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素养与教学风格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qun0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何为人文素养,这得从“人文”说起,“人文”应该是以人为根本,以人性为前提的文化。那么人文素养应该是以人为核心,建立在教师自己知识体系中的一个丰富的较人性的文化背景。其实,不必讳言,现在的教学有这样一部分老师是从教科书到参考书,然后从参考答案再到试卷,这或者几乎就是普遍的现象,因为高考的存在,分数是用来衡量工作成绩的唯一手段,这使得教学成为手段而不是目的,最起码不能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以最人性化的方式学习和生活,我们的教学是被置于一个荒漠的背景上来进行想当然的量化评估的,这样就显得枯燥无味、疲惫伤神。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的教学风格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有的教师在强大的压力之下崩溃,感觉生活枯燥乏味,神经紧张,形成了一种平铺直叙的教学风格;有的教师在重负之下却能够在课堂上谈笑风生,让绷紧的神经张弛有度,引导学生在幽默的氛围中忘记了时间的流泻,从容乐观地面对学习上的困难。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分别呢?笔者认为:这与一个人的人文素养有着很大的关系。
  首先,人文素养是否深厚决定了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谈吐和处世,而教学作为生活中的日常事件,我们不妨把它当着一种人际关系的载体来看待,人文素养丰厚的教师他在教学中的言谈决定着他的教学风格具有魅力。旧的师生关系的定义是“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这样的定义有很不合理的成分在里面,仿佛封建等级的确立,让人想起“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旧时宫廷。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得向孩子学习,他们的心态还是天然朴素的原始生态,他们少了世俗的束缚,常常能够在常理无法推测的部位创造奇迹,他们用最素朴的直观判断来把握世界,这就是人性的纯然。我们若追寻孩子快乐的生命逻辑漫步下去,我们会发现人生的美好和许多或然的惊异。优秀的教师应该是引人入胜的,每堂课都会让孩子有渐入佳境的感受,对于知识的吸收是一种在教师赋予艺术魔力的表演中俯拾皆是的欢乐,只要孩子愿意随时可以自然收取。要达到这样的境界是有难度的,教师不应该只是知识的传播者,更重要的是走入孩子心灵世界的知己,也许,若干年后,孩子忘记了那些一学就懂,一过就忘,要用时一查就能够找到的知识点,却终生刻骨地记得某位老师对他们的影响,这就是人文素养给教育带来的深远意义。我们今天的教育已经被高考的制度禁锢了,出了一个魏书生,全国教师都在效仿,在黑板的一角写格言警句,强迫学生写日记写小字,而教学的主体不异于东施效颦,往讲台上一站,干粑粑地照本宣科,语言毫无幽默机敏的风格,表情干涩声音单调,这就是人文素养的浅薄抑或什么也谈不上。好比找个瞎子牵手,孩子们数载茫然不知所云,误了青春,随着岁月的流逝,一切天性中美妙的东西被扼杀了,又一代平庸的人出炉,这当然是悲哀的。他们怎么知道魏书生是用灵魂在召唤学生,用心灵去悟化学生,用做人的热诚对待教学,这就是风格,风格是独特的,是属于风格的形成者独有而无法模仿的。因此,笔者认为,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就会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而独特的教学风格会打造融洽的师生关系。平常人们认为大量的阅读书籍是无用的,因为那不能带来实在的东西,与现行的考试也没有联系,所以没有必要关注教科书以外的文化,这恰巧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教育近视。所以,我们说,教学其实也就是一种处世,是一种优雅个性在教学中的舒张,是一种内心的丰富向学生发出光亮的过程,这就是深厚的人文素养所能够产生的奇妙教学意境,帮助教师出色地完成每堂课的教学任务。一个喜爱或者酷爱阅读的教师必是与众不同的,他的教学必然独具魅力。由此可见,人文素养与教学风格的关系是紧密的。
  其次,好的人文素养是好的教学风格形成的前提。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笔者把它诠释为两个部分或者说两种类型的运动,即生物生命的运动和大脑灵魂的运动。一个自幼喜爱锻炼身体的人他必定能够拥有强健的体魄,同样,一个喜欢阅读思考的人他也一定能够拥有丰富的灵魂,幽默的个性,与众不同的行为方式和处世才能。那么一个教师,一个喜爱阅读书籍的教师,把阅读书籍当成自己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步骤,阅读成为他或她赖以生存的精神氧气,在自己的生活中用阅读来充实闲暇时光,就等于与不同的伟大者交流,从他们那儿获得教益,吸收营养,内化成为自己的东西,培养了自己的创造能力,为自己的教育教学营造了一个斑斓五彩的广阔背景,这个背景是自为的,也是每个人都能够创造设置的。如果我们都明白并重视人文素养在教学抑或生活中的重要性,那么就不会出现今天世界上“一个人的恐怖主义”。