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元149区块地处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境内,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带,主力油藏延101层属构造-岩性油藏。本文在区域地质构造背景的基础上,本文通过研究该区目前开发现状、地层能量、注水见效、水驱状况,结合生产动态数据,从完善井网、注采调整、合理生产压差、控制采液强度、系统试井、油井措施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探索并提出该区提高单井产量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元149区 延101油藏 提高产量 方式方法
一、油藏特征
1.地质概况
胡尖山油田元149区地处陕西省定边县新安边乡,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中段西部,紧邻天环坳陷,构造简单,总体上呈向西倾斜的单斜构造,坡度较缓,地层倾角不足1度,局部发育鼻状构造,这些鼻状构造对油气富集具有决定性作用,故属于构造-巖性油藏。
2.储层特征
该区延10油藏为曲流河沉积,由于水域逐渐加宽,沉积范围扩大,沉积厚度约30m,砂体较宽,平面上呈条带状展布。储层以岩屑长石砂岩为主,晶间孔—长石溶孔—粒间孔组合,属弱速敏、改善酸敏、中等偏弱水敏、中等偏弱盐敏。
3.物性及流体性质
元149区延101油藏为边底水发育油藏,油藏埋深1590m,油层中深1480m,完钻65口井平均钻遇砂层14.8m,电测解释油层6.9m,声波时差248.6μs/m,视孔隙度16.48%,视渗透率14.03×10-3μm2,含油饱和度44.7%。
地层原油粘度5.47mPa.s,原始油气比15.7m3/t,地面原油比重0.8750g/cm3,地面原油粘度8.94mPa.s,地层水总矿化度12.63-36.03g/L,属于NaHCO3水型,凝固点12.0℃。
二、开发现状
1.整体开发现状
元149区采用250×250m三角形井网投入开发,动用含油面积4.1km2,动用地质储量238×104t;于2011年开始滚动建产,共完钻油水井65口,其中油井53口,注水井12口,累计建产4.5万吨。
该区主力生产层位为延101层,油井总井数53口,油井开井数50口,日产油水平85t,单井产能1.71t/d,综合含水61.4%,平均动液面1073m;注水井总井数12口,开井数12口,日注水平225m3,平均单井日注19m3,月注采比1.01,累计注采比0.76。
2012年通过开展完善注采井网、精细注水调整、油井合理生产压差等综合治理工作,该区注水逐步见效,总体开发形势良好。
2.地层能量状况
元149区延101油藏原始地层压力10.8MPa,目前平均地层压力9.9MPa,压力保持水平91.6%。区块平均流压5.23MPa,生产压差4.67MPa。从平面分布来看,地层能量分布相对均匀,但因区块实施滞后注水,压力保持水平较低。
3.注水见效状况
该区见效井28口,见效比71.8%(11口无注水对应)。油井平均见效周期为90天。
a类见效:日产油量上升,含水稳定,共计9口;
b类见效:日产油保持稳定,共计11口;
c类见效:日产油下降,含水上升,共计8口。
4.水驱状况
平面上:整体水驱较均匀,西北部边底水发育。
4.1完善注采井网,提高水驱控制程度
根据动态变化,为补充地层能量,防止边水推进,抑制油井含水上升,1-9月对该区3口排液井进行投注,水驱控制程度由82.6%提高至84.4%,对应15口油井7口见效,累计增油264t。
认识:针对注采井网不完善区域,通过排液井投注,完善注采井网,提高水驱控制程,补充地层能量,可以达到提高油井产量的目的。
4.2精细注水调整,减缓油田递减
该区1-9月共调整配注6井次。为补充地层能量上调5井次,对应油井24口,单井日产液4.76上升至5.63m3,单井日产油1.81上升至2.02t;为控制含水上升下调1井次,对应4口油井含水基本得到控制(含水由69.1%至70.6%)。
认识:针对压力保持水平较低区域,通过加强注水,补充地层能量,可以提高油井产液量从而达到提高油井产量的目的;针对底水发育区域,通过控制注水强度,可以控制油井含水上升从而达到提高油井产量的目的。
4.3合理生产压差,提高油井产量
针对元149区高沉没度井,1-9月份对2口井合理生产压差4.83至5.47MPa,日增油2.21t,累计增油107t。
