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恐字辈”的史前动物

来源 :学与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cool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恐字辈”,同学们最熟悉的莫过于恐龙了,它们曾称霸地球的辉煌往事,以及种族神秘覆灭的历史,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想。其实“恐字辈”的古动物不仅有恐龙,还有恐猫、恐狼、恐猪……差不多能组成一套“史前十二生肖”了。
  牙齿如锯的“喵星人”——恐齿猫
  傍晚时分,一只落单的原角鹿来到河边饮水,炎热的天气促使它迫不及待地低下头畅饮起来。突然,一声嘶吼滑破苍穹,伴随着吼声,一道如猫般的黄色魅影从不远处的乔木丛中直窜而出,转瞬就将原角鹿扑倒在水边,锋利的犬齿一下子刺穿了它的喉咙。可怜的原角鹿还没来得及叫一声就一命呜呼了,那道魅影则把猎物拖到隐蔽处,开始享用晚餐。它就是渐新世北美地区的恐怖猎手——恐齿猫。
  恐齿猫身长1.5米,虽然看起来像一只大号猫咪,但在动物的“户口簿”上,它们却属于食肉目下已经灭绝的猎猫科,和现代的家猫或野猫,乃至整个猫科动物家族的关系都可谓八竿子打不着,二者的祖先很可能在至少4300万年前就已经分道扬镳了。
  既然在亲缘上与猫科动物相距甚远,恐齿猫自然也有很多和“喵星人”截然不同的地方,比较明显的有三点。其一,恐齿猫们不论是行走还是追击猎物,抑或者躲避危险,都是整个脚掌着地,这种走路方式被称为跖(zhi)行,我们人类也是这么走的。而世上现存的猫科动物,不论是喜欢在你卧榻上卖萌的宠物猫,还是笑傲荒野的狮、虎,走路时都只用脚趾着地,被称为趾行动物。
  第二,恐齿猫另一个突出的特点要数它们的牙齿了,它们的两颗上犬齿不仅锋利无比,边缘还带有锯齿,可以轻松刺穿猎物的喉管或动脉,这使得体型不大的它们能够在荒野上称雄。有化石显示,即便是体型如非洲野牛一样强壮,并且长着锋利獠牙的古巨猪,也会成为恐齿猫捕猎的对象。
  第三个不同点是爪子,现代猫科动物除猎豹外,爪尖在不需要时都可以完全缩入爪垫中,但恐齿猫却只能收回一半。
  在捕猎时,恐齿猫首先借助树林或灌木丛隐藏自己的踪迹,等到附近出现猎物时,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短途突击,一举将对方拿下。这样的捕猎方式在森林遍布的渐新世可谓得心应手,但到了渐新世和中新世的交替时期,地球环境发生了极大变化,大片的森林被草原取代,失去了隐蔽场所的恐齿猫被迫在开阔地上跟猎物们竞速,而速度不是它们的优势,因此最终走向了灭绝。
  渐新世的巨兽——恐鬣齿兽
  夕阳的余晖洒在河面上,反射出粼粼波光,岸边不远的一棵树下,刚刚捕猎成功的恐齿猫正在大快朵颐。美食的味道随着微风飘向远方,飞入了一只身怀六甲的雌性恐鬣(lie)齿兽的鼻孔,这让它顿时眼前一亮,进而循着气味大步迈进。当看到猎物的主人是一只比自己娇小的恐齿猫时,恐鬣齿兽一边低声吼叫着,一边肆无忌惮地走了过去。
  面对突然出现的对手,恐齿猫不由得一惊,在平日里它是不敢跟对方叫板的,然而今天的情况不同,眼前这顿饭是它一个星期以来的第一顿大餐,实在舍不得拱手让人。在饥饿的驱使下,恐齿猫决定放手一搏,它向后弓起身体,发出一声尖厉的嘶吼,随后四肢发力,竟主动扑向了对方。这一下,让原本只想凭体型吓走对手的恐鬣齿兽有些始料未及,它的脸上也被恐齿猫的利爪狠狠地抓了一下,留下一道长长的血痕。疼痛彻底激怒了这只恐鬣齿兽,它吼叫着迎了上去,两只猛兽就此厮打在一起。凭借体重的优势,恐鬣齿兽很快将恐齿猫压倒在身下,随即张开大嘴,咬穿了对方的头颅,受了致命伤的恐齿猫四肢抽搐了一阵就停止了挣扎。
  以上的故事并非完全虚构,在美国北达科他州发现的一具恐齿猫头骨化石上,确实看到了恐鬣齿兽牙齿的杰作。毕竟在当时的北美,这种体重可达270公斤的巨兽才是真正的老大。
