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施“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一部分。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目的和任务入手,分析了长江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申请及确立过程,在团队精神、科学监控、重在过程、营造气氛等方面进行了实践,最终提高了园艺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一条可能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园艺;创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18-0266-02
“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是教育部高教司设立于2006年11月,旨在开展以学生为主的创新性实验,使学生在本科阶段得到科学研究的训练,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部分,是唯一直接以学生为对象的项目。长江大学在2008年7月被批准作为第二批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高校(教高函[2008]16号),是湖北省省属高校中唯一获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实施高校。目前已经实施了二届,在研或结题项目有135项,其中国家级项目65项、校级项目70项。吴强盛作为指导老师有幸指导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3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项(编号:091048911;091048923)、校级项目1项(编号:0802)。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与园艺专业人才培养相结合,有力地促进了园艺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
一、国家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目的和任务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实施的目的是旨在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倡导以本科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逐渐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其创新实践的能力[1]。
通过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实施,使学生在本科阶段得到一定的科学研究训练,推广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培养的教学方式,形成创新教育的氛围,建设创新文化,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二、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申请和确立
对于园艺专业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申请和确立,采取“自由申请、专家评审、择优资助”的原则,可以用“倒金字塔”竞争模式来形容(图1)。
第一步:学生自由申请。为了切实保障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参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我院在每年的五月就向学生宣传。只要对科学研究感兴趣、乐于参加的学生都可以组建小组,自由申请。在选题阶段,学生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提出初步想法,然后和指导老师积极讨论选题方向、实验方案等。为了加强实验的创新性,也可以由指导老师根据自己的科研方向指定子课题项目。因此,项目的来源主要基于指导老师的子课题研究项目或学生自主拟定的相关课题。
第二步:指导老师把关。对于学生提出的申请,指导老师对这些项目进行创新性和可行性分析,从中挑选出有潜力的成员为预备人员。由于大二学生学习紧张,对专业知识贮备不足,通常园艺专业创新预备人员以大三学生为主,可以有效地保证项目的质量。
第三步:学院评审。由于学校对园艺园林学院进行限项申报,只允许学院申报四个名额。因此,每个指导老师只允许指导一项。每年的9月在学院学术委员会的评审下,选出有潜力、有创新力的项目推荐到学校。
第四步:学校评审。为了充分体现申请的公平性,学校组织相关专家组对院推荐立项项目进行初筛,确立国家级资助项目和校级资助项目。对这些初步拟定的项目,要求项目申请人进行ppt汇报,专家提问,项目负责人认真回答。如果项目申请人汇报和回答问题较差,可将拟确立为国家级的项目转为校级,而校级表现较好的可以转为国际级。最终选出优胜者,给予资金支持。
在整个项目的确立过程中,学生全程参与,增长了见识,提高了应变能力。
三、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实践探索
基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自主实验、重在过程的原则,对于立项的园艺学生,在实践中,我们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团队精神
创新性计划实施的主体是学生。一个创新项目的实施,往往一个人是难以完成的,更多的是依靠集体智慧,需要一个稳定高效的团队[2]。因此,团队精神是项目成功的根本。如校级0802项目,参与创新性实验共有四人,大家分工明确,有的进行实验测定,有的负责苗木的常规管理,有的负责采购和对外联络。这种组队方式被证明是成功的,因此,在2009年中期考核中被评为优秀,并自动纳入2009年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国家级项目。
(二)科学监控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开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建立一个高效的科学监控体系是保障创新性实验计划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3]。通常,指导老师对学生进行的每一项工作要进行跟踪监控,特别是在实验测定中给予更多的监控,认真检查完成情况,切实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对于学生取得的结果,要及时监督学生撰写成论文。学校也成立专家组,对中期检查、年度检查、结题进行重点检查。通过这样的科学监控体系,可以保证创新性实验计划的科学性、可行性和高质量完成。
(三)重在过程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原则之一就是重在过程。对项目成果要有科学的态度。成果不是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目标。因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能过多地强调论文、发明专利、获奖等成果,要强调学生在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方面的收获,以及提高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要加大对项目实施的总结报告,让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四)营造氛围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完成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需要构建创新校园文化,形成创新教育氛围。良好的环境可以采用多种途径进行,如定期组织项目学生开展学术交流,为学生创新研究提供交流经验、展示成果的机会。学生与指导老师每两周交流一次,项目团队成员每周交流一次,充分体现合作学习理念,倡导团队精神,探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项问题,不断拓展知识宽度,挖掘研究深度,提高研究效果。
四、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促进园艺专业创新人才培养
