶剂,也是一個除了成本外受限制的地方。
  很多球拍都以能用上碳纤公司原厂织好的Hot-Melt碳布为荣,但这个除了本身采购价格不低,后期还涉及到全程冷柜与跨国运输,物流时间长,整体成本高,所以一般只有在中高端球拍上面才会应用。
  对比李宁精品线工厂
  有羽:李宁精品线的大型织纱机器,细如发丝的碳纤维,就是通过这台机器,设置不同的角度,织成碳布,然后再进行复合加工环节。
  有羽:李宁公司的织纱机的内部看不清楚。上图是肯尼士公司的织纱机,这部机器业内也称“HM机”,HM即hot-melt的简称。碳素复合加工中织碳布,跟纺织工业中编织布的环节极其相似。非严格来说,碳纤就是碳化过的腈纶,腈纶又称“人造羊毛”。
  卷纱车间
  柳丁:卷纱车间,裁好的碳纱,拿到这个车间,把不同结构、不同角度的碳布分好类,用于球拍中管和拍框的组装。
  这一点和国内工厂没有太大区别,只是工厂的卫生环境比较干净,也可能是为了拍摄而刻意加强过。
  对比李宁球拍精品线
  有羽:卷纱,讲究纱条平整,最忌产生折皱,碳层折皱是拍框的“质量问题之母”。在未受外力影响下莫名断与裂的问题,如果回溯生产环节,往往就是卷纱折皱所致。李宁工厂,生产高端球拍时,所用的策略是双人四手协同卷纱,通过相互提醒与监督,降低织纱折皱出现的概率。
  成型车间
  柳丁:成型车间,这里YY展示的是一个自动流水的模具运输轨道,这样的好处在于工人不需要来回搬运很沉的纯钢模具。而且,加热成型的模具非常烫,工人手动搬运途中难免会有烫伤,这样的流水线对于工人也是一种保护。
  这个设备在国内,本人只在胜利的核心供应商A厂见过。
  对比李宁球拍精品线
  有羽:这条生产线本人曾实地考察,确认环境整洁。上图是碳纤条入模,目前不管中外都无法自动化,全靠人工操作。入好模后,再在滚轴传动上面推送纯钢模具。国内除了一些新建的大厂,如柳丁提到的A厂外,基本上都是这种方式。
  研磨修整
  柳丁:粗胚成型完,就进入了研磨修整步骤,成型完的粗胚上一定会有毛刺,尤其是T头位置。上图就是工人在机台上磨球拍三通的画面。这一点和国内工厂基本一样,这个步骤目前必须用到人工。
  有羽:以上YY的研磨工艺属于“干磨”,也是现在大部分工厂的工艺。上面转一张近二十年前的工厂图片做对比,看一下另一种工艺——“水磨”。看得出当年的工厂环境还比较粗放,因为没有很好的吸尘设备与PH2.5优化管理,工厂使用的研磨方法只好跟磨石料一样,在水下进行,利用液体的吸附与流动性来带走碳素细尘。以前我锯过碳素球拍,上面会掉下来很多碳粉,一沾到皮肤马上过敏,发痒变红,十分难受。一开始还以为是自己皮肤太敏感,后来另一解剖达人吕达先生说,他也有同样的经历,所以这种浮尘对人体组织的侵害度还是比较高的,好的吸尘设备十分必要。(未完待续)
其他文献
7月30日至8月5日,羽毛球世锦赛在中国南京举行,中国队合计取得2金2银4铜。其中,刘雨辰/李俊慧和鄭思维/黄雅琼分别夺得男双和混双冠军,石宇奇在男单决赛中不敌日本的桃田贤斗,屈居亚军。  混双决赛是中国队内战,头号种子郑思维/黄雅琼以2比0战胜队友王懿律/黄东萍,首夺世锦赛冠军,他们也凭借世锦赛积分首度登顶世界排名第一。另一对中国组合张楠/李茵晖也闯进了四强,因此混双领奖台上升起了三面五星红旗,
期刊
从重组到世锦赛夺冠、世界排名升至第一,郑思维/黄雅琼只用了十个月。他俩是分开接受采访的,被问到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时,他们给出了一样的答案:共同成长。  备战:  做好困难准备,逐步提升状态  作为混双头号种子,郑思维/黄雅琼有着挺特别的签表,乍看上去对手的排位不高,但半区内主要对手的状态都很好。印尼组合哈菲兹/格罗里亚半个月前刚夺得泰国公开赛冠军,马来西亚组合吴顺发/赖洁敏更是在10天前的新加坡公开
期刊