  虽然牙齿和身材酷似当今非洲草原的鬣狗,但恐鬣齿兽跟后者却毫无关系,在生物分类学上,它们属于已经灭绝的肉齿目鬣齿兽亚科鬣齿兽属。从外形看,恐鬣齿兽最显著的特征莫过于超长的脑袋了,它们的头部长度足足占据了身体的1/40粗壮的脖子则稳稳地承受了大脑袋的重量,使得恐鬣齿兽在奔跑时不会因头重尾轻而摔倒。而修长的四肢则让它们有了追击猎物的资本,在扑倒猎物后,它们会用高达1 000牛顿的咬合力加以致命一击。
  古人类的天敌——恐猫
  300万年前的非洲草原上,火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一群阿法南方古猿(生活于450万~150万年前的古人类)正在河边饮水降温。突然,一只全身长满大斑块,如现代美洲豹一样强壮的恐猫横空而出,直奔水边而来。南猿群一阵慌乱,惊恐的尖叫声中,一只瘦小的南猿跌倒在地,它回过头绝望地看着一步步逼近的恐猫,发出凄惨的叫声。它不断向后挪动身体,如人手一样灵活的爪子抓起一块石头,朝恐猫扔去,却没能命中目标。躲过石块的恐猫发出一声咆哮,大摇大摆地逼近了,就在此时,更多更大的石块接二连三地朝它袭来。原来是其他南猿在首领的率领下展开了反击,它们一边扔石头,一边拍打着胸膛发出示威的叫声。在南猿们的持续攻击下,寡不敌众的恐猫选择了撤退。虽然这群南猿取得了短暂的胜利,但对于早期的人类来说,恐猫的威胁却一直存在。
  恐猫是猫科剑齿虎亚科恐猫属的动物,生活在上新世到更新世早期(距今500万~120万年),亚非欧和北美都曾留下过它们的足迹。恐猫家族中名气最大的巴罗刀齿恐猫身长2.2米,肩高0.7米,四肢粗壮有力,身形和美洲豹类似,却比后者强壮许多。短粗而锋利的犬齿配上强有力的颈部肌肉,让恐猫能够轻易杀死羚羊、乳齿象幼崽,甚至古长颈鹿这样的大型食草动物。当食物短缺时,有力的四肢还可以帮它们上树寻找狒狒和南猿等灵长类动物作为目标。除了非洲的巴罗刀齿恐猫,另一种比较著名的是中国的冠恐猫,它们体长可达3米,肩高超过1米,块头跟现代狮、虎差不多,是恐猫家族中个头最大的成员。
  灰狼的表亲——恐狼
  1万年前的北美荒原上,一只骨瘦如柴的恐狼正焦急地寻找猎物,它是它们族群中唯一幸存的成员,大型食草动物的减少让捕猎变得越发艰难。它忽然嗅到一股鲜肉的气味,循着香味找过去,只见一群灰狼正在啃食一具叉角羚的尸体。与此同时,灰狼们也发现了正在靠近的不速之客,集体发出警告性的低吼。面对这群誓死捍卫食物的灰狼,恐狼雖有体型优势,但也不得不选择放弃,它无奈地吞了吞口水,消失在茫茫荒原之上。   恐狼生活在距今40万~1万年前的更新世晚期北美大陆,是地球上曾经出现过的体型最大的犬属动物。它们身长在1.5~2米之间,肩高1米,平均体重超过50公斤,最大可达80公斤。
  和小个子的亲戚灰狼一样,恐狼同样是集群生活,但捕猎的方式却和后者完全不同。大而沉重的脑袋让恐狼不具备灰狼的速度,但强有力的颌骨以及更加粗大的犬齿却能产生更强大的咬合力,粗壮的身体也更有力量制服猎物。因此,恐狼的主食始终是速度较慢的大型食草动物,例如北美野牛和已经灭绝的大角野牛等,但对于那些速度较快的中小型猎物却显得笨拙了许多。
  在距今1万年前的冰河世纪末期,全球气温突然开始变暖,手持克洛维斯长矛的古人类也来到了这片新大陆。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恐狼的口粮(大型食草动物)急剧减少。为了生存,它们不得不将目光投向一些善于奔跑的中小型食草动物,但其速度上的劣势暴露得淋漓尽致,最终随着冰河期的结束而灭绝。
  体大如牛的史前野猪——恐猪
  早中新世的北美,大片的草原已经形成,三趾马、远角犀等食草动物随处可见。一只年老的砾爪兽步伐蹒跚地朝水源走去,突然,它巨大的身体猛地向一边倒去,再也没有站起来。这只自然死亡的砾爪兽很快引起了其他动物的关注,几只体大如牛的恐猪口中发出怪异的叫声,争先恐后地朝砾爪兽的尸体而去。
