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传统农业已经很难满足现有经济的发展模式,因此,农业经济体系的改变成为了当今农业经济改革的重点。本文主要就循环农业经济体系的内涵及其构建展开了分析研究,旨在实现农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的相互统一。
关键词:循环农业经济体系;内涵;构建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0-0010-1
农业是我国发展的最根本活动,对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意义重大。随着以往我国农业粗犷的经济发展,给人口、环境和资源方面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而农业经济的增长潜能已被逼到了极限,按照传统农业经济的发展模式很难有更大的突破,甚至还会产生一系列负面问题。循环农业经济体系的出台给农业发展带来了希望,它不仅能有效缓解在农业发展过程中与环境和资源之间产生的矛盾,还能有助于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 循环农业经济体系的内涵与特点
循环农业经济体系就是把循环经济的理念融入到农业生产中,使得循环经济不断推广、应用,该体系有助于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并提供更多的劳动就业岗位,是一种先进的理念。循环农业经济体系以经济活动系统与生态系统为原则,以经济效益为动力,以可持续发展与绿色GDP为导向,遵循“5R”法则,对农业产生到产品消费的整个过程进行优化,促进物质的循环使用,有害因子的零排放。它的实质就是以保持友好环境为原则,充分挖掘环境的容量与自然资源,将农业经济往生态化方向发展转变。循环农业经济体系对农业与工业以及第三产业的大循环提出了要求,把一切与农业相关产业的经济活动以“自然资源—成品—废弃物—持续再生资源”的模式组织成为一个闭环的流程,在这个持续循环的过程中,一切投入的资源和能源都能充分实现各自的价值,到达最高的利用率,将农业产生经济发展对自然与环境的伤害降到最低。循环农业经济体系的内涵实现了农业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完美融合,不但对绿色产业所强调的安全消费而造成的自然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进行了有效地弥补,还对生态农业发展由于过度注重环境保护问题而造成农业经济效益低下的问题进行了有效地解決。在目前,我国面临着人口众多、环境污染严重、资源匮乏、生态蜕变等多种问题,只有处理好农业与自然和环境之间的资源关系,生态保护等问题,积极实现农业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利用,才是有效的解决方案。
2 构建循环农业经济体系
循环农业经济体系的构成极为复杂,对与之相关的因素进行研究,进而建立了一个维度空间,该空间包含了三个层面:农户层面—生态农业园区层面—区域循环农业层面。
2.1 农户层面
单个农户在进行农业生产时,除了注重产品的数量与质量,还应严格控制农药与化肥的使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降低对有限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尽量以可再生资源进行农业生产,使循环尽量闭合。
2.2 生态农业园区层面
模仿生态系统,进行生态农业园区的建立,使自然资源充分循环使用和共享。生态园主要包括牧业、渔业、林业等,并扩展到加工业和服务业,将废弃物的交换和循环利用以及要素的耦合相互依存并共同协作,形成网状的生态产业系统。
2.3 区域循环农业层面
充分发挥政府的表率作用,制定相应政策和条款,鼓励生态农业产品的优先入市和采购,培养百姓的绿色采购意识,营造良好的区域循环农业系统。
3 技术层
在循环农业经济体系中应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方法,引入科学的管理理念,充分实现循环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 制度层
4.1 政府的引导
政府应采取相关措施对循环农业经济体系给予一定的支持和帮助,比如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资金补助、减免税收,普及绿色农业生产的相关知识等。
4.2 市场的调节
在市场建立排污权,并对环境容量的使用上限进行限定,分配各单位污染源的排放量,并建立相应的监督和管理部门,对排放超标者给予处罚,充分发挥市场的监管作用。
4.3 公众的参与
循环农业经济需要公众的参与,对政府部门的行为进行评价和监督,积极参与到社会的决策与可持续理念的宣传中。公众是一个极其庞大的群体,充分利用这个群体的操作性与影响力,促进循环农业经济体系的不断发展。
该体系的建构目标是尽量减少农业生产中资源的投入以及废弃物的排放量,增加对废弃物的再次利用,增加农业生产量,使农业生态与农村社会以及农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多方共赢。
参考文献
[1] 李莎莎.循环农业模式设计与动态评价研究[D].南昌大学,2009.
[2] 周海川.基于能值分析的循环农业发展研究——以武汉银河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为例[D].华中农业大学,2010.
[3] 金晶,曲福田.循环农业经济体系的内涵及其构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6):57-61.
[4] 金晶,曲福田.循环农业经济体系的内涵及其构建[C].//
2006年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06:121-125.
[5] 芦运莉.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0.
