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经济和科技的迅猛发展迫切需要各类高素质的人才,而高校是我国培养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教务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组成部分,如何拥有高水平和高素质的教务管理人员成为教务管理工作亟待解决的核心课题。本文结合艺术院校的特点,主要针对教务管理人员存在的问题及分析,拟对教务管理人员如何提高基本素质,适应高等艺术院校的教务管理工作进行阐述。
关键词:艺术院校教务管理新时期
作为高校教学质量、校风建设的管理部门,教务管理工作必须为我国人才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良好的教务管理工作,促进高校教学管理质量的提高,促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新时期,高等艺术院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不断增加的学生和教师也给教务管理工作带来了压力,教务管理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学秩序和教师的教学质量。艺术院校的管理队伍也将进入质量提升阶段,为了适应国家文化强国、精神建设的战略,加强艺术院校管理工作,需要切实提高高等艺术院校的教务人员素质和教务管理水平。
教务管理工作的特点、现状
1.权力弱化
长期以来,我国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和管理模式使得高校行政管理权力处于主导地位,学术管理或教务管理权力弱化,使得职责不明确。在实际工作中,教务管理经常陷入日常繁重的行政事务,习惯按照上级部门的文件指示办事,主要的管理方式是用各种规章制度或文件通知的行政管理手段来推行。例如,部分院系是由负责教学的领导一人说了算,形成专业艺术院系领导的一言堂,疏于对教授、教师和学生的管理。
2.交流沟通不足
教务管理是一项调动师生积极性,合理推动教学过程的管理工作,牵扯到教师和学生,很多工作需要取得教师的认同和学生的配合,只有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才可以顺利完成。但目前情况下,“教、学、管”三方渠道沟通交流不足,缺少三方互动氛围。当前的教学管理沟通主要以下行沟通为主,按正式程序进行,以文件和通知的形式下发并通过网络发布,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存在着不少沟通不和谐的问题。
在学生沟通方面存在的问题,教务工作的特性往往使得管理人员埋头于对“物”的管理,忽略了与“人”的交流合作。缺乏交流和沟通导致了很多学生不清楚教务管理的相关政策和办事流程,有些学生因为选修课的成绩问题来回奔波,有些学生则因错过了教务部门发布的各项教学信息和通知,而错过了选修或辅修的机会。
教务管理人员建设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目前,有些艺术院校只注重艺术类教师的配备,认为只要有艺术家过硬的专业知识,就能够培养出优秀的艺术学生,对教务管理工作不够重视;教务管理人员中具备艺术类专业或管理专业背景的比例低,缺乏既懂艺术教育又熟悉艺术管理的教务管理人员。
日益壮大的管理队伍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员没有艺术相关专业背景,因未掌握艺术院校的管理特点,导致管理僵化,产生教务管理人员与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现代高校教务制度的管理理念是既要做到制度化管理、高效化管理,又要做到针对艺术生的独特性。艺术院校的管理实践证明,懂艺术不等于懂管理,更不等于懂艺术院校的教务管理。
管理人员服务热情有待提高。繁琐的、重复性的工作,使得教务管理人员容易在日常工作中终日忙碌而看不到自己的成就,工作热情会降低。然而,作为服务教师和学生的岗位,保持一贯的热情态度是每名教务管理人员必备的素质。管理人员的学历层次、职称水平仍需进一步提升。艺术院校管理人员中拥有高学历、高职称的管理人员大大低于教师队伍。管理人员的学历层次、职称水平也相应地影响到自身的学习能力。新时期是个日新月异的社会,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管理人员只有不断学习充电并勇于创新,才能与时俱进,从容应对变化。
对提高教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和管理工作水平的几点建议
1.完善教务管理制度
完善各项教务管理规章制度是教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保障教务工作有序进行的前提条件。教务管理的规章制度有很多,如教学质量评估办法、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学籍管理规定、考务管理规定等。艺术院校的教务管理需在逐步完善以上教务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三方面的因素:一是要针对艺术专业的特点,充分考虑国家针对文化教育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法规,制定主管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教学管理相关规定。二是多实地考察、走访,兄弟院校之间取长补短,共同促进教务管理工作的发展。三是多学习教学管理实践中已被证明的,行之有效、科学的制度规范。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一套具有高校艺术教育特色的教务管理制度体系。
2.加强教务管理队伍的自身建设,提高教务管理人员专业化水平