  恐猪也叫恐颌猪,生活在渐新世到中新世早期(2900萬~1600万年前),虽然名字里有个猪字,长得乍看上去也和现代野猪很像,但恐猪跟家猪或野猪等猪科动物的关系却并不亲密,而是属于偶蹄目下已经灭绝的巨猪科。成年恐猪体长超过3米,肩高超过2米,腿比现存的野猪要长很多,用来支撑巨大的脑袋和身板。它们有四颗犬齿延伸出嘴巴,面部肌肉异常结实,头顶、眼角和嘴角周围的瘤状凸起让它们显得更加狰狞可怖。
  虽然拥有锋利的獠牙,咬合力也相当强劲,但恐猪却不是纯粹的掠食动物,因为长在头部两侧的眼睛让它们很难像眼睛长在正前方的食肉动物那样锁定猎物,它们的蹄子也没法用来抓住猎物。总体上看,恐猪很可能是荤素通吃的杂食动物,当食物短缺时它们会用獠牙挖草根充饥;有机会的话则会开开荤,捕杀可能抓到的猎物;或者凭借庞大的身躯打劫那些体型较小的食肉动物;也可能会去搜寻死去动物的尸体或零星腐肉。这种不挑食的好习惯,倒是跟猪科动物很像。
  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发现的一具砾爪兽化石上,科学家们发现了好几处恐猪啃咬的痕迹。这些痕迹不像是仅一头恐猪留下的,这表明恐猪很可能是群居生活,并且喜欢一起分享食物。
  体型最大的长鼻动物——恐象
  漆黑的夜色笼罩着大地,一小群豹鬣狗隐藏在草丛中,目不转睛地盯着通往河边的道路。河道前方的小树林中发出一阵沙沙声,一头小恐象跑了出来,身边并没有成年恐象。这对于豹鬣狗来说真是个好机会,它们嗥叫着窜出草丛,包围了小恐象。其中一只从后面冲上去,死死咬住了小恐象的尾巴,其他几只也分别扑向小恐象的四肢。剧烈的疼痛让小恐象发出凄厉的惨叫,努力扭动着身体想要摆脱。危急关头,一阵巨大的响声从树林中传出。几只豹鬣狗吓得回头一看,顿时停止了攻击,纷纷向远方逃去,身后传来一头成年母恐象愤怒的吼声。
  恐象是生活在中新世到更新世早期的长鼻目动物,和当时刚刚灭绝不久的猛犸象以及现代大象比起来,它们有一个非常怪异的地方:象牙以微微向后弯曲的角度长在下颌上(大多数大象的长牙都长在上颌,某些史前类别上下都有),并且比现代大象的要短很多。相比于较长的象牙,这种短而朝下的象牙更加结实,可以帮助恐象剥下坚硬的树皮来食用。除了象牙,恐象的鼻子也比我们熟知的大象要短很多。既然长相如此不同,恐象与现代大象等真象科动物当然也只是远亲,它们自立门户为恐象科。
  最早的恐象出现于中新世早期的非洲,后来逐渐扩展到亚欧地区,目前已经发现的几种恐象全部是身材伟岸的“巨人”,其中生活在欧洲的硕恐象雌性身高可达7米,雄性更是有8米高,超过10吨的体重,块头比现代大象大出一倍左右,是除巨犀外,体型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虽然恐象的身材在巨人林立的长鼻目中都足以笑傲群雄,但它们却没能竞争过那些略显娇小的亲戚,最终在延续了2000万年后彻底消失了。
其他文献
有这么一句歇后语:没芯的蜡烛点不亮。这是为什么呢?实验材料  酒精灯、蜡烛、火柴、玻璃管(熏黑)、镊子、长木条操作过程  1.用火柴引燃有烛芯的蜡烛。  2.试图用被酒精灯点燃的长木条引燃没有灯芯的蜡烛。(说明:长木条代替火柴,以防烧手。酒精灯点燃长木条后保持燃烧状态,一旦长木条在试图引燃蜡烛时熄灭,随即用酒精灯将其点燃。)  我发现,蜡烛慢慢熔化为液体,但无论怎样都无法引燃。既然固态、液态的蜡都
期刊
它们,在海洋邀游,探测水下的奥妙;它们,握起手术刀,跟着“白衣天使”救死扶伤……它们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的新参与者,它们名叫机器人。  作为中国儿童中心科技小记者团,我们经过了专业采访和科技写作培训,要去报道第十八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暨2018世界青少年机器人邀请赛。我们将跟随中国儿童中心代表队,记录这些同龄人或大哥哥、大姐姐的精彩比赛瞬间。出发前,我们采访了中国儿童中心全国青少年机器人
期刊
