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持人语:
早在20世纪20年代,著名教育家杨贤江便极力提倡幼儿体育。他说:“体育的目的,是在使感觉灵敏、姿态优美、筋肉发达、内脏完整、动作敏捷、精神充实,是要使天然的一架‘人间机器’,能运用得法而且充分;能常保光泽而且结实。总结一句话:造成强健而美的体格和体质。”今天,我们如何培养孩子对运动的热爱?如何培养孩子从幼年开始具有公平竞争、乐于合作、积极进取、持之以恒的体育精神?让他们在流汗与欢笑中拥有健康的体质,度过愉快的童年?
挺拔的身姿,阳光的性格
(周女士,35岁,高级专科护士)
由于热爱体育锻炼,我当医生的祖父70岁高龄时还能给病人做手术。同样因为热爱体育锻炼,我父亲退休后还经常被请去指导手术,他眼不花、手不颤、思路敏捷,比年轻人还有耐力。在我们这个热爱体育的家庭中,家人们都很注重对孩子进行体育训练。
我儿子从满月那一天开始,就每天做“被动体操”,他爸帮他蹬腿,越蹬越快,像骑脚踏车一样。儿子会爬后,我也用“玩具诱饵”引诱他提高爬行速度。
宝宝走路后,家人达成一致:他跌倒了要自己爬起来(没受伤的情况下)。渐渐地,宝宝越来越皮实,不娇气。3岁后,宝宝爱上了“田径”。外公每天带他去跑步,如果下雨了,就改成爬楼梯。我们夫妻到了周末则常带宝宝爬山、投篮、扔沙袋或跳格子。
在做各种运动时,我们会用秒表、皮尺等工具进行“监控”,培养宝宝自我超越的意识,以及意志坚定、坚持运动的品质。所以,儿子从小就有“锻炼”的意识。如果大人想偷个懒,他还会很生气地问大人为什么不陪他运动。我儿子从小到大几乎没进过医院,若偶感风寒,吃片维生素C,喝点水,再加物理降温就能康复。
为让儿子“站如松,坐如钟”,我家没有“儿童沙发”和“软床”,我选的餐凳、床垫、爬行垫都偏硬,我还从古董市场淘了一辆老式木质婴儿车。平日里,我们不许他躺着看书、玩iPad,更不许他弓背哈腰、歪着身子或跷二郎腿。所以,儿子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身材匀称标准,习惯于正头挺胸。
儿子4岁半时,我们全家移民到加拿大。当地学校对体育成绩极为重视,一个孩子能否加入儿童球队,加入球队后取得的成绩如何,将关系到他未来是否能进入著名中学,是否能融入精英学生行列。
我儿子从5岁起,就加入了社区学前儿童(4到7岁)足球队。我儿子本来体能很好,球技也不错,但由于语言障碍和教练对亚洲人体能的偏见,他只能长期做“板凳球员”。成人世界的竞争和功利化,也充斥于孩子们中间。在一次社区友谊赛中,家长们因质疑裁判而发生争执,甚至大爆粗口,孩子们则纷纷效仿,几乎打起来……
我意识到,在球队复杂的环境中,孩子需要理解体育精神。他爸经常陪他看球,引导他明白,真正的好球员,既能服从教练,又要团结队友,进球时不标榜自己,出错时不诿过于人。他还陪儿子看《进球》《真情电波》《达针达人》等体育励志类电影,分析男主角如何从单打独斗的英雄,成长为极具合作性的团队领袖。从中,我们教孩子尊重裁判,即使裁判出现了误判,也要控制自己的脾气,态度温和地与裁判沟通。我们还教孩子体谅队友,保持一颗接纳的心,多对队友说鼓励的话。
孩子的外公喜欢篮球,很欣赏NBA华裔球星林书豪。他以林书豪成绩优异、毕业于哈佛大学的经历,给外孙励志——希望他“四肢、头脑都发达”;外公还从林书豪“做板凳球员时积极服务他人”的经历,教外孙服务队友们。
在家人的积极引导下,我儿子度过了最难熬的时光,懂得了团队的意义。当小队友的表现出色时,他能真诚地叫好。即使没资格上场,他仍以自己是集体的一员为荣。渐渐地,他和几个球友成了朋友。
7岁起,我儿子获得了越来越多的上场机会。虽然社区球队战绩平平,但他打输后不会沮丧,也不会责怪别人,而是更加认真地训练。
现在,我儿子就读于安大略省的公立小学,已上二年级。学校的每门课程都重视对合作精神的培养。比如:音乐课老师鼓励大家每人学一样乐器,组成乐团进行演出;社会课老师让孩子们模拟省选,分成不同党派,出海报,拉选票,统计出评选结果;数学课,老师让7个人为一个“数学细胞组”,讨论7种测量人体皮肤面积的方法,并就每种方法的误差做比较……这种团队式的学习模式,是很多中国孩子难以适应的。
我家宝宝却极快融入。思考原因,一方面,幼儿时期的体育训练磨砺了他的意志,让他不怕失败和吃苦;另一方面,他在球队的经验,教他很快融入团队。宝宝如此描述这个过程:“乐队、模拟党派、数学细胞组,都跟球队差不多;搞发明、机器人制作比赛、学生会竞选,都跟球赛差不多。只要能积极训练、欣赏同伴、维护集体荣誉、乐于承担责任,就可以玩得很快乐!”