校园作为一个传播文化、滋长文明的圣地怎么就出现了像赵承熙、马家爵这样的案例呢?美国人开始反思,美国人原谅了赵承熙,2007年4月21日,纪念遇难者的33个一半足球大小的花岗岩悼念碑按照椭圆形被安放在弗吉尼亚理工大学中央广场上。其中还包括凶手赵承熙的悼念碑。这是因为,他虽然犯下残忍的罪行,但学校和社会却没能对精神有问题的他提供适当的治疗和心理咨询,对此感到遗憾,同时也是为了安慰失去他的家人…而马家爵在中国的处境却是另外的一个情形,人们举杯庆祝他的落网,人们把这种仇恨撒在了仇恨上,这点我们应该向美国人学习,宽恕应该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母体精神。科技革命带给我们生活巨大的改变,同时也蹦紧了神经,为了适应竞争强烈的社会,人们的精神世界走向了群体的失落,这种失落给单个的个体所造成的人性压抑扭曲地恶性释放出来,造成了悲惨的事件。如果我们能够在教育中体现人文关怀,那么人性中的黑暗和扭曲就会化为青烟。于是我以为一切的责任应该归咎于教育,教育者是否把性灵中的光芒照耀到了教育对象的心中,是否用自己善美的言行影响和教育了自己的学生,这首先是一种能力,而这种能力的有无笔者认为与一个教师好的教学风格有着密切的关系,有着深厚人文素养的教师会形成好的教学风格,教师自己内在的丰富的智慧使其内心里装满了美善和欢乐,这些迷人的要素会从光明、的心灵世界爬上教师的表情,洋溢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之中,学生如沐春风,每日在健康美好的氛围中成长,这样的成长是一种挡也挡不住的幸福与欢乐,一切都显得光明,充满热望。于是,孩子们就会更多地感受到人生的美好,更积极地看见人世的美丽。因而,私下里若有学生评议某某老师的教学风格是如何如何的充满魔力,表白着自己对某某老师的教学的愉悦和肯定,那么这个老师优美的教学风格就形成了,这个老师是成功的,他的成功得益于坚持不懈的努力学习和积累,得益于厚积薄发的人文素养。
  总之,如果你不是下班之后只想搓搓麻将而是阅读书籍,在阅读中获取了莫大的欢乐,在阅读中又勤于思考,那么,我说,你就是一个有人文素养的教师,你的教学一定具有深远的影响力,你的阅读习惯会超越书籍,你的思考会渗透到所有的生活领域,甚至包括自然的景致和你生活中活生生的人群,当然你的学生是你每天的阅读主体,你会用魔法一般的眼力去读解你的学生的内在品质,人文地读,学生在你的面前已经不再是一个肉体的人,你会看得见他们灵魂的部件哪些地方需要呵护哪些地方需要你去扭正和焊接,你的教学就不仅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而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目的,人的自然快乐的成长成了你乐此不疲地经营着的幸福的事业。
  最后,我特别强调人文素养是优美教学风格形成的必要条件。博览群书是培养厚实的人文素养的前提。由此我提倡热爱书籍。希望教育界同僚都来多读几本好书,为自己的教学风格增加风采。
  (作者单位:551400贵州省清镇市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当今社会已步入信息时代,以电脑、多媒体、网络技术为中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已走进课堂、走进教学。现代教育技术正在全方位、多层面地迅速普及,远程教育体系的建设已在广大农村中小学逐步启动。自然而然地引发了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的重大变革。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一、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有哪些优点    1.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信息快捷,最新知识得到快速的传播,知识得到共享,拓宽了人们的知识视野,
期刊
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综合、表达、写作、交际等能力,虽然方法多种多样,但一味地对一篇课文的字、词、句纠缠不休,只会把一篇文章弄得支离破碎。笔者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充分认识到传统的朗读背诵方法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教学中正确运用这一方法,会收到良好的语文教学效果。  要品味语文之美,在于领悟,在于参与和运用,学生的发展与创新必须以源为本,失去了根本的创新只是“空
期刊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课程的普及运用,特别是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来浅谈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几个转变.    一、思想观念要转变    大家知道,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只有很好的转变教学者的思想观念,才能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充分地发挥素质教育的功效来,否则就是一句空话。只能是“挂羊头卖狗肉”,既欺骗了领导、搪塞了学生,又欺骗了自己。这种结果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由此看来,应试教育下所形成的思想