[6] 陈奇榕,翁伯琦.建立农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考[C].//农业科技创新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6:497-502.
作者简介:徐晓东,男,东辽县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局农业经济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
关键词:循环农业经济体系;内涵;构建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0-0010-1
农业是我国发展的最根本活动,对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意义重大。随着以往我国农业粗犷的经济发展,给人口、环境和资源方面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而农业经济的增长潜能已被逼到了极限,按照传统农业经济的发展模式很难有更大的突破,甚至还会产生一系列负面问题。循环农业经济体系的出台给农业发展带来了希望,它不仅能有效缓解在农业发展过程中与环境和资源之间产生的矛盾,还能有助于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 循环农业经济体系的内涵与特点
循环农业经济体系就是把循环经济的理念融入到农业生产中,使得循环经济不断推广、应用,该体系有助于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并提供更多的劳动就业岗位,是一种先进的理念。循环农业经济体系以经济活动系统与生态系统为原则,以经济效益为动力,以可持续发展与绿色GDP为导向,遵循“5R”法则,对农业产生到产品消费的整个过程进行优化,促进物质的循环使用,有害因子的零排放。它的实质就是以保持友好环境为原则,充分挖掘环境的容量与自然资源,将农业经济往生态化方向发展转变。循环农业经济体系对农业与工业以及第三产业的大循环提出了要求,把一切与农业相关产业的经济活动以“自然资源—成品—废弃物—持续再生资源”的模式组织成为一个闭环的流程,在这个持续循环的过程中,一切投入的资源和能源都能充分实现各自的价值,到达最高的利用率,将农业产生经济发展对自然与环境的伤害降到最低。循环农业经济体系的内涵实现了农业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完美融合,不但对绿色产业所强调的安全消费而造成的自然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进行了有效地弥补,还对生态农业发展由于过度注重环境保护问题而造成农业经济效益低下的问题进行了有效地解決。在目前,我国面临着人口众多、环境污染严重、资源匮乏、生态蜕变等多种问题,只有处理好农业与自然和环境之间的资源关系,生态保护等问题,积极实现农业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利用,才是有效的解决方案。
2 构建循环农业经济体系
循环农业经济体系的构成极为复杂,对与之相关的因素进行研究,进而建立了一个维度空间,该空间包含了三个层面:农户层面—生态农业园区层面—区域循环农业层面。
2.1 农户层面
单个农户在进行农业生产时,除了注重产品的数量与质量,还应严格控制农药与化肥的使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降低对有限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尽量以可再生资源进行农业生产,使循环尽量闭合。
2.2 生态农业园区层面
模仿生态系统,进行生态农业园区的建立,使自然资源充分循环使用和共享。生态园主要包括牧业、渔业、林业等,并扩展到加工业和服务业,将废弃物的交换和循环利用以及要素的耦合相互依存并共同协作,形成网状的生态产业系统。
2.3 区域循环农业层面
充分发挥政府的表率作用,制定相应政策和条款,鼓励生态农业产品的优先入市和采购,培养百姓的绿色采购意识,营造良好的区域循环农业系统。
3 技术层
在循环农业经济体系中应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方法,引入科学的管理理念,充分实现循环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 制度层
4.1 政府的引导
政府应采取相关措施对循环农业经济体系给予一定的支持和帮助,比如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资金补助、减免税收,普及绿色农业生产的相关知识等。
4.2 市场的调节
在市场建立排污权,并对环境容量的使用上限进行限定,分配各单位污染源的排放量,并建立相应的监督和管理部门,对排放超标者给予处罚,充分发挥市场的监管作用。
4.3 公众的参与
循环农业经济需要公众的参与,对政府部门的行为进行评价和监督,积极参与到社会的决策与可持续理念的宣传中。公众是一个极其庞大的群体,充分利用这个群体的操作性与影响力,促进循环农业经济体系的不断发展。
该体系的建构目标是尽量减少农业生产中资源的投入以及废弃物的排放量,增加对废弃物的再次利用,增加农业生产量,使农业生态与农村社会以及农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多方共赢。
参考文献
[1] 李莎莎.循环农业模式设计与动态评价研究[D].南昌大学,2009.
[2] 周海川.基于能值分析的循环农业发展研究——以武汉银河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为例[D].华中农业大学,2010.
[3] 金晶,曲福田.循环农业经济体系的内涵及其构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6):57-61.
[4] 金晶,曲福田.循环农业经济体系的内涵及其构建[C].//
2006年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06:121-125.
[5] 芦运莉.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0.
[6] 陈奇榕,翁伯琦.建立农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考[C].//农业科技创新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6:497-502.
作者简介:徐晓东,男,东辽县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局农业经济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