自从汤杯决赛后,李俊慧因“脱衣未遂”而一夜成网红,“脱衣服”也成了世锦赛期间他们赢球后观众的必备要求。夺冠后的瞬间,李俊慧终于兑现了几天来反复都绕不过的这个承诺,“一鼓作气”地顺利脱下衣服,抛向了观众。  庆祝、脱衣服、抛衣服,整个过程一气呵成,以至赛后有记者这样问他:“李俊慧,你是已经策划排练过的吗?” 其实,这只是李俊慧一直记得的一个诺言,是潜意识里的一个反应,但不代表他当时有多清醒。采访时,
期刊
你从不会见到黄雅琼在訓练场或者赛场上对搭档发脾气,遇到同伴打得不好时,她往往是面带微笑送上一句“没事儿”。  无论在球场上还是在生活中,黄雅琼总习惯于去为别人考虑,带着她标志性的甜美笑容。  2016年4月,黄雅琼和当时的搭档鲁恺一起登上了《羽毛球》杂志的封面。在那次采访中,黄雅琼谈得更多的是搭档,对于自己,则说得很少。所以,当再次选择她当封面人物的时候,第一个问题很自然:“自己一个人作封面人物,
期刊
8月8日至15日,2018年威克多杯全国羽毛球单项锦标赛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今年赛事最大特色莫过于发球,本次锦标赛是国内首次实行发球新规则的专业赛事,这也让裁判员和运动员在发接发环节有了新的体验,整个比赛也因为新规定的引入有了不一样的气氛。  虽然“1.15米限高令”早在今年3月就在世界羽联的巡回比赛中正式试行,并在5月的世界羽联理事会议上正式通过议案(具体高度在今年12月最终确定),但中国国内的
期刊
这一届南京世锦赛,我们看到了很多熟悉的脸庞。虽然他们放下了球拍,褪去了运动员时的光芒,但是在白色羽毛球的吸引之下,他们变换了身份继续爱!  孙俊:首次临场指挥很紧张  值得一提的是,石宇奇这次登场,坐在临场教练席上的除了国家队男单教练陈郁,还有江苏队总教练、前世界冠军孙俊。  在今年5月的汤尤杯赛上,孙俊就以顾问身份随国家队征战曼谷,主要任务就是负责协助石宇奇的训练。石宇奇可以说是孙俊一手培养起来
期刊
从格拉斯哥的八强到南京的亚军,王懿律和黄东萍这对组合在这一年收获了质的飞跃。在这一年间,王懿律拿到了第一个全运会冠军、第一个超级赛冠军和第一个亚锦赛冠军。拿到世锦赛亚军,他觉得收获很大,但离冠军领奖台只有一步,他也觉得遗憾。  赛前,王懿律只看了前两轮的签表,看到大概是印尼和日本两对组合,就知道会很不好打,结果也如此。如果说打印尼组合的三局是小意外,只能算磕磕绊绊的话,那么16进8打日本组合渡边勇
期刊
李汶妹的名字在世锦赛的秩序册上是全新的,在女双领域是全新的,在成人赛事中也是全新的。这一年,她从单打转到双打,从世青赛打到世锦赛,以闪电般的成长速度跻身到中国队的女双前列。虽然世锦赛上没有拿到很好的成绩,但对于年仅19岁的李汶妹而言,能享受到这种在世锦赛上拼搏的过程已经是最大的收获。  一年时光:  从单打到双打,从世青赛到世锦赛  2017年7月,李汶妹还在代表中国队参加亚青赛的女单项目。之后的
期刊
第一次参加世锦赛,韩呈恺/周昊东差一点就掀翻头号种子苏卡姆约/吉迪恩,决胜局11比7之后的几分钟成为了他们最深刻的记忆。通过这次比赛,他们收获了对自身的肯定和信心,也发现了心态上的处理不当。  准备充分迎接头号种子  在世锦赛第一批资格名单公布时,韩呈恺和周昊东没有拿到参赛资格,但却在替补名单的前列。由于有排名靠前的组合退出,这对年仅20岁的组合拿到了他们第一次参加世锦赛的名额。“第一次参加世界大
期刊
3月9日早上,从韩国传来一个悲伤的消息,韩国羽毛球名将、现任韩国队双打教练郑在成因病突然离世,享年35岁。  (2018年3月9日 《羽毛球》杂志公众微信号)  田卿qingbaobao  时代的记忆,一路走好!  鲍春来  请节哀,曾经一批的球员呢。可惜!  莫非  生命如此脆弱!一路走好!  蔡赟  你是球场上飞扬强劲的对手,更是为人谦逊低调的朋友。独一无二的打法成就了你的职业生涯,无法复制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