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能复制出地球吗?

来源 :百科新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darcau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克隆地球的伟大实验


  生物圈2号是一个封闭的人造生态系统实验室,由美国石油大王爱德华·巴斯斥巨资,汇集了全球顶级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建立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荒漠中。它像一个巨大的玻璃温室建筑群,白色的墙面和简洁的几何形墙体充满了未来感。
  你可能会问,这个实验室名为“生物圈2号”,那生物圈1号是什么?生物圈1号就是地球,人类用“生物圈2号”命名,意为仿照地球生态,克隆出一个小型地球。

丰富而密闭的生态系统


  这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大型实验。生物圈2号包含了雨林、海洋、荒漠、草原和沼泽等多种模拟的自然环境。为了获得客观的实验结果,生物圈2号与世隔绝,实验期间,不仅居民不能出来,而且门窗都进行了密封,地面也浇筑了厚达2米的混凝土。


高端的居民


  1991年9月26日,实验参与者正式入住,他们将在此度过两年。住进这个生态圈的居民都不是一般人,他们分别是植物学家、海洋生物学家、工程师、医生、心理学家等,共8人。与他们同时入住的还有一大批生物,动植物约3000种,包括哺乳动物、昆虫、爬行动物、鸟类,以及家禽、牲畜和各种农作物等;微生物约1000种,如细菌、真菌等。


生物圈中的内循环


  在实验期间,他们按理不能获得任何外来物资,除了能源来自太阳之外,氧气由生物圈中的植物提供,饮用水靠海水淡化,粮食来自农场的农作物,蛋白质来自于饲养的牲畜。废水则流进土壤,由土壤中的微生物处理和净化。
  一开始,大家雄心勃勃,斗志昂扬地投入生物圈2号的新生活中,一起维护各种设施,开展各种实验与研究,如果想念家人了就打打电话。然而,打击很快就来了。

过着挨饿的日子


  生物圈2号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粮食减产,虽然居民全是科学家,但偏偏没有农业学家,没人懂耕种技巧,加上刚开始的几个月光照不足,严重阻碍了粮食的生长;虫害更让人头大,当初考虑到系统封闭,禁止带杀虫剂,这使得他们的除虫方式非常有限,导致大片农作物遭受虫害。
  居民们不得不减少食量,饥饿成了常态,个个都瘦成了皮包骨。

人人出现高原反应


  比挨饿更严重的是氧气减少。在16个月里,氧气含量从20.9%下降到了14.2%,居民们就像住在青藏高原上,每个人都出现了高原反应:昏昏沉沉、精神不振,居民们的动作就像电影里的慢动作;缺氧还使他们思维迟钝,有人连数字都数不对了。
  拖着疲惫的身体,科学家们还要努力调查氧气流失的原因。原来,土壤中一种细菌疯狂繁衍,吸走了氧气,并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碳。


居民们拉帮结派


  居民们的心理也开始发生变化,患上了非理性对抗综合症,其实就是成员们拉帮结派,派与派之间互相敌对。圈内居民们分成两派,每派4人,分别主张用不同的方法管理生物圈2号。不同派别之间的成员甚至不正眼瞧对方成员一眼。但后来大家努力共同克服这种心理,并未妨碍实验的进展。


二氧化碳带来的恶果


  二氧化碳浓度节节攀升,在一年半之内,其浓度甚至超过了地球上的十倍。这致使海水酸化,鱼类和珊瑚大量死亡,同时鸟类和昆虫的种类和数量减少,蜜蜂和蜂鸟的灭绝又导致花朵授粉无法实现,以致植物也无法繁殖。
  当然,也有活得滋润的,牵牛花就是其中之一,它因为高浓度二氧化碳而疯狂生长,威胁到其他植物,圈内居民们每天都要花大量时间清除牵牛花。蟑螂和蚂蚁更是到处肆虐,侵害庄稼。蟑螂是科学家们带进来用于维持生态循环的,而蚂蚁是“偷渡” 进来的。


封闭系统不封闭


  设计者曾自信地认为,这样一个生态系统可以独立运行50年,并期望将之复制到月球或火星上。然而,很快,实验室的封闭状态就被打破了。
  实验刚开始2周,一位圈内居民被稻谷脱粒机削掉了手指,虽然医生为她接上,但还是决定让她走出实验室,接受更进一步的手术。生物圈2号还经常有物品被秘密运输进来,其中有电脑零件、维生素、种子、捕鼠器等。
  大门开启发生了20多次,有两次是为了补充纯氧,不然圈内居民会有生命危险。
  两年后,第一轮实验结束,但项目方觉得实验有改进空间,于1994年启动新一轮的实验,但只进行了6个月就结束了。


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是学生


  当时有些媒体报导称这次实验是巨大的失败,因为封闭被打破,生态没有像预想的那样维持。但正如许多科学家说的那样,实验没有失败一说,只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实验数据。生物圈2号提供了丰富的实验数据,例如,生物圈2号中的沙漠后来变成了灌木林,这个变化的发生过程就是珍貴的数据,这是以往小型实验无法获得的。
  生物圈2号也让人类认清了,地球的奥秘深不可测,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是学生,人类也不可能复制出地球这么复杂而精妙的生命支持系统。

