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关键词: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1-8437-(2009)4-0096-01
知识不是单一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背景(教学情境下),师生共同参与利用有效的教学资源,通过实践、探索、交流、意义构建而获得的,在情境中学数学,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贴近生活学数学,是最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是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保证,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下面结合教学实例谈谈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几点体会。
1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他们乐于探究。
比如:在学习“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时,由“一位经历过战争的老人讲述的一个故事:在没有任何测量工具的条件下,一个战士测得了隔河相望的敌军碉堡与我军阵地的距离。你想知道这个战士是怎样测量的吗?”创设了探究问题的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这节课的兴趣,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学习之中,很快进入了最佳的学习状况,形成第一个教学小高潮,接下来的教学就会轻松得多。
2 挖掘教学内容。提供探究机会
什么样的教学内容值得探究?就一节课而盲,哪些知识值得探究?有几个探究点?哪个点可以作为探究的重点?它需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反复琢磨学生的基础,才能把握、预设学生探究的内容与方式。
以“实数”教学为例,将“实数”一章编入七年级上册第3章,这就意味着新人初中的学生在一个月内要掌握负数、有理数、无理数、实数四大抽象概念,显然这与七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有明显距离。若是按教材编写的顺序执教,会使许多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的学生一接触课本就感到初中数学很难,这样的初中数学起始教学必然会挫伤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考虑到本章学习与后续章“整式”的学习关联不大,我就所任教的班级进行了教学尝试,调整教材顺序进行教学。先学习“整式”后学习“实数”。由于学生对“有理数”的学习有一个巩固期,对“实数”一章的学习表现得比较轻松,且知识也掌握得较好。
3 创设充裕时空,引导探究学习
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要给学生拥有充足、宽裕的思考、发言、补充更正和辩论的时间和空间,让学习程度不同、心理发展不平衡的各类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尽情的发挥。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看到由于学生没有按照老师预设的轨道进行,或由于学生的“吞吞吐吐”或担心学生不必要的“节外生枝”的出现而造成时间上的浪费。破坏教师原先自己的课堂设计,就毫无顾忌地打断学生的发言或活动。这些“蜻蜒点水”式、“一撮而就”式的合作学习,只能是形式上的合作学习,不能使学生真正投入到合作学习的热情中去。
比如《平方差公式》一节中,经历平方差的推导过程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如何归纳出公式是教学的难点。在教学中,教师先出示四道计算题:
①(1+2x)(1—2x);②(2a+3)(2a-3);③(100+1)(100-1);④(x-6)(x+6)。
教师先让学生求出答案,再启发学生:大家自己找一找,这4个题存在什么规律?经过几分钟后,再组织学生合作交流,教师深入到每个小组,针对不同情况加强引导,然后各组中心发言人代表本组与全班同学交流,最终推导出平方差公式。这里,教师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借时机成熟后再合作探究,然后组织交流,较好地发挥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效能。
4 联系生活实践。引发自主探究
在数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当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自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要尽可能联系学生生活经验讲解书本知识。
如一元二次方程教学时,可以从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出发引入新课。例如:一个长为10米的梯子斜靠在墙上,梯子的顶端距地面的垂直距离为8米。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1米,那么1 猜一猜,底端也将滑动1米吗?2 列出底端滑动的距离x所满足的方程。3 你能尝试得出这个方程的近似解吗?底端滑动的距离比1大,还是比1小?与同学交流你的想法。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获得一元二次方程的模型和近似解:还可以再提供一些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使学生列出有关一元二次方程,并经历探索满足方程解的过程,进而产生学习方程一般解法的愿望。
例如教学“列代数式”中,教师可设计如下问题1、向家人了解或查阅自己家水、电、电话费的支付账单及其计算方法,并用适当代数式表示,且写一份简短的报告;再与同学交流,并探讨各自的结果是否正确,能否进一步改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标新立异,推出自己的见解。在信息化的今天,学生也是课程资源的设计者和开发者,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5 运用激励评价,维护探究热情
教学评价的主渠道在课堂,数学探究性学习活动中,特别要“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例如:设计一些学生有一定经验,但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相联系的或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抽象其概念、探究其规律。让问题更具有开放性,答案更具有多元性,评价更具有灵活性。基于学生起点、肯定学生进步、激发学习动力的“鼓励性评价”是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外动力。恰当的、适时的说“你真棒”,是对学生学习表现的肯定,是对学生学习表现的肯定,是对学生探究态度的激励,是对学生学习前景的展望。学生的探究活动得到关注、肯定、赞许,探究的积极性也就得到了进一步强化。
“成功”与“愉快”的情感总是联系在一起的,成功后的愉快可使学生经常保持积极向上的进取心态。相反,学生作业错误多,考试常常不及格,哪怕老师讲得多么生动,也难以滋生学生的愉悦之情,教学的实践证明:少有成功体验的后进生,一般都是灰心丧气,失去信心,并有不同程度的逆反心理,对学习产生厌恶之感。对此教师应努力为学生营造成功的环境,引导其不断成功。
另外,还要特别为他们创设成功的机会,可以挑一些容易回答的问题让他们去做;在设计合格性考试时,应考虑到绝大部分学生的合格。使他们在成功中树立信心和决心,逐步形成对学习的热情。
