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论述了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做好企业科学发展的方法和路径。
【关键词】群众路线;企业发展
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的群众路线强调:“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国有企业中大力践行群众路线,坚守“为民、务实、清廉”,可有力促使和推动国有企业在发展中进一步明晰为了谁、依靠谁,坚定不移地坚持依靠工人阶级办企业,充分激发蓬勃活力和强大动力。
第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国有企业的领导干部大多是从基层一步一步做起,直至领导管理岗位。同时,领导干部是不是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是不是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职工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所以,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保持党员干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就必须牢牢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领导干部要扑下身子,深入基层一线,摸清底数,不断提高调查研究、带领群众、引领发展的能力;经常倾听职工意见、集中职工智慧,不断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能力;敢于直面困难、直面矛盾,不断提高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处理应急事件的能力;注重顺应职工意愿、回应职工呼声,不断提高组织宣传、服务职工、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善于进百家门、听百家事、解百家难,不断提高为职工群众服务的能力,以良好的作风和过硬的本领,赢得职工群众的信赖和支持。深入职工群众当中,才能更好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才能真正心系职工群众,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才能真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
第二,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突出的改革难题,要加快推进民生领域体制机制创新,要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促进创造能量充分释放、创业活动蓬勃开展。
企业如果没有改革创新就没有生命力,就不会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尤其体现在企业管理上,存在的不一定合理,创新是最好的继承,改革是最大的红利。时代脚步在前进,经济形势在变化,企业的管理必须与时俱进。对不适应形势要求、与市场机制不匹配的规章制度,必须要改革创新。近几年来,许多的国有企业在主动走向市场、按市场规律办事、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等方面加大了力度,同时对相应的规章制度进行改革创新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时,更要注重发挥职工群众的重要作用,群策群力、献言献计,“新三会”与“老三会”有益结合,产生出有利于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合力,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
第三,党群、干群团结一心谋发展。不能否认的是,现在许多企业中,管理者、工程技术人员“忙于”在机关里抓管理、搞研究,离生产线远,浮在上面,对一线的生产实践、技术革新指导不足。甚至于表现为,一些企业的产品的生产水平、工艺水平、质量水平取决于一线操作工人的技术水平。普遍上一线操作工人的文化素质、技能素质还达不到工程技术人员、管理者的程度,而操作工人又难以及时得到工程技术人员、管理者的有效指导,这样就制约了产线的管理潜能、技术潜能、操作潜能的发挥,也制约了产品的提档升级和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党群、干群团结一心、奋战在产线上,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管理者要在生产线上跟行,随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工程技术人员要把办公地点从机关办公室搬到生产线上,以研究和理论来指导实践,以实践促进研究和理论的提高。干部和职工“打成一片”,相互教、相互学、相互促进,生产线就是大家的阵地,既凝心又聚力,那么生产出的产品才能体现出企业的最好水平,也才会更有市场竞争力。
国有企业的职工队伍,是一支在党的领导下,有文化、有理想、有素质的产业工人“正规军”,规模庞大、人员众多,他们热爱企业、热爱祖国,智慧和力量无穷无尽。尊重职工群众、为了职工群众,凝聚职工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实现企业与职工群众的共创共享、共同发展,激发中国工人阶级的骄傲感和自豪感,对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意义重大、作用重大。国有企业应在践行群众路线中,激发职工群众的无限活力和动力,实现企业的持续科学发展,为我国实现美丽“中国梦”作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群众路线;企业发展
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的群众路线强调:“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国有企业中大力践行群众路线,坚守“为民、务实、清廉”,可有力促使和推动国有企业在发展中进一步明晰为了谁、依靠谁,坚定不移地坚持依靠工人阶级办企业,充分激发蓬勃活力和强大动力。
第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国有企业的领导干部大多是从基层一步一步做起,直至领导管理岗位。同时,领导干部是不是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是不是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职工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所以,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保持党员干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就必须牢牢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领导干部要扑下身子,深入基层一线,摸清底数,不断提高调查研究、带领群众、引领发展的能力;经常倾听职工意见、集中职工智慧,不断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能力;敢于直面困难、直面矛盾,不断提高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处理应急事件的能力;注重顺应职工意愿、回应职工呼声,不断提高组织宣传、服务职工、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善于进百家门、听百家事、解百家难,不断提高为职工群众服务的能力,以良好的作风和过硬的本领,赢得职工群众的信赖和支持。深入职工群众当中,才能更好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才能真正心系职工群众,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才能真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
第二,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突出的改革难题,要加快推进民生领域体制机制创新,要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促进创造能量充分释放、创业活动蓬勃开展。
企业如果没有改革创新就没有生命力,就不会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尤其体现在企业管理上,存在的不一定合理,创新是最好的继承,改革是最大的红利。时代脚步在前进,经济形势在变化,企业的管理必须与时俱进。对不适应形势要求、与市场机制不匹配的规章制度,必须要改革创新。近几年来,许多的国有企业在主动走向市场、按市场规律办事、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等方面加大了力度,同时对相应的规章制度进行改革创新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时,更要注重发挥职工群众的重要作用,群策群力、献言献计,“新三会”与“老三会”有益结合,产生出有利于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合力,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
第三,党群、干群团结一心谋发展。不能否认的是,现在许多企业中,管理者、工程技术人员“忙于”在机关里抓管理、搞研究,离生产线远,浮在上面,对一线的生产实践、技术革新指导不足。甚至于表现为,一些企业的产品的生产水平、工艺水平、质量水平取决于一线操作工人的技术水平。普遍上一线操作工人的文化素质、技能素质还达不到工程技术人员、管理者的程度,而操作工人又难以及时得到工程技术人员、管理者的有效指导,这样就制约了产线的管理潜能、技术潜能、操作潜能的发挥,也制约了产品的提档升级和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党群、干群团结一心、奋战在产线上,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管理者要在生产线上跟行,随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工程技术人员要把办公地点从机关办公室搬到生产线上,以研究和理论来指导实践,以实践促进研究和理论的提高。干部和职工“打成一片”,相互教、相互学、相互促进,生产线就是大家的阵地,既凝心又聚力,那么生产出的产品才能体现出企业的最好水平,也才会更有市场竞争力。
国有企业的职工队伍,是一支在党的领导下,有文化、有理想、有素质的产业工人“正规军”,规模庞大、人员众多,他们热爱企业、热爱祖国,智慧和力量无穷无尽。尊重职工群众、为了职工群众,凝聚职工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实现企业与职工群众的共创共享、共同发展,激发中国工人阶级的骄傲感和自豪感,对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意义重大、作用重大。国有企业应在践行群众路线中,激发职工群众的无限活力和动力,实现企业的持续科学发展,为我国实现美丽“中国梦”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