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血小板体积预测初发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发生症状性静脉血栓栓塞的临床价值

来源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nelove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MPV)预测初发霍奇金淋巴瘤(HL)患者发生症状性静脉血栓栓塞(VTE)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67例于西安高新医院血液科和100例于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血液科接受一线化疗方案治疗的初发HL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为77例,女性为90例;年龄为(42±15)岁.根据患者出院后随访1年内是否发生症状性VTE,将本研究167患者分为VTE组(n=12)和未发生VTE组(n=155);根据患者化疗前MPV预测发生症状性VTE风险的临界值(MPV=6.8 fl),将其分为MPV<6.8 fl组(n=21)和MPV≥6.8 fl组(n=146).所有患者均接受标准一线化疗方案ABVD(多柔比星+博莱霉素+长春新碱+达卡巴嗪)方案治疗.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本研究167例初发HL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和疾病相关资料,包括Lugano分级、症状体征、纵隔受累、国际预后评分(IPS)和Khorana风险评分(KRS),以及实验室相关检查结果,包括化疗前血红蛋白(Hb)值、血小板计数及白细胞计数(WBC)等.本研究所有初发HL患者均通过门诊或电话进行随访,并且记录患者出院后第1年内症状性VTE发生情况.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年龄,采用x±s表示,2组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呈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如化疗前MPV、血小板计数和WBC等,采用M(P25~P75)表示,2组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患者性别、结外器官累及、全身症状、纵隔淋巴结直径≥10 cm、IPS为3~7分、KRS为3~4分、Hb值<100 g/L、化疗前血小板计数>350×109/L和化疗前WBC> 11×109/L的患者所占比例等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2组比较采用x 2检验或连续性校正x 2检验.患者化疗前MPV预测初发HL患者接受化疗后1年内发生症状性VTE的风险,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法,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并且通过约登指数最大原则确定最佳临界值.采用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对不同MPV分组初发HL患者的无症状性VTE生存率和总体生存(OS)率分别进行比较.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初发HL患者症状性VTE发生率的影响因素(结外器官累及情况和化疗前MPV).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并由患者本人或其家属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 ①本研究167例初发HL患者在第1年随访期内,症状性VTE发生率为7.2% (12/167).VTE组患者中,结外器官累及(Lugano分期为Ⅳ期)的患者比例为66.7%(8/12),高于未发生VTE组的27.7%(43/155),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7.955,P=0.005);VTE组患者的中位MPV为6.7 f1(6.3~7.0 fl),低于未发生VTE组的7.4 fl(7.1~7.8 fl),并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U=3.489,P=0.001).②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化疗前MPV对初发HL患者发生症状性VTE的风险具有预测价值,其ROC-AUC为0.697(95 %CI:0.476~0.884,P=0.022),化疗前MPV预测初发HL患者发生VTE风险的最佳临界值为6.8 fl,特异度为91.6%,灵敏度为66.7%.③本研究MPV<6.8 fl组患者症状性VTE发生率为38.1% (8/21),高于MPV≥6.8 fl组的2.7% (4/146),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 =38.757,P<0.001).④Kaplan-Meic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PV<6.8 fl组患者的无症状性VTE生存率低于MPV≥6.8 fl组患者,OS率亦低于MPV≥6.8 fl组患者,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 2 =40.220、44.443,P<0.001).⑤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MPV<6.8 fl为影响初发HL患者症状性VT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673,95% CI:1.434~3.218,P=0.012).结论 MPV降低能够有效预测初发HL患者的症状性VTE发生风险增加,为临床预防、治疗初发HL患者的VTE提供有效指导.
其他文献
血小板为血液循环中发挥止血与血管损伤修复功能的特殊细胞,为机体止血、血栓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构成因素,其亦涉及机体的炎症反应、固有免疫、血管生成与肿瘤的远处转移等过程
目的 制备一种具有氧化还原敏感性的载阿霉素(DOX)纳米粒子,并研究其体外释放及靶向肝癌细胞的性能.方法 以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N-羟基琥珀酰亚胺为催
目的 探讨血浆置换(PE)治疗肌红蛋白(Mb)异常增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12月于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PE治疗的57例Mb异常增高患者为
疱疹病毒和黄病毒是多种病毒性疾病的病原体.2000年,日本科学家Notomi等[1]首先提出了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利用一种具有链置换反应的DNA聚合酶和2对特殊引物,对靶序列
目的 探讨一种新型光敏剂DTP对敏感胃癌细胞(SGC7901)及长春新碱耐药胃癌细胞(SGC7901/VCR)的光动力学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荧光显微镜间接确认SGC7901及SGC7901/VCR细胞膜上P-
目的 观察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AA)接受兔源抗胸腺细胞球蛋白(rATG)联合环孢素进行免疫抑制治疗(IST)的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反应率的影响因素,探讨不同临床分型儿童AA的最佳
目的 调查2015-2016年烟台市临床输血现状,分析本市临床输血的薄弱环节,探讨加强临床输血管理的方法.方法 选择2015-2016年62家与烟台市中心血站签署供血协议的医院为研究对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为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该病涉及血小板破坏增加与血小板生成不足导致的血小板计数减少,伴或者不伴出血的临床表现.ITP患者血小板计数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