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我们要向大家介绍一个调酒组合,两位帅气的男生——杨沐、王源。他们都有着沉默的性格,然而却又都钟情于热力四射的花式调酒表演。当激情的音乐奏响,两人随即舞动手中酒瓶,配合默契、动作连贯,一抛一接间让人眼花缭乱。有力的动作、完美的配合,两人完全沉浸其间,他们说:“这一刻就是我们心声的表达。”
乡谣经典A
——切(Che)
主要材料:
1=绿橄榄(Oliives)
2=金酒(Gin)
3=白兰酒(White Rum)
4=干型马天尼(Dry Martini)
5=薄荷酒(Mint)
6=柠檬汁(Lemon Juice)
调酒师档案:
姓名:杨沐 生日:5月2日
星座:金牛座 身高:175cm
体重:56kg 爱好:平面设计、电玩
最喜欢的食物:苹果
最爱看的书:《三国演义》
最喜欢喝的酒:特基拉(Tequila)
格言:为别人着想意味着给自己插上一对翅膀。
职业:花式调酒教练
参加过CCTV10《状元360—“明星调酒师”》、BTV8《第八区》、河北卫视《快乐方程式》
杨沐,一个话语不多的大男孩儿。棱角分明的面孔,坚毅深邃的眼神,面对镜头偶有一丝腼腆的微笑。看到他时,我脑中闪现的第一个形容词就是“男子汉”。是的,这个男生,从第一眼见到他,就会给你留下深刻印象。他沉默,却几乎可以吸引到你全部的目光,直觉告诉我,这个男生,不简单。
杨沐原本是个大学生,然而从小就很有主见的他早已有了自己的人生规划。面对是继续就读还是独自闯荡的抉择,杨沐毅然选择了后者,于是在说服了自己与家人之后,坚定地退了学,从此开始了一个人的征程。
偌大的北京城,一个未经世事的青年,想找寻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谈何容易。跟很多人一样,杨沐首先选择了一个简单的糊口方式——到餐厅打工。每日的疲惫工作才能够换来一个月的几百块钱,这早已背离了他当初选择离校的初衷。“不能再这样浪费时间,我一定要有一技之长。”杨沐暗下决心。有一次去酒吧,当他看到调酒师们潇洒地调制着各式鸡尾酒,漂亮的杯子与绚丽的颜色让他眼花缭乱,于是回家后上网查找可以学习调酒的地方——点击率最高的便是“培研国际教育”,于是便辞职走进了这所调酒师培训学校。
万事开头难,调酒也并非简单之事,既然想有一技之长,就要做好准备去下更多的功夫训练自己。一切都是自己的选择,想要不被别人看扁就要坚持、努力,直到成功,所以,杨沐一个人默默地练习、默默地钻研,当酒瓶不再给他带来伤害,反而成为手边的一个玩物,任由自己接抛摆布的时候,他发现,花式调酒不再单调,每次做出漂亮连贯的动作时所赢得的掌声总会让他特别欣慰。
就这样,凭着一股韧劲儿和自信,杨沐将调酒做到了今天,并已经成为一名优秀的调酒教练。他说:“教练和调酒师截然不同,做一名教练对我来说更具有挑战。我相信,我可以。”
切·格瓦拉简介:
1928年6月14日生于阿根廷罗萨里奥省。毕业于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医学系。
1955年,格瓦拉在墨西哥流亡时与古巴革命者卡斯特罗结识,从此加入了古巴的革命斗争。革命胜利后,曾担任古巴国家银行行长、工业部长。多次出访国外,成了古巴著名的国务活动家。
1965年3月,在他出访亚、非国家回到哈瓦那后,毅然辞去了古巴党、政、军的一切职务,去其他国家继续进行反帝斗争。
1966年返回拉丁美洲,深入玻利维亚丛林开展“游击中心”的革命活动。
1967年10月7日,格瓦拉的游击队伍被玻利维亚政府军包围,格瓦拉被俘。