不该犯的错误
(方女士,34岁,全职妈妈)
我奶奶年轻时跳芭蕾,参演过《红色娘子军》。在她的熏陶下,我儿子周健从小就爱芭蕾。路过舞蹈班的落地窗时,他痴痴地看里面的“小天鹅”翩翩起舞,我却泼冷水:“你脖子短,后背粗,不是练芭蕾的材料……”
一想到儿子学芭蕾要绷脚尖,穿丝袜裤,我和爱人就担心他被“娘化”。后来,奶奶想出一个变通的办法——练体操。周健特别喜欢,天天在家练。
看他压腿、折腰、拉韧带,我好心疼。有人说“练体操会影响身高”,网上说“高强度训练伤害身体”……种种因素促使我打起了退堂鼓。
我用“智力比体育更重要”的观念说服家人:“做运动员要吃多少苦啊?拿金牌的是少数,基层运动员饱受伤痛之苦还赚不到钱,咱知识分子的小康家庭,不能让孩子吃那碗饭!”我丈夫也对奶奶说:“咱们还是随大流,让周健学画画、英语。至于体育,您带他跑步跳绳不就成了?”
一个周期的体操课后,我没给周健续费。老师希望我们慎重考虑,周健拼命哭,一定要我说出原因。我用身体因素说服他:“你下身和上身比例不协调。再说,练体操要小个子。你比同龄的孩子高半头……你想,小猴子做的空翻,长颈鹿能做到吗?” 最终,周健接受了“换兴趣班”的安排。那段时间,他正在“幼升小”。忙碌的一年级生活,冲淡了他对体操的怀念。不过,一有空他就看体育频道的体操比赛,边看边模仿,那种充满渴望的眼神让我很难受。
一年级的语文课本上,有首儿歌叫《孩子如果已经长大》。老师课后布置了一项作业:续写课文。周健写的是:“我如果已经长大,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家。我要找一个没人管的体操队,练啊,练啊,就像小鸟在天上飞,就像白云飘啊飘……”看到儿子的这个作业,我心里波涛起伏。没想到,周健内心深处竟对体操痴痴不忘,或许是他幼儿园时期年龄小,不会表达,所以当他上学以后,再来审视这份热爱时,写的每个字都震慑人心。
但是木已成舟。我只能按捺心中的愧疚,继续让他在“专心学好文化课、画画弹琴补英语”的主旋律中生活下去。从小学四年级起,随着课业难度增加,周健变得“知难就退”,得过且过。有一点点超过课标的内容他就不愿更深入地探索。
“太难了!”“我不要学。”“不想动脑筋。”类似的话他经常挂在嘴上。看到他像个小老头一样缺乏学习的激情,我不禁发愁。
班主任老师也问:“周健好像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不在乎,为什么呢?”
我知道根源所在,又不好意思点明。我悄悄问周健:“要不妈妈给你报个体操班吧?”他做出无所谓的表情。因为他的身材,真像“中了咒语”一般往“肥胖高大”的路上狂奔。即使再练体操,完全不适合了!
