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汾古称平阳,位于山西西南部,全市总面积2,0275平方公里,总人口413万,辖2市1区14县和2个经济技术开发区。煤铁资源丰富,是山西省典型的资源型工业大市、人口大市和经济大市。临汾是以煤焦铁资源型基础产业为主的工业经济结构市,多年来不断深化结构调整,发展步伐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十五”期间,临汾GDP年平均增速15.1%,总量达到523.18亿元,跃居山西省第二位。但是,临汾经济的加速增长主要还是靠资源高消耗、污染高排放的粗放型经营实现的。由于历史原因、结构性污染以及特殊的地理环境,临汾在经济快速发展和人口不断增长的同时,生态环境形势曾相当严峻,污染物的排放量超过了环境的承载能力:市区空气质量二级天数在全省排名第九;汾河临汾段水质被冠以劣等五类污染的“黑帽子”……
金山,银山,青山一座山都不丢
“我们不能再要蒙着烟尘的GDP了”,临汾在面对:金山,银山,绿水青山,丢掉哪一座“山”,都不是临汾人民群众希望的全面发展,更不能完全满足临汾老百姓的愿望与利益。市委书记王国正斩钉截铁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十一五”规划中市政府领导班子响亮地提出“中部领先,进军百强”的宏伟目标。力争“十一五”期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处于中部六省同类城市领先水平,GDP和收入力争再翻一番,以经济实力为主的综合实力跻身全国地级以上城市100强行列,实现“金山,银山,绿水青山,一座山都不丢”的综合发展目标。市委书记王国正在二次党代会上明确提出:“搞好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我们一定要站在对党的事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高度,切实增强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的使命感和紧迫感,打好攻坚战,实现新突破,建设秀美山川。”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天太在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强调道:“如果再不痛下决心解决环境问题,发展将难以持续、社会将难以和谐,人民将难以健康生存,所剩无多的绿水青山将继续萎缩——我们将无颜面对子孙后代。”“‘花果城’在煤焦铁的‘燃烧’之下不堪重负,召开这样记者招待会是为了让新闻界朋友们亲自来感受,临汾的环境变化已在新一届领导班子带领下起到了明显改变。”,此话是9月29日,临汾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海渊在“相聚花果新城、共话绿色临汾”2006金秋记者招待会上对记者所说。同时李部长又信心百倍地补充道:“临汾曾是黄土高原上一座著名的花果新城,相信勤劳智慧的临汾人民一定有信心,有决心及有能力再还一个生态优美、文明和谐、花果飘香的新临汾……”
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建立环境保护监管系统
为了把区域性环境改善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临汾市先后编制出台了《关于加强污染治理、促进环境改善的意见》、《关于加强污染治理、改善环境质量的决定》和《临汾市“蓝天碧水工程”建设规划》等政策法规。配合这些政策法规的实施,启动了“临汾综合整治行动”、“全市空气质量全天候监控网络”,市政府与各县市区签订汇报目标责任书,形成强有力的约束。实施环境“分区控制”,优化产业布局,严防污染转移。为了保证环保的同时优化经济增长,临汾市建立了环保退出机制,淘汰落后工艺技术,为经济发展腾出环境容量;加强建设项目环境评审,发展科技含量高、低耗少污产业,限制新上高能耗、高污染项目,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的产生。并结合焦化行业专项清理整顿,强制关闭焦炉9座,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重大幅度提高。政府花大力气治理环境污染,在城市集中供暖设施上投入大量资金,取缔了上万个小锅炉和小烟筒,实行集中供热区域内的14根烟囱已于7月15日前按计划全部拔掉。所有机烧式锅炉强制使用清洁配煤,手烧式锅炉、茶浴炉强制使用低硫无烟煤,居民用户推广使用低硫无烟煤。对超标排污的企业和设施、违法建设项目和死灰复燃的土小企业,联合执法,该停电的停电,该吊销营业执照的吊销执照,该起诉的起诉,毫不手软,彻底打击了一大批非法生产的污染企业。