1967年10月9日,他被玻利维亚当局杀害,时年39岁。
“切”——超越时代的符号
这款“切”,口味酸甜,冰凉清爽,新鲜的薄荷味道在口鼻间回还。它是莫吉托(Mojito)鸡尾酒的改良版。之所以叫“切”,是因为老板为了纪念他最敬重的一个人——切·格瓦拉(Che Guevara)而特制的。格瓦拉按照自己的理想,在拉美和非洲进行过革命活动。在危地马拉搞土改时,当地人给他取了一个绰号Che,汉语的译音就是“切”。“Che”是西班牙语的一个感叹词,在阿根廷和南美的一些地方广泛使用,是人们打招呼和表示惊讶的常用语。类似于汉语中的“喂”、“哦”等。从此这个词便成为了某种信念的代名词。
乡谣经典B
——“干马天尼
(Dry Martini)”
鸡尾酒中之王
——马天尼(Martini)
对于马天尼鸡尾酒,只要稍加留意,你便会在无数美国影片的酒吧场景中看到它的影子。晶莹的鸡尾酒杯,青橄榄沉于其中。有人称它为鸡尾酒之王。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和二战之间马天尼鸡尾酒开始大受欢迎。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爵士乐、拉美音乐、热烈的歌舞,成就了马天尼的黄金时代。
如今,马天尼鸡尾酒的制作花样一再翻新。1979年,美国出版了一本名为《马天尼酒大全》,书中竟介绍了多达268种的马天尼鸡尾酒。时至今日,这个数字肯定大大增加了。
马天尼鸡尾酒的名字由来是由于调制这款酒所用的基酒是马天尼(Martini)。如今,几乎在任何一个酒吧中都可以见到它那特有的扁圆形长瓶子。马天尼是一款世界著名的开胃酒,150年前,精通于混酒技术的马天尼家族,在自己靠近意大利都灵市的一家小型葡萄酒厂中,将干白葡萄酒中加入了三十五种不同植物的叶、花、种子和根的精华。经过搅拌、浸泡、冷却、澄清等过程提炼而成。味道清雅微苦,可搭配甜味的水果饮用。
初见王源,高高的个子、结实的肌肉和健康的肤色,看起来有点像韩剧中的男主角。当问起他为何选择学习花式调酒时,他没有宏论,回答总是一句话:“就是喜欢。”
王源过去的生活十分单调,不是整日的上网,就是带着爱犬出去玩。父母看着生气,自己更是觉得无趣。当他在电视里看到花式调酒的节目时,居然产生了“不能自已”的感觉。于是上网查找了大量的调酒资料和知识。没想到,越是了解得多,越是被吸引。于是拿着这些资料,向父母表明了自己的意图,之后就进入调酒学校,开始了新的生活方式。王源说:“学习调酒真的让我变化很大,我每天早睡早起,按时去学校练习动作,生活一下子变得充实了很多。”
王源转动着手中的酒瓶,给我们演示着一系列的花式动作,流畅熟练得连摄影师都停下拍摄,只顾欣赏。别看这一个个动作看似简单,回忆起当初的练习,那是用多少汗水换来的啊。两个瓶子还好说,可是三个瓶子连续扔就不那么容易了。这些瓶子都是真家伙,很重很结实,砸在手上经常会青一块紫一块的。瓶子直径很大,不容易拿稳,反复的弯腰捡起掉在地上的瓶子,每次都能感到汗水大滴的顺着脸庞流下。“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句名言也许是王源在这里深刻体会到的吧。
在老师和朋友们的鼓励下,王源终于迅速地提高了技术,顺利进入了花式调酒表演队,每次演出时被音乐和酒瓶包围的感觉,总会让他无比享受。
组合=默契+互助+鼓励
酒尚:看你们俩的动作,配合得相当默契,练习了很久吧?
杨沐:其实我们平日能凑在一起的时间并不多。我要教学生,他有其它的课,所以只能是抽时间。我们中午吃饭经常速战速决,之后就去训练厅练习。
酒尚:练习一个动作一般需要多久时间?