我尝到了后悔的滋味——我想让孩子少吃苦,却扼杀了他的兴趣与激情。其实,我一开始就在用“失败者”心态看待孩子——我从未相信过他能在体操上练出成绩来!
我跟班主任老师沟通,她建议我帮助周健寻找一种目前适合他的体育项目。她建议我跳出成人对体育“太难、太苦、不可能成功”等观念桎梏,尊重孩子的选择。
于是,我带周健在业余时间将街舞、击剑、滑板、足球、太极拳等项目“玩”了个遍,他都感觉平平,没动力去学。
后来,他在好朋友的熏陶下,喜欢上了滑冰。两个男孩每周都去练习,两年坚持下来,周健自己提出想学花样滑冰的技术。我给他请了专业的教练,但他在学习一段时间之后又闹着要放弃——他说难度太大,自己个子太高了。
我跟周健促膝长谈。我几乎是流着泪向他道歉,表达当初没让他练体操的遗憾。我说:“我终于想明白了,不是练体育才会吃苦,而是学任何东西都要吃苦,都需要毅力和坚持。如果一遇到困难就放弃,你不但玩不了体育,而且会失去很多美好的东西。”
我告诉周健,俄罗斯女子体操名将霍尔金娜身高是1.68米。所有人都觉得她那个头练不好体操,但她迎难而上,以刻苦精神勇夺奥运冠军。
在那次聊天中,周健的心扉向我敞开了,最终下定决心,坚持练下去。
现在,周健已上初中一年级。在跨越“心理难关”后,他越来越热爱花样滑冰,先后获得过市级比赛的季军和亚军。
回顾这七八年来磕磕碰碰的历程,我要以身为鉴,劝告家长朋友们:孩子如果在幼儿时期迷上了某种体育运动,一定要以“成功者”的心态去鼓励他!切忌像我一样畏首畏尾,给孩子泼冷水。其实,爱运动是一件好事,家长要抓住契机,教孩子正确面对困难、挫折与失败。无论他今后是否能成为运动员,热爱体育本身所带来的财富,都将让孩子终身受益。
回到根底,避开误区
(刘教练,国家一级健身指导员)
体育重在培养孩子具有飒爽挺拔的英姿、定时锻炼的意识、超越自我的心态、吃苦耐劳的品格。正如中国体育启蒙大师、著名教育家杨贤江所说:“要以规律的生活完成体育的训练,要以快乐的精神扶持体育的根底。”
今天,我要谈谈幼儿体育中普遍存在的误区。
首先,体育的女性化。“80后”“90后”妈妈们,一般都有健身意识,因此她们成了孩子体育训练的主力军和督导者。案例中的方女士,用母性的“过度保护”消磨了孩子的意志和兴趣。这种做法的后果,就是让孩子从小学会避重就轻,逃避吃苦受累。事实上,幼儿最好的体育教练是父亲。在父亲缺席的情况下,妈妈应邀请其他男性比如爷爷、男同事或男性教练来陪孩子锻炼,并尊重男性对体育训练的看法。
曾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中国总面试官、养育了三个优秀儿子的蒋佩蓉女士在《丰盈心态养孩子》一书中写道:儿子在初学游泳时,有些不适,我将他拉出水面。可这时候先生坚持让他再跳回水里,以克服对水的恐惧……虽然心疼,但我还是顺从了他,敦促儿子返回游泳池,不管他又踢又哭又尖叫的举动。果然,克服了最初的恐惧后,儿子得意洋洋地从水里冒了出来。从那以后,他一直享受着游泳的乐趣。
蒋女士劝告妈妈们,母亲们本能地会保护孩子,让他们远离伤害和苦难,父亲们却倾向于督促孩子接受强度更大的训练,很多妈妈看到孩子的训练过程会心疼。但最终,她们会发现这种训练的益处。
其次,体育的功利化。很多人将功利化的体育训练与培养孩子的抗逆能力混为一谈,就出现了“让4岁孩子风雪中裸跑”“从幼儿期定目标冲刺奥运金牌”“过度训练导致幼儿受伤”等荒唐事。
案例中周女士的心态颇值得借鉴。即使是在“体育成绩决定孩子未来”的环境中,她也教孩子合作精神重于比赛成绩。她教孩子在体育中服从教练、团结队友,进球时不标榜自己,出错时不诿过于人……这些因素才是真正的抗逆能力培养。