关键词: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1-8437-(2009)4-0096-01
知识不是单一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背景(教学情境下),师生共同参与利用有效的教学资源,通过实践、探索、交流、意义构建而获得的,在情境中学数学,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贴近生活学数学,是最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是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保证,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下面结合教学实例谈谈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几点体会。
1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他们乐于探究。
比如:在学习“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时,由“一位经历过战争的老人讲述的一个故事:在没有任何测量工具的条件下,一个战士测得了隔河相望的敌军碉堡与我军阵地的距离。你想知道这个战士是怎样测量的吗?”创设了探究问题的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这节课的兴趣,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学习之中,很快进入了最佳的学习状况,形成第一个教学小高潮,接下来的教学就会轻松得多。
2 挖掘教学内容。提供探究机会
什么样的教学内容值得探究?就一节课而盲,哪些知识值得探究?有几个探究点?哪个点可以作为探究的重点?它需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反复琢磨学生的基础,才能把握、预设学生探究的内容与方式。
以“实数”教学为例,将“实数”一章编入七年级上册第3章,这就意味着新人初中的学生在一个月内要掌握负数、有理数、无理数、实数四大抽象概念,显然这与七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有明显距离。若是按教材编写的顺序执教,会使许多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的学生一接触课本就感到初中数学很难,这样的初中数学起始教学必然会挫伤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考虑到本章学习与后续章“整式”的学习关联不大,我就所任教的班级进行了教学尝试,调整教材顺序进行教学。先学习“整式”后学习“实数”。由于学生对“有理数”的学习有一个巩固期,对“实数”一章的学习表现得比较轻松,且知识也掌握得较好。
3 创设充裕时空,引导探究学习
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要给学生拥有充足、宽裕的思考、发言、补充更正和辩论的时间和空间,让学习程度不同、心理发展不平衡的各类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尽情的发挥。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看到由于学生没有按照老师预设的轨道进行,或由于学生的“吞吞吐吐”或担心学生不必要的“节外生枝”的出现而造成时间上的浪费。破坏教师原先自己的课堂设计,就毫无顾忌地打断学生的发言或活动。这些“蜻蜒点水”式、“一撮而就”式的合作学习,只能是形式上的合作学习,不能使学生真正投入到合作学习的热情中去。
比如《平方差公式》一节中,经历平方差的推导过程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如何归纳出公式是教学的难点。在教学中,教师先出示四道计算题:
①(1+2x)(1—2x);②(2a+3)(2a-3);③(100+1)(100-1);④(x-6)(x+6)。
教师先让学生求出答案,再启发学生:大家自己找一找,这4个题存在什么规律?经过几分钟后,再组织学生合作交流,教师深入到每个小组,针对不同情况加强引导,然后各组中心发言人代表本组与全班同学交流,最终推导出平方差公式。这里,教师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借时机成熟后再合作探究,然后组织交流,较好地发挥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效能。
4 联系生活实践。引发自主探究
在数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当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自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要尽可能联系学生生活经验讲解书本知识。
如一元二次方程教学时,可以从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出发引入新课。例如:一个长为10米的梯子斜靠在墙上,梯子的顶端距地面的垂直距离为8米。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1米,那么1 猜一猜,底端也将滑动1米吗?2 列出底端滑动的距离x所满足的方程。3 你能尝试得出这个方程的近似解吗?底端滑动的距离比1大,还是比1小?与同学交流你的想法。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获得一元二次方程的模型和近似解:还可以再提供一些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使学生列出有关一元二次方程,并经历探索满足方程解的过程,进而产生学习方程一般解法的愿望。
例如教学“列代数式”中,教师可设计如下问题1、向家人了解或查阅自己家水、电、电话费的支付账单及其计算方法,并用适当代数式表示,且写一份简短的报告;再与同学交流,并探讨各自的结果是否正确,能否进一步改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标新立异,推出自己的见解。在信息化的今天,学生也是课程资源的设计者和开发者,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5 运用激励评价,维护探究热情
教学评价的主渠道在课堂,数学探究性学习活动中,特别要“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例如:设计一些学生有一定经验,但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相联系的或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抽象其概念、探究其规律。让问题更具有开放性,答案更具有多元性,评价更具有灵活性。基于学生起点、肯定学生进步、激发学习动力的“鼓励性评价”是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外动力。恰当的、适时的说“你真棒”,是对学生学习表现的肯定,是对学生学习表现的肯定,是对学生探究态度的激励,是对学生学习前景的展望。学生的探究活动得到关注、肯定、赞许,探究的积极性也就得到了进一步强化。
“成功”与“愉快”的情感总是联系在一起的,成功后的愉快可使学生经常保持积极向上的进取心态。相反,学生作业错误多,考试常常不及格,哪怕老师讲得多么生动,也难以滋生学生的愉悦之情,教学的实践证明:少有成功体验的后进生,一般都是灰心丧气,失去信心,并有不同程度的逆反心理,对学习产生厌恶之感。对此教师应努力为学生营造成功的环境,引导其不断成功。
另外,还要特别为他们创设成功的机会,可以挑一些容易回答的问题让他们去做;在设计合格性考试时,应考虑到绝大部分学生的合格。使他们在成功中树立信心和决心,逐步形成对学习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