认识:针对高沉没度油井,通过合理生产压差,可以提高油井产液量从而达到提高油井产量的目的。
4.4控制采液强度,抑制含水上升
针对元149区含水上升井,1-9月份对5口井控制采液强度(采液强度由2.33控制到1.69m3/m.d)后均见效,含水得到控制(含水由90.5%下降至88.0%),平均单井日增油0.03t。
认识:针对含水上升油井,通过控制采液强度,可以控制油井含水从而达到提高油井产量的目的。
4.5开展系统试井,探索合理生产压差
为探索该区合理生产压差,2012年8至9月对元150~18井实施系统试井,该井保持在流压6.15Mpa,生产压差3.75Mpa时,产液量最高、产油量最高,含水低且保持稳定。
认识:元150-18井生产压差控制在3.0~4.0Mpa范围之间可以进行稳定生产,且产量最高。
4.6深挖油井潜力,提高油井产量
为提高油井产量,该区1-9月份共实施油井措施2口,目前日增油1.15t,累计增油131t。
认识:针对目前已无生产潜力的油井,寻找新的接替层位,通过油井隔采、补孔改层等方式提高油井产量。
三、结论
本文在胡尖山油田元149区侏罗系延101油藏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完善注采井网、精细注水调整、合理生产压差、深挖油井潜力等动态资料综合分析,总结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1.针对注采井网不完善区域,通过排液井投注,完善注采井网,提高水驱控制程,补充地层能量,可以提高油井产量。
2.在压力保持水平较低区域,通过加强注水政策,补充地层能量,可以提高油井产液量,从而达到提高油井产量的目的;而对于底水发育区域,则通过控制注水强度,可以控制油井含水上升,从而提高油井产量。
3.对高沉没度油井合理生产压差,可以通过提高油井产液量来提高油井产量。
4.针对含水上升油井,通过控制采液强度,可以控制油井含水,达到提高油井产量的目的。
5.通过油井系统试井,探索区块合理生产压差,从而达到提高油井产量的目的。
6.针对目前已无生产潜力的油井,寻找新的接替层位,通过油井隔采、补孔改层等方式,可提高油井产量。
参考文献
[1]万仁溥. 胡尖山油田侏罗系油藏开发技术政策探讨[J].研究与探讨,2011,(8),12~14.
[2]高星. 保持油井合理流压的重要性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5):276.
[3]董国良,周文,李延军,王辛,梁劳劳.胡尖山油田元72井区延9段储层非均质特征[J]. 石油地质与工程,2011,25(4):11~14.
关键词:元149区 延101油藏 提高产量 方式方法
一、油藏特征
1.地质概况
胡尖山油田元149区地处陕西省定边县新安边乡,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中段西部,紧邻天环坳陷,构造简单,总体上呈向西倾斜的单斜构造,坡度较缓,地层倾角不足1度,局部发育鼻状构造,这些鼻状构造对油气富集具有决定性作用,故属于构造-巖性油藏。
2.储层特征
该区延10油藏为曲流河沉积,由于水域逐渐加宽,沉积范围扩大,沉积厚度约30m,砂体较宽,平面上呈条带状展布。储层以岩屑长石砂岩为主,晶间孔—长石溶孔—粒间孔组合,属弱速敏、改善酸敏、中等偏弱水敏、中等偏弱盐敏。
3.物性及流体性质
元149区延101油藏为边底水发育油藏,油藏埋深1590m,油层中深1480m,完钻65口井平均钻遇砂层14.8m,电测解释油层6.9m,声波时差248.6μs/m,视孔隙度16.48%,视渗透率14.03×10-3μm2,含油饱和度44.7%。
地层原油粘度5.47mPa.s,原始油气比15.7m3/t,地面原油比重0.8750g/cm3,地面原油粘度8.94mPa.s,地层水总矿化度12.63-36.03g/L,属于NaHCO3水型,凝固点12.0℃。
二、开发现状
1.整体开发现状
元149区采用250×250m三角形井网投入开发,动用含油面积4.1km2,动用地质储量238×104t;于2011年开始滚动建产,共完钻油水井65口,其中油井53口,注水井12口,累计建产4.5万吨。
该区主力生产层位为延101层,油井总井数53口,油井开井数50口,日产油水平85t,单井产能1.71t/d,综合含水61.4%,平均动液面1073m;注水井总井数12口,开井数12口,日注水平225m3,平均单井日注19m3,月注采比1.01,累计注采比0.76。