再来谈谈各种体育选拔。很多父母望子成龙,一门心思送孩子参加“选秀”。如果说某项运动是孩子热爱的,权衡之后孩子也愿意为之吃苦,那么可以尝试;如果孩子是被迫参与,那么即使孩子具有天赋和特长,也很难走得更远。在幼儿时期,我们还是要注重体育的趣味性,不要用枯燥的、过度的训练扼杀孩子的兴趣。
最后说说体育的肤浅化。很多孩子各项运动都喜欢,却不知道如何分配时间,最后样样都学不精。其实,随着孩子入学之后课业负担加重,家长必须有所取舍。家长不要妄断孩子的潜力与特长,而要咨询专业的教练,让孩子在某一项运动中有更长远的发展。一般来说,个人参与的活动,比如羽毛球、网球、游泳、田径等,比起篮球类的团队活动,更容易驾驭,更适合年纪小的孩子。
“锁定”一项运动之后,就不要轻言放弃。训练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随意任性,要每天进步一点点,科学地增加强度。在电影《面对巨人》中,橄榄球教练让身为队长的那名同学蒙住眼睛,背着一位体重超过100公斤的队员往前走,队长以为自己只能到达中线,却在教练的鼓励下穿越了整个球场。这个突破鼓励了每一位队员,大家发现了自己的巨大潜力,最终从常败球队一跃成为州冠军。
这部影片所讲的故事,值得每位家长思考:我们是让孩子安逸舒适地过一生,还是让他们过一种更高贵伟大、妙趣横生的生活?如果是后者,我们就要让孩子经历体育精神中的冒险与开拓,鼓励他们从失败之痛中学习和总结,不许他们轻言放弃、浅尝辄止。因为,一个孩子的性格品质,就像肌肉一样,只有在不断克服阻力的过程中,才会变得更坚韧、更强大。
〔编辑:冯士军〕
早在20世纪20年代,著名教育家杨贤江便极力提倡幼儿体育。他说:“体育的目的,是在使感觉灵敏、姿态优美、筋肉发达、内脏完整、动作敏捷、精神充实,是要使天然的一架‘人间机器’,能运用得法而且充分;能常保光泽而且结实。总结一句话:造成强健而美的体格和体质。”今天,我们如何培养孩子对运动的热爱?如何培养孩子从幼年开始具有公平竞争、乐于合作、积极进取、持之以恒的体育精神?让他们在流汗与欢笑中拥有健康的体质,度过愉快的童年?
挺拔的身姿,阳光的性格
(周女士,35岁,高级专科护士)
由于热爱体育锻炼,我当医生的祖父70岁高龄时还能给病人做手术。同样因为热爱体育锻炼,我父亲退休后还经常被请去指导手术,他眼不花、手不颤、思路敏捷,比年轻人还有耐力。在我们这个热爱体育的家庭中,家人们都很注重对孩子进行体育训练。
我儿子从满月那一天开始,就每天做“被动体操”,他爸帮他蹬腿,越蹬越快,像骑脚踏车一样。儿子会爬后,我也用“玩具诱饵”引诱他提高爬行速度。
宝宝走路后,家人达成一致:他跌倒了要自己爬起来(没受伤的情况下)。渐渐地,宝宝越来越皮实,不娇气。3岁后,宝宝爱上了“田径”。外公每天带他去跑步,如果下雨了,就改成爬楼梯。我们夫妻到了周末则常带宝宝爬山、投篮、扔沙袋或跳格子。
在做各种运动时,我们会用秒表、皮尺等工具进行“监控”,培养宝宝自我超越的意识,以及意志坚定、坚持运动的品质。所以,儿子从小就有“锻炼”的意识。如果大人想偷个懒,他还会很生气地问大人为什么不陪他运动。我儿子从小到大几乎没进过医院,若偶感风寒,吃片维生素C,喝点水,再加物理降温就能康复。
为让儿子“站如松,坐如钟”,我家没有“儿童沙发”和“软床”,我选的餐凳、床垫、爬行垫都偏硬,我还从古董市场淘了一辆老式木质婴儿车。平日里,我们不许他躺着看书、玩iPad,更不许他弓背哈腰、歪着身子或跷二郎腿。所以,儿子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身材匀称标准,习惯于正头挺胸。