园艺园林学院在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时紧密地与园艺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有利地推动了人才培养。
(一)学生创新能力提高
创新是立足之本,“学有所用”是大学生学习的关键,而在前人的基础上能够提出新的观点才是创新型人才的标准。在人才培养上,结合创新性实验计划,要求学生在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技能基础上运用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团队沟通协作的能力形成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提升的具体表现是大学生创新性实验推动学生不断深入地学习专业基础知识,掌握核心要点,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想法,通过各种办法研究解决我们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二)学生综合能力提高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实施主要由学生完成。因此,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重点体现在:
1.文献检索、论文撰写能力显著提高。為了体现课题的创新性,学生已学会利用CNKI、Springer、Google等进行中外文献的检索。此外,要求学生对已经完成的实验数据及时进行论文撰写,在整个撰写过程中,在指导老师的跟踪指导下,完成论文。如此,学生的论文撰写能力明显提高。在已有的项目中,校级0802已经在中文核心期刊《北方园艺》上发表论文一篇;国家级091048911撰写的论文已通过中文核心期刊《生物学教学》复审。
2.提高分析能力。首先在申请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之前需要对研究方向进行深入分析,考察学习大量文献资料,确定研究课题,并提出课题研究的立项依据、相关研究内容和创新点,这是一个比较系统的内容,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分析问题能力。另外在进行试验设计过程中也要进行充足的分析准备,根据实验目标要求进行实验处理设计,并且在环境的影响下要保证各项因素一致,综合完整的实验计划保证实验数据的精确度及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组织协调能力的提升。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一个完整、系统的综合实验,作为一个项目负责人需要有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才可能把团队融合起来,统一要求、明确分工,才能更高效率的完成工作。对课题深入分析之后进行工作安排,使工作明确化、精细化、目标化、系统化。
4.交流沟通能力的提升。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学生不断地与指导老师进行充分的交流和沟通。另外团队成员之间要充分地了解,取长补短并根据个人的性格特点和爱好分配工作,有益于团队的团结协作和实验的高效开展。
5.心理素质的提升。实验过程中学生会遇到种种困难和挫折,学生应在相互鼓励和帮助下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困难和挑战。
总之,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也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一条途径。只有不断探索和实践,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才能在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和大学生素质培养提供可能,从而培养出创新能力更强、更全面和更具有竞争力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EB/OL]. http://www.zlgc.org/project/ Detail5.aspx.
[2]陈洋,闫达远,明道福.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的实践与思考[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2):93-95,105.
[3]梁蕊.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实践探索与体会[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4(1):122-124.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园艺;创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18-0266-02
“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是教育部高教司设立于2006年11月,旨在开展以学生为主的创新性实验,使学生在本科阶段得到科学研究的训练,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部分,是唯一直接以学生为对象的项目。长江大学在2008年7月被批准作为第二批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高校(教高函[2008]16号),是湖北省省属高校中唯一获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实施高校。目前已经实施了二届,在研或结题项目有135项,其中国家级项目65项、校级项目70项。吴强盛作为指导老师有幸指导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3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项(编号:091048911;091048923)、校级项目1项(编号:0802)。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与园艺专业人才培养相结合,有力地促进了园艺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
一、国家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目的和任务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实施的目的是旨在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倡导以本科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逐渐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其创新实践的能力[1]。
通过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实施,使学生在本科阶段得到一定的科学研究训练,推广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培养的教学方式,形成创新教育的氛围,建设创新文化,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二、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申请和确立
对于园艺专业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申请和确立,采取“自由申请、专家评审、择优资助”的原则,可以用“倒金字塔”竞争模式来形容(图1)。
第一步:学生自由申请。为了切实保障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参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我院在每年的五月就向学生宣传。只要对科学研究感兴趣、乐于参加的学生都可以组建小组,自由申请。在选题阶段,学生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提出初步想法,然后和指导老师积极讨论选题方向、实验方案等。为了加强实验的创新性,也可以由指导老师根据自己的科研方向指定子课题项目。因此,项目的来源主要基于指导老师的子课题研究项目或学生自主拟定的相关课题。
第二步:指导老师把关。对于学生提出的申请,指导老师对这些项目进行创新性和可行性分析,从中挑选出有潜力的成员为预备人员。由于大二学生学习紧张,对专业知识贮备不足,通常园艺专业创新预备人员以大三学生为主,可以有效地保证项目的质量。
第三步:学院评审。由于学校对园艺园林学院进行限项申报,只允许学院申报四个名额。因此,每个指导老师只允许指导一项。每年的9月在学院学术委员会的评审下,选出有潜力、有创新力的项目推荐到学校。