期刊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行和现代教育技术的逐渐推广,多媒体教学技术已广泛地步入中学语文教学课堂,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工具。  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教学以它丰富的形式——声音、图片、动画、音乐、视频等,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充分展示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弥补了传统语文教学的枯燥和乏味。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新鲜活力,其效果显著,为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目前,语文多媒体教学还面临着许
期刊
《中国教育报》曾报道了一位特级教师教育学生的动人事迹。故事是这样的:一段时间以来,这位教师的自行车轮胎老是被别人放气,使她天天不能按时回家照顾老人和孩子。经过周密的布线调查,“作案人”终于被“抓”住了,竟然是一个怯生生的小女孩。  这位教师并没有因为自己的“正常生活受到干扰”而将这个小学一年级新生送上“道德法庭”。她坚信孩子“作案”行动背后另有原因。一场亲切的对话之后,教师了解到:孩子来自一个破碎
期刊
“赏识”,也是一种教育方法。它是`通过激励、表扬的手段,肯定学生的优点、长处,鼓励他们不断追求成功。优秀的学生需要赏识,“后进生”更需要赏识。  一句亲切的话语,有时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有一家资产与规模不小的企业老板,在小学时代是人们眼中一个不折不扣的“后进生”。所到之处,全是“不尽祸事滚滚来”;成绩单上,常常是“大红灯笼高高挂”。此时的他是个同学恨、教师怨、家长愁的顽童。小学临近毕业时,在一次数
期刊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作业的功能定位于“知识的巩固”与“技能的强化”上,认识的偏狭加之“应试”的指向,导致作业陷入了机械重复、单调封闭的误区。泯灭了小学生的创新意识。为了适应新形势下教改的要求,点燃创新的火花,我力求在语文开放式作业中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创新舞台。    一、在立异中求新    如:学习了《新型玻璃》一课,在学生比较了几种新型玻璃的不同特点、不同用途后,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想,我们还需要
期刊
中国古诗词以其精炼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愫传唱千年不衰。学好古诗词,有利于学生开拓视野,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和提高欣赏能力。但是,由于古诗词的创作距离我们时间久远,语法结构特殊,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现借助多媒体技术,搭建出一条无形的时空隧道,穿过它,学生能以敏锐的目光捕捉到古诗词闪烁千年的异彩。    一、再现写作背景,把握诗人的感情脉络    诗必有感而发,优秀的诗作都是诗人感
期刊
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浪浪潮中,各种新名词,各种新说法让人应接不暇,本人认为万变不离其宗,无论怎样变,不管有多新,其中有一点:推进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而学生间的差异是永远存在的,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转化“后进生”,促进“后进生”的能力与学业成绩的提高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对待后进生的态度冷漠,或将他们划入另册,利用课外的时间对他们进行“填鸭式”的灌输补习,极大地
期刊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战场,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通道,也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重要平台。课堂教学的好坏成败直接影响着语文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所以,抓好课堂教学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和发展方向。  当前语文课堂教学形势令人堪忧,很多中小学的课堂语文教学还是死气沉沉,毫无生机与活力。课堂教学内容不丰富,教学形式单调,枯燥无味。“满堂灌”、“一言堂”、“笔记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比比皆是;外面教改呼声如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