儿子4岁半时,我们全家移民到加拿大。当地学校对体育成绩极为重视,一个孩子能否加入儿童球队,加入球队后取得的成绩如何,将关系到他未来是否能进入著名中学,是否能融入精英学生行列。
我儿子从5岁起,就加入了社区学前儿童(4到7岁)足球队。我儿子本来体能很好,球技也不错,但由于语言障碍和教练对亚洲人体能的偏见,他只能长期做“板凳球员”。成人世界的竞争和功利化,也充斥于孩子们中间。在一次社区友谊赛中,家长们因质疑裁判而发生争执,甚至大爆粗口,孩子们则纷纷效仿,几乎打起来……
我意识到,在球队复杂的环境中,孩子需要理解体育精神。他爸经常陪他看球,引导他明白,真正的好球员,既能服从教练,又要团结队友,进球时不标榜自己,出错时不诿过于人。他还陪儿子看《进球》《真情电波》《达针达人》等体育励志类电影,分析男主角如何从单打独斗的英雄,成长为极具合作性的团队领袖。从中,我们教孩子尊重裁判,即使裁判出现了误判,也要控制自己的脾气,态度温和地与裁判沟通。我们还教孩子体谅队友,保持一颗接纳的心,多对队友说鼓励的话。
孩子的外公喜欢篮球,很欣赏NBA华裔球星林书豪。他以林书豪成绩优异、毕业于哈佛大学的经历,给外孙励志——希望他“四肢、头脑都发达”;外公还从林书豪“做板凳球员时积极服务他人”的经历,教外孙服务队友们。
在家人的积极引导下,我儿子度过了最难熬的时光,懂得了团队的意义。当小队友的表现出色时,他能真诚地叫好。即使没资格上场,他仍以自己是集体的一员为荣。渐渐地,他和几个球友成了朋友。
7岁起,我儿子获得了越来越多的上场机会。虽然社区球队战绩平平,但他打输后不会沮丧,也不会责怪别人,而是更加认真地训练。
现在,我儿子就读于安大略省的公立小学,已上二年级。学校的每门课程都重视对合作精神的培养。比如:音乐课老师鼓励大家每人学一样乐器,组成乐团进行演出;社会课老师让孩子们模拟省选,分成不同党派,出海报,拉选票,统计出评选结果;数学课,老师让7个人为一个“数学细胞组”,讨论7种测量人体皮肤面积的方法,并就每种方法的误差做比较……这种团队式的学习模式,是很多中国孩子难以适应的。
我家宝宝却极快融入。思考原因,一方面,幼儿时期的体育训练磨砺了他的意志,让他不怕失败和吃苦;另一方面,他在球队的经验,教他很快融入团队。宝宝如此描述这个过程:“乐队、模拟党派、数学细胞组,都跟球队差不多;搞发明、机器人制作比赛、学生会竞选,都跟球赛差不多。只要能积极训练、欣赏同伴、维护集体荣誉、乐于承担责任,就可以玩得很快乐!”
不该犯的错误
(方女士,34岁,全职妈妈)
我奶奶年轻时跳芭蕾,参演过《红色娘子军》。在她的熏陶下,我儿子周健从小就爱芭蕾。路过舞蹈班的落地窗时,他痴痴地看里面的“小天鹅”翩翩起舞,我却泼冷水:“你脖子短,后背粗,不是练芭蕾的材料……”
一想到儿子学芭蕾要绷脚尖,穿丝袜裤,我和爱人就担心他被“娘化”。后来,奶奶想出一个变通的办法——练体操。周健特别喜欢,天天在家练。
看他压腿、折腰、拉韧带,我好心疼。有人说“练体操会影响身高”,网上说“高强度训练伤害身体”……种种因素促使我打起了退堂鼓。
我用“智力比体育更重要”的观念说服家人:“做运动员要吃多少苦啊?拿金牌的是少数,基层运动员饱受伤痛之苦还赚不到钱,咱知识分子的小康家庭,不能让孩子吃那碗饭!”我丈夫也对奶奶说:“咱们还是随大流,让周健学画画、英语。至于体育,您带他跑步跳绳不就成了?”