第四步:学校评审。为了充分体现申请的公平性,学校组织相关专家组对院推荐立项项目进行初筛,确立国家级资助项目和校级资助项目。对这些初步拟定的项目,要求项目申请人进行ppt汇报,专家提问,项目负责人认真回答。如果项目申请人汇报和回答问题较差,可将拟确立为国家级的项目转为校级,而校级表现较好的可以转为国际级。最终选出优胜者,给予资金支持。
在整个项目的确立过程中,学生全程参与,增长了见识,提高了应变能力。
三、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实践探索
基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自主实验、重在过程的原则,对于立项的园艺学生,在实践中,我们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团队精神
创新性计划实施的主体是学生。一个创新项目的实施,往往一个人是难以完成的,更多的是依靠集体智慧,需要一个稳定高效的团队[2]。因此,团队精神是项目成功的根本。如校级0802项目,参与创新性实验共有四人,大家分工明确,有的进行实验测定,有的负责苗木的常规管理,有的负责采购和对外联络。这种组队方式被证明是成功的,因此,在2009年中期考核中被评为优秀,并自动纳入2009年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国家级项目。
(二)科学监控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开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建立一个高效的科学监控体系是保障创新性实验计划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3]。通常,指导老师对学生进行的每一项工作要进行跟踪监控,特别是在实验测定中给予更多的监控,认真检查完成情况,切实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对于学生取得的结果,要及时监督学生撰写成论文。学校也成立专家组,对中期检查、年度检查、结题进行重点检查。通过这样的科学监控体系,可以保证创新性实验计划的科学性、可行性和高质量完成。
(三)重在过程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原则之一就是重在过程。对项目成果要有科学的态度。成果不是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目标。因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能过多地强调论文、发明专利、获奖等成果,要强调学生在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方面的收获,以及提高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要加大对项目实施的总结报告,让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四)营造氛围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完成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需要构建创新校园文化,形成创新教育氛围。良好的环境可以采用多种途径进行,如定期组织项目学生开展学术交流,为学生创新研究提供交流经验、展示成果的机会。学生与指导老师每两周交流一次,项目团队成员每周交流一次,充分体现合作学习理念,倡导团队精神,探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项问题,不断拓展知识宽度,挖掘研究深度,提高研究效果。
四、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促进园艺专业创新人才培养
园艺园林学院在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时紧密地与园艺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有利地推动了人才培养。
(一)学生创新能力提高
创新是立足之本,“学有所用”是大学生学习的关键,而在前人的基础上能够提出新的观点才是创新型人才的标准。在人才培养上,结合创新性实验计划,要求学生在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技能基础上运用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团队沟通协作的能力形成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提升的具体表现是大学生创新性实验推动学生不断深入地学习专业基础知识,掌握核心要点,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想法,通过各种办法研究解决我们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二)学生综合能力提高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实施主要由学生完成。因此,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重点体现在:
1.文献检索、论文撰写能力显著提高。為了体现课题的创新性,学生已学会利用CNKI、Springer、Google等进行中外文献的检索。此外,要求学生对已经完成的实验数据及时进行论文撰写,在整个撰写过程中,在指导老师的跟踪指导下,完成论文。如此,学生的论文撰写能力明显提高。在已有的项目中,校级0802已经在中文核心期刊《北方园艺》上发表论文一篇;国家级091048911撰写的论文已通过中文核心期刊《生物学教学》复审。
2.提高分析能力。首先在申请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之前需要对研究方向进行深入分析,考察学习大量文献资料,确定研究课题,并提出课题研究的立项依据、相关研究内容和创新点,这是一个比较系统的内容,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分析问题能力。另外在进行试验设计过程中也要进行充足的分析准备,根据实验目标要求进行实验处理设计,并且在环境的影响下要保证各项因素一致,综合完整的实验计划保证实验数据的精确度及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组织协调能力的提升。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一个完整、系统的综合实验,作为一个项目负责人需要有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才可能把团队融合起来,统一要求、明确分工,才能更高效率的完成工作。对课题深入分析之后进行工作安排,使工作明确化、精细化、目标化、系统化。
4.交流沟通能力的提升。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学生不断地与指导老师进行充分的交流和沟通。另外团队成员之间要充分地了解,取长补短并根据个人的性格特点和爱好分配工作,有益于团队的团结协作和实验的高效开展。
5.心理素质的提升。实验过程中学生会遇到种种困难和挫折,学生应在相互鼓励和帮助下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困难和挑战。
总之,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也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一条途径。只有不断探索和实践,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才能在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和大学生素质培养提供可能,从而培养出创新能力更强、更全面和更具有竞争力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EB/OL]. http://www.zlgc.org/project/ Detail5.aspx.
[2]陈洋,闫达远,明道福.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的实践与思考[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2):93-95,105.
[3]梁蕊.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实践探索与体会[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4(1):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