杨沐:现在主要是完成一些套路动作,比如说:翻转、抛、接、转身之类的,这些动作大多是自己找时间地点单独练习和完善,当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就可以串联起来,或者在原有的基础上编排一些新的花样。这样就比较省时间了。我们俩很容易达到默契,几乎不用很多对话,只用动作和眼神。比如说:我突然想到一个新动作,跟着我就做,他会认真看我的手法,然后模仿。连续做上几遍,他基本上就可以跟上我的节奏了。王源很有灵性,这一点对于学习花式调酒非常重要。
酒尚:组合在一起时有没有碰到过什么挫折或者不愉快?
王源:不愉快或者争执是从来没有过的。我们俩都不是那种喜欢争吵的人。如果说挫折的话,刚开始我会有一点儿吃力,因为毕竟刚刚加入,熟练程度还是没有杨沐那么好。不过他会经常鼓励我,也会放慢速度等我。一度我真的有点不自信了,觉得自己是不是不够灵活,动作不协调。他就一点一点地帮我纠正一些细节上的错误,还把他自己总结的小窍门教给我,让我很感动。
酒尚:还记得第一次一起表演的情景吗?
王源:记得,好紧张,上台之前整个人都在抖。不停用力嚼口香糖。就怕掉瓶子,或者跟不上节奏。因为一旦慢了一拍,剩下的都会慢,很难调整;掉了瓶子就更丢人了。要是单人的表演,掉了再捡起来,可是组合的话,掉了影响另一个人的状态,而且动作是连贯的,即使捡起来也不容易与对方同步。不过,没想到上了台,音乐一响我就进入状态了,感觉非常好,而且越来越放松,所以第一次就很成功。
杨沐:不紧张是不可能的,不过第一次一起表演时,我还算比较放松,因为已经积累了一些表演经验,只不过没有二人组合表演过,所以之前还是有些担心。我喜欢有挑战的事情,而且对王源也很有信心。在上台前我们几乎没有说话,只是最后拍了下手,对于组合来说,情绪是可以彼此感染的。所以,我表现得尽量放松自如,这样也会让他感到没有什么负担。我们俩好像上辈子就是哥们儿一样,心照不宣的东西比较多,能成为组合其实也是一种缘分。
乡谣经典A
——切(Che)
主要材料:
1=绿橄榄(Oliives)
2=金酒(Gin)
3=白兰酒(White Rum)
4=干型马天尼(Dry Martini)
5=薄荷酒(Mint)
6=柠檬汁(Lemon Juice)
调酒师档案:
姓名:杨沐 生日:5月2日
星座:金牛座 身高:175cm
体重:56kg 爱好:平面设计、电玩
最喜欢的食物:苹果
最爱看的书:《三国演义》
最喜欢喝的酒:特基拉(Tequila)
格言:为别人着想意味着给自己插上一对翅膀。
职业:花式调酒教练
参加过CCTV10《状元360—“明星调酒师”》、BTV8《第八区》、河北卫视《快乐方程式》
杨沐,一个话语不多的大男孩儿。棱角分明的面孔,坚毅深邃的眼神,面对镜头偶有一丝腼腆的微笑。看到他时,我脑中闪现的第一个形容词就是“男子汉”。是的,这个男生,从第一眼见到他,就会给你留下深刻印象。他沉默,却几乎可以吸引到你全部的目光,直觉告诉我,这个男生,不简单。
杨沐原本是个大学生,然而从小就很有主见的他早已有了自己的人生规划。面对是继续就读还是独自闯荡的抉择,杨沐毅然选择了后者,于是在说服了自己与家人之后,坚定地退了学,从此开始了一个人的征程。
偌大的北京城,一个未经世事的青年,想找寻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谈何容易。跟很多人一样,杨沐首先选择了一个简单的糊口方式——到餐厅打工。每日的疲惫工作才能够换来一个月的几百块钱,这早已背离了他当初选择离校的初衷。“不能再这样浪费时间,我一定要有一技之长。”杨沐暗下决心。有一次去酒吧,当他看到调酒师们潇洒地调制着各式鸡尾酒,漂亮的杯子与绚丽的颜色让他眼花缭乱,于是回家后上网查找可以学习调酒的地方——点击率最高的便是“培研国际教育”,于是便辞职走进了这所调酒师培训学校。