2012年通过开展完善注采井网、精细注水调整、油井合理生产压差等综合治理工作,该区注水逐步见效,总体开发形势良好。
2.地层能量状况
元149区延101油藏原始地层压力10.8MPa,目前平均地层压力9.9MPa,压力保持水平91.6%。区块平均流压5.23MPa,生产压差4.67MPa。从平面分布来看,地层能量分布相对均匀,但因区块实施滞后注水,压力保持水平较低。
3.注水见效状况
该区见效井28口,见效比71.8%(11口无注水对应)。油井平均见效周期为90天。
a类见效:日产油量上升,含水稳定,共计9口;
b类见效:日产油保持稳定,共计11口;
c类见效:日产油下降,含水上升,共计8口。
4.水驱状况
平面上:整体水驱较均匀,西北部边底水发育。
4.1完善注采井网,提高水驱控制程度
根据动态变化,为补充地层能量,防止边水推进,抑制油井含水上升,1-9月对该区3口排液井进行投注,水驱控制程度由82.6%提高至84.4%,对应15口油井7口见效,累计增油264t。
认识:针对注采井网不完善区域,通过排液井投注,完善注采井网,提高水驱控制程,补充地层能量,可以达到提高油井产量的目的。
4.2精细注水调整,减缓油田递减
该区1-9月共调整配注6井次。为补充地层能量上调5井次,对应油井24口,单井日产液4.76上升至5.63m3,单井日产油1.81上升至2.02t;为控制含水上升下调1井次,对应4口油井含水基本得到控制(含水由69.1%至70.6%)。
认识:针对压力保持水平较低区域,通过加强注水,补充地层能量,可以提高油井产液量从而达到提高油井产量的目的;针对底水发育区域,通过控制注水强度,可以控制油井含水上升从而达到提高油井产量的目的。
4.3合理生产压差,提高油井产量
针对元149区高沉没度井,1-9月份对2口井合理生产压差4.83至5.47MPa,日增油2.21t,累计增油107t。
认识:针对高沉没度油井,通过合理生产压差,可以提高油井产液量从而达到提高油井产量的目的。
4.4控制采液强度,抑制含水上升
针对元149区含水上升井,1-9月份对5口井控制采液强度(采液强度由2.33控制到1.69m3/m.d)后均见效,含水得到控制(含水由90.5%下降至88.0%),平均单井日增油0.03t。
认识:针对含水上升油井,通过控制采液强度,可以控制油井含水从而达到提高油井产量的目的。
4.5开展系统试井,探索合理生产压差
为探索该区合理生产压差,2012年8至9月对元150~18井实施系统试井,该井保持在流压6.15Mpa,生产压差3.75Mpa时,产液量最高、产油量最高,含水低且保持稳定。
认识:元150-18井生产压差控制在3.0~4.0Mpa范围之间可以进行稳定生产,且产量最高。
4.6深挖油井潜力,提高油井产量
为提高油井产量,该区1-9月份共实施油井措施2口,目前日增油1.15t,累计增油131t。
认识:针对目前已无生产潜力的油井,寻找新的接替层位,通过油井隔采、补孔改层等方式提高油井产量。
三、结论
本文在胡尖山油田元149区侏罗系延101油藏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完善注采井网、精细注水调整、合理生产压差、深挖油井潜力等动态资料综合分析,总结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1.针对注采井网不完善区域,通过排液井投注,完善注采井网,提高水驱控制程,补充地层能量,可以提高油井产量。
2.在压力保持水平较低区域,通过加强注水政策,补充地层能量,可以提高油井产液量,从而达到提高油井产量的目的;而对于底水发育区域,则通过控制注水强度,可以控制油井含水上升,从而提高油井产量。
3.对高沉没度油井合理生产压差,可以通过提高油井产液量来提高油井产量。
4.针对含水上升油井,通过控制采液强度,可以控制油井含水,达到提高油井产量的目的。
5.通过油井系统试井,探索区块合理生产压差,从而达到提高油井产量的目的。
6.针对目前已无生产潜力的油井,寻找新的接替层位,通过油井隔采、补孔改层等方式,可提高油井产量。
参考文献
[1]万仁溥. 胡尖山油田侏罗系油藏开发技术政策探讨[J].研究与探讨,2011,(8),12~14.
[2]高星. 保持油井合理流压的重要性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5):276.
[3]董国良,周文,李延军,王辛,梁劳劳.胡尖山油田元72井区延9段储层非均质特征[J]. 石油地质与工程,2011,25(4):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