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合力论视域下中国力量的生成路径

来源 :理论探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stbull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力量是在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中生成的巨大历史合力,推动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中国力量本质上是社会主义和平力量,即造福全人类的正能量和善力量.新时代有新难题、新风险,解决新问题需要依托新动能、新力量,新时代呼唤磅礴的中国力量.恩格斯合力论认为,凝聚历史合力既要坚持无产阶级政党集中统一领导,又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人们只有根据共同意志和共同计划创造历史,才能最大化地凝聚历史合力.它启示我们,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聚力、用人民至上的价值观凝聚中国力量,是最大化地生成中国力量的三条重要路径.
其他文献
青年是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的生力军.这是因为,青年是基层矛盾化解的承载者、基层社会服务的提供者、基层治理创新的推动者.然而,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过程中,青年仍面临着严重的实践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角色认同偏差;二是个体化困境;三是激励机制缺失.因此,要走出青年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困境,就必须在角色自觉、集体意识、激励机制三个方面下功夫.这就要求:一是注重引导青年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角色自觉;二是注重培育青年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集体意识;三是注重健全青年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激励机制.
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是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载体.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可以有效回应社会主要矛盾转变,拓展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空间.通过对东莞市横沥镇这一本土实践对象进行考察,从关键主体、工具支撑和治理目标等三个维度出发,构建“主体—工具—价值”分析框架,描绘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的现实图景,阐释多元如何实现共治问题.研究发现,新时代下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构建的现实图景,主要是围绕“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理念,推进异质性多元主体间的责任框定,构筑互动尽责的协同创新支撑保障,形成公共精神价值重塑与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总结的十条历史经验是系统完整、相互贯通的有机整体,既不是从哪本经典教科书上抄来的,也不是从哪个国家发展中搬来的,更不是从哪个天才人物头脑中臆造出来的.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历史性飞跃中去把握历史经验可以看出,坚持独立自主、坚持统一战线、坚持中国道路的重要性;从三个历史决议的内在继承和发展的统一性中去把握历史经验可以看出,坚持理论创新、坚持胸怀天下、坚持自我革命的重要性;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去把握历史经验可以看
农村自治、法治、德治的有机融合是当前农村治理领域的重要课题,关乎农村有效治理的实现和乡村振兴的大局.农村外来资源流入不断增加、利益结构 日趋复杂和农村日益开放等,对“三治融合”提出新挑战和新要求.结合农村利益结构变化新趋势以及国家对农村治理和农村发展的新要求,“三治融合”的实现需要以利益主体为中心推进“三治融合”,以政治权力为依托建构“三治融合”权力体系,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统合农村多元组织,以村民会议为基础激活“三治融合”决策机制,以村民自治为载体推进外德内法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