万事开头难,调酒也并非简单之事,既然想有一技之长,就要做好准备去下更多的功夫训练自己。一切都是自己的选择,想要不被别人看扁就要坚持、努力,直到成功,所以,杨沐一个人默默地练习、默默地钻研,当酒瓶不再给他带来伤害,反而成为手边的一个玩物,任由自己接抛摆布的时候,他发现,花式调酒不再单调,每次做出漂亮连贯的动作时所赢得的掌声总会让他特别欣慰。
就这样,凭着一股韧劲儿和自信,杨沐将调酒做到了今天,并已经成为一名优秀的调酒教练。他说:“教练和调酒师截然不同,做一名教练对我来说更具有挑战。我相信,我可以。”
切·格瓦拉简介:
1928年6月14日生于阿根廷罗萨里奥省。毕业于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医学系。
1955年,格瓦拉在墨西哥流亡时与古巴革命者卡斯特罗结识,从此加入了古巴的革命斗争。革命胜利后,曾担任古巴国家银行行长、工业部长。多次出访国外,成了古巴著名的国务活动家。
1965年3月,在他出访亚、非国家回到哈瓦那后,毅然辞去了古巴党、政、军的一切职务,去其他国家继续进行反帝斗争。
1966年返回拉丁美洲,深入玻利维亚丛林开展“游击中心”的革命活动。
1967年10月7日,格瓦拉的游击队伍被玻利维亚政府军包围,格瓦拉被俘。
1967年10月9日,他被玻利维亚当局杀害,时年39岁。
“切”——超越时代的符号
这款“切”,口味酸甜,冰凉清爽,新鲜的薄荷味道在口鼻间回还。它是莫吉托(Mojito)鸡尾酒的改良版。之所以叫“切”,是因为老板为了纪念他最敬重的一个人——切·格瓦拉(Che Guevara)而特制的。格瓦拉按照自己的理想,在拉美和非洲进行过革命活动。在危地马拉搞土改时,当地人给他取了一个绰号Che,汉语的译音就是“切”。“Che”是西班牙语的一个感叹词,在阿根廷和南美的一些地方广泛使用,是人们打招呼和表示惊讶的常用语。类似于汉语中的“喂”、“哦”等。从此这个词便成为了某种信念的代名词。
乡谣经典B
——“干马天尼
(Dry Martini)”
鸡尾酒中之王
——马天尼(Martini)
对于马天尼鸡尾酒,只要稍加留意,你便会在无数美国影片的酒吧场景中看到它的影子。晶莹的鸡尾酒杯,青橄榄沉于其中。有人称它为鸡尾酒之王。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和二战之间马天尼鸡尾酒开始大受欢迎。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爵士乐、拉美音乐、热烈的歌舞,成就了马天尼的黄金时代。
如今,马天尼鸡尾酒的制作花样一再翻新。1979年,美国出版了一本名为《马天尼酒大全》,书中竟介绍了多达268种的马天尼鸡尾酒。时至今日,这个数字肯定大大增加了。
马天尼鸡尾酒的名字由来是由于调制这款酒所用的基酒是马天尼(Martini)。如今,几乎在任何一个酒吧中都可以见到它那特有的扁圆形长瓶子。马天尼是一款世界著名的开胃酒,150年前,精通于混酒技术的马天尼家族,在自己靠近意大利都灵市的一家小型葡萄酒厂中,将干白葡萄酒中加入了三十五种不同植物的叶、花、种子和根的精华。经过搅拌、浸泡、冷却、澄清等过程提炼而成。味道清雅微苦,可搭配甜味的水果饮用。
初见王源,高高的个子、结实的肌肉和健康的肤色,看起来有点像韩剧中的男主角。当问起他为何选择学习花式调酒时,他没有宏论,回答总是一句话:“就是喜欢。”