一是建立有效的评估体系,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艺术院校应该重视教务管理队伍的建设,对于教师、教学管理人员等不同人群采取不同的评价体系。通过有效的绩效管理对教务管理人员的业绩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将绩效考核结果与薪酬挂钩,建立富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消除教学管理人员因岗位不同、业绩不同产生的不公平感。二是尊重教务管理人员。总有这样一种负面的声音流传在管理人员中间,“高校任课教师是学校的主体,教务人员是学校的边缘群体”。这样的声音会产生一种负面影响,似乎教务管理人员的地位要低于任课教师。教务管理人员首先要正确认识自身的重要性,用积极正确的态度面对工作。而院校的管理层面也要在福利、培养、职称评聘等各个方面尊重教务管理人员,更人性化地对待教务管理人员。应该像培养学科带头人、骨干青年教师一样培养教务管理人员。学校要划拨专项经费,出台相应的政策,制定长期的培养计划,对不同的教务管理岗位开展专项培训,使教务管理人员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熟练地应用现代化教学管理手段实施管理,把教务管理人员从繁琐重复、低效工作的环境中解脱出来,并在自己的本职工作岗位上有所创新和提高。三是提高教务管理人员的自身修养,历练其工作能力。教务管理人员是工作在一线的基层管理人员,是保证教学正常运转的桥梁。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务管理人员队伍是保证教务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也是新形势下高校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教务管理人员在工作之余也要加强自身修养,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及业务能力。首先要为教务人员提供在岗培训与交流,组织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学校教学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使教务人员具有奉献精神和责任感,具备顾全大局和为师生服务的意识。其次要在工作中积极地培养教务人员做人做事的能力,诸如沟通协调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改革创新能力等。
3.利用网络等优势,加强教务人员与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提高服务水平
新时期是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教务管理工作信息化的顺利实施要求艺术院校提升管理设备和管理软件,要求艺术院校的教务工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相关的网络知识,学校应定期为教务工作人员组织一系列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提高教务人员对于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解及计算机与办公自动化的操作能力,增强办公效率。使得教务管理工作科学化、系统化、智能化。通过网络及时发布信息,加强与师生的交流与沟通,减轻教务人员的工作负担。
总之,随着教务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教务管理人员,应深入实际,多调查研究,增强自身的管理素质,本着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为目标,积极践行“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教育理念,实现人性化的高质量管理。而高等艺术院校的教务管理人员,应该结合艺术院校的特点,制定出具有自身特点的教务管理制度和方法,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的艺术类专业人才。
(作者单位:北京电影学院教务处)
[责任编辑:张 雯]
关键词:艺术院校教务管理新时期
作为高校教学质量、校风建设的管理部门,教务管理工作必须为我国人才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良好的教务管理工作,促进高校教学管理质量的提高,促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新时期,高等艺术院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不断增加的学生和教师也给教务管理工作带来了压力,教务管理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学秩序和教师的教学质量。艺术院校的管理队伍也将进入质量提升阶段,为了适应国家文化强国、精神建设的战略,加强艺术院校管理工作,需要切实提高高等艺术院校的教务人员素质和教务管理水平。
教务管理工作的特点、现状
1.权力弱化
长期以来,我国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和管理模式使得高校行政管理权力处于主导地位,学术管理或教务管理权力弱化,使得职责不明确。在实际工作中,教务管理经常陷入日常繁重的行政事务,习惯按照上级部门的文件指示办事,主要的管理方式是用各种规章制度或文件通知的行政管理手段来推行。例如,部分院系是由负责教学的领导一人说了算,形成专业艺术院系领导的一言堂,疏于对教授、教师和学生的管理。
2.交流沟通不足
教务管理是一项调动师生积极性,合理推动教学过程的管理工作,牵扯到教师和学生,很多工作需要取得教师的认同和学生的配合,只有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才可以顺利完成。但目前情况下,“教、学、管”三方渠道沟通交流不足,缺少三方互动氛围。当前的教学管理沟通主要以下行沟通为主,按正式程序进行,以文件和通知的形式下发并通过网络发布,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存在着不少沟通不和谐的问题。
在学生沟通方面存在的问题,教务工作的特性往往使得管理人员埋头于对“物”的管理,忽略了与“人”的交流合作。缺乏交流和沟通导致了很多学生不清楚教务管理的相关政策和办事流程,有些学生因为选修课的成绩问题来回奔波,有些学生则因错过了教务部门发布的各项教学信息和通知,而错过了选修或辅修的机会。
教务管理人员建设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目前,有些艺术院校只注重艺术类教师的配备,认为只要有艺术家过硬的专业知识,就能够培养出优秀的艺术学生,对教务管理工作不够重视;教务管理人员中具备艺术类专业或管理专业背景的比例低,缺乏既懂艺术教育又熟悉艺术管理的教务管理人员。
日益壮大的管理队伍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员没有艺术相关专业背景,因未掌握艺术院校的管理特点,导致管理僵化,产生教务管理人员与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现代高校教务制度的管理理念是既要做到制度化管理、高效化管理,又要做到针对艺术生的独特性。艺术院校的管理实践证明,懂艺术不等于懂管理,更不等于懂艺术院校的教务管理。