大家还记得我吗?我就是在去年12期《学与玩》杂志上跟读者们认识的阿喵。在这个冬天,我和好朋友老马一起成了运动明星。关于我们的精彩表现,大家不妨到中国儿童网了解哦。今年春节,我跟着老马回他老家探亲了。  一进家门,我就惊到了。他的太奶奶竟那么——那么年轻,而且打扮得还很时髦!  “呵呵,这也就是现在。”我的的疑問打开了老人的话匣孑,她滔滔不绝地说起来,”年轻那会儿,我们一家天不见亮就起来拉车,谁还顾
期刊
夏天一到,雨伞就成了我们书包里不可或缺之物。伞的构成很简单,一般来说也就是伞面、伞骨和伞柄这三大要素,外加弹簧辅助伸缩。不过,在设计师手中,小小的雨伞也能变得充满智慧,与众不同。  反向伞  反向伞将传统雨伞的结构与折叠方式完全颠倒,使得雨伞的骨架移到了外面,以防止被大风吹翻。这还不算,折叠的时候打湿的那面将被收纳在里面,不用担心弄湿衣服。更神奇的是,它折叠起来后还可以稳稳地直接放在地上。很难想象
期刊
春天来了,各位小伙伴是否正计划着和春天来一次美丽的约会,和自己的爸爸妈妈享受一段美好又快乐的亲子时光呢?别着急,编辑姐姐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你们在和爸爸妈妈外出游玩的同时,还可以参加《学与玩》杂志举办的少年游记游画比赛哦。届时,大家创作的优秀作品将有机会发表在中国儿童网和《学与玩》杂志上。怎么样,有没有很激动?  现在,乔乔木一家人要准备开启一场和以往不同的旅行。这一次,乔乔木决心要做旅行的主人
期刊
一团团毛线除了能用来编织成漂亮的毛衣,还能做什么?创意无处不在,通过我们的巧手,把普通的毛线变成可爱有趣的创意作品吧。  毛线书签  将雪糕木柄涂上艳丽的颜色,用卡纸剪出字母造型,再用毛线缠绕着字母。这支来自童话世界的彩色魔法棒将带你进入书中的美丽世界,就让我們的快乐阅读从这支小小毛线书签开始吧。  毛线盆景  同学们猜一猜这株满身是刺的仙人掌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相信你已经看出来了,它由两个毛线球
期刊
你知道在太空中看地球,唯一可用肉眼看到的自然景观是什么吗?被地质学家誉为“活的地质史教科书”的岩层分布在哪里?为了播放以它为主题的纪录片,必须采用世界上尺寸最大的宽银幕,才能表现出地质史上最恢宏的历史变迁。这一切尽在美国亚利桑那州西北部的科罗拉多大峡谷,其谷宽6~25千米,谷深平均约1.6千米。  独臂探險家的发现之旅  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发现,与一个叫鲍威尔的人密不可分。鲍威尔是美国内战时期的一名
期刊
炸弹是我们所熟知的武器装备,拥有了威力巨大的炸弹,就拥有了战争的心理优势。自古至今,炸弹的研发一直是军事装备专家们研究的重点。  炸弹发展史  在早期战争中,士兵们把黑色火药(主要由硝酸钾、木炭、硫黄混合而成)装进纸筒、竹筒或者石槽中,再装上引信,就做成了原始的炸弹。这种原始炸弹的威力虽然不太大,但还是非常骇人的,后来人们发明了黄色炸药(主要成分为三硝基甲苯),它比黑色火药的爆炸威力要高出许多倍。
期刊
将一个个颜色各异的几何图形拼在一起,形成富有创意的新图案,这种艺术形式称為马赛克艺术。它源于古希腊用片状小瓷砖在建筑物表面拼成各种装饰图案的做法,能给人带来独特的美感。  你能看出这些马赛克作品是用什么材料拼贴而成的吗?它们分别是彩纸、蛋壳、玻璃片、光盘碎片、饮料瓶盖和吸管。其实,生活中的很多废弃物都可以为我们所用,化身为艺术品。下面我们就一起制作一幅马赛克拼画吧。  材料工具  泡沫板、颜料、水
期刊
前进、后退、浮潜、翻滚……在北京大学工学院机器人研究中心,远远望去,一红一黄两条鱼正在水池中游来游去。走上前仔细一看,原来是两条外观很像中华锦鲤鱼的“机器鱼”!只见它们摇头摆尾、悠然自得地在水中游动,似乎在努力模仿真实的鱼运动。在中国儿童中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教育资深教师谢鹏的带领下,我们一行12名学员将这两条“鱼”团团围住,向老师提出了连珠炮似的問题。  为什么选择“鱼”  同学们都看过《变形金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