生物圈2号继续帮助我们了解地球


  生物圈2号也并未浪费,而是作为生态实验室继续运行,并持续至今。如此大规模的封闭式模拟生态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科学家希望通过生物圈2号,理解地球上的许多现象。
  在生物圈2号实验后的20多年里,生物圈1号——地球正发生着明显的变化,二氧化碳的浓度快速攀升,如果这一趋势继续下去,就会使海洋酸化,正如生物圈2号当年的情景那样。也许生物圈2号可以继续帮地球预演未来的环境变化。
其他文献
在宇宙的某处,有一个发达的外星人王国。某天,一位外星科学家将一些玩具塞进箱子里,并把箱子传送到地球上。而你恰好捡到了这个箱子……  这是游戏《4D T oys》的开头。打开游戏里的四维玩具箱,你将感受到四维空间的光怪陆离。什么是四维空间?  我们知道,空间是三维的,但科学家早已发现,空间可能远远不止三维。由于大脑构造与科技水平的局限,人类要理解更高维度,就跟先天失明的人要理解颜色一样困难。凭空消失
期刊
鸟类一定要筑巢吗?  鸟巢并不是鸟长久的家园,只是一种临时住所。当繁殖期到来,鸟类会筑巢,以此避开掠食者、远离风吹日晒,并保持合适的温度。鸟蛋在巢内孵化,当幼鸟能够独自生存,鸟巢便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鸟爸鸟妈也会离开巢穴,直到繁殖期来临再次筑巢。不过,也有鸟类不需要筑巢,比如帝企鹅用脚护着蛋,海燕直接把蛋产在岩石缝隙间。精致小屋  海伦娜蜂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它们的巢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巢,仅有不到3
期刊
能够翻转的弧形桥盖斯黑德千禧桥 英国  盖斯黑德千禧桥是世界上第一座摆式大桥,这座桥的桥面不是直的,而是弧形的,当有船只经过时,它的弧形桥体可以通过两端的动力机器旋转起来,升高弧形桥,让船只通行。当桥面翻起来时,桥体如同一只巨大的眼睛,船只就像瞳孔,所以当地人也称这座桥为“眨眼桥”。由樹根长成的天然桥活根桥 印度  印度的梅加拉亚邦是一个年降雨量非常高的地方,而当地人用竹子建造的桥梁无法抵挡猛烈的
期刊
工蚁们每天积极寻找食物并带回去给孩子吃,并不只是为了种群延续,也是为了自己的生存。工蚁的腰非常细,直径1微米以上的固体食物就无法通过。相反,圆鼓鼓的幼虫可以食用固体食物,所以工蟻每天辛苦搬运的食物大多是给幼虫吃的。当幼虫看到食物时,会分泌大量富含营养的口水,这些口水又成了蚁后和工蚁的营养液。肥皂上有细菌吗?  很可能有,但别急着扔,其实肥皂的主要功能不是杀菌(额外添加杀菌成分的除外),而是靠它的表
期刊
云是如何形成的?  每当大气中的水蒸气遇到较冷的尘埃,会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它们聚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云。这些小水滴或小冰晶足够轻,从而可以浮在空中。但如果小水滴或小冰晶越积越多,云变得越来越重,最后不堪重负,会形成雨、雪、冰雹等从天上掉落。UFO来了!  这种像盘子一样的云被称为“ 荚状云”,有时被人误以为是UFO。它常常形成于火山之上,仿佛给火山戴上了一顶帽子,有时会多个堆叠在一起。天空下蛋了!
期刊
藤壶是一种生活在海洋中的甲壳动物,它们会成片地、牢固地嵌入船底、鲸和海龟身上,船只因此受损、速度变慢,海洋动物有的不堪重负,有的过早死亡。  有趣的是,如同人类买房时会考虑地段、朝向、通风状况等,藤壶寻找住地时也相当谨慎,一旦选定,就要在这里住一辈子,再也不挪窝了。一辈子静看潮起潮落  在海岸的礁石上,常常可以看到成片的藤壶附着在其表面。它们会在潮涨潮落中静静地过完自己的一生,最后只留下一个空壳。
期刊
冰川上的巨兽  最后的冰河世纪(即更新世,260万年前~11700万年前),在欧亚北部、北美洲辽阔而寒冷的草原地带生活着一群巨型哺乳动物,它们长着长毛、长鼻和弯曲的长牙,被称为“长毛猛犸”。它们体型大小如同大象,成群结队地拖着沉重的步子,慢悠悠地在寒冷的草原上四处行走,寻找食物,哺育幼儿。灭绝就在不久前  然而,最后一只猛犸在3700年前死去,当时埃及的人类正在建造金字塔。今天,人类只能通过标本、
期刊
這是一条鲸鲨,正张开巨型大嘴,而嘴里的“牙齿”实际上是大约50条吸盘鱼,还有一些吸盘鱼贴在鲸鲨的下巴上。吸盘鱼与许多大型海洋动物有共生关系,它们以宿主嘴里的食物残渣为食,并帮助宿主清理皮肤上的寄生虫,是出色的清洁员。
期刊
像苹果的毒番石榴  在格林童话《白雪公主》中,恶毒的王后伪装成巫婆,欺骗白雪公主吃下一颗有毒的红苹果,白雪公主咬了一口后便昏迷过去。  在现实生活中,有一种果实和绿色的小苹果很像,那就是毒番石榴。它算是世界上最危险的水果之一,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人只要咬上一口,喉咙没多久就被一种强烈的灼烧感侵袭,并开始发炎、肿胀,如果不加以治疗,可能会威胁生命安全。而且,如果下雨天站在这种果树下,滤过树叶的雨水会
期刊
临死进入虚拟世界  一名年轻男子出了车祸,被送进医院后,医生建议他进入“天堂”,他签了字。接着,他被带进一间房间,坐在一把椅子上,头顶上有一台奇怪的机器,当操作人员启动机器后,男子的头瞬间被机器吸走,身躯倒下。然而,他并没有真的死亡,而是进入了名为“天堂”的一个虚拟世界中,在那里继续生活。  以上是科幻电视剧《上载新生》的剧情,那么,这种技术究竟有没有可能成为现实呢?从人脑到电脑  把人脑中的一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