管理人员服务热情有待提高。繁琐的、重复性的工作,使得教务管理人员容易在日常工作中终日忙碌而看不到自己的成就,工作热情会降低。然而,作为服务教师和学生的岗位,保持一贯的热情态度是每名教务管理人员必备的素质。管理人员的学历层次、职称水平仍需进一步提升。艺术院校管理人员中拥有高学历、高职称的管理人员大大低于教师队伍。管理人员的学历层次、职称水平也相应地影响到自身的学习能力。新时期是个日新月异的社会,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管理人员只有不断学习充电并勇于创新,才能与时俱进,从容应对变化。
对提高教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和管理工作水平的几点建议
1.完善教务管理制度
完善各项教务管理规章制度是教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保障教务工作有序进行的前提条件。教务管理的规章制度有很多,如教学质量评估办法、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学籍管理规定、考务管理规定等。艺术院校的教务管理需在逐步完善以上教务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三方面的因素:一是要针对艺术专业的特点,充分考虑国家针对文化教育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法规,制定主管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教学管理相关规定。二是多实地考察、走访,兄弟院校之间取长补短,共同促进教务管理工作的发展。三是多学习教学管理实践中已被证明的,行之有效、科学的制度规范。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一套具有高校艺术教育特色的教务管理制度体系。
2.加强教务管理队伍的自身建设,提高教务管理人员专业化水平
一是建立有效的评估体系,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艺术院校应该重视教务管理队伍的建设,对于教师、教学管理人员等不同人群采取不同的评价体系。通过有效的绩效管理对教务管理人员的业绩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将绩效考核结果与薪酬挂钩,建立富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消除教学管理人员因岗位不同、业绩不同产生的不公平感。二是尊重教务管理人员。总有这样一种负面的声音流传在管理人员中间,“高校任课教师是学校的主体,教务人员是学校的边缘群体”。这样的声音会产生一种负面影响,似乎教务管理人员的地位要低于任课教师。教务管理人员首先要正确认识自身的重要性,用积极正确的态度面对工作。而院校的管理层面也要在福利、培养、职称评聘等各个方面尊重教务管理人员,更人性化地对待教务管理人员。应该像培养学科带头人、骨干青年教师一样培养教务管理人员。学校要划拨专项经费,出台相应的政策,制定长期的培养计划,对不同的教务管理岗位开展专项培训,使教务管理人员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熟练地应用现代化教学管理手段实施管理,把教务管理人员从繁琐重复、低效工作的环境中解脱出来,并在自己的本职工作岗位上有所创新和提高。三是提高教务管理人员的自身修养,历练其工作能力。教务管理人员是工作在一线的基层管理人员,是保证教学正常运转的桥梁。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务管理人员队伍是保证教务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也是新形势下高校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教务管理人员在工作之余也要加强自身修养,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及业务能力。首先要为教务人员提供在岗培训与交流,组织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学校教学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使教务人员具有奉献精神和责任感,具备顾全大局和为师生服务的意识。其次要在工作中积极地培养教务人员做人做事的能力,诸如沟通协调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改革创新能力等。
3.利用网络等优势,加强教务人员与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提高服务水平
新时期是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教务管理工作信息化的顺利实施要求艺术院校提升管理设备和管理软件,要求艺术院校的教务工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相关的网络知识,学校应定期为教务工作人员组织一系列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提高教务人员对于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解及计算机与办公自动化的操作能力,增强办公效率。使得教务管理工作科学化、系统化、智能化。通过网络及时发布信息,加强与师生的交流与沟通,减轻教务人员的工作负担。
总之,随着教务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教务管理人员,应深入实际,多调查研究,增强自身的管理素质,本着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为目标,积极践行“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教育理念,实现人性化的高质量管理。而高等艺术院校的教务管理人员,应该结合艺术院校的特点,制定出具有自身特点的教务管理制度和方法,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的艺术类专业人才。
(作者单位:北京电影学院教务处)
[责任编辑:张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