在建立环境保护监管举措上,实行加大了对重点污染企业在线监控,保证实现企业环境达标,对环境不达标的企业,坚持关小改大、等量置换、异地并建、限期治理的方针,集中整治城市周边排污企业。凡是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小型企业坚决关停,大型企业限期治理,全部配套水、气、固体物回收处理设施。以焦化、电力等污染严重行业为重点,通过下达限期治理任务实现企业达标排放。在此期间全市共关闭淘汰污染落后企业92家,淘汰冶炼、建材等行业落后工艺和设施87处,并结合焦化行业专项清理整顿强制关闭焦炉9座,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大幅度提高,强制对市区及周边达标企业安装在线监测、监控仪器,全天侯监控。目前,临汾已对尧都区、侯马、霍州、洪洞、囊汾、翼城开展了空气质量日报监测工作,其余11个县今年底前将全部实现空气质量日报监测。有力地实现污染监控,在生产中保护环境,在保护环境中促进发展,创造经济与环境共生空间。在建设“生态临汾”的过程中,政府本着不欠新帐,多还旧帐的原则,在加大环境执法力度的同时,大幅度增加环保投入。从2004年起每年拿出GDP的2%用于环保建设。2005年投资7.36亿元建设的市区环保十大工程,经过一年的建设,市区铺设设集中供热主管网12.3公里,完成城中村集中供热改造462户,到10月底,可确保市区集中供热达面积800万平方米,热化率达到65%。燃气集中供暖新增居民6000户,气化率达到85%。污水处理、烟气脱硫等环保设施也从无到有,由小到大,投入运行。在已建2座日处理能力9万吨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基础上,又建起洪洞、襄汾等县市城市污水处理厂,投资1800万元日处理600吨的临汾市区生活垃圾无害处理厂也将启运。
由于临汾环保历史欠账多,全面推进环保任务十分艰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临汾环保工作上下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加大环保工作力度,把环境保护工作抓的紧而又紧,实而又实,扎实推进环境和人的和谐发展,走出一条以人为本、社会和谐和生态临汾的“多赢”之路。截止目前,经过努力的山西省第二大经济市临汾,环境空气质量已有明显改善,临汾在经济以12%速度增长的同时,市区空气环境污染指数由2000年的11.61下降到现在的3.77,市区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天数为165天,比去年同期增加13天。
扎实有效的“蓝天碧水工程”
在推进“十一五”宏伟目标中,临汾市委、市政府四大班子领导高度重视环保工作,将环保举措摆在尤为突出的位置。并多次进行专题研究环保工作,把加强环境保护、改善市区环境质量列为06年政府工作“五大重点”之一,成为开局年十件实事的首要任务。由书记王国正亲自带领四大班子领导深入企业现场办公时明确强调:新建项目,凡环保不符合要求的一律不准上马;在建项目,凡环保设施未经验收合格的一律不准投产;已建项目,凡经限期治理和改造仍不达标的一律关闭。市长李天太同各县(市、区)政府签订了“2006年环保目标责任书”,将目标责任分解落实到县市政府和市直机关责任单位,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考核细则,层层签订责任书。并进一步加大考核力度,将环保指标与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等经济指标列为同等重要的位置,作为考核干部的重要指标。实行环保一票否决权,凡不能完成环保目标任务的一律不能评模评优。在市委组织部开展的临汾市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评比中,山西金尧焦化、海姿焦化、酒钢集团、志强放铁等四个企业,因超标排污,未按规定缴纳排污费,被取消评比资格。副市长赵建民每半个月与环保局领导班子、科室负责人专题分析研究市区空气质量存在的问题和治理措施;先后多次深入城市重点污染源和环保工程工地调研;协调市、区环保部门联合组建了市区环境监督检查队伍,对市区污染源进行全天候、全方位监督;多次协调环保、城建、交警等部门综合治理环境污染。市政府与各县市区签订汇报目标责任书,形成强有力的约束。从根本上堵绝工业污染源的产生,强化规划日常监管,严格工业项目审批,为提高市区环境质量提供了保证。
临汾人在建设“生态临汾”的过程中,以实施《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和全省环境保护会议暨“蓝天碧水工程”启动大会精神,创建省级环境保护规模城市为目标,加强对汾河河道2公里范围实施综合整治,建立闸坝畜水工程和汾河园林建设工程,增加绿化面积。今明两年,将投资3000万元,完成市区新增绿化建设面积80万平方米,绿化率达到28%以上;投资2亿元,完成市区周边环城林带、经济林、农田林网建设。环境保护工作的目标:围绕摘掉污染“黑帽子”,扎实推进“蓝天碧水工程”,大打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工业企业全面达标两个攻坚战,到2007年底实现三大目标,即:临汾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220天以上;市区空气综合污染指数下降到3.5以下;汾河临汾段水体中的COD、氨氮等污染物出口(新绛站里断面)浓度比进口(灵石南关断面)浓度下降20%以上。
临汾人民下定了壮士断臂的决心,立志要在“十一五”期间使临汾的环境质量得到根本改观:市区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市区大气污染中和指数降到3.0,达到或好于二级的天数达到275天以上。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临汾市领导班子们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不移地推进“蓝天碧水工程 ”,为再造“青山、碧水、蓝天、绿地”环境,建设“生态临汾、绿色家园、花果新城”迈出了坚定的扎实推进步伐。