一个周期的体操课后,我没给周健续费。老师希望我们慎重考虑,周健拼命哭,一定要我说出原因。我用身体因素说服他:“你下身和上身比例不协调。再说,练体操要小个子。你比同龄的孩子高半头……你想,小猴子做的空翻,长颈鹿能做到吗?” 最终,周健接受了“换兴趣班”的安排。那段时间,他正在“幼升小”。忙碌的一年级生活,冲淡了他对体操的怀念。不过,一有空他就看体育频道的体操比赛,边看边模仿,那种充满渴望的眼神让我很难受。
一年级的语文课本上,有首儿歌叫《孩子如果已经长大》。老师课后布置了一项作业:续写课文。周健写的是:“我如果已经长大,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家。我要找一个没人管的体操队,练啊,练啊,就像小鸟在天上飞,就像白云飘啊飘……”看到儿子的这个作业,我心里波涛起伏。没想到,周健内心深处竟对体操痴痴不忘,或许是他幼儿园时期年龄小,不会表达,所以当他上学以后,再来审视这份热爱时,写的每个字都震慑人心。
但是木已成舟。我只能按捺心中的愧疚,继续让他在“专心学好文化课、画画弹琴补英语”的主旋律中生活下去。从小学四年级起,随着课业难度增加,周健变得“知难就退”,得过且过。有一点点超过课标的内容他就不愿更深入地探索。
“太难了!”“我不要学。”“不想动脑筋。”类似的话他经常挂在嘴上。看到他像个小老头一样缺乏学习的激情,我不禁发愁。
班主任老师也问:“周健好像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不在乎,为什么呢?”
我知道根源所在,又不好意思点明。我悄悄问周健:“要不妈妈给你报个体操班吧?”他做出无所谓的表情。因为他的身材,真像“中了咒语”一般往“肥胖高大”的路上狂奔。即使再练体操,完全不适合了!
我尝到了后悔的滋味——我想让孩子少吃苦,却扼杀了他的兴趣与激情。其实,我一开始就在用“失败者”心态看待孩子——我从未相信过他能在体操上练出成绩来!
我跟班主任老师沟通,她建议我帮助周健寻找一种目前适合他的体育项目。她建议我跳出成人对体育“太难、太苦、不可能成功”等观念桎梏,尊重孩子的选择。
于是,我带周健在业余时间将街舞、击剑、滑板、足球、太极拳等项目“玩”了个遍,他都感觉平平,没动力去学。
后来,他在好朋友的熏陶下,喜欢上了滑冰。两个男孩每周都去练习,两年坚持下来,周健自己提出想学花样滑冰的技术。我给他请了专业的教练,但他在学习一段时间之后又闹着要放弃——他说难度太大,自己个子太高了。
我跟周健促膝长谈。我几乎是流着泪向他道歉,表达当初没让他练体操的遗憾。我说:“我终于想明白了,不是练体育才会吃苦,而是学任何东西都要吃苦,都需要毅力和坚持。如果一遇到困难就放弃,你不但玩不了体育,而且会失去很多美好的东西。”
我告诉周健,俄罗斯女子体操名将霍尔金娜身高是1.68米。所有人都觉得她那个头练不好体操,但她迎难而上,以刻苦精神勇夺奥运冠军。
在那次聊天中,周健的心扉向我敞开了,最终下定决心,坚持练下去。
现在,周健已上初中一年级。在跨越“心理难关”后,他越来越热爱花样滑冰,先后获得过市级比赛的季军和亚军。
回顾这七八年来磕磕碰碰的历程,我要以身为鉴,劝告家长朋友们:孩子如果在幼儿时期迷上了某种体育运动,一定要以“成功者”的心态去鼓励他!切忌像我一样畏首畏尾,给孩子泼冷水。其实,爱运动是一件好事,家长要抓住契机,教孩子正确面对困难、挫折与失败。无论他今后是否能成为运动员,热爱体育本身所带来的财富,都将让孩子终身受益。
回到根底,避开误区
(刘教练,国家一级健身指导员)