王源过去的生活十分单调,不是整日的上网,就是带着爱犬出去玩。父母看着生气,自己更是觉得无趣。当他在电视里看到花式调酒的节目时,居然产生了“不能自已”的感觉。于是上网查找了大量的调酒资料和知识。没想到,越是了解得多,越是被吸引。于是拿着这些资料,向父母表明了自己的意图,之后就进入调酒学校,开始了新的生活方式。王源说:“学习调酒真的让我变化很大,我每天早睡早起,按时去学校练习动作,生活一下子变得充实了很多。”
王源转动着手中的酒瓶,给我们演示着一系列的花式动作,流畅熟练得连摄影师都停下拍摄,只顾欣赏。别看这一个个动作看似简单,回忆起当初的练习,那是用多少汗水换来的啊。两个瓶子还好说,可是三个瓶子连续扔就不那么容易了。这些瓶子都是真家伙,很重很结实,砸在手上经常会青一块紫一块的。瓶子直径很大,不容易拿稳,反复的弯腰捡起掉在地上的瓶子,每次都能感到汗水大滴的顺着脸庞流下。“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句名言也许是王源在这里深刻体会到的吧。
在老师和朋友们的鼓励下,王源终于迅速地提高了技术,顺利进入了花式调酒表演队,每次演出时被音乐和酒瓶包围的感觉,总会让他无比享受。
组合=默契+互助+鼓励
酒尚:看你们俩的动作,配合得相当默契,练习了很久吧?
杨沐:其实我们平日能凑在一起的时间并不多。我要教学生,他有其它的课,所以只能是抽时间。我们中午吃饭经常速战速决,之后就去训练厅练习。
酒尚:练习一个动作一般需要多久时间?
杨沐:现在主要是完成一些套路动作,比如说:翻转、抛、接、转身之类的,这些动作大多是自己找时间地点单独练习和完善,当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就可以串联起来,或者在原有的基础上编排一些新的花样。这样就比较省时间了。我们俩很容易达到默契,几乎不用很多对话,只用动作和眼神。比如说:我突然想到一个新动作,跟着我就做,他会认真看我的手法,然后模仿。连续做上几遍,他基本上就可以跟上我的节奏了。王源很有灵性,这一点对于学习花式调酒非常重要。
酒尚:组合在一起时有没有碰到过什么挫折或者不愉快?
王源:不愉快或者争执是从来没有过的。我们俩都不是那种喜欢争吵的人。如果说挫折的话,刚开始我会有一点儿吃力,因为毕竟刚刚加入,熟练程度还是没有杨沐那么好。不过他会经常鼓励我,也会放慢速度等我。一度我真的有点不自信了,觉得自己是不是不够灵活,动作不协调。他就一点一点地帮我纠正一些细节上的错误,还把他自己总结的小窍门教给我,让我很感动。
酒尚:还记得第一次一起表演的情景吗?
王源:记得,好紧张,上台之前整个人都在抖。不停用力嚼口香糖。就怕掉瓶子,或者跟不上节奏。因为一旦慢了一拍,剩下的都会慢,很难调整;掉了瓶子就更丢人了。要是单人的表演,掉了再捡起来,可是组合的话,掉了影响另一个人的状态,而且动作是连贯的,即使捡起来也不容易与对方同步。不过,没想到上了台,音乐一响我就进入状态了,感觉非常好,而且越来越放松,所以第一次就很成功。
杨沐:不紧张是不可能的,不过第一次一起表演时,我还算比较放松,因为已经积累了一些表演经验,只不过没有二人组合表演过,所以之前还是有些担心。我喜欢有挑战的事情,而且对王源也很有信心。在上台前我们几乎没有说话,只是最后拍了下手,对于组合来说,情绪是可以彼此感染的。所以,我表现得尽量放松自如,这样也会让他感到没有什么负担。我们俩好像上辈子就是哥们儿一样,心照不宣的东西比较多,能成为组合其实也是一种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