体育重在培养孩子具有飒爽挺拔的英姿、定时锻炼的意识、超越自我的心态、吃苦耐劳的品格。正如中国体育启蒙大师、著名教育家杨贤江所说:“要以规律的生活完成体育的训练,要以快乐的精神扶持体育的根底。”
今天,我要谈谈幼儿体育中普遍存在的误区。
首先,体育的女性化。“80后”“90后”妈妈们,一般都有健身意识,因此她们成了孩子体育训练的主力军和督导者。案例中的方女士,用母性的“过度保护”消磨了孩子的意志和兴趣。这种做法的后果,就是让孩子从小学会避重就轻,逃避吃苦受累。事实上,幼儿最好的体育教练是父亲。在父亲缺席的情况下,妈妈应邀请其他男性比如爷爷、男同事或男性教练来陪孩子锻炼,并尊重男性对体育训练的看法。
曾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中国总面试官、养育了三个优秀儿子的蒋佩蓉女士在《丰盈心态养孩子》一书中写道:儿子在初学游泳时,有些不适,我将他拉出水面。可这时候先生坚持让他再跳回水里,以克服对水的恐惧……虽然心疼,但我还是顺从了他,敦促儿子返回游泳池,不管他又踢又哭又尖叫的举动。果然,克服了最初的恐惧后,儿子得意洋洋地从水里冒了出来。从那以后,他一直享受着游泳的乐趣。
蒋女士劝告妈妈们,母亲们本能地会保护孩子,让他们远离伤害和苦难,父亲们却倾向于督促孩子接受强度更大的训练,很多妈妈看到孩子的训练过程会心疼。但最终,她们会发现这种训练的益处。
其次,体育的功利化。很多人将功利化的体育训练与培养孩子的抗逆能力混为一谈,就出现了“让4岁孩子风雪中裸跑”“从幼儿期定目标冲刺奥运金牌”“过度训练导致幼儿受伤”等荒唐事。
案例中周女士的心态颇值得借鉴。即使是在“体育成绩决定孩子未来”的环境中,她也教孩子合作精神重于比赛成绩。她教孩子在体育中服从教练、团结队友,进球时不标榜自己,出错时不诿过于人……这些因素才是真正的抗逆能力培养。
再来谈谈各种体育选拔。很多父母望子成龙,一门心思送孩子参加“选秀”。如果说某项运动是孩子热爱的,权衡之后孩子也愿意为之吃苦,那么可以尝试;如果孩子是被迫参与,那么即使孩子具有天赋和特长,也很难走得更远。在幼儿时期,我们还是要注重体育的趣味性,不要用枯燥的、过度的训练扼杀孩子的兴趣。
最后说说体育的肤浅化。很多孩子各项运动都喜欢,却不知道如何分配时间,最后样样都学不精。其实,随着孩子入学之后课业负担加重,家长必须有所取舍。家长不要妄断孩子的潜力与特长,而要咨询专业的教练,让孩子在某一项运动中有更长远的发展。一般来说,个人参与的活动,比如羽毛球、网球、游泳、田径等,比起篮球类的团队活动,更容易驾驭,更适合年纪小的孩子。
“锁定”一项运动之后,就不要轻言放弃。训练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随意任性,要每天进步一点点,科学地增加强度。在电影《面对巨人》中,橄榄球教练让身为队长的那名同学蒙住眼睛,背着一位体重超过100公斤的队员往前走,队长以为自己只能到达中线,却在教练的鼓励下穿越了整个球场。这个突破鼓励了每一位队员,大家发现了自己的巨大潜力,最终从常败球队一跃成为州冠军。
这部影片所讲的故事,值得每位家长思考:我们是让孩子安逸舒适地过一生,还是让他们过一种更高贵伟大、妙趣横生的生活?如果是后者,我们就要让孩子经历体育精神中的冒险与开拓,鼓励他们从失败之痛中学习和总结,不许他们轻言放弃、浅尝辄止。因为,一个孩子的性格品质,就像肌肉一样,只有在不断克服阻力的过程中,才会变得更坚韧、更强大。
